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十五课时含解析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含解析)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3a978cf121dd36a32d8254.png)
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总体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简释:所谓“浅易”,是指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所能读懂的。
分项考点1.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简释:①“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意谓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
②“常见”意谓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
③“文中”说明这些实词的含义是通过上下文体现出来的,不单纯是字典的解释,须结合语境作判别。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简释:“常见虚词”主要指上面列出的十八个,这是考查的范围。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意义”指的是该词在文中的具体解释,“用法”指的是该词在语境中的词性及语法功能。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简释:“与现代汉语不同”,这是考查的重点。
而且重点放在运用中,即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能够理解与辨别,且能在翻译中译出。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简释:“常见”是指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或是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知应会的。
“文化知识”主要指官职典制、古代礼仪、教育科举、天文地理、传统节日、古籍文化、生活文化等。
“了解并掌握”,不仅强调能识记,更强调结合语境识记、辨析。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简释: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是指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分析。
所谓“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
这一考点实际上把上面的四个考点全都包容进去了。
2.分析综合 C(6)辨析文句意义。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十六课时(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十六课时(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16899e650e52ea551898d3.png)
第十六课时模块二:文言实词推断(解释词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许子良传宋濂许子良,字肖说,东阳人,姿禀卓荦,幼诵书,一览通大义。
及壮,驰骋经史,精文辞,尤长于科目之学,生徒欣欣从之,旬月间,辄知为文肯綮。
嘉定丙子,以诗赋魁.江东漕司,试礼部不利,嘉熙戊戌,始登进士第,年已五十余矣。
调余姚簿,未上。
用宰相乔行简荐,监镇江西酒库。
前此赢羡.率自入,子良不纳一札以上归公家,官吏相顾骇叹。
淮东转运司辟主管帐司。
濒江有芦场三十里所,民资其利,守边吏议清野,欲悉削去,子良谏之止。
迁知晋陵县,版籍纷乱,官赋多放失。
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
子良为稽.逃亡,考隐漏,催科定繇,条绪粲然。
俄.监安溪酒库,改宣教郎、知都昌县。
库藏赤立,子良节缩浮冗,两年之间,供输遂有余。
豪右设诡名以欺租赋,莫敢何问。
子良列其主名揭于市,复从而一之。
豪右惭愤,阴图中子良,无隙可乘而止。
未几,有旨俾阅滞狱八十余,子良为翻案,一一谳.之。
虽累岁不引决者,一旦曲直皆白.。
复转朝散郎,改知台州。
弊蠧相仍,负上供钱三百余万。
子良节缩如都昌,凡典例所宜得者亦谢去。
居半载,郡计裕如。
子良听讼,据案与两造相尔汝,以察其情。
情既得,即决遣之,吏袖手旁睨具文书而已。
同僚与吏无所容其私,皆忌之。
吏白每岁以钱折米二万斛,子良又不许。
而禁卒有不便者,于是嗾其殴狱吏以撼之,且相与出危言。
子良知堕其计,即委印出关去。
事上,降两官。
贾似道开阃荆湖,辟主管机宜文字,且为辨其非辜.,叙朝散郎。
事有难处,他人不能置笔者,经子良议定,人无异辞。
景定庚申三月,卒于沔川,年七十五。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节)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以诗赋魁.江东漕司( )(2)前此赢羡.率自入( )(3)前令以不良去.( )(4)子良为稽.逃亡( )(5)俄.监安溪酒库( )(6)子良为翻案,一一谳.之( )(7)一旦曲直皆白.( )(8)且为辨其非辜.( )※【答案讲评】(1)魁:居首位。
备战2020年高考高三语文预热文言文梳理 第15课 课本梳理《拓展延伸5》 Word版含解析
![备战2020年高考高三语文预热文言文梳理 第15课 课本梳理《拓展延伸5》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d29ce348d7c1c709a1453e.png)
学习目标:1.熟悉课文能对文章进行断句2.能正确解释一些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3.能辨析重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4.能解释文中出现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用法和句式5.能正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学习过程:一、用/给下面文章断句然后完成后面题目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障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遏其来遏:阻止B.忿而举兵犯我忿:恼怒C.发辄中辄:总是D.奏上,报可报:上报【答案】D【解析】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曩事曩:过去B.数何巡检神射数:屡次C.即灌是也即:就是D.萧矍然起拜矍:惊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数:数说。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洞胸出背洞:穿透B.羌惧而引却却:后退C.沿边方登麦登:谷物成熟D.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籴: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籴:买。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新课标)考点集训: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 第十五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新课标)考点集训: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 第十五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b0170620650e52ea55189893.png)
第十五课时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
