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思路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说明
关于各级数据库的及时维护和变更
• 现势性是土地调查数据库的生命,也是数据库广泛应 用的前提。及时维护数据库,保持调查成果现势性;
• 变更主要是针对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 调查提供了翔实的本底,变更以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 定期开展;
• 变更手段依靠数据库,及时快速获取变更信息;
第5页/共31页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数据库建设实施要求
• 数据库建设在技术指标、标准体系、数据库结构等方面具有 系统性,并与金土工程及已有数据库良好衔接;
• 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 《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等标准开展数据库建设;
• 以GIS为平台,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管理;
数据交换
查
数
市级土地
据
调查数据分中心
交
换
数据交换
系
统
县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国土资源信息网络 总体框架第纵9向页/结共3构1页
国家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省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市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数据库及系统建设原则及总体框架设计
土地调查数据分中心
上
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土地调查数据
下
交换系统
级
数据存储 数据更新 数据维护 数据分发
• 变更不再单纯报表,而是图、数、表一体化;
• 变更以坐标串和变更地类为基本信息,套合在本底现 状图上,变更面积自动计算;
• 变更软件将以模块或组件方式嵌套在省级数据库管理
第25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应用
地籍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土地变更调查; ➢新增建设用地报批; ➢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 ➢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等。
3. 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 照基本农田保护划定资料,将基本农田保护范围落实 至现状图上,统计汇总出各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分 布、面积、地类等状况,并登记上证,造册,查清全 国基本农田状况。
4. 建设覆盖国家到县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实现调查信息 的互联共享。与第一次土地调查的明显区别!
关于数据库标准和建库规范 • 两个标准作为调查数据库建设的根本标准; • 两个标准已经实现了代码及内容等的统一; • 是现有的数据库标准的修订,具有继承性; • 调查数据库建库规范提供最一般的建库规范; • 标准和规范也将是国家软件测评的根本依据。
第20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说明
第15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 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
•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 整体要求:
• 实现规定格式的数据交换; • 对土地调查数据检查,具有增、删、改等编辑功能; • 满足日常土地管理业务对土地调查数据的管理需求; • 数学基础、面积量算方法、数据统计表模版和图件输
数
分
据 交换管理 交 换 交换服务
中 心
协
议 数据传输 与
土地调查数据仓库
标 准
交换数据库
本 级
国
土
资
源
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
数 据
平台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GIS平台等)
中
机房设施、软硬件网络设施、存储设施、备份设施、安全设施
心
土地调查数第据1分0页中/共心31结页构图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与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确定的城镇 范围相互衔接;
• 根据城镇地籍测量、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成果,建 立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
• 以GIS平台为基础,满足矢量、栅格和属性数据的管理,
具有输入、编辑、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以
及更新等功能。
第14页/共31页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土地调查总体目标和任务 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建设原则及总体框架设计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相关问题说明及应用
第1页/共31页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总体目标 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目前土地利用状况, 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 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 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 采用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实现成果数据正确汇交和共享,能 够保证省、市、县各级之间的互联互通;
• 具有数据输入、编辑处理、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 以及更新等功能。满足对土地调查数据的调查统计、数据更 新 和 维 护 , 保 证 数 据 的 现 势第6性页/共。31页
数据库及系统建设原则及总体框架设计
