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二单元综合测评1.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单元综合测评(一)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60分)
1.国际上提出的“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的( )
A.对废气、废水、废渣进行严格处理
B.在化工生产中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放或不排放有害物质
C.在化工生产中,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
D.在化工厂种草种树,使其成为花园式工厂
【解析】“绿色化学”总的来说,就是从化学的角度,从源头上根本性地解决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答案】 B
2.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冷工业用氨作制冷剂,是利用了氨能发生吸热反应的性质
B.用碳酸钠作去污剂,是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C.用五氧化二钒作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是因为五氧化二钒在400~500 ℃的温度范围内活性最高
D.用二氧化硫作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的漂白剂,是利用了二氧化硫的吸附性
【解析】氨用作制冷剂,利用的是氨易液化吸热的物理性质,不属于吸热反应。

用五氧化二钒作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根本原因是五氧化二
钒对2SO
2+O
2
2SO
3
有催化性能。

二氧化硫跟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色
物质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答案】 B
3.在制硫酸的工业中有以下反应:2SO
2(g)+O
2
(g)
催化剂
400~500℃
2SO
3
(g) ΔH
<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产中通入过量的空气,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生产中选择400~500℃,不仅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且催化剂的活性好C.根据实际情况在生产中选择常压,可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D.在接触室被氧化生成的三氧化硫,进入吸收塔被水吸收制成硫酸
【解析】用水吸收三氧化硫容易形成酸雾,应用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

【答案】 D
4.化学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硫酸生产中常采用高压条件提高SO
2
的转化率
B.合成氨中及时分离氨气可提高反应速率
C.硫酸生产中可用水直接吸收SO
3
生成硫酸
D.纯碱厂最好建在合成氨厂附近
【解析】生产中应考虑压强对设备的要求等,A项不正确。

B项中分离氨
气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B不正确。

硫酸生产中用浓硫酸吸收SO
3
,用水吸收易形成酸雾,C项不正确。

【答案】 D
5.认识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对学好化工生产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
2合成SO
3
虽然属于放热反应,但工业上合成SO
3
时仍需加热
B.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高压和使用催化剂,因这些条件都符合化学平衡原理
C.合成纯碱的过程中,应首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
3,再通入足量CO
2
D.通过加压降温的方法可获得制备NH
3的原料气N
2
【解析】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低温更有利于合成氨,B项不正确。

【答案】 B
6.比较合成氨工业与接触法制硫酸中SO
2
催化氧化的生产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都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B.都选择了较高的温度
C.都采用了使其中一种原料过量以提高另一种原料利用率的方法
D.都采用了高压的生产条件
【解析】两个过程中都采用了高温、催化剂条件,合成氨需高压而SO
2
的催化氧化常压即可。

【答案】 D
7.(2016·浙江台州模拟)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
2CO
3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
2
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Na+)不变
B.溶液的pH变大
C.溶液质量增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解析】向饱和Na
2CO
3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
2
气体时,发生反应Na
2
CO
3

CO
2+H
2
O===2NaHCO
3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生成溶质NaHCO
3
的质量大于原溶质
Na
2CO
3
的质量,因为同一温度下,NaHCO
3
的溶解度小于Na
2
CO
3
的溶解度,且反应
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也减少,因此析出NaHCO
3
晶体,c(Na+)减小,溶液的质量减
小,所以A、C选项错误。

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所以D项正确。

HCO-
3

水解程度小于CO2-
3
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的pH减小,B项错误。

【答案】 D
8.与氨碱法比较,下列关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提高了原料的原子利用率
B.降低了生产成本
C.减少了环境污染
D.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
【解析】联合制碱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环境污染。

【答案】 D
9.某工厂用CaSO
4、H
2
O、NH
3
、CO
2
制备(NH
4
)
2
SO
4
,其工艺流程如下:
CaSO
4
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
A.气体1是CO
2,气体2是NH
3
B.通入的NH
3
必须过量
C.CO
2
可被循环使用
D.生成1 mol (NH
4)
2
SO
4
至少消耗2 mol NH
3
【解析】由于H
2CO
3
的酸性弱于H
2
SO
4
,且CaCO
3
能溶于强酸,故气体1不
可能是CO
2,应是NH
3
,而气体2是CO
2
,且气体1即NH
3
必须过量,由关系式CaSO
4

2NH
3知每生成1 mol (NH
4
)
2
SO
4
至少消耗2 mol NH
3。

【答案】 A
10.合成氨所用的H
2
可由煤与水反应制得,其中有一步反应为CO(g)+
H 2O(g)CO
2
(g)+H
2
(g) ΔH<0,欲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用的方法有:①降
低温度②增大压强③使用催化剂④增大CO的浓度⑤增大水蒸气的浓度。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⑤B.①⑤
C.①④⑤D.⑤
【解析】该反应是一个气体总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欲提高CO的转化率,可设法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显然降低温度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增加水蒸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也可以增大;若增加CO的浓度,平衡虽然向右移动,但CO的总量增大,其转化率反而减小。