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
”卒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赵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
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注】①虫出:指死不得葬。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游:游说 B.王事.上礼备矣 事:侍奉 C.王长者,不倍.德 倍:背离,背叛 D.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说:通“悦”,高兴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比喻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B.赭衣,古代囚衣。
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
又指囚犯,罪人。
C.髡钳,古代刑罚名,谓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
如 “孟舒自髡钳”就是孟舒自己剃光头发、脖子带锁。
D.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许多,如表授予官职的“除、授、拜”等;表罢免官职的“罢、免”等;表提升官职的“拔、迁、左迁”等。
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
侯景之乱,寓.在京都。
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
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第三章文言文阅读核心突破三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讲义含解析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第三章文言文阅读核心突破三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讲义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7fe450561252d380eb6ed5.png)
核心突破三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古代官职、姓名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等。
其他如阴阳术数、星图占卜、兵法行阵等比较生僻、艰深或带有唯心色彩的可以不纳入复习范围。
面对内容广泛的古代文化常识.我们应该重视巧记。
下面介绍几种巧记法:1.分类串记法(1)科举记忆法:明清时期科举共分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中榜者为“秀才”.乡试中榜者为“举人”.会试中榜者为“贡士”.殿试中榜者为“进士”;举人中的第一名为“解元”.贡士中的第一名为“会元”.进士中的第一名为“状元”;一个考生.倘若能连获上述三个第一名的话.那他就是“连中三元”了。
(2)雅号记忆法:“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囚”孟郊、“诗狂”贺子章、“诗奴”贾岛等。
(3)文体记忆法: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一般都是按“语录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这四种文体优选的文章。
《论语》.语录体.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关于孔子言行思想的记录.共20篇512章;《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编年体.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体.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二十四史”.纪传体.是以记载帝王、诸侯王、社会各界著名人物事迹的巨著.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他均为“断代史”。
(4)基数记忆法:殿试一甲等(状元、榜眼、探花);汉代二京都(洛阳、长安);政务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星宿四象分(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夜晚五时段(一更、二更……五更);许慎六书创(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人有七情欲(喜、怒、哀、惧、爱、恶、欲);方位八荒地(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古国九州天(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儒家十义德(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父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三十二课时(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三十二课时(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49ef31844769eae009eddd.png)
第三十二课时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人也。
蔡伯喈从朔方还,尝避怨于吴,雍从学琴书。
州郡表荐,弱冠为合肥长,后转在娄、曲阿、上虞,皆有治迹。
孙权领会稽太守,不之郡,以雍为丞,行太守事,讨除寇贼,郡界宁静,吏民归服。
数年,入.为左司马。
权为吴王,累迁大理奉常,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拜侯还寺.,而家人不知,后闻乃惊。
黄武四年,迎母于吴。
既至,权临贺之,视拜其母于庭.....,公卿大臣毕会,后太子又往庆焉。
雍为人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
权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
”至饮宴欢乐之际,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见之,是以不敢肆情。
权亦曰:“顾公在坐,使人不乐。
”其见惮如此。
是岁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
时访逮民间,及政职所宜,辄密以闻。
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
权以此重之。
然于公朝有所陈及,辞色虽顺而所执者正。
权尝咨问得失,张昭因陈听采闻,颇以法令太稠,刑罚微重,宜有所蠲损。
权默然,顾问雍曰:“君以为何如?”雍对曰:“臣之所闻,亦如昭所陈。
”于是权乃议狱轻刑。
久之,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
壹等因此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雍等皆见举白,用被谴让。
后壹奸罪发露,收系廷尉。
雍往断狱,壹以囚见,雍和颜色,问其辞状,临出,又谓壹曰:“君意得无欲有所道?”壹叩头无言。
时尚书郎怀叙面詈辱壹,雍责叙曰:“官有正法,何至于此!”雍为相十九年,年七十六,赤乌六年卒。
权素服..临吊,谥曰肃侯。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B.是岁/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C.是岁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D.是岁/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答案讲评】D (大意:这一年,顾雍改任太常,又加封醴陵侯,接替孙邵任丞相,总理尚书事务。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章文言文阅读限时综合训练二解析版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章文言文阅读限时综合训练二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b98e57b9f3f90f77c61b3e.png)
