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接诊与医患交流技能实训(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职业的尊重
医患交流中应掌握的基本原则
尊重平等——合作互动 保守秘密——“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二条” 科学严谨——临床操作规范 简明易懂——易于患者的理解与认识 遵守法律——职业操守 医患共同参与——职业安全的保证
医学沟通技能基本要求
1、注意倾听,收集和综合与各种问题有关的信息,并能理解其 实质内容。 2、会运用沟通技巧,对患者及其亲属有深入的了解.并使他们
生物医学已经成为近代医学发展的标志和核心,在医学发展中发挥 着主导作用。

贡献:1.有完整的医学体系,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
物学、诊断技术、外科技术等。 2.提高了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增加了人类平均 寿命。(传染病)

不足:忽视了“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
医学首先是“人学”,而生物医学看到的主要是“病”,不是“人”,采 用各种检查方法去诊病,然后,采取生物医方法去治病。这种把“病”和“人” 相分离的结果,容易导致医患关系难以沟通和交流,形成医患关系疏远的原因之 一。
对患者而言,不少是辗转数个医院多少都存在着既想寻求帮助 , 又有怀疑的矛盾心理。从病人心理角度看,他们都希望医生、 护 士多检查多询问,耐心听取其陈述。医生、护士这时不管多忙都不 应显出不耐烦的情绪。有些医生采取问安式的询问法。 病人不愿意对态度过于随便的医生和护士吐露真情,从其潜意 识的角度分析,这也是一种疑虑性的试探。所以医务人员除了为病 人保守秘密。不把患者的隐私和缺陷当笑料外,也不应在病人面前 议论人非。如果在病人面前标榜自己, 贬低同行,其结果适得其反 ,会使病人将人际吸引产生的印象在认识深化过程中予以否定。 在临床工作中,新的病人对主管医护认 识的另一侧面是看主 管 医生在首 次询 问疾病后,对其病后的发病机理能否谈出有说服力的 见解,尤其是反复住院的病人更加重视这点。
熟悉西医临床的知识
熟悉基本的药理知识
熟悉医学伦理及循证医学 熟悉国家相关的法律
人文、地理、气候、风俗、种族
其他
较强的实践能力
运用 知识诊 察疾病
情商
辨证论治
获取信息
医生具备 的技能
西医检查
人际交流
临床思维
实验室检查
职业态度与素养
热情:耐心、细致、倾听、认真——对职业的热爱 真诚:安全、自由、可信、不卑不亢——对职业的理解 共情:理解、接纳、尊重、得体——对职业的职守 专注:表情、姿态、气质、鼓励——对职业的操守 沉着自信:安详、稳重、依赖——对职业的确定 举止端庄:一笔好字、二口二簧、三个指头、四季衣裳
轻态度、轻能力”的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医 学生必须要态度与知识、技术协调发展的要求

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
临床技能
群体保健
批判性 思维
信息管理 科学基础
沟通技能
职业价值、态度
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七大领域示意图
全人医学
认知领域 Cognitive Domain
精神运动领域 Psychomotor Domain
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9、认识到有关病人的文件、知识产权的权益、 保密和剽窃的伦理和医学问题; 10、能计划和处理自己的时间和活动,面对事物 的不确定性,有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 11、认识到对每个病人的医疗保健所负有的个 人责任。
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
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医学科学基础知识 沟通技能 临床技能 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 信息管理 批判性思维和研究
医 学 模 式 转 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形成
生 物 心 理
认 知 系 统
社会
应 激 源
社 会 支 持 系 统 生物免疫系统 躯体反应
中 介 系 统
心理反应 寻找原因
行为反应
临床相
观 察 诊 断
干 预
临床干预
近年来,医患纠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 的热点问题之一。不断出现的医患矛盾促使人
们重新审视与反思传统的“重知识、重技术、
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5、用合乎情理的说理以及决策等方法解决伦理、法律 和职业方面的问题的能力,包括由于经济遏制、卫生保健 的商业化和科学进步等原因引发的各种冲突; 6、自我调整的能力,认识到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 和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包括个人医学知识的不足 等; 7、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并具有和他们建立积 极的合作关系的能力; 8、认识到提供临终关怀,包括缓解症状的道德责任;
情志领域 Affective Domain
认知能力
操作能力
态度与理解能力、判 断能力、解决问题能 力
临床技术、人际 交流能力
职业素养
扎实的基本知识
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
《中国· 中 医学本科 教育标准 》—本科 毕业生应 达到的基 本要求之 总体目标
中医经典理论
中医养生保健和康复
本科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能 够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 应用型人才,并为他们未来在中医教育、科研 、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 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本科中医学专业毕业生 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 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 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 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相应 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 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1、认识医学职业的基本要素,包括这一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 2、正确的职业价值包括:追求卓越、利他主义责任感、同情 心、移情、负责、诚实、正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懂得每一名医生都必须促进、保护和强化上述医学职业 的各个基本要素,从而能保证病人、专业和全社会的利益; 4、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在尊重病人的福利、文化 多样性、信仰和自主权的前提下医生、病人和病人家庭之间的 相互理解和关系;
生物医学模式贡献与不足
医学模式:是用何种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处理健康和疾病问题,是对人
类健康和疾病的总看法,决定着人类对生命、生理、病理、预防、治疗等 问题的基本观点,指导人类的医疗实践活动。
生物医学模式: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认为每一疾病都必须并且可以在器官、
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和(或)化学改变,都可以 确定生物的和(或)理化的特点原因,都应找到治疗的手段。
临床接诊与医患沟通技能
第二讲 接诊医生应掌握的基本原则与技能
2013.03
当代医学生新的要求
从21世纪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 理模式的转变开始,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 为中心;或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到以关系为中 心的医学的转变---向传统的医疗模式和医疗行 为提出了挑战,引起了医学教育的重新思考。 因此,在以全球医学基本标准到中医学本科教 育标准,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是知识、技能和 态度,对于交流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
人际吸引也是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形成的 第一印象。首先是接诊医护的仪表,一个人的仪
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内心境界及文化修养 一个
医生应懂得,新患者入院之初,对自己的主管医
生一无所知,是医生和护士在通过自己的仪表、
气质、风度给病人以良好的印象,使之肃然起敬

人际吸引
这种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人际吸引。为此主 管医护与新病人的初次接触,其一言一行都必 须端正、持重、谨慎,以便短时间内即取得病 人的信任,这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开端。 当医患关系有了良好的开端后, 随之而来的是 患者对主管医师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这一过程 又常常是在医生对新病人问诊,查体时进行的 。
能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接受医疗方案。
3、有效地与同事、教师、社区、其他部门以及公共媒体之间进 行沟通和交流。 4、通过有效的团队协作与涉及医疗保健的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 事。 5、具有教别人学习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
医学沟通技能基本要求
6、对影响与患者、社区之间沟通的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具有
敏感性。 7、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沟通。 8、建立和妥善保管医疗档案。 9、按照听众的需要,提供恰当的信息,与他们讨论关于解决 个人和社会重要问题的可实现的行动计划。
——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制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
敬业精神不仅包括医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包括
对一组共同价值的承诺、自发地建立和强化这
些价值,以及维护这些价值的责任等。医科毕业
生必须证明他们已达到以下各点:
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