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科杂草原色图谱及危害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禾本科杂草原色图谱及危害状况
1、千金子简介千金子禾本科,千金子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第一片真叶长椭圆形,有7条直出平行脉,叶舌膜质环状,顶端齿裂,叶鞘短,边缘白色膜质。
根须状。
秆丛生,直立,基部膝曲或倾斜,着土后节上生不定根,高30~90厘米,平滑无毛。
叶鞘无毛,短于节间。
叶舌膜质,撕裂状,有上纤毛。
叶片扁平或卷折,先端渐尖。
圆锥花序,主轴和分枝微粗糙。
小穗多带紫色。
外稃先端钝,有3脉,无毛或下部有微毛。
颖果,长圆形,长约1毫米。
[发生特点]苗期5~6月,花果期8~11月。
种子繁殖。
生长于湿润秋熟旱作物和水稻田。
[地理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陕西等省区。
[危害状况]秋熟旱作物和水稻,发生量大,危害严重。
注意:千金子有叶舌无叶耳;稗草无叶舌无叶耳;水稻有叶舌有叶耳
2、马唐简介马唐禾本科,马唐属。
[形态特征]深绿色,密被柔毛;胚芽鞘阔披针形,半透明膜质,长.5~3毫米;第一片真叶具有一狭窄环状而顶端齿裂的叶舌,叶缘具长睫毛;其他叶片多脉,叶鞘和叶片密被长毛,边缘粗糙。
秆丛生,基部展开或倾斜,着土后节生根或具分枝,光滑无毛。
叶鞘松弛包茎,短于节间,疏生疣基软毛;叶舌膜质,黄棕色,先端钝圆;叶片线状披针形,两面疏生软毛或无毛。
总状花序3~10个,上部者互生或呈指状排列于茎顶,下部者轮生;穗轴中肋白色,翼绿色;小穗披针形,孪生,一具长柄,一具极短的柄或无柄;第一颖微小,钝三角形;第二颖狭窄,具不明显的3脉,边缘具纤毛;第一小花外稃具明显的5~7脉,中部的脉更明显,脉间距离较宽而无毛,边缘具纤毛;第二小花外稃色淡绿。
带稃颖果,第二颖边缘具纤毛,第一外稃侧脉无毛或脉间贴生柔毛。
颖果,椭圆形,淡黄色或灰白色,脐明显,圆形,胚卵形,长约等于颖果的1/3。
[发生特点]一年生草本植物。
苗期4~6月,抽穗6~11月。
种子
繁殖。
[地理分布]秦岭、淮河以北及长江流域、西南、华南等省区;温、热地带也有。
[危害状况]秋熟旱作物。
量大,危害重。
3、升马唐禾本科,马唐属。
[形态特征]淡绿色,疏被柔毛;叶舌膜质,顶端具微细齿;叶鞘稍压扁,色较浓。
秆基部横卧地面,节处生根和分枝,高30~90厘米。
叶鞘短于其节间,被柔毛;叶舌长约2毫米;叶片线形或披针形,上面生柔毛,边缘稍厚,粗糙。
总状花序5~8枚呈指状排列于茎顶;穗轴宽边缘粗糙;小穗披针形,孪生于穗轴一侧;小穗柄微粗糙,顶端截平;第一颖小,三角形;第二颖披针形,具3脉,脉间及边缘生柔毛;第一外稃具7脉,脉平滑,中脉两侧的脉间较宽而无毛,其它脉间贴生柔毛,边缘具长柔毛;第二外稃椭圆状披针形,革质,黄绿色或带铅色,顶端渐尖。
颖果,长约2.1毫米,约为其宽的2倍。
[发生特点]一年生草本植物。
花果期5~10月。
种子繁殖。
生于路旁、荒野、荒坡。
[地理分布]遍布全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也有。
[危害状况]果园、旱地作物。
4、毛马唐毛马唐.禾本科,马唐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秆基部倾斜卧地,节上生根,高10-60厘米;叶鞘具长柔毛;叶舌较短;叶片狭披针形,长4~8厘米,宽约1厘米。