限时综合训练二(时间:40分钟分值: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8分)高旦中墓志铭黄宗羲旦中家世以医名。
时陆丽京避身为医人已十年,吴中谓之陆讲山,谒.病者如市。
旦中出而讲山之门骤衰。
盖旦中既有授受,又工揣测人情于容动色理之间,巧发奇中,亦未必纯以其术也。
所至之处,蜗争蚁附,千里拏舟,逾月而不能得其一诊。
孝子慈父,苟能致.旦中,便为心力毕尽,含旦中之药而死,亦安之若命矣。
旦中有志读书,遍求其书而读之。
美髯玉立,议论倾动,虽复流品分途,而能缱绻齐契,三吴..翕然以风概相与.。
其过金阊,徐昭法必招之入山,信宿话言。
蠡城刘伯绳,少所容接;每过旦中,不惜披布胸怀。
旦中亦以此两人自重。
少喜任侠,五君子之祸,连其内子..。
旦中走各家告之,劝以自裁。
华夫人曰:“诺。
请得褒衣,以见先夫于地下。
”旦中即以其内子之服应之,殡殓如礼。
家势中落,药囊所入有余亦随手散尽,故比死而悬磬也。
旦中姓高氏,讳.斗魁,别号.鼓峰。
去年十月,旦中疾亟,余过问之,旦中自述:“梦至一院落,锁甚严,有童子告曰:‘邢和璞丹室也。
去此四十七年,今将返矣。
’某适.四十有七,非前定乎?”卧室暗甚,旦中烧烛自照曰:“先生其视我!平生音容,尽于此日。
先生以笔力留之,先生之惠也。
”余曰:“虽然,从此以往,待子四十七年而后落笔,未为晚也。
”明年过哭旦中,其兄辰四出其绝笔,有“明月冈头人不见,青松树下影相亲”之句,余改“不见”为“共见”,夫可没者形也,不可灭者神也。
形寄松下,神留明月。
辰四理其垂殁之言以请铭,余不得辞。
生于某年癸亥..九月二十五日,卒于某年庚戌五月十六日,以其年十一月十一日葬于乌石山。
(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谒.病者如市谒:拜见B.苟能致.旦中致:得到C.三吴翕然以风概相与.与:结交D.某适.四十有七适:恰巧答案 A解析谒:请求。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吴,地域名称,指长江下游江南一带,如“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核心突破四分析概括文意讲义(含解析)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核心突破四分析概括文意讲义(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1a01b202d276a200292e59.png)
核心突破四分析概括文意一、遵循答题三步骤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尹师鲁墓志铭欧阳修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
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
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
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
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
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
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
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
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
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
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
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变徙通判濠州。
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
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
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
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
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
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
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
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
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
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选自《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二十八》,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的士人认识和不认识的都叫他师鲁,大概是因为都看重师鲁的名声,都了解他的文学才能、才干和节操等。
2020年高三语文考前冲刺天天练十五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三语文考前冲刺天天练十五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8e98a8580216fc700afda7.png)
2020年高三语文考前冲刺天天练十五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官学士。
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
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屡迁考功郎中,擢南京太仆少卿,就迁鸿胪卿。
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
守仁急趋吉安,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
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
”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
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所至有司缺供者,以军法论。
”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从臾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
宸濠果疑。
与士实、养正谋,则皆劝之疾趋南京即大位,宸濠益大疑。
十余日调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
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
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不如直捣南昌。
贼精锐悉出,守备虚。
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
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
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
乙卯遇于黄家渡,诸军殊死战,贼大败,退保樵舍,联舟为方阵,尽出金宝犒士。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
