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绿》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绿》。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绿》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诗歌单元第二课。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

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生字,掌握“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2.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3.品读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三、说教法
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

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拓展说话训练时,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使用已积累的好词佳句。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出示春天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
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心悦目。

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

诗人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

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
(三)梳理内容,明确结构
1.学生分组讨论,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出每一段的意思。

2.学生汇报,教师明确:
(四)诵读课文,感悟体会
1.听着录音(最好配有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2.出示第一小节:
自己轻声读读。

指名读。

全班齐读
3.感受绿的美: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知道“出奇”
是什么意思吗?(不同寻常)
4.齐读第一、二小节。

5.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读读课文三、四、五小节。

(1)轻声地、自由读三、四、五小节。

(2)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

第四节:
(1)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绿挤在一起,重叠、交叉在一起”。

(板书:挤、重叠、交叉)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第五节:
(1)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板书:按着节拍飘动)
预设:这是因为,一阵风吹来,使所有的物体都随风摆动。

预设:这是作者看到风吹过后,春天的景物随风摆动,那么和谐,整齐划一。

(1)出示说话练习。

说一说:
一阵风吹来,小草,柳条,树枝。

(2)指读,师范读,全班读。

(五)拓展运用,读写训练
1.拓展运用: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
2.学生交流,句式训练。

3.试背课文。

全文朗读。

五、说板书设计
绿
黑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挤、重叠、交叉
按着节拍飘动
六、说教学反思
围绕本课重点,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介绍背景,体会诗意
在上课时,我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一九七九年二月,艾青率领的全国诗人访问团,同他一起在广州、海口、三亚、湛江、上海等地参观访问,他同人谈诗,共同参观,在天涯海角拾贝,在长途汽车里讲笑话,他的《盆景》《绿》《天涯海角》《海水和泪水》《仙人掌》《鹿回头》《候鸟》《回声》《拣贝》《神秘果》《沉思》《盼望》《船与海员》《希望》等等就是这时期写的。

我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这首诗正在全国经济积极发展的时候,诗人写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全国欣欣向荣的景象的向往之情。

(二)品味探究诗歌语言,体会情感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熟读诗歌,然后开始品味诗歌,每一句都加上学生自己的想象和理解。

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深刻,不仅理解了诗句的表面意思,理解了作者对春天充满生命力的绿的赞美之情,更让学生体会到了祖国在改革开放之初,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对祖国即将发展的欣喜之情。

二、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两个:
(一)介绍写作背景,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二)品味探究诗歌语言,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从字面和深层意义去理解诗歌内容,更好地感受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对祖国蓬勃发展的憧憬之情。

三、不足之处
(一)一些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不能理解诗歌的深层意思。

(二)没有在写作手法上下功夫,应让学生学习诗歌的写作手法,让学生仿写诗歌。

四、改进措施
针对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我会耐心地向学生解释当时的写作背景,运用浅显的语言向他们说明白,帮助他们理解诗歌内容。

针对诗歌的写作手法,我下次再上课时会重点品味诗歌的写作手法,逐句进行诗歌学习,并让学生大胆说出对诗歌的理解,并让学生进行诗歌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绿》精彩片段
诵读课文,感悟体会
师:着录音(最好配有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生:黑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同时贴出色卡)
师: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有哪些绿?
生:深绿军绿
师: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
生:“出奇”是不同寻常的意思。

师: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生:读读课文三、四、五小节。

师: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

生:第三小节:
师:出示文中插图和说话练习。

生:说一说:
风中的绿色(是多姿的)。

雨中的绿色(暗淡的)。

阳光下的绿色(闪亮的)。

师:出示说话练习。

生:说一说:
一阵风吹来,(所有的绿随风飘动)。

师: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
生:春天到了,校园里(的柳树绿了)。

公园里(的小草绿了)。

田野里(的麦苗也绿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