• 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权属数据、 基本农田数据等矢量数据;
•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扫描影 像图数据等栅格数据;
• 专项用地统计调查数据; • 专题图数据(标准分幅土地利用图、经过缩编的
县级土地利用挂图等) • 元数据。
第12页/共31页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基本流程包括: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数学基础:
➢ 1980西安坐标系 ➢ 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 ➢ 1985国家高程基准 ➢ 采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我省农村土地调查主要采用1:10000和1:5000的国际 标准分幅图,分带方式应按3°分带
第11页/共31页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
关于数据库软件和平台
– 不统一数据库软件和平台; – 数据库软件及平台强制执行国家两个数据库标准; – 国家会对业界数据库软件及管理系统实施测评; – 数据库建设单位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和经验。
第21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说明
关于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
– 数据是核心,数据库软件/平台仅是载体或工具; – 属于国家基础空间数据VCT格式的具体化; – 能够保证不同的数据库平台之间相互便捷转换; – 转换不能保证所有信息无损失转出,但基本信息不得丢
漏和发生任何错误,数据迁移代价最小; – 交换格式是公开透明的,并可以方便读取的; – 交换是可检测和评价的,通过专用软件实现。软件国家
组织开发,免费提供。
第22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说明
关于全省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
• 成果以数据库方式提供,数据库是调查成果主要载体; • 主要检查内容为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 • 数据库成果以县区为单元提供; • 数据库质量检查严格遵循成果质量检查办法; • 数据库检查方式:软件自动检查和人工检查相结合;
系系系系系 系系 系
务
统统统统统 统统 统
子
系
统
省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 统
市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 统
县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 统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平台 第17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总体思路
• 编制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标准,制定数据库建设规范,指导地 方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出格式等符合《规程》要求; • 支持多种数据源的土地调查数据更新。
第16页/共31页
国家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系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据 数
统 据 据 据 据 据 据 据 动态 据
管 采 管 处 输 传 更 存 分析 公
理 集 理 理 出 输 新 储 子系 共
子子子子子 子子 子 统 服
第3页/共31页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建立三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 • 按照数据库建设标准,以区县为单位组织开展土地利
用数据库建设,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权属数据 和基本农田等进行管理,满足县级变更等业务需要; • 在省、市两级,结合两级管理需求和日常管理模式, 整合(数据接边、坐标及投影转换等)各县级土地利 用数据库,构建两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满足两级国土 资源管理对土地数据的基本需要。 • 各库之间提供访问和调用接口,满足数据上传、接收、 交换、备份、更新、日常应用等工作需要。
第23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说明
关于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逐级汇交
• 成果汇总重要内容,严格按照汇总有关要求进行; • 各级逐级汇交主要是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 • 市(州)和省级对县级汇交成果及时整合,包括质量
检查、投影转换、属性和图形接边、格式转换等; • 数据库成果汇交提供明确的库体检查标识和检查报告; • 成果汇交要求提供原始数据格式和VCT交换格式; • 采用批次逐级汇交的方式进行汇交,不允许跨级汇交。
数据库建设遵循指导思 • 系统部署,合理安排。建立有效的土地想基础业务与国土
资源信息化内在联系,兼顾与其他国土资源管理重点工程 的关系,在国土资源管理和信息化总体框架安排下有序推 进。
• 统一标准,保证质量。根据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设数据
库及管理系统,采用标准的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和标准化的 系统通讯协议,开展成果汇交和共享。严格检查验收,建 立可靠成果质量保障体系。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流程:
• 建库准备;(人员、队伍、设备等) • 资料收集;(原始资料、变更资料以及辅助资料等) • 设计建库方案;(技术规范、方案、设计等) • 资料预处理;(图件扫描、纠正、拓扑、编辑等) • 建库质量控制与检查; • 建库成果输出及技术和工作报告编写; • 建库成果验收; • 数据库运行、安全管理与应用。
第2页/共31页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主要任务
1. 开展农村土地调查,以1:1万为主比例尺,查清农村各 类土地利用状况。按照调查内容分:农村土地利用现 状调查和农村土地权属调查。本次调查的重点任务, 必须完成。
2. 开展城镇范围内1:500比例尺土地调查,掌握城镇土 地状况,确定每宗土地界址、范围、界线、数量、用 途、面积等。通过汇总分析,掌握工业等专项用地土 地利用状况。