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B.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C.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D.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由朝廷举办的殿试的考生的称号,文中“进士第一”指考中状元。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五含解析201904262118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五含解析201904262118](https://img.taocdn.com/s3/m/cc09e0e37f1922791688e848.png)
专题检测(十五)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19分)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
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①未尝出。
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
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
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
”上亦欲用之。
安世闻之,惧不敢当。
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怜哀,以全老臣之命。
”上笑曰:“君言太谦。
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与通。
有郎功高不调,自言于安,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
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
已而郎果迁。
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
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
”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
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②,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
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
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
”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
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注:①休沐:休息沐浴,即古代官员的例行休假。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第三章文言文阅读核心突破四分析概括文意讲义含解析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第三章文言文阅读核心突破四分析概括文意讲义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542112915f804d2b16c1d4.png)
核心突破四分析概括文意一、遵循答题三步骤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尹师鲁墓志铭欧阳修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
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
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
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
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
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
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
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
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
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
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
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变徙通判濠州。
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
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
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
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
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
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
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
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
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
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选自《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二十八》.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的士人认识和不认识的都叫他师鲁.大概是因为都看重师鲁的名声.都了解他的文学才能、才干和节操等。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三十课时(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三十课时(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204173e518964bce847c05.png)
第三十课时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张中彦,字才甫。
少以父任仕宋。
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
从下熙、河、阶、成州,授彰武军承宣使。
王师..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
师还,为秦凤经略使。
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
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
皇统初,为宁州刺史。
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
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
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正隆,营汴京新宫,中彦采运关中材木。
青峰山巨木最多,而高深阻绝。
中彦使构崖架壑,起长桥十数里,以车运木,若行平地,连通汴梁,明年,作河上浮梁..。
舟之始制,匠者未得其法,中彦手制小舟才数寸许,不假胶漆而首尾自相钩带,诸匠无不骇服,其智巧如此。
