重庆名校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冲刺强化系列(23套) 强化系列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化学强化系列七
课题1: 1.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液均一、稳定,各部分性质相同。

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用水作溶剂的溶液叫水溶液。

用酒精作溶剂的溶液叫酒精溶液。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指的是水溶液。

溶剂的判别口诀:有水就是水,无水先看液,若是同状态,量多为溶剂。

课题2:1.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3.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室温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叫易溶物质;大于1克的叫可溶物质;小于1克的,叫微溶物质;小于0.01克的,叫难溶(不溶)物质。

3.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如Ca(OH)2。

4.气体溶解度是指气体压强为1.01×105帕、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数(标况)。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5.溶解度的有关计算:饱和溶液中,=或=
习题训练
1.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氯化钠的稀溶液,正确的说法是()
(A)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B)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
(C)瓶底有一定量的食盐固体(D)瓶内的溶液里各部分密度相同
2.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B)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的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浓稀程度也不变.
(D)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也增加
3.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剩下的溶液是( )
A.稀溶液B.浓溶液C.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
4.某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则原溶液( )
A.一定是饱和溶液B.一定不是饱和溶液C.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D.一定是浓溶液5.判断一杯10℃的KNO3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
A.蒸发5g水有晶体析出B.降温至0°C时有晶体析出
C.10℃时,杯中有KNO3晶体存在,且量不再减少D.先蒸发5克水再降温至0℃,有晶体析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B)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C) 析出晶体后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是冷却后一定有晶体析出的溶液
7.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B.在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D.改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
8.有一瓶未饱和硝酸钠溶液,下列方法中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温度不变,蒸发溶剂B.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钠晶体
C.与足量的相同温度下的硝酸钠饱和溶液混合D.溶剂量不变,降低温度
9.饱和溶液是指( )
A.已溶解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相等B.在溶液里已溶解的溶质质量与未溶解的溶质质量相等
C.无论温度如何改变,仍然保持是饱和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10.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再溶解物质
B.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均变成不饱和溶液
C.有时某一物质的溶液是稀溶液,同时也是饱和溶液
12、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也会变成饱和溶液
C.浓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D.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
13..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 )
A.往食盐水中加食盐B.往食盐水中加水C.往食盐水中加饱和食盐水 D.把食盐水放入冰箱中14.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外界因素是( )
A。

溶质的多少B.水量的多少C.温度D.压强
15.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叙述必须指明的是( )
①温度②100g溶剂③100g水④溶液已饱和⑤溶质已溶解的质量⑥溶液的质量
A.①②④⑤B。

①③④⑥C。

①②⑤⑥D.全部
16.为了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水的质量B。

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D.减小压强
17.某溶质不含结晶水,将一定质量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从t1降温到t2时,溶液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液的质量
B .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溶解度 D .水的多少
18.t ℃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有晶体析出,由此得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C 、溶剂质量不变
D 、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9】.
CuSO 4溶液中片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左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 B 、右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
C 、两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都不变
D 、取掉烧杯后,杠杆仍然保持平衡
20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
A 、是饱和溶液
B 、是不饱和溶液
C 、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 21..在食盐水中,溶质是 ,溶剂是 ;在70mL 乙醇和30mL 溶剂是 。

(用化学式填写)
【22】..稀硫酸和铁两者正好反应完全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若稀硫酸过量时,溶质还有 。

澄清石灰水中 是溶质,若通入CO 2气体恰好完全沉淀时 (是或不是)溶液,加稀盐酸则又变为溶液,溶质是 还可能有 溶剂为 。

23.20°C 时,将38gNaCl 放入100g 水中搅拌后,烧杯底部仍有2g 固体NaC l ,则该溶液中溶质为 g , 溶剂为 g ,溶液为 g ,该溶液 (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24.有一瓶接近饱和的KNO 3溶液,欲使其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 。

若将一瓶饱和的KN03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和 。

25.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①稀盐酸 ;②硫酸铜溶液 ;③CO 2溶于水 、 ④碳酸钠和硫酸恰好反应后的溶液 ;⑤生理盐水 。

26.将饱和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石灰水的方法有三种,它们
是 、 、 。

27.右图为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该图可得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 度影
响变化不 大。

此外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有:
(1) ;
(2) 。

28.如右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无变
化,并简述原因
(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 。

29.一木块漂浮于50°C 时的KINO 3饱和溶液中(见图A),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
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
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随时间发生了如图B 所示的变化。

由此推测了温度
的改变方式是 (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
部KINO 3晶体 (填“增多”或“减少”)。

30.探究创新: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
并预测此因素对
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 ,你的预测是 。

因素② ,你的预测是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

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31.TNT 是一种烈性炸药,它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 TNT +21O 2 点燃 28CO 2+10H 2O +6N 2
则组成TNT 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其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3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 2O 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用作氧化剂、消毒杀菌剂、漂白
剂等。

在较低温度和少量催化剂(如MnO 2)条件下,它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问: (1)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代替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采用实验室制取__________气体的反应装置,主要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