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医保转诊情况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武汉医保转院及持卡就医管理最新政策是怎样的呢
各社保经办机构,有关定点医疗机构:为规范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待遇,根据《武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院规定》(武劳社[2001]122号)和《武汉市城镇职工
在外地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规定》(武劳社[2001]123号)的有关规定,现对进一步加强基本医
疗保险转院和持卡就医管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应持社会保障卡(参保大学生持身份证)在我市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未持卡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
险基金不予报销。

参保人员因急诊、昏迷等情况,在住院当时不能出示社会保障卡的,本人或其家属应在入院3
日内补办相关手续。

因定点医疗机构原因导致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不能持卡就医的,由就
诊医疗机构承担相关医疗费用和责任。

二、参保人员应选择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

因定点医疗机构技术和设备所限不能诊治的,可按规定办理转院手续,转院治疗应严格遵循逐级转院的原则。

三、参保人员转往市内非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应经本市三级或专科定点医疗机构办理转院手续。

具体程序是:先由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科室提出具体转院意见,医院医保办审核并盖章,经
院分管领导同意后,通过医疗保险结算网络报市医保中心核准。

2.2017转诊证明办理流程
转诊规定及现金报销流程一、转诊规定:1、综合医保、少儿医保:市内门诊、住院均不需转诊,市外需上级医院转诊(费用在市外定点医院刷卡记帐或到社保部门报销)。

2、住院医保:市内门诊需转诊,费用返回结算医院报销;住院不需转诊,市外需上级医院转诊。

3、农民工医保:市内、市外门诊、住院均需转诊,转诊到上级定点医院住院的可直接刷
卡记账;门急诊费用返回结算医院报销。

二、农民工医保/住院医保门诊参保人转诊现金报销须知主诊医生开出转诊单后参保人需到门
诊收费处或医保科办理网上医院转诊登记手续,报销时方有效。

【未开转诊单或超过转诊的有
效期限的:门诊费用-自费;住院费用-区社保分局报销】。

①转诊的有效期限:急性病3天(开具之日算起),特殊情况可延长到1~2周,慢性病(如
肺结核、乙肝等)有效期为30天。

如超过有效期,重新开具转诊证明。

转诊到另一家定点医院需回结算医院重新开具转诊证明;参保人到转入医院就医时,需出示“转诊证明”及社会保障卡;②报销期限:在发生费用之日起12个月内办理报销手续。

③转诊
的门诊费用:自费后回结算医院报销;转住院的费用在特指转诊目标医院刷卡结账(不回结算
医院报销)。

④农民工参保人门诊第二类大病(肾衰血透、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反应治疗)、恶性肿瘤门诊化疗、放疗、核素治疗)到特指转诊目标医院刷卡记账。

肾衰腹透的治疗费用到区社保分局
报销(已确认二类大病)。

3.转诊证明怎么开
由经治医师写出转诊转院理由,科主任提出转诊转院意见。

百医疗机构医保办审核,分管院长签字。

正文 1、(男/女),岁,系XX小学级班学生。

该生于XX时间需要(住院、门诊)治疗。

该生已入学生意外伤害附加住院医疗保险。

特此证明 XX小学年月日 2、姓名:度XX 性别:XX 出生年月:内XX年XX月家庭住址:XX 身份证号:该同志于XX年XX月已在XX公司办理医保关系,根据《社保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一个人只能拥有一个社保关系的要求。

请《新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停止《新农合》容关系。

特此证明 XX公司(加盖公章) XX年XX月XX日。

4.如何开具转诊证明
参保人因病情需要转诊的,由门诊统筹定点机构的接诊医师提出申请,并经该机构盖章同意,转往与该机构签订协议的定点医院,转诊证明当次有效。

强调两点:一是必须是门诊统筹定点机构,门诊统筹定点机构是由自己在每一社保年度开始时选定的。

二是转诊证明是由接诊医师来开,也就是说当医师认为你的病情无需转诊时,是无法开得转诊证明的。

转诊具体流程
2.双向转诊单分存根栏与转诊栏,病人上转时需持《社区卫生服务转诊单》就诊,存根栏由转出社区留存。

3.医院院接诊后,应认真填写《双向转诊登记表》,并及时安排转诊病人至相应病区或门诊。

4.医院在接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病人,并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期间,专业医生有义务接受社区医生的咨询,并将病人的治疗情况反馈社区医生。

5.当病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进入康复期时,医院专业医生应填写《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下转单》,说明诊疗过程、继续治疗的建议和注意事项,及时将病人转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根据需要指导治疗和康复,必要时接受再次转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