浮梁巨舰毕功,中彦召役夫数十人,治地势顺下倾泻于河,取新秫秸密布于地,复以大木限其旁,凌晨督众乘霜滑曳之,殊不劳力而致诸水。
逾年,除南京留守..。
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
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
以疾卒官,年七十五。
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
(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十七》)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B.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C.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D.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答案讲评】B (大意:张中彦说:“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张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能解决。
浙江2020年高考语文考点集训(15)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doc
![浙江2020年高考语文考点集训(15)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839dd34fad6195f312ba6fd.png)
古代诗歌鉴赏(时间:120分钟满分:183分)(106分)1.(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7分)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
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
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
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蓁②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
洗耳为渠听。
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
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
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
②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2分)(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5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7分)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南宋]徐熙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1)这首诗都以____________来写愁。
(2分)(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5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三十三课时(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三十三课时(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b7e1c40242a8956bece4dd.png)
第三十三课时模块二:非传记类(8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天工开物》序宋应星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
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①;釜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②。
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即郑侨③、晋华④,岂足为烈哉?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官商,横游蓟北。
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
若为士而生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慎⑤之矢也?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耒耜;尚宫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
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
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友涂伯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长可取,必勤勤恳恳而契合焉。
昨岁《画音归正》,由先生而授梓..;兹有复命,复取此卷而继起为之,其亦夙缘之所召哉!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观象”“乐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
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时崇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问堂。
(选自《天工开物》)【注】①楚萍:楚国的浮萍。
②莒鼎:莒国的铜鼎。
③郑侨:郑国的子产。
④晋华:晋朝的张华,编篡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
⑤肃慎:先秦古国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稠人..推焉稠人:众人B.釜之范.鲜经范:模样C.由先生而授梓..授梓:付印D.丐.大业文人丐:希望※【答案讲评】D (丐:请求,乞求。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B.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C.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D.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答案讲评】B (大意:想购买一些奇巧的东西用于考证,却缺乏钱财;想要招集嗜好相同的朋友,讨论物品的真伪,却没有招待的馆舍。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第三章文言文阅读限时综合训练一含解析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第三章文言文阅读限时综合训练一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6b27a9daef5ef7ba0d3cd7.png)
限时综合训练一(时间:40分钟分值: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8分)密佑.其先密州人.后渡淮居庐州。
佑为人刚毅质直.累官至庐州驻札、御前游击中军统领.改权.江西路副总管。
咸淳十年.以阁门宣赞舍人为江西都统。
是冬.大元丞相伯颜下鄂州.留右丞阿里海牙守之.而将大兵东下。
明年二月.朱祀孙遣高世杰取鄂州.阿里海牙以兵逆击.执.世杰荆江口.兵尽溃.半入江西。
江西制置黄万石招集之.且募宁都、广昌、南剑义兵千余人.尽以属佑。
十一月.大兵至隆兴.刘槃兵败.乃婴.城自守。
万石时移治抚州.将遁.惧佑不从.乃调佑兵援槃.且戒以勿战。
未至隆兴槃已降.都统夏骥率所部兵溃围出。