总状花序4~6枚,呈指状排列,长5~12厘米;小穗狭披针形,灰绿色,孪生于穗轴各节,一有长柄,一有极短柄或几无柄;小穗长约3毫米,第一颖很小,第二颖长为小穗的一半,被丝状柔毛,成熟后向外张开。
颖果几与小穗等长,色淡。
花果期6~10月。
[发生特点]生于草地及荒野路旁。
[地理分布]几遍全国,世界温带、热带地区也广泛分布。
[危害状况]秋熟旱作物。
量大,危害重。
5、止血马唐禾本科,马唐属。
[形态特征]胚芽稍长2~3毫米,松展,幼叶叶片具多脉,叶鞘和
叶片基部被长毛,边缘粗糙。
须根系较浅;秆丛生,细弱,直立或基部略倾斜,高30~40厘米;叶鞘疏松裹茎,具脊,无毛或疏生软毛,除基部的叶鞘外均短于节间;叶舌干膜质;叶片披针形,基部圆或稍呈心脏形,两面疏生柔毛或背面无毛。
总状花序指状排列于茎顶;穗轴呈波状,绿色翼较宽;小穗椭圆形,灰绿色或带紫色,小穗柄无毛或微粗糙;第一颖微小或几乎缺,透明膜质,无脉;第二颖具3脉,脉间及边缘具棒状柔毛;第一小花外稃具5脉,脉间和边缘具棒状柔毛;第二小花外稃成熟时呈黑褐色。
颖果,卵形,乳白色;脐明显,椭圆形,色深;胚卵形,长约为颖果的1/4~1/3,与颖果同色。
[发生特点]一年生草本植物。
抽穗期7~11月。
种子繁殖。
生于河边、田边和荒野湿润之地。
[地理分布]遍布全国;欧、亚、北美的温带地区也有。
[危害状况]旱地作物,危害一般。
6、稗异名稗子禾本科,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子叶留土。
第一片真叶线状披针形,叶鞘长3.5厘米,叶片与叶鞘间的分界不显,无叶耳、叶舌。
秆光滑无毛,高40~120厘米。
叶条形,宽5~14毫米,无叶舌。
圆锥花序尖塔形,开展,粗壮,直立,主轴具棱,分枝多个,基部被有疣基硬刺毛,分枝为穗形总状花序,并生或对生于主轴,小枝上有小穗;小穗密集于穗轴的一侧,脉上被有疣基刺毛。
第一颖三角形,第二颖有长尖头;第一花的外稃具5~7脉,先端延伸成芒,内稃膜质透明;第二小花外稃平凸状,椭圆形,平滑光亮,成熟后变硬,顶端具小尖头,边缘内卷,紧包内稃,顶端露出。
颖果,椭圆形,凸面有纵脊,黄褐色。
[发生特点]苗期春季,6月中旬抽穗,下旬种子成熟。
种子繁殖。
喜温暖、潮湿环境。
生于水田、田边、菜园、茶园、果园、苗圃及村落住屋周围隙地。
[地理分布]遍布全国。
[危害状况]水稻,危害严重。
7、稻稗异名水稗禾本科,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与稗区别是第一片真叶平展生长,具21条直出平行脉,
其中5条较粗,16条较细。
植株高70~100厘米。
秆直立,密蘖形。
叶片线形,粗糙,边缘有微小刺毛,于叶枕处有髯毛,叶鞘上方边缘有疣基毛。
圆锥花序直立或下垂,果时下垂,披针形,总状分枝紧贴穗轴,基部的总状分枝再分枝。
小穗绿色,成熟后带紫晕,第一颖三角形,先端渐尖至尾尖,5脉,背面及边缘有短硬毛,第二颖卵状披针形,5脉,先端有短尖头或短芒,脉间有短硬毛,脉上疏生刺疣毛,第一花外稃与第二颖同形,7脉,边缘的四条脉上具刺疣毛,先端有芒,第一外稃膜质。
与稗相似,仅谷粒长4~5毫米。
[发生特点]种子繁殖。
生长于水田、田边。
[地理分布]遍布全国;朝鲜、日本、前苏联远东地区也有。
[危害状况]水稻。
8、无芒稗异名红梗稗禾本科,稗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与稗的主要区别是,第一片真叶具有21条直出平行叶脉,其中3条较粗,18条较细,真叶竖直生长。
秆绿色或基部带紫红色,高40~110厘米。
叶条形,宽8~10毫米。