• 及时更新,维护数据现势性。建立国家、省、市、县
四级土地调查数据更新和维护机制,保证数据的现势性。
• 充分利用现有成果。充分利用现有国土资源管理和信息
化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第7页/共31页
数据库及系统建设原则及总体框架设计
土地调查数据服务系统
信息查询 统计分析
第4页/共31页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建立市县地籍信息系统
各市(县)按照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有关技术标准和要 求,以市(县)为单位,组织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对 市(县)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结果的图形数据、宗地 属性以及各种表、卡、册等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管理, 并提供编辑录入、查询统计、日常变更、制图输出、 登记发证以及办公流程等管理功能,满足日常业务及 管理需求。
• 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 • 矢量化底图准备; • 图件扫描和几何纠正; • 图形和属性数据采集; • 分幅数据接边; • 拓扑关系构建; • 数据检查与入库等。
第13页/共31页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
主要内容:土地权属、土地登记、土地利用、基础地理、影像等。
基本要求:
• 建设依据为《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籍数据库 标准》和二次调查技术标准、规范和办法等;
土地监测 土地调查
土地调查数据分中心
标
准
数据管理 数据分发 数据交换
规
范
数据仓库
土地利用 土地权属 专题数据
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
总体框架横向结构
第8页/共31页
数据库及系统建设原则及总体框架设计
集成整合
汇总
集成整合
汇总
集成整合
汇总
土地调查
国家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数据交换
省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土 地 调
第18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说明
关于数据库标准及建设规范; 关于数据库软件和平台; 关于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 关于全省数据库质量检查; 关于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逐级汇交; 关于各级数据库的及时维护和变更; ……
第19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说明
• 开发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检查处理软件,统一数据交换格式,提 供各地和公司免费使用;
• 开发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分发地方供建库质量检查; • 制定数据库软件测评标准,开展软件测评工作,认证一批数据
库软件及管理系统平台,规范行业和建库工作; • 制定成果逐级汇交管理办法,统一汇交成果,保证全国成果格
式统一,逻辑正确; • 确定全国调查成果管理系统方案,开发全国成果管理系统; • 开展数据库及时更新研究,建立数据库及时变更上报机制。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说明
关于各级数据库的及时维护和变更
• 现势性是土地调查数据库的生命,也是数据库广泛应 用的前提。及时维护数据库,保持调查成果现势性;
• 变更主要是针对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 调查提供了翔实的本底,变更以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 定期开展;
• 变更手段依靠数据库,及时快速获取变更信息;
第5页/共31页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数据库建设实施要求
• 数据库建设在技术指标、标准体系、数据库结构等方面具有 系统性,并与金土工程及已有数据库良好衔接;
• 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 《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等标准开展数据库建设;
• 以GIS为平台,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管理;
数据交换
查
数
市级土地
据
调查数据分中心
交
换
数据交换
系
统
县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国土资源信息网络 总体框架第纵9向页/结共3构1页
国家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省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市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数据库及系统建设原则及总体框架设计
土地调查数据分中心
上
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土地调查数据
下
交换系统
级
数据存储 数据更新 数据维护 数据分发
• 变更不再单纯报表,而是图、数、表一体化;
• 变更以坐标串和变更地类为基本信息,套合在本底现 状图上,变更面积自动计算;
• 变更软件将以模块或组件方式嵌套在省级数据库管理
第25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应用
地籍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土地变更调查; ➢新增建设用地报批; ➢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 ➢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等。
3. 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 照基本农田保护划定资料,将基本农田保护范围落实 至现状图上,统计汇总出各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分 布、面积、地类等状况,并登记上证,造册,查清全 国基本农田状况。
4. 建设覆盖国家到县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实现调查信息 的互联共享。与第一次土地调查的明显区别!