已而元帅张荣实、吕师夔提兵逼抚州.佑率众逆之进贤坪.兵来呼曰:“降者乎?斗者乎?”佑曰:“斗者也。
”麾其兵突战.进至龙马坪.大兵围之数重.矢下如雨。
佑告其部曰:“今日死日也.若力战.或有生理。
”众成愤厉。
自辰战至日昃.佑面中矢.拔之复战.又身被四矢三枪.众皆死.仅余数十人。
佑乃挥双刀斫围南走.前渡桥.马踏板断.遂被执。
众见其勇.戒勿杀.舆.归隆兴。
元帅宋都曰:“壮士也。
”欲降之.系之月余.终不屈。
尝骂万石为卖国小人.使我志不得伸。
宋都命刘槃、吕师夔坐城楼.引佑楼下.以金符遗之.许以官.佑不受.语侵槃、师夔.益不逊。
又令佑子说之曰:“父死.子安之?“佑斥曰:“汝行乞于市.第云密都统子.谁不怜汝也。
”怡然自解其衣请刑.遂死。
观者皆泣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卷》.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权.江西路副总管权:暂代官职B.执.世杰荆江口执:引领C.刘槃兵败.乃婴.城自守婴:环绕D.戒勿杀.舆.归隆兴舆:用车装答案 B解析执:俘获。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密佑为人刚直不阿.质朴直爽.在国家危难之际.他勇于担当救亡之重任.并以勇猛的抗击行为践行自己的报国之志。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二十课时(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二十课时(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1170e7a58da0116c174979.png)
第二十课时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日知录》一则顾炎武《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
凡书亦犹是.矣。
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官于其府州县者也。
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
官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
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
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
凡此者,所谓职也。
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
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
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也。
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
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
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
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
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已之文,固不可也。
”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
娄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
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
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谧。
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
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
而今之述者,非追论昔贤,妄为优劣之辩,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
”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1.下列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A.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B.人之.患在好为人序C.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D.盖始于子夏之.序《诗》※【答案讲评】B (例句和B项均为结构助词,“的”。
A项,代词,指序文。
C项,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D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且.庸人尚羞之B.官于.是者,其文优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其于是书也.有功风之积也.不厚D.今则.有两序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答案讲评】A (A项,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假设,“即使”。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解析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8d2de2a0116c175f0e48c3.png)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乞者赵生传苏辙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
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
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
以此,或曰:“此非有道者耶?”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
是岁岁莫,生来见予。
予诘之曰:“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曰:“吾意欲见君耳。
”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
”予许之。
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
”予曰:“生游何至?”曰:“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
”予曰:“何故?”生曰:“彼多僧与官吏。
僧逾分,吏暴物故耳。
”予曰:“生能至彼,彼人亦知相敬耶?”生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
”因叹曰:“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
”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生不答。
一日,生笑曰:“尝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予矍然异其言。
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
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
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家本代州,名吉。
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
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
蒋恶之,以药毒其目,遂翳。
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
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
