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间有间隙
2.原子是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化学关变系化:中
(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分__子__可__分__为__原__子__,__而__原__子。不可再分
(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jīběnlìzǐ)分有子____、原_子___等;分子是由_原__子_构成的。
____到__B_中___后__,__形__成__氨__水__,__使___酚__酞__试__液__变__红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kěkào),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 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理无由是___蒸_馏__水__不__能__使_酚__酞__试__液__变_红__,__在__实___ __验___Ⅰ__中___已__经__可___以__证__明___了____。
第三页,共二十三页。
2.用分子、原子(yuánz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分子 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 他物质的分子。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 同种分子构成的。
__
冰糖(蔗糖)分子不断运动(yùndòng)进入水分
(1)糖块放入水中后,会逐渐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间的间隙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糖块完全溶解后,液面比所画的水平线____(填“高”或“低”),此现象说明了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huàxué) 第三单元(dānyuán)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kètí)1 分子和原子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概念: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联系:(1)基本特性相同:质量、体积都非常小,粒子间都有间隙,都在不停地 运动(yùndòng);(2)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同种分子(或原子)化学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或原子)化学性质不同;(3)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氢分子和氯分子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7.(2016·黑龙江)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正丙硫
B
醇。从分子性质的角度解释,这是利用(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yùndòng)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再分
8.(2016·抚顺)厨房中安装燃气报警器,可用于检测燃气是否泄漏,从分子角度解释,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huàxué xìngzhì);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物质,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huàxué xìngzhì)。分子虽然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分子 不一定比原子大。 3.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成新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6.如图,表示氢气和氯气化(C合l2)(h反uà应hé)(fǎnyìng)的示意图,试回答:
(1)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__反应; 氢原子
氯原子(yuánóng)总结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____、____等。6.如图,表示氢气和氯气(Cl2)反 应的示意图,试回答:。(1)该反应的类型属于(shǔyú)_________反应。氢分子和氯分子。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15.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氨水 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验Ⅰ中已经可以证明了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知识点二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D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碳原子和氧原子 B.碳原子和氧分子
C.碳和氧 D.二氧化碳分子
5.(2016·南宁)下列关于(guānyú)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在反应中,氢气分子变成_________,氯气分子变成__________,它们相互结
合成新的分子是________氯__化__氢__分__子;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氢氯分气子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
因此在这氯个原反子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自身体积增大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
1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fēnbié)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纯净物 的是(B )
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
13.如右图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100 mL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冰糖。在
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请回答以下问题(wèntí):
主要原因是( )
D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 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C
3.(武汉中考)下列有关(yǒuguān)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的破裂
原子的重新组合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
第八页,共二十三页。
知识点一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D
1.(沈阳中考)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氯化氢 B.氢气 C.水 D.硅
2.(2016·成都)6 000 L氧气在加压情况(qíngkuàng)下能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其
应。变化Ⅱ表示的宏观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温,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或固态冰)
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15.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shǎoliàng)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 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水__不__能__使___酚__酞__(f_ēn__tà_i)_试__液_ 变红,氨水可以使酚酞(fēn tài)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___________分__子__(_f_ēn_z_ǐ)_之_。间有间隔
( 3 ) 糖 水 是 _ _ _ _ _ _ _ _混_ _合_物_ _ _ _ _ _ _ _ _ ( 填 “ 纯 净 物 ” 或 “ 混 合 物 ” ) , 其 中 含 有 的 分 子 有
____________水__分__子__和___蔗__糖__分。子
A.分子间的间隔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变化
C.分子的体积变化 D.分子的种类变化
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
11.(2016·泰安)从分子的角度(jiǎodù)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C )
选项 A B
事实 碘酒是混合物 端午时节粽飘香
C
气体受热膨胀
糖是甜的, D
醋是酸的
解释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升高,分子
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
14.(重庆中考(zhōnɡ kǎo)改编)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已知: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变化Ⅰ表示的_______化__学(填(h“uàx化ué)学”或“物理”)变化,属于________(化填合基(h本uàh反é)应类型)反
这是因为( )
B
A.分子体积很小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有间隔 D.分子可以再分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9.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C
A.水结成冰 B.水蒸发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氧气受压体积缩小
10.(2016·江西)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出现(chūxiàn)“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是( A)
的分子。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第六页,共二十三页。
物质(wùzhì)化学性质
1.由分子构成的物分质子,很分小子,但是有保一持定__(y_īd_ìn_g_)的__质__量____的最小粒分子子,在分不子断的运基动本性质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___试__液__变_红______________。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烧__杯__(s_h_āo_b_ēi_)中__的__液__体__由__无__色变为 _________红__色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氨__分__子__(_fē_n_zǐ_)在__不__停__地__运__动_ ,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