圆锥花序尖塔形,较狭窄,直立或微弯,分枝10个以上,总状花序互生或对生或近轮生状,有小分枝,着生小穗,基部多,顶端少,小穗无芒,或有短芒,芒无色或紫红色,小穗脉上具硬刺状疣基毛,第
一颖三角状,具3脉,第二颖与第一花外稃等长,有尖头,具5脉,第二花外稃硬革质,有光泽,边缘紧抱内稃。
颖果,椭圆形,凸面有纵脊,黄褐色
[发生特点]6月上旬抽穗,中旬种子成熟。
种子繁殖。
生于水田、田边、菜园、茶园、果园、苗圃及村落住屋周围隙地。
[地理分布]遍布全国。
[危害状况]水稻、旱稻,危害严重。
9、长芒稗长芒稗禾本科,稗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第一叶线形,先端锐尖;第二~5叶为线形,先端尖,无毛;无叶舌,叶鞘无毛;茎带红色。
秆直立,高80~100厘米。
叶鞘光滑无毛;叶片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具绿色细锐锯齿。
圆锥花序幅3~7厘米,总状花序斜上举;小穗长3毫米。
具紫色极长芒;第
一颖小三角状卵形,第二颖与第一外稃为大狭卵形,有细毛和长刚毛。
籽实阔椭圆形而圆头,腹面扁平;脐粒状,乳白色,无光泽,长2毫米,宽1.5毫米。
[发生特点]生育期5~10月。
花果期7~10月。
种子繁殖。
生于水边、湿地,水田和水田边。
[地理分布]遍布全国。
[危害状况]水稻,危害大。
10、小旱稗禾本科,稗属。
[形态特征]与稗区别是,叶片深绿色,叶鞘带紫色。
与稗的主要区别是,圆锥花序较狭窄,软弱而下垂,小穗无芒或具短芒,圆锥花序的分枝贴向主轴。
颖果。
与稗近似。
[发生特点]生长于土壤湿度较大的秋熟旱作物田。
[地理分布]华东、华中及山东、河南、福建、台湾等省区。
[危害状况]棉花、大豆、玉米,危害较严重。
11、孔雀稗禾本科,稗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子叶留土。
第一片真叶线状,先端急尖,有11条直出平行脉;叶鞘紫红色,基部被短毛;无叶舌、叶耳。
高120~180厘米,粗壮,基部倾斜或弓形,赤色,上部近直立或直立。
叶鞘疏松裹茎,平滑无毛,叶片线形,先端长渐尖,基部下延,中部最宽,质软无毛。
圆锥花序下垂,分枝10个左右,稀疏开张,互生或两枚成对生状,主轴扁或具三棱,第一个分枝长,渐上渐短;小穗卵状披针形,腹面平坦,背面隆突,带紫红色,脉上无疣基毛,具芒。
颖果,椭圆形;胚长为颖果的2/3。
[发生特点]花期7~9月。
种子繁殖。
生于泥脚深水田、沟渠及荒野湿地。
[地理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福建、广东、湖南等省区;热带地区也有。
[危害状况]水稻。
12、芒稷异名光头稗禾本科,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第一片真叶带状披针形,先端锐尖,有11条直出平行
脉,叶鞘长8毫米,亦有11条脉,无叶舌、叶耳。
茎高15~60厘米,秆较细弱,茎部各节具分枝。
叶鞘压扁,背部具脊,无毛,叶片线形或披针形,无毛,边缘粗糙。
圆锥花序狭窄,主轴细弱,三棱形,无毛,分枝数个成穗形总状花序;小穗卵圆形,被小硬毛,顶端急尖而无芒,紧贴排列于分枝轴的一侧;第一颖三角形,具3脉,第二颖与第一小花的外稃等长而同形,顶端有尖头,第一小花的外稃具7脉,顶端钝,第二小花的外稃平凸状,椭圆形,边缘窄内卷,包卷内稃。
谷粒椭圆形,长约2毫米,具小尖头,平滑光亮,基内稃顶端露出。
[发生特点]苗期4~5月,花果期7~9月。
种子繁殖。
生长于土壤疏松、肥沃、湿润旱田。
[地理分布]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