增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与平衡时CO的转化率无关。

【答案】 B
11.发酵粉可用于制作馒头、面包等。

将发酵粉与水混合或加热均产生二氧
化碳,这一事实能够说明( )
A.发酵粉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B.发酵粉中肯定含有小苏打
C.发酵粉是纯碱和小苏打的混合物
D.发酵粉中含有固体酸性物质
【解析】产生CO
2,必然有能与CO2-
3
或HCO-
3
结合的H+存在。

【答案】 D
12.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
2和8 mol H
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达到平衡时,H
2
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 A.5% B.10%
C.15% D.20%
【解析】N
2+3H
2
2NH
3
起始量(mol) 2 8 0 转化量(mol) 2/3 2 4/3 平衡量(mol) 4/3 6 4/3
所以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
4/3
6+8/3
×100%=15.4%。

故选C。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3. (10分)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玻璃管E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试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口瓶D内盛的试剂是________,装置D的3个主要作用是
(4)若U形管内收集到的物质很少,分析其原因,不可能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制得的SO
2中混有少量H
2
S杂质,使催化剂中毒③
气流速度过快
(5)从U形管导出的尾气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1)中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条件和反应符号“”;SO
2

气体中不会有H
2S气体杂质,所以产物少的原因不可能是混有H
2
S杂质引起的;
SO
2
气体有毒,需用NaOH溶液将其吸收。

【答案】(1)2SO
2+O
2
V
2
O
5

2SO
3
(2)起安全瓶的作用,防止液体倒吸入试管中
(3)浓硫酸干燥SO
2和O
2
,将SO
2
和O
2
混合均匀,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的
流速
(4)②
(5)应用NaOH溶液吸收
14.(12分)“低碳”即是时尚,也是环保要求。

“低碳”在工业生产中意义重大,充分利用原材料,不排放或减少排放“三废”,不同工厂联合生产等都是很好的“低碳”生产方式。

下面是几个工厂利用废气、废渣(液)联合生产化肥硫酸铵的工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生成“产品”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合成氨厂废气中含有氨气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副产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联合生产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解析】(1)合成氨原料之一氮气来源于空气,分离方法是将空气液化后
蒸发分离出O
2获得N
2
;将沉淀池中的混合物经过滤可得到产品和沉淀。

(2)“产品”是(NH
4)
2
SO
4
,反应物是CaSO
4
悬浊液、CO
2
、NH
3
等,产物除(NH
4
)
2
SO
4
外还有CaCO
3。

【答案】(1)将空气液化后蒸发分离出氧气获得氮气过滤
(2)CaSO
4+CO
2
+2NH
3
+H
2
O===CaCO
3
+2NH+
4
+SO2-
4
(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导气管口,若试纸变蓝,证明有氨气(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导气管口,若有白烟生成,证明有氨气)
(4)CaO CO
2
15.(8分)(2016·枣庄高二检测)合成氨工业、硫酸工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大致为:
合成塔和接触室中的反应分别为:
N 2(g)+3H
2
(g)2NH
3
(g) ΔH<0;
2SO
2(g)+O
2
(g)2SO
3
(g) ΔH<0。

(1)写出流程中设备的名称:B________,X________。

(2)进入合成塔和接触室中的气体都要进行热处理,最理想的热处理方法是________。

(3)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下列生产中,采用循环操作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硫酸工业②合成氨——工业③硝酸工业
(4)工业上常用98%的浓硫酸吸收SO
3
而不用稀硫酸或水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生产中常用氨—酸法进行尾气脱硫,以达到消除污染、废物利用的目的。

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
2
经处理可以得到一种化肥,该肥料的化学式是________。

(6)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下列条件或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合成氨工业在高压下进行②合成氨工业和硫酸工业都使用催化剂③及时将氨液化而分离④硫酸工业中,净化后的炉气中要有过量空气⑤合成氨工业和硫酸工业都采用适宜的温度
【解析】本题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工业制硫酸和合成氨的工艺流程,题目着眼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答案】(1)循环压缩机沸腾炉
(2)逆流换热或充分利用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加热反应气
(3)①②③
(4)用稀硫酸或水吸收SO
3时易形成酸雾,不利于SO
3
吸收
(5)(NH
4)
2 SO
4
(6)①③④
16.(10分)(2016·北京101中学高二检测)工业制硫酸的流程如下所示:
(1)早期以硫铁矿为原料造气,方程式为4FeS
2+11O
2
=====
高温
2Fe
2
O
3
+8SO
2
,若
消耗了12g FeS
2
,上述反应有________mol电子发生了转移。

(2)如今大量改用固体硫为原料,同时生产过程中送入过量的空气,该改进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体现“绿色化学”。

(3)如果C装置中生成0.1mol SO
3
,可放出9.83 kJ的热量。

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酸厂尾气处理的流程如下:
G和M的主要成分一样,如此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加澄清石灰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4FeS
2+11O
2
=====
高温
2Fe
2
O
3
+8SO
2
44e-
480 g 44mol
12 g n(e-)
计算得:n(e-)=1.1 mol
【答案】(1)1.1 (2)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3)SO
2(g)+
1
2
O
2
(g)===SO
3
(g)
ΔH=-98.3 kJ/mol
(4)富集SO
2SO
2
+Ca2++2OH-===CaSO
3
↓+H
2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