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冲天炉熔化设备行业绩效分级核查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造
孕育、变质、炉外精炼等金属液处理工序产尘点应安装集气罩,并配备除尘设施。
铸造
孕育、变质、炉外精炼等金属液处理工序产尘点应安装集气罩,并配备除尘设施。
浇注、落砂、抛丸清理、砂处理工序应在封闭空间内操作,废气收集至除尘设施;未在封闭空间内操作的,应采取固定式、移动式集气设备,并配备除尘设施。
浇注、落砂、抛丸清理、砂处理工序应在封闭空间内操作,废气收集至除尘设施;未在封闭空间内操作的,应采取固定式、移动式集气设备,并配备除尘设施。
车间不得有可见烟粉尘外逸
车间不得有可见烟粉尘外逸
监测监控水平
冲天炉、铝合金集中熔化炉(熔炼废铝)排放口安装CEMS,料CEMS等数据保存一年以上,
料场出入口等易产尘点,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施。视频监控数据保存三个月以上
主要生产设施分表计电
在厂区周边布设空气质量监测微站点,监控PM等管控情况,PM10等抑尘措施,除尘灰不得直接卸落到地面。除尘灰采取袋装、罐装等密闭措施收集、存放和运输
除尘器卸灰口应采取遮挡等抑尘措施,除尘灰不得直接卸落到地面。除尘灰采取袋装、罐装等密闭措施收集、存放和运输
厂区道路应硬化,并采取清扫、洒水等措施,保持清洁
厂区道路应硬化,并采取清扫、洒水等措施,保持清洁
主要生产设施分表计电。
场出入口等易产尘点,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施。建设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运输车辆进出厂区情况。视频监控数据保存三个月以上
建设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运输车辆进出厂区情况,视频监控数据保存三个月以上
排放限值
PM、SO2、NOx排放浓度不高于15、50、150毫克/立方米
PM、SO2、NOx排放浓度不高于20、100、200毫克/立方米
清理(去除浇冒口、铲飞边毛刺等)和浇包、渣包的维修工序在封闭空间内操作,废气收集至除尘设施;未在封闭空间内操作的,应采取固定式、移动式集气设备并配备除尘设施。
清理(去除浇冒口、铲飞边毛刺等)和浇包、渣包的维修工序在封闭空间内操作,废气收集至除尘设施;未在封闭空间内操作的,应采取固定式、移动式集气设备并配备除尘设施。
物料转移和输送
粉状、粒状等易散发粉尘的物料厂内转移、输送时,应采取密闭或覆盖等抑尘措施;转移、输送、装卸过程中产尘点应采取集气除尘措施,或喷淋(雾)等抑尘措施
物料转移和输送
粉状、粒状等易散发粉尘的物料厂内转移、输送时,应采取密闭或覆盖等抑尘措施;转移、输送、装卸过程中产尘点应采取集气除尘措施,或喷淋(雾)等抑尘措施
煤粉、膨润土等粉状物料和硅砂应袋装或罐装,并储存于储库、堆棚中
生铁、硅砂、废钢、焦炭和铁合金等粒状、块状散装物料应储存于封闭和半封闭储库中。采取半封闭料场措施的,料场应至少两面有围墙(围挡)及屋顶,并对物料采取覆盖、喷淋(雾)等抑尘措施
生铁、硅砂、废钢、焦炭和铁合金等粒状、块状散装物料应储存于封闭和半封闭储库中。采取半封闭料场措施的,料场应至少两面有围墙(围挡)及屋顶,并对物料采取覆盖、喷淋(雾)等抑尘措施
采取炉内干法脱硫或炉外湿法脱硫等措施
采取炉内干法脱硫或炉外湿法脱硫等措施
涉VOCs工序采用吸附脱附+蓄热燃烧工艺
涉VOCs工序采用活性炭+光氧等二级处理措施
无组织管控
物料储存
生铁、硅砂、废钢、焦炭和铁合金等粒状、块状散装物料应储存于封闭储库中。
物料储存
冲天炉加料口应为负压状态,防止粉尘外泄
煤粉、膨润土等粉状物料和硅砂应袋装或罐装,并储存于储库、堆棚中
运输方式
物料、产品全部使用国五及以上重型载货车辆
物料、产品80%以上使用国五及以上重型载货车辆
县(市、区)铸造行业(采用天然气、电炉熔化设备)绩效分级核查表
企业名称
核查时间:2019年 月 日
核查人
绩效分级结果:
差异化指标
A级标准
是否
符合
B级标准
是否
符合
炉型
热风水冷长炉龄冲天炉
熔化效率7t/h及以上非长炉龄冲天炉
污染治理措施