全世界的温暖地区也有。
[危害状况]秋熟旱作物,量很大,危害较重。
13、双穗雀稗禾本科,雀稗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青绿色,直立。
胚芽鞘膜质,较短;第一叶片较短宽;第二叶渐长,叶鞘无毛,压扁,或近鞘口处有纤毛;叶舌极短。
具根茎;秆匍匐地面,节上生根,花枝高20~60厘米。
叶鞘松驰,压扁,背部具脊,边缘上部被纤毛;叶舌薄膜质;叶片平展,线形,较薄而柔软。
总状花序2个生于总轴顶端,广展;穗轴边缘呈波状而微粗糙;小穗成两行排列于穗轴一侧,椭圆形,先端急尖;第一颖缺或微小;第二颖与第一小花外稃均具3脉,而前者被微毛;第二小花外稃椭圆形,平凸状,先端具少数细毛。
颖果,浅褐色,长椭圆形。
[发生特点]夏季抽穗。
根茎和种子繁殖。
喜水湿环境。
生长于水旁、水沟边和水田边、海边。
[地理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全球热带及温带其它也有。
[危害状况]水田及秋熟旱作物。
14、圆果雀稗禾本科,雀稗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秆直立,稍丛生,无毛,高40~100厘米;叶鞘无毛,背具脊;叶舌膜质,先端钝圆;叶片线形,细长,平展或卷折,先端渐尖,基部收窄,除腹面与叶舌背后被毛外,余均无毛。
总状花序3
或4个互生于总轴上,疏离;穗轴边缘粗糙;小穗单生,两行呈覆瓦状排列于穗轴一侧,卵状椭圆形至近圆形;第一颖缺;第二颖与第一颖小花外稃均具明显的3脉,侧脉紧贴边缘;第二小花平凸状,熟时变褐色,表面细点状粗糙;外稃边缘窄,内卷,包卷着同质内稃;内稃的边缘内折,于近中部处向外延伸成膜质耳状物。
颖果,卵状球形,灰褐色,顶部具宿存花柱,脐明显,圆形,桔黄色,腹面平坦,胚卵形,长约占颖果的1/4~1/3,色同颖果。
[发生特点]秋季抽穗。
种子繁殖。
喜湿润环境。
生于丘陵地灌木丛中或湿润地。
[地理分布]东南部及西南部等省区;东南亚也有。
[危害状况]花生、甘薯,危害轻。
15、雀稗异名尾稃草禾本科,雀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胚芽鞘长7~10毫米,松弛,无色;叶宽1.5~2毫米,无毛。
茎多分枝,高30~60厘米;秆纤细,下部节上生根。
叶鞘松弛,短于节间,边缘一侧被纤毛;叶舌退化为一圈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两面被疣基毛。
总状花序,2~4个互生于主轴上;主轴与穗轴被柔毛;小穗孪生,绿色带紫,长圆状披针形,成两行排列于穗轴一侧;颖纸质,具5~7脉,第一颖稍短于小穗;第二颖与小穗等长;第一小花的外稃硬纸质,具5脉;内稃缺;第二小花椭圆形,外稃背部具微细的横皱纹,顶端钝圆且具小尖头。
颖果,卵形,米黄色,脐较大,圆形,黄褐色;胚卵形,长约占颖的2/3,色稍深于颖果。
[发生特点]夏秋间抽穗。
种子繁殖。
生于疏林下。
[地理分布]南部和西南部等省区;印度和马来群岛也有。
[危害状况]一般性杂草。
16、两耳草禾本科,雀稗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胚芽鞘长2~3毫米,无色,无毛。
第一至第3叶光滑无毛或鞘口被毛。
秆纤细,压扁,具广伸、平卧的匍匐枝,长2米左右,直立部分高20~60厘米,节被粗毛。
叶鞘松弛,压扁、背部具脊,无毛或边缘一侧被纤毛;叶舌膜质,极短;叶片平展而质薄,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两面被毛或腹面疏生疣基毛、背面无毛,边缘被纤
