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科研兴教之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之欧阳化创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科研兴教之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镇平城关四初中教育科研工作汇报今天市教科所领导、专家来我校调研教育科研工作开展情况,这是对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我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借此机会,就我校几年来教育科研工作向领导做一简略汇报,希望市教科研领导、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为我校下一阶段教育科研工作指明方向,指出路子。
我汇报的题目是:走科研兴教之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可以说是在多次受挫的痛苦中孕育出来的,也可以说是逼出来的。
一是中招成绩评估位次滞后,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牺牲节假日,牺牲双休日,把能用的时间全都利用起来。
习题越做越难,成绩越来越差。
升学人数,升学率徘徊不前。
教师失望,学生泄气,家长埋怨,学校前
途渺茫,学生生源危机。
在这危机关头,学校领导坐下来,深入学习,反复论证,一致认为,新形势下,特别是新课改实施以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中招试卷出题动向,考能力,考实际运用试题加大,考创新试题和探究试题增多,只靠死记硬背难以应对中招试题,教师不研究中招试题动向,不搞新课程研究,不搞教材教法研究等,是很难适应当前新课改教学要求的,这是我们坚定走科研兴教之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教师课堂教学观念陈旧。
几年来,我校先后送市级讲课教师多名,均没有得到好成绩。
原因是,我们重教师讲课技巧,我们重学生机械接受,我们重教师基本技能,由此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思想、教法运用、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都与新课改要求有很大距离,这是我们搞教育科研原因之二。
三是,多年来初中数、理、化竞赛成绩很差,获省、国家级奖的同学廖廖无几。
近年来,我校对数、理、化竞赛特别重视,竞赛前采取种种措施,办竞赛班,抽时间辅导训练,指定专职教师培训等。
但竞赛成绩很差,这引起我们反思,竞赛考查的是学生思维能
力,考查的是学生创新精神,考查的是学生知识丰富程度,而不是考查学生知识巩固程度和熟练程度。
学生竞赛的多次失利是促使我们搞教育科研的第三个原因。
确立了抓教育科研,那么怎样抓教育科研,我们在不断实践,不断探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抓起。
一、开拓视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
一开始说搞教育科研,大部分教师认识糊涂,为难情绪大,认为搞教育科研是专家的事,教师没能力搞,也没条件搞,因此,要解决思想问题,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科研信心,我们的做法是: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研方面的理论,提高教
师对科研地位,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强化
教师的科研意识。
2、组织教师分专题学习与研讨。
围绕教育科研
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教育科研与教
育发展的关系,教育科研与教师素质提高的
关系等专题学习式研讨。
使教师进一步明确
了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科研,教育教学质量的
提高需要科研,教育科研是教育兴旺发达的
保证。
3、组织骨干教师走出去学习。
积极组织教师参
加全国各省市等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种教育科
研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了解全国各地的教
育科研动态,学习与汲取各地的先进科研经
验,开拓教师的视野。
二、从多方面入手,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1、加强科研基本功培训。
围绕教育科研论题的
拟定,实验方法的选择,实验数据的统计与
处理,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方面进行培训,使
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常识和一般的技能技巧
有所提高。
2、进行专题研究。
搞好专题研究是培养教师的
科研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而专题研究大都具
有很强的实践性,是认真总结实际经验,并
有计划地开展教育科学实践,求得规律性新
知识的研究。
为了搞好专题研究,我们开展了群众性的研究活动。
我校要求人人有研究专题,个个搞研究。
要求有专题教师做到“三有”,即期初有实施计划、期末有研究总结,并有一篇经验论文;上好“四课”,即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
2003年——2004年两年间,共开展各种类型的课200余节,全校92%的教师参加了专题研究。
在这些专题研究活动中,教师们共同备课,互相听课,探讨教法,研究教法,指导学法,改革课堂结构,探索教学规律等,进一步提高了我校教师科研能力,推动了我校教改的深入发展,解决了教学薄弱环节,转变了教学水平一般化的况状,锤炼了一批骨干教师。
3、进行整体改革实验。
整体改革实验是教育适
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后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培养教师具备高水平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在搞好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很重视整体改革实验,并逐步实现了
由专题研究向整体改革实验的过渡,使我校
的科研工作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几年来,我校先后省级立项课题3个,市级立项课题8个,这些课题有的已经结题,有的正在实验之中。
通过这些整体改革实验,在实验操作中,把具体的经验加以概括升华,使之科学化、系统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另外,我校还加强了对实验成果的评估与推广工作。
通过课堂教学、班队会、资料展览、放录音、展示实验成果,进行阶段性和终结性汇报评估。
目前,我校教学工作成果显著,全校及格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优秀率保持在85%以上,毕业生合格率年年均在100%。
这些实验推动了常规教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学工作,使“教学——科研——实验”走向良性轨道,从而培养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三、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教育科研。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必须的环境和物质基础。
因此,只有在有计划、有机制、有保障的
条件下,教师才能完成教育科研活动,才能发展教育科学研究。
1、建立组织。
为了加强科研工作,2002年我校
成立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全校教育科研工作。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及教导主任各分管一个实验课题。
还成立了德育科学研究室,配各三名专职科研人员。
2、确立规章。
规章制度是保证教师以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地进行科研工作的有效方法。
2002年我校制定了《教育科研制度》、《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与研讨制度》等,还对每一位教育科研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列入教师年度考核目标之中。
3、设立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调动教师科研积
极性的有效手段。
我校规定:凡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或会议上发表与交流文章的给予双重稿费,并与晋级,评模,选优挂勾。
4、给予物质上的保证。
我校建设教师阅览室,
配备了专职图书管理员,订购了全国各地数
十种刊物。
另外,购进了幻灯机,录音机,建立了微机室、语音室等。
同时能够保证每一位教师外出参加教育科研会议。
加大物质投入,保证了教师搞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我校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办学方略,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好成绩。
语文组课题已获市立项,正在研究,化学、物理课题受到县重视,正立项研究。
教师优秀论文先后在省、市、县级获奖82篇,张晓东老师在市级优质课中获一等奖,刘景珍、朱小明、李彦超、张晓燕等九人获市级以上学科骨干教师。
中招成绩,近三年来位居全县前列,居城关镇第一。
学校先后荣获市示范性学校,市校园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学习科学实验学校等十余项。
以上,是我校教育科研的情况汇报,由于我们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缺乏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做的还很不够,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多提指导性意见,以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
做得更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