关于数据库标准和建库规范 • 两个标准作为调查数据库建设的根本标准; • 两个标准已经实现了代码及内容等的统一; • 是现有的数据库标准的修订,具有继承性; • 调查数据库建库规范提供最一般的建库规范; • 标准和规范也将是国家软件测评的根本依据。
第20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说明
第15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 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
•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 整体要求:
• 实现规定格式的数据交换; • 对土地调查数据检查,具有增、删、改等编辑功能; • 满足日常土地管理业务对土地调查数据的管理需求; • 数学基础、面积量算方法、数据统计表模版和图件输
数
分
据 交换管理 交 换 交换服务
中 心
协
议 数据传输 与
土地调查数据仓库
标 准
交换数据库
本 级
国
土
资
源
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
数 据
平台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GIS平台等)
中
机房设施、软硬件网络设施、存储设施、备份设施、安全设施
心
土地调查数第据1分0页中/共心31结页构图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与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确定的城镇 范围相互衔接;
• 根据城镇地籍测量、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成果,建 立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
• 以GIS平台为基础,满足矢量、栅格和属性数据的管理,
具有输入、编辑、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以
及更新等功能。
第14页/共31页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土地调查总体目标和任务 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建设原则及总体框架设计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相关问题说明及应用
第1页/共31页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总体目标 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目前土地利用状况, 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 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 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 采用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实现成果数据正确汇交和共享,能 够保证省、市、县各级之间的互联互通;
• 具有数据输入、编辑处理、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 以及更新等功能。满足对土地调查数据的调查统计、数据更 新 和 维 护 , 保 证 数 据 的 现 势第6性页/共。31页
数据库及系统建设原则及总体框架设计
• 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权属数据、 基本农田数据等矢量数据;
•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扫描影 像图数据等栅格数据;
• 专项用地统计调查数据; • 专题图数据(标准分幅土地利用图、经过缩编的
县级土地利用挂图等) • 元数据。
第12页/共31页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基本流程包括: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数学基础:
➢ 1980西安坐标系 ➢ 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 ➢ 1985国家高程基准 ➢ 采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我省农村土地调查主要采用1:10000和1:5000的国际 标准分幅图,分带方式应按3°分带
第11页/共31页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
关于数据库软件和平台
– 不统一数据库软件和平台; – 数据库软件及平台强制执行国家两个数据库标准; – 国家会对业界数据库软件及管理系统实施测评; – 数据库建设单位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和经验。
第21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说明
关于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
– 数据是核心,数据库软件/平台仅是载体或工具; – 属于国家基础空间数据VCT格式的具体化; – 能够保证不同的数据库平台之间相互便捷转换; – 转换不能保证所有信息无损失转出,但基本信息不得丢
漏和发生任何错误,数据迁移代价最小; – 交换格式是公开透明的,并可以方便读取的; – 交换是可检测和评价的,通过专用软件实现。软件国家
组织开发,免费提供。
第22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说明
关于全省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
• 成果以数据库方式提供,数据库是调查成果主要载体; • 主要检查内容为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 • 数据库成果以县区为单元提供; • 数据库质量检查严格遵循成果质量检查办法; • 数据库检查方式:软件自动检查和人工检查相结合;
系系系系系 系系 系
务
统统统统统 统统 统
子
系
统
省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 统
市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 统
县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 统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平台 第17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总体思路
• 编制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标准,制定数据库建设规范,指导地 方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出格式等符合《规程》要求; • 支持多种数据源的土地调查数据更新。