毛。
总状花序纤细,2个对生而广展;小穗单生,卵圆形,平凸,两行呈覆瓦状排列于穗轴一侧;第一颖退化;第二颖边缘被丝状长柔毛,与第一小
花外稃均质薄且脉不明显;第二小花扁平或一面略凸起。
颖果,卵状扁球形,淡灰褐色;胚卵形,长约占颖果的1/4~1/3,色同颖果。
[发生特点]夏秋抽穗。
种子或匍匐枝繁殖。
喜开旷的或稍荫闭的湿润环境。
生长于稻田边、旱作物地和果园、茶园、桑园、橡胶林、路旁和河堤。
[地理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
[危害状况]果园、茶园、桑园、橡胶园、水稻,危害一般。
17、李氏禾异名六蕊假稻禾本科,菭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秆下部伏卧地面或倾斜,并于节处生根,直立部分高约40厘米,节具侧生微毛。
叶鞘光滑或粗糙;叶舌膜质,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愈合;叶片扁平或卷折,披针形,叶面粗糙。
圆锥花序,分枝不再具小枝;小穗两侧疏生微刺毛,具短柄;外稃有5脉,脊与边缘具刺毛,两侧具微刺毛;内稃有3脉,脊上具刺毛。
颖果,长约2.5毫米。
[发生特点]花期5~10月。
地下芽和种子繁殖。
喜水湿地区。
生长在水沟、池塘、稻田、浅水低洼地。
[地理分布]福建、广东、台湾、海南、云南等省区,世界热带也有。
[危害状况]稻田。
发生量小,危害轻。
18、假稻异名李氏禾禾本科,假稻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第一片真叶仅有叶鞘,无叶片,叶鞘有7条叶脉;第二片真叶叶片线形,叶舌膜质裂齿状;叶鞘抱茎。
幼苗全株光滑无毛。
秆下部伏卧,上部斜升、直立,高约80厘米,节上密生倒毛。
叶鞘短于节间,粗糙或平滑;叶舌基部两侧与叶鞘愈合;叶片粗糙或背面光滑。
圆锥花序,分枝有角棱,直立,不再分枝,近基部着生小穗;小穗两侧平滑,草绿色或带紫色;外稃有5脉,中脉隆起成脊,脊上有刺毛;内稃有3脉,中脉有刺毛。
颖果。
[发生特点]花期5~10月。
匍匐茎和种子繁殖。
生于水边。
[地理分布] 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西、海南、四川、贵州等省区;日本也有。
[危害状况]水稻。
发生量较小,危害不大。
19、虮子草禾本科,千金子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与千金子的主要区别是:第一片真叶呈卵形。
与千金子主要区别为:叶鞘疏生有疣基的柔毛。
小穗长1~2毫米,有2~4个小花;第二颖长1.5毫米;外稃脉上被短毛,第一外稃长约1毫米,先端钝。
[发生特点]苗期4~5月,花果期8~9月。
种子繁殖。
生长于田野、路边和园圃。
[地理分布]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以及陕西、河南等地;两半球热带和亚热带也有。
[危害状况]秋熟旱作物。
20、狗牙根异名绊根草、爬根草禾本科,狗牙根属。
[形态特征]子叶留土;第一片真叶带状,先端急尖,缘具极细的刺状齿,叶片有5条直出平行脉;叶舌膜质环状,顶端细齿裂,鞘紫红色;第二片真叶线状披针形,有9条直出平行脉。
有地下根茎。
茎匍匐地面,上部及着花枝斜向上,花序轴直立。
叶鞘有脊,鞘口有柔毛;叶舌短,有纤毛;叶片线形,互生,下部者因节间短缩似对生。