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
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
而其言时有合于道。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注】①临川王:陈蒨,武帝侄子,武帝死后继承大统,史称文帝。
②希旨:符合尊长的旨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岁岁莫.,生来见予莫:通“暮”,年末。
B.僧逾分,吏暴.物故耳暴:糟蹋。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15文言文概括分析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15文言文概括分析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11462b13c1ec5da51e27000.png)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 (2016·全国卷Ⅰ)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选项] 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分析]答案:张冠李戴。
文意是契丹人在界河捕鱼运盐,官吏们怕生事不敢禁止,曾公亮认为赵滋有勇有谋,并举荐给朝廷,派遣使者下达旨意,应该是皇上派遣赵滋去契丹传达旨意,并非曾公亮“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故选项与原文内容不符。
【参考译文】契丹听任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
"(皇上)派赵滋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太宗尝与苏易简论唐世文人,叹时无李白。
易简曰:“今进士钱易,为歌诗殆不下白。
”太宗惊喜曰:“诚然,吾当自布衣召置翰林。
”值盗起剑南,遂寝。
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会易作歌,赏爱之。
易再举进士,就开封府试第二。
自谓当第一,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
真宗恶其无行,降第三.明年,第二人中第,补濠州团练推官。
[选项]钱易刚正不阿,敢于陈述己见。
他认为在第二次科举中自己没有获得第一名,是有关人员压制所致,故上书直言进谏,真宗对此非常反感.[分析]答案:误解形象。
“故上疏直言进谏”对人物性格的概括与原文不符,原文为“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也就是说,钱易认为自己没有获得第一名,是被主考官压制所致,所以上书了一篇《朽索之驭六马赋》议论考试,含有讥讽味道,并非“直言进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课时模块一:文言实词推断(选择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赵璜,字廷实。
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
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
出为济南知府。
猾吏舞文,积岁为蠹。
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①于官,募民佃。
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阅七牧场久籍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
汉庶人.年,政绩大著。
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流民垦而除其租。
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瑾诛,复职。
寻调山东。
河滩地数百里,赋.②戎备。
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璜为争得免。
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
以边警改理畿辅佐部事。
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
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银岁巨万。
嘉靖元年进尚书。
刘瑾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
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仍旧。
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
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
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合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
诏营后父陈万言笫,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
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
璜言:“二臣无与,。
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
诏建玉乞罪臣。
”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前请,帝始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俟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
顷之,以灾异申.从之,并罢仁寿役。
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疏。
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
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者众,帝意亦浸.廪如故事。
璜有干局,多智虑。
事棼错,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
既去,人争荐之。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
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
) (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愿:质朴 A.璜择愿民教之律令.籍:登记于官B.汉庶人牧场久籍. C.以灾异申前请申:明白.疏D.帝意亦浸浸:逐渐.※【答案讲评】C (申:申诉,重申。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革:改革.B.赋流民垦而除其租赋:招募.C.万言不自安,再请贷贷:宽恕.D.锐意厘剔厘:清理.※【答案讲评】A (革:革除。
)附:参考译文赵璜,字廷实。
小时候跟从父亲去官任,不小心掉到江水中,大难不死。
长大一点,在路上走的时候,捡到别人丢失的金银,全部归还给失主。
弘治三年进士及第,授予工部主事。
(赵璜)出任为济南知府。
狡猾小吏舞文弄墨,多年来像蛀虫一样(危害百姓)。
赵璜挑选了一些质朴善良的百姓,把国家的法律法令教给他们,贯通熟悉法律法令的达二十多人,驱逐狡猾的官吏让他们替代。
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的牧场长久在官府登记,招募了农民租种。
济南德王朱见潾上奏要求(将这些牧场归其所有),赵璜勘定还给佃农。
在济南任职七年,政绩非常显著。
正德初年,升任顺天府丞,还没有上任,因为刘谨与赵璜关系很不好,(赵璜)因受巡抚朱钦的牵连,被逮捕下狱,除去名籍,刘谨被诛杀后,(赵璜)复职。
不久调任山东。
有几百里河滩地,招募无地的流民开垦并且免除他们的租金。
番僧请求征赋税来充实寺院的斋粮,皇帝同意了,赵璜据理力争得以免除。
升任工部右侍郎,总管黄河河道。
因为边境告急,改任管理京城附近的军备。
