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一次风机电机轴瓦温度升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电厂一次风机电机轴瓦温度升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某电厂一期工程为2×660 MW火力发电机组,其锅炉为上海锅炉厂引进技术制造的型号为SG-1913/25.40-M965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锅炉,其型式为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П型结构、露天布置的燃煤锅炉.。

采用中速磨煤机、热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燃烧方式采用四角切圆摆动式燃烧技术.。

煤粉燃烧器为四角布置、切向燃烧、摆动式直流燃烧器.。

一次风机为豪顿华生产的型号为ANT-1960/1400F1495型双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一次风机的驱动电机为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YKK710-4W行三相异步电机.。

2015年小修后试转电机,发现电机驱动端轴瓦温度异常升高,文章主要对该电机轴瓦温度升高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介绍.。

关键词:风机;电机;温度
在火力发电企业中,电是通过风机将煤粉送到锅炉内部进行燃烧,锅炉给水吸收热量产生合格的蒸汽从而推动汽轮机和发电机,将热能转化为动能再变为电能的过程.。

风机作为锅炉的重要辅机,其承担着输送锅炉燃烧需要的煤粉的艰巨任务,特别是在采用正压直吹的锅炉中显得尤为重要,风机的是否能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机组能否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1 相关情况概述
1.1 某电厂一次风机概况
一次风机为豪顿华生产的型号为ANT-1960/1400F1495型双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一次风机的驱动电机为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YKK710-4W型三相异步电机,电机前后两端采用水平剖分球背轴瓦支撑,轴瓦
靠轴肩两个端面为镶有巴氏合金的推力面,轴瓦工作面与推力面通过外置的润滑油站对其进行强制润滑降温,当电机空载稳定后,电机轴肩与轴瓦两端面的间隙各为4 mm.。

其主要参数见表1.。

该电机于2007年2月开始投入使用,2013年进行过一次检查性大修,该电机驱动端轴瓦温度一直偏高(冬季65 ℃,夏季78 ℃,其他同类型电机温度冬季57 ℃,夏季65 ℃).。

1.2 电机轴瓦温度升高情况简述
2015年9月21日开始对#1机组进行小修,本次小修对#1炉B一次风机进行解体检查,主要进行电机定子、转子的常规检查清扫,对电机轴瓦重新进行刮瓦研磨、电机绝缘、直阻、耐压测试等项目.。

10月6日电机检修结束,品质再鉴定合格.。

7日17时45分开始空载试转电机,试转2 h,电机驱动端轴瓦温度68.3 ℃(温度还有上涨趋势,但涨幅十分缓慢),运行人员停止试转.。

因其他检修项目延后,暂时不具备带载运行条件,风机带载运行一直到22日12时10分开始,14时08分发现电机驱动端轴瓦温度 33 ℃升至82.5 ℃,且还有上涨的趋势,驱动端轴瓦振动垂直方向8似,非驱动端轴瓦温度从33 ℃升至57 ℃.。

电机停运后现场检查发现润滑油站冷却水正常,冷油器换热效果明显,润滑油流量正常,电机本体温度正常,电机振动在合格范围内,检查轴瓦温度测点、对轮中心均正常.。

经过对驱动端轴瓦打开检查,发现转子向后窜动,驱动端外侧轴瓦端面巴氏合金已经被磨损约2 mm,后端轴瓦因轴肩与瓦端面间隙大而没有磨损.。

2 原因分析
解开靠背轮,打开驱动端轴瓦进行检查,检查轴瓦接触正常,轴承室内干净无堵塞,重新调整紧力后会装,进行电机空载试运,发现发电转子向后窜动,驱动端外侧轴瓦端面巴氏合金已经被磨损约2 mm,后端轴瓦因轴肩与瓦端面间隙大而没有磨损.。

对电机进行空载试运,两小时后电机驱动端轴瓦温度涨到65 ℃,再次打开发现电机转子向后窜动,轴肩碰到电机轴瓦端面.。

将电机吊开,对电机基座进行水平测试,发现电机基座水平正常;对润滑油取样分析,油样合格;对冷却水、润滑油流量、冷油器、温度测点、风机轴承温度检查无异常;考虑到电机驱端轴瓦垂直方向振动偏大,对转子做动平衡检查,动平衡未发现异常.。

综合上述检查结果分析,初步可以判定电机磁力中心向后偏移,运行时轴肩与电机轴瓦端面碰磨,发热过大,热量未能及时带走引起瓦温增高.。

3 处理方案
根据前期的检查诊断,要保证电机瓦温正常,需要在电机在正常磁力中心时轴肩不能与轴瓦端面碰磨,大致的处理方法有:
①将电机返厂,对定子和转子重新检查安装,此方案耗时长,费用高,不建议采用.。

②对电机驱动端的端板进行车削加工,使整个电机轴瓦瓦座整体向后移动,直到电机磁力中心回正,保证轴肩与轴瓦两个端面间隙分别为4 mm.。

此方案加工工作量大,但容易造成电机端板强度下降,会引起电机振动增大的风险,不建议采用.。

③将电机与风机靠背轮的间隙进一步缩小,让风机的推力轴承分担部分电机向后窜动的力,但此方案会对风机轴承的轴向负载增大,引起风机推力轴承温度增高,降低风机可靠性,此方案可短期选择慎用.。

④将电机轴瓦端面适当车削(因该瓦较宽较厚),让出电机转子向后窜动量,让后重新浇筑巴氏合金后方可使用.。

经过研究讨论,最终选择对电机轴瓦端面进行加工,重新开挖导油槽,第一次车削2 mm,回装后试转电机1 h,轴瓦温度53 ℃,停运检查转子轴肩与轴瓦端面接触情况,发现转子与轴肩约有0.5 mm间隙,最终决定再对该端面加工1 mm,总共加工3 mm,浇筑2 mm 的巴氏合金.。

10月28日对该电机进行空载试运3 h,该轴瓦瓦温57(环境温度28 ℃),带载运行满负荷电机30 min后电机该轴瓦温度稳定在57 ℃.。

4 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加强对目前正在运行的电机,尤其是同类型同厂家生产的电机运行温度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检查处理,下次停机重点检查电机磁力中心,加强对电机空载试运的质量把关,将类似问题彻底查明并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