穗状花序,3~6枚呈指状簇生于秆顶;小穗灰绿色或带紫色,有1小花;第一颖在中脉处形成背脊,有膜质边缘;外稃草质,具3脉,脊上有毛,内稃有2脊。
颖果,矩圆形,淡棕色或褐色,顶端具宿存花柱,无毛茸;脐圆形,紫黑色;胚矩圆形,凸起。
[发生特点]多年生草本植物。
苗期3~5月,花果期6~10月。
根茎、匍匐茎和种子繁殖。
生于路边、宅旁。
[地理分布]黄河流域及以南各省区,世界暖温带及亚热带也有。
[危害状况]果、桑、茶、橡胶园,危害严重。
21、狗尾草异名谷莠子、莠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第一叶倒披针状椭圆形,先端锐尖,绿色,无毛,叶片近地面,斜向上伸出;第二~3叶狭倒披针形,先端尖,叶舌毛状,叶
鞘无毛,被绿色粗毛。
叶耳处有紫红色斑。
秆高20~60厘米,丛生,直立或倾斜,基部分枝少。
叶片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叶舌膜质,具毛环。
圆锥花序紧密,圆柱状,直立或微倾斜;小穗多枚簇生于缩短的分枝上,基部有刚毛状小枝,成熟后与刚毛分离而脱落;第一颖具1~3脉;第二颖与小穗具5~6脉;第一小花外稃具5脉;第二小花外稃有细点状皱纹,成熟时背部稍隆起,边缘卷抱内稃。
颖果,近卵形,腹面扁平,脐圆形,乳白色带灰色,长1.2~1.3毫米,宽0.8~0.9毫米。
[发生特点]夏秋季抽穗。
种子繁殖。
生于荒野、路边。
[地理分布]遍布全国。
[危害状况]玉米、大豆、谷子、高粱、马铃薯、甘薯和果、桑、茶园,危害严重。
亦为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粒黑穗病的寄主,又为粘虫和棉苗小地老虎的传播媒介。
22、金色狗尾草禾本科,狗尾草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第一叶线状长椭圆形,先端锐尖;第二~5叶为线状披针形,先端尖,黄绿色,基部具长毛,叶鞘无毛。
秆直立或基部倾斜,高20~90厘米。
叶片线形,顶端长渐尖,基部钝圆,两面无毛或腹面基部疏被长柔毛;叶鞘无毛,下部者压扁具脊,上部者圆柱状;叶舌退化为一圈柔毛。
圆锥花序紧缩,圆柱状,主轴被微柔毛;刚毛稍粗糙,金黄色或带褐色;小穗椭圆形,顶端尖;第一颖宽卵形,顶端尖,具3脉;第二颖顶端钝,具5~7脉;第一小花外稃具5脉,内稃膜质;第二小花外稃顶端尖,黄色或灰色,背部隆起,具明显的横皱纹,成熟时与颖一起脱落。
颖果,宽卵形,暗灰色或灰绿色;脐明显,近圆形,褐黄色;腹面扁平;胚椭圆形,长占颖果的2/3~3/4,色与颖果同。
[发生特点]花期6~10月。
种子繁殖。
生于旱作物地、田边、路旁和荒芜的园地及荒野。
[地理分布]遍布全国;欧亚大陆的温暖地带、美洲、澳大利亚也有。
[危害状况]果、桑、茶园,危害较重。
23、大狗尾草异名法氏狗尾草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
物。
[形态特征]子叶留土。
第一片真叶线状披针形,有31条直出平行脉,无毛;叶舌退化为一圈短纤毛;叶鞘边缘有长柔毛。
秆直立或基部膝曲并具支柱根,坚硬而高大,高20~60厘米,径达6毫米;叶鞘松弛,无毛,边缘具细纤毛;叶片无毛或腹面具疣毛,先端渐尖细,基部钝圆或渐狭窄。
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状,常稍弯垂,主轴具柔毛;小穗椭圆形,先端尖;刚毛粗糙;第一颖广卵形,先端尖,具3脉;第二颖具5脉;第一小花外稃具5脉;内稃极退化,膜质;第二小花椭圆形,先端尖,具横皱纹,成熟后背部极膨胀隆起。
颖果,椭圆形,顶端尖。
