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效果
及满意度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20年3月~2022年3月预防接种门诊管理
的94例儿童。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7)。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儿童的心理状态及家属满意程度。

结果:实验组儿童心理状态及家属满意率均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
(P<0.05)。

结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儿
童的心理状态及家属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心理状态;家属满意程度
儿童保健门诊肩负着儿童疫苗接种、健康理念普及等重要责任。

促进儿童身
心健康发展,为儿童提供优质的保障是儿童保健门诊的重要责任[1]。

有相关研究
显示[2],儿童时期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时期的心理状态对未来具有重要
的影响。

因此,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儿童生性好动、活泼,
注意力不集中,在常规保健工作中,儿童依从性欠佳。

家长对儿童的相关行为存
在一定的批评及制止,导致儿童对于门诊保健存在抵触情绪,不利于培养儿童的
乐观、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

鉴于此,本文特研究儿童心理健康在儿童保健中的
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20年3月~2022年3月预防接种门诊管理的
94例儿童。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7)。

实验组男性儿童22例,女性儿童25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5.91±2.75)岁。

参照组男性儿
童26例,女性儿童21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02±2.93)岁。

对比两
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符合临床对比条件。

本研究
满足《赫尔辛基宣言》。

1.2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评估,根据
儿童的个人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并向儿童家长针对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进行
阐述。

与儿童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家长在教育儿童中的大致情况,对于其中
的不足之处进行指正。

实验组加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以儿童的
角度进行出发,适应儿童的角色,认识到贪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应该根据此
进行诱导,通过儿童喜欢的动画片及角色人物等拉近与儿童之间的距离,获得儿
童的认同。

明确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但是理解能力不足,单纯的文字式阅
读或说教式教育都会导致儿童无法理解而出现抵触情况。

因此,应该采用图文结合、视频、儿童等方式加强儿童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兴趣,让儿童更好的接受健
康教育。

可以通过儿歌的方式让儿童保持饭前洗手、早晚刷牙等良好生活习惯。

另外与儿童家属进行深入沟通,让家属明确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应该从自身做起,为儿童做榜样。

并对家属进行健康普及,告知儿童疾病的高发时间及应对措施。

让家长多以科学的方式教育儿童,儿童犯错后应该对儿童进行谈话,使其认识到
自身的错误并进行改造,避免一味地呵斥,使儿童心理承受打击,出现严重的负
性情绪。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应用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HS-CA)对两组的负性情绪进行测评,量
表包括认知(5个条目)、思维与语言(5个条目)、情绪(3个条目)、意志行
为(5个条目)、个性特征(6个条目)5个因子,每个条目1~4分;分数越低儿
童负性情绪越严重。

采用自制量表评估家属的满意程度,量表满分10分,8~10
分为满意,6~7分为较满意,0~5分为一般。

护理满意率=(满意+较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对儿童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时,组间对比差异成立。

2结果
2.1两组儿童心理状态对比
实验组儿童心理状态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儿童心理状态对比表(±s,分)
组别


认知
思维与语

情绪意志行为个性特征
实验组
4
7
16.51±2
.94
17.02±3
.13
7.22±1
.51
15.94±3
.15
17.52±3
.15
参照组
4
7
12.37±3
.25
13.15±4
.02
4.95±1
.06
12.04±4
.02
13.16±3
.85
t- 6.476 5.2088.436 5.235 6.009 P-0.0000.0000.0000.0000.000
2.2两组家属满意程度对比
实验组满意率为97.87%,参照组满意率为85.11%,组间对比差异成立
(P<0.05),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家属满意程度对比表[n(%)]
组别例数满意
较满

一般
满意

实验组47
25
(53.19)
21
(44.68)
1
(2.13)
46
(97.87)
参照组47
16
(34.04)
24
(51.06)
7
(14.89)
40
(85.11)
2---- 4.919 P----0.027
3讨论
本次研究中,改正了以往的主张,充分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结合儿童的喜好和天性,提高对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3]。

采用图文、视频等方式,提高儿童对于教育效果的理解能力。

并改善家长的育儿方式,让家长能够与儿童进行心平气和的沟通,使儿童的接受能力提高,减少抵触抗拒心理。

利于降低儿童的负性情绪,使儿童的心理状态改善,能够在面对事物时保持正确的观念。

而且,家长在与儿童深入沟通后,能够拉近亲子关系,提高家庭和谐程度[4]。

改善了家属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儿童的心理状态及家属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昱,程婷,刘芸,等.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22,37(3):548-550.
[2]王文,陈丹丹,张新卉. 留守儿童生存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11):1245-1248.
[3]高越,张云婷,赵瑾,等. 上海市入园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1):28-32.
[4]王苗苗,张昱喆. 新疆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对策[J].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8):1234-12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