烟粉尘排放环节采用布袋除尘等高效除尘
烟粉尘排放环节采用布袋除尘等高效除尘
孕育、变质、炉外精炼等金属液处理工序产尘点应安装集气罩,并配备除尘设施。
铸造
孕育、变质、炉外精炼等金属液处理工序产尘点应安装集气罩,并配备除尘设施。
浇注、落砂、抛丸清理、砂处理工序应在封闭空间内操作,废气收集至除尘设施;未在封闭空间内操作的,应采取固定式、移动式集气设备,并配备除尘设施。
浇注、落砂、抛丸清理、砂处理工序应在封闭空间内操作,废气收集至除尘设施;未在封闭空间内操作的,应采取固定式、移动式集气设备,并配备除尘设施。
车间不得有可见烟粉尘外逸
车间不得有可见烟粉尘外逸
监测监控水平
冲天炉、铝合金集中熔化炉(熔炼废铝)排放口安装CEMS,料CEMS等数据保存一年以上,
料场出入口等易产尘点,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施。视频监控数据保存三个月以上
主要生产设施分表计电
在厂区周边布设空气质量监测微站点,监控PM等管控情况,PM10等抑尘措施,除尘灰不得直接卸落到地面。除尘灰采取袋装、罐装等密闭措施收集、存放和运输
除尘器卸灰口应采取遮挡等抑尘措施,除尘灰不得直接卸落到地面。除尘灰采取袋装、罐装等密闭措施收集、存放和运输
厂区道路应硬化,并采取清扫、洒水等措施,保持清洁
厂区道路应硬化,并采取清扫、洒水等措施,保持清洁
主要生产设施分表计电。
场出入口等易产尘点,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施。建设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运输车辆进出厂区情况。视频监控数据保存三个月以上
建设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运输车辆进出厂区情况,视频监控数据保存三个月以上
排放限值
PM、SO2、NOx排放浓度不高于15、50、150毫克/立方米
PM、SO2、NOx排放浓度不高于20、100、200毫克/立方米
清理(去除浇冒口、铲飞边毛刺等)和浇包、渣包的维修工序在封闭空间内操作,废气收集至除尘设施;未在封闭空间内操作的,应采取固定式、移动式集气设备并配备除尘设施。
清理(去除浇冒口、铲飞边毛刺等)和浇包、渣包的维修工序在封闭空间内操作,废气收集至除尘设施;未在封闭空间内操作的,应采取固定式、移动式集气设备并配备除尘设施。
物料转移和输送
粉状、粒状等易散发粉尘的物料厂内转移、输送时,应采取密闭或覆盖等抑尘措施;转移、输送、装卸过程中产尘点应采取集气除尘措施,或喷淋(雾)等抑尘措施
物料转移和输送
粉状、粒状等易散发粉尘的物料厂内转移、输送时,应采取密闭或覆盖等抑尘措施;转移、输送、装卸过程中产尘点应采取集气除尘措施,或喷淋(雾)等抑尘措施
煤粉、膨润土等粉状物料和硅砂应袋装或罐装,并储存于储库、堆棚中
生铁、硅砂、废钢、焦炭和铁合金等粒状、块状散装物料应储存于封闭和半封闭储库中。采取半封闭料场措施的,料场应至少两面有围墙(围挡)及屋顶,并对物料采取覆盖、喷淋(雾)等抑尘措施
生铁、硅砂、废钢、焦炭和铁合金等粒状、块状散装物料应储存于封闭和半封闭储库中。采取半封闭料场措施的,料场应至少两面有围墙(围挡)及屋顶,并对物料采取覆盖、喷淋(雾)等抑尘措施
采取炉内干法脱硫或炉外湿法脱硫等措施
采取炉内干法脱硫或炉外湿法脱硫等措施
涉VOCs工序采用吸附脱附+蓄热燃烧工艺
涉VOCs工序采用活性炭+光氧等二级处理措施
无组织管控
物料储存
生铁、硅砂、废钢、焦炭和铁合金等粒状、块状散装物料应储存于封闭储库中。
物料储存
冲天炉加料口应为负压状态,防止粉尘外泄
煤粉、膨润土等粉状物料和硅砂应袋装或罐装,并储存于储库、堆棚中
运输方式
物料、产品全部使用国五及以上重型载货车辆
物料、产品80%以上使用国五及以上重型载货车辆
县(市、区)铸造行业(采用天然气、电炉熔化设备)绩效分级核查表
企业名称
核查时间:2019年 月 日
核查人
绩效分级结果:
差异化指标
A级标准
是否
符合
B级标准
是否
符合
炉型
热风水冷长炉龄冲天炉
熔化效率7t/h及以上非长炉龄冲天炉
污染治理措施
烟粉尘排放环节采用布袋除尘等高效除尘
烟粉尘排放环节采用布袋除尘等高效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