[发生特点]夏秋抽穗结实。
种子繁殖。
生于荒野及山坡上,较耐干旱。
[地理分布]东北、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省区;日本、印度也有。
[危害状况]田间尚少见,危害小。
24、谷莠子异名巨大狗尾草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
[形态特征]粗壮高大,高60~90厘米;秆中部叶宽12~25毫米。
圆锥花序,粗壮,长15~20厘米或更长,通常多少下垂。
颖果,各粒长2.5毫米左右,第二外稃上的横皱纹较原种稍明显。
[发生特点]与狗尾草相似。
[地理分布]东北、内蒙古、华北及西北各地。
[危害状况]伴生性杂草,生于谷子田中,发生量较大,危害较重。
25、狼尾草异名芮草、老鼠狼禾本科,狼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子叶留土。
第一片真叶线状椭圆形,有11条直出平行脉,叶舌呈毛状,无叶耳,两侧有2根长毛;叶片与叶鞘均无毛。
第二片真叶线状披针形,鞘口两侧有3~4根长毛,其它与前者相似。
须根粗壮。
秆丛生,直立,高30~120厘米,在花序以下密生柔毛。
叶鞘光滑,两侧压扁,基部跨生;叶舌短小,具纤毛;叶片先端长渐尖,基部生疣毛。
圆锥花序直立,主轴密生柔毛;小穗簇具明显总梗;刚
毛粗糙,淡绿色或紫色;小穗单生,线状披针形;第一颖微小或缺,膜质,脉不明显或具1脉;第二颖卵状披针形,具3~5脉;第一小花中性,第一外稃具7~11脉;第二外稃具5~7脉,边缘包着同质的内稃;鳞被2,楔形。
颖果,灰褐色至近棕色,长圆形,顶端具易折断的残存花柱;胚大而显著,约为颖果全长的1/2~3/5。
[发生特点]花期8~10月。
地下芽和种子繁殖。
生于海拔50~3200米的田岸、荒地、道旁及小山坡上。
[地理分布]自东北、华北经华东、中南至西南各省区;日本、印度、朝鲜、缅甸、巴基斯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大洋洲及非洲也有。
[危害状况]果、桑、茶园。
发生量较大,危害较重。
26、虎尾草异名棒锤草禾本科,虎尾草属。
[形态特征]第一叶下面多毛,叶鞘边缘膜质,有毛,叶舌极短。
丛生,秆高20~60厘米,直立或基部膝曲,无毛,淡紫红色。
叶鞘无毛,背具脊;叶舌具微纤毛;叶片条状披针形。
穗状花序,多枚簇生茎顶,呈指状排列;小穗排列于穗轴的一侧,含2小花;颖膜质,具1脉,第二颖有短芒;第一外稃具3脉,二边脉上密生长柔毛;芒自顶端的下部伸出。
颖果,狭椭圆形或纺锤形,具光泽,透明,淡棕色。
[发生特点]一年生草本植物。
华北地区苗期4~5月,花期6~7月,果期7~9月。
种子繁殖。
生于农田、荒地、路旁、墙头、房顶。
[地理分布]遍布全国。
[危害状况]棉花、玉米、谷子、高粱、花生、豆类,果园及菜地内也有。
亦是高粱蚜的寄主。
27、画眉草异名星星草、蚊子草禾本科,画眉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子叶留土。
第一片真叶线形,先端钝尖,叶缘具细齿,直出平行脉5条;叶鞘边缘上端有柔毛,无叶舌、叶耳;第二片真叶线状披针形,直出平行脉7条,叶舌、叶耳呈毛状。
植物体不具腺体,无鱼腥味。
秆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上升,高15~60厘米。
叶鞘疏松裹茎,扁压,鞘口有长柔毛;叶舌为一圈纤毛;叶片线形扁平或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