第16页/共31页
国家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系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据 数
统 据 据 据 据 据 据 据 动态 据
管 采 管 处 输 传 更 存 分析 公
理 集 理 理 出 输 新 储 子系 共
子子子子子 子子 子 统 服
第3页/共31页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建立三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 • 按照数据库建设标准,以区县为单位组织开展土地利
用数据库建设,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权属数据 和基本农田等进行管理,满足县级变更等业务需要; • 在省、市两级,结合两级管理需求和日常管理模式, 整合(数据接边、坐标及投影转换等)各县级土地利 用数据库,构建两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满足两级国土 资源管理对土地数据的基本需要。 • 各库之间提供访问和调用接口,满足数据上传、接收、 交换、备份、更新、日常应用等工作需要。
第23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说明
关于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逐级汇交
• 成果汇总重要内容,严格按照汇总有关要求进行; • 各级逐级汇交主要是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 • 市(州)和省级对县级汇交成果及时整合,包括质量
检查、投影转换、属性和图形接边、格式转换等; • 数据库成果汇交提供明确的库体检查标识和检查报告; • 成果汇交要求提供原始数据格式和VCT交换格式; • 采用批次逐级汇交的方式进行汇交,不允许跨级汇交。
数据库建设遵循指导思 • 系统部署,合理安排。建立有效的土地想基础业务与国土
资源信息化内在联系,兼顾与其他国土资源管理重点工程 的关系,在国土资源管理和信息化总体框架安排下有序推 进。
• 统一标准,保证质量。根据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设数据
库及管理系统,采用标准的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和标准化的 系统通讯协议,开展成果汇交和共享。严格检查验收,建 立可靠成果质量保障体系。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流程:
• 建库准备;(人员、队伍、设备等) • 资料收集;(原始资料、变更资料以及辅助资料等) • 设计建库方案;(技术规范、方案、设计等) • 资料预处理;(图件扫描、纠正、拓扑、编辑等) • 建库质量控制与检查; • 建库成果输出及技术和工作报告编写; • 建库成果验收; • 数据库运行、安全管理与应用。
第2页/共31页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主要任务
1. 开展农村土地调查,以1:1万为主比例尺,查清农村各 类土地利用状况。按照调查内容分:农村土地利用现 状调查和农村土地权属调查。本次调查的重点任务, 必须完成。
2. 开展城镇范围内1:500比例尺土地调查,掌握城镇土 地状况,确定每宗土地界址、范围、界线、数量、用 途、面积等。通过汇总分析,掌握工业等专项用地土 地利用状况。
• 及时更新,维护数据现势性。建立国家、省、市、县
四级土地调查数据更新和维护机制,保证数据的现势性。
• 充分利用现有成果。充分利用现有国土资源管理和信息
化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第7页/共31页
数据库及系统建设原则及总体框架设计
土地调查数据服务系统
信息查询 统计分析
第4页/共31页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建立市县地籍信息系统
各市(县)按照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有关技术标准和要 求,以市(县)为单位,组织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对 市(县)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结果的图形数据、宗地 属性以及各种表、卡、册等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管理, 并提供编辑录入、查询统计、日常变更、制图输出、 登记发证以及办公流程等管理功能,满足日常业务及 管理需求。
• 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 • 矢量化底图准备; • 图件扫描和几何纠正; • 图形和属性数据采集; • 分幅数据接边; • 拓扑关系构建; • 数据检查与入库等。
第13页/共31页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
主要内容:土地权属、土地登记、土地利用、基础地理、影像等。
基本要求:
• 建设依据为《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籍数据库 标准》和二次调查技术标准、规范和办法等;
土地监测 土地调查
土地调查数据分中心
标
准
数据管理 数据分发 数据交换
规
范
数据仓库
土地利用 土地权属 专题数据
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
总体框架横向结构
第8页/共31页
数据库及系统建设原则及总体框架设计
集成整合
汇总
集成整合
汇总
集成整合
汇总
土地调查
国家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数据交换
省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土 地 调
第18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说明
关于数据库标准及建设规范; 关于数据库软件和平台; 关于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 关于全省数据库质量检查; 关于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逐级汇交; 关于各级数据库的及时维护和变更; ……
第19页/共31页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 说明
• 开发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检查处理软件,统一数据交换格式,提 供各地和公司免费使用;
• 开发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分发地方供建库质量检查; • 制定数据库软件测评标准,开展软件测评工作,认证一批数据
库软件及管理系统平台,规范行业和建库工作; • 制定成果逐级汇交管理办法,统一汇交成果,保证全国成果格
式统一,逻辑正确; • 确定全国调查成果管理系统方案,开发全国成果管理系统; • 开展数据库及时更新研究,建立数据库及时变更上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