事情平定以后,命令他赈救顺天各府的饥荒,回来后辅佐部事。
明世宗即位后,(赵璜)晋升为左侍郎,掌管部事。
(他)裁减了宦官的丧葬费用及御用监的采购材料的价钱,革除内府酒醋面局每年征收的铁砖价银,一年达到几万。
嘉靖元年进官尚书。
刘瑾创建玄明宫,浪费钱财几十万,刘谨死了后,奸人将玄明宫献给皇帝作为皇庄。
嘉靖皇帝即位后,斥责归还给百姓,不久又下令仍旧归皇庄。
赵璜说,皇帝的诏令才下发几个月就忽然更改,给天下人显示的是皇帝的不诚信,皇帝就回复同意了他的建议。
正好赶上修建仁寿宫、清宁宫,费用不够。
赵璜于是就请求把石景山的各房舍一并出卖以资使用,可以不用百姓苦累,皇帝同意了。
下诏营建皇后的父亲陈万年的住宅,估计工价为六十万,赵璜遵照规定不变。
陈万年告诉了皇帝,皇帝把郎中和员外两人下诏审查。
赵璜说:“这两个臣子没有参与,请求归罪与我。
”皇帝不同意,从那以后,上书皇帝救人的接连而来,陈万言内心不安,两次请求宽恕。
两人得以释放,工价也大减。
下诏修建玉德殿,景福和安喜两座宫,赵璜请求等到仁寿宫建成,再慢慢考虑这事,皇帝不同意。
不久,用灾异重申前面的情况,皇帝才同意他,并且罢除了仁寿宫的劳役。
赵璜当尚书六年,正好是皇帝才执政,锐意清理杂务,革除旧弊的时候,宦官不敢阻挠,所以能够尽他的职。
以后就不停地发表和坚持自己的意见,有权势而受帝王宠爱的奸伎小人们嫉恨他的人很多,皇帝对他的态度也逐渐疏远了。
赵璜一向与秦金齐名,经过考察和他们自己陈述,与秦金一起退休。
廷臣请求留任,没有同意,车马供应如同旧例。
赵璜有办事的才干器局,富于智慧。
事情纷乱错杂,别人还在相互观望惊讶的时候,赵璜立刻就办理了。
离开后,人们都争着举荐他。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轼苏于,常窃悲周公之不遇。
及观史,见孔子厄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①上梅直讲书至《君奭》..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
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夫天下虽不能容,病.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
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以乐乎此矣!;而又有梅公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
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
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
来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
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
轼不自意,获在第二。
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
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退而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
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
苟其侥一时之思之,人不可以苟.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人。
”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不怨天,不尤《传》曰:...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选自《苏轼文集》卷四十八(【注】①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
他曾任国子监直讲。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厄:遭受困厄.B.虽然,不容何病病:生病.C.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乐:分享快乐.D.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徒:一类人.※【答案讲评】B (病:影响,伤害。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度:估计.B.来京师逾年逾:达到.C.人不可以苟富贵苟:苟且.D.不怨天,不尤人尤:埋怨.※【答案讲评】B (逾:超过。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升斗之禄升斗之禄:微薄的俸禄....B.常窃悲周公之不遇遇:得到赏识.C.优哉游哉,可以卒岁卒岁:终年,整年..D.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容色:脸色..※【答案讲评】C (卒岁:享尽天年。
)附:参考译文我每次读到《诗经》的《鸱鸮》,读到《尚书》的《君奭》,总是暗暗地悲叹周公没有得到赏识。
等到读了《史记》,看到孔子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而弹琴唱歌的声音没断绝过;颜渊、仲由等学生,互相问答。
孔子说:“‘不是兕,不是虎,却要在旷野上奔波。
'我的主张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这田地呢?”颜渊说:“先生的主张极为宏大,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接受;虽然这样,没人接受又有什么害处?并且没人接受,然后才显出您是君子。
”孔子温和地笑着说:“颜回,如果你有很多财产,我替你管账。
”虽然天下没有人接受孔子的主张,但他的学生竟能够自我满足而且是这样的快乐。
现在我才知道,周公的富贵实在还比不上孔子的贫贱。
像召公这样的贤人,管叔、蔡叔这样的亲属,却不能够了解周公的心思,那么周公跟谁分享这富贵的快乐?然而跟孔子一同过着贫贱生活的人,却都是天下的贤才,光这一点也就值得快乐了!.我七八岁的时候,才知道读书。
听说如今天下有一位欧阳公,他的为人就像古代孟轲、韩愈一类人;又有一位梅公,跟欧阳公交游,并且和他上下议论。
后来年龄大了,才能够读他们的文章词赋,想象他们的为人,料想他们潇洒地脱离世俗的所谓快乐,而自己爱好圣人引为快乐的事。
我当时正在学做诗赋骈文,想求得微薄的俸禄,自己估计没有办法进见诸位先生。
来到京城超过一年,不曾登门求教。
今年春天,天下的读书人聚集在礼部,先生和欧阳公亲自考试我们。
我没有想到,竟得了第二名。
后来听说,先生喜欢我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风格;而欧阳公也因为我能够不受世俗文风的影响而录取了我,因此我留在这里。
不是左右亲近的人先替我介绍引荐,不是亲戚朋友为我请求嘱托,从前十多年里听到名声却不能进见的人,一下子竟成为知己。
回来思考这件事,觉得人不能够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够空守着贫贱。
有大贤人而能成为他的学生,那也就可以依靠了。
如果侥幸获得一时的成功,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得里巷的小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又怎么抵得上这种快乐!《传》语有言:“不埋怨天,不埋怨人。
”因为“从容自得啊,能够享尽天年”。
先生的名声满天下,但官位不过五品,先生的面色温和没有怒容,先生的文章宽厚质朴没有怨言,这必定是对圣人之道有很深的爱好呢,我希望听到先生的教导啊。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复程子芳金声不佞弟过蒙天幸,可谓不伦之至。
蚤夜以思,唯以负圣天子为惧。
六月前于此事尚在浮沉间,迩来日夜鞭逼,不敢稍自懈怠,精神渐觉收向内来,回思异时作为,直是病狂丧心之人,自误误人,流毒不小。
今牖其衷,此生或不虚度,俯仰静思,此生竟亦无复有第二件事可以.分我一念者矣。
足下根器明敏,患不沉毅耳。
大丈夫既来世上一番,若罔知学,无可奈何。
知之而又半沉半浮,究竟醉生梦死,与庸众人何异?吾侪大恨,莫过于此。
《中庸》曰“人一能之,己百之”。
.颜夫子亦曰“既竭吾才”,今才未必如颜子,而又半分不竭,又只终日播弄精魄,时时向外驰,求学于此中,岂有少分相应耶?阳明先生云“举业一途,不怕他妨功,只怕他夺志”,.此语大可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