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钨矿资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钨矿资源
原郑州地质学校 (黄体兰老师整理)
我国的钨矿资源
钨(W)—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是钨 矿资源大国。美国地质调查局曾做过统计,当 世界钨矿储量为310万吨时,中国为190万吨, 占世界总储量的61.29%。但我国又是产量的 大国,储量消耗大。 世界上各大洲都有钨矿产出,但大部分矿产都 分布于环太平洋两岸,部分分布在地中海地区。 而欧亚美非各大洲的腹地极少有钨矿产出。
江西
广东 河南
194.61
71.44 60.86
福建
甘肃 西藏
36.79
32.78 30.63
3、我国有地质记录的钨矿产地共1291处,其中有探 明储量的矿床共412处,按矿床规模划分:
矿床规模 超大 产地数 6 占全国储量 (WO3)% 48.53 24.16 7.3 分类统计比较 规模 中型及 中型以 上 产地数 WO3占 %
典型矿床 (燕山早期)
我国主要成矿期钨矿占有储量统计
矿床数 累计探明储量 % 5.54 2.51 8.31 储量(t) 209418 558091 245114 % 2.94 7.83 3.44 保有储量 储量(t) 136763 364013 232939 % 2.64 7.02 4.49
成矿时代 个 元古宙 加里东期 海西期 22 10 33
②
石英细(网)脉带型钨矿床 产于:花岗岩岩体或变质岩围岩中 矿体:由密集的含钨石英细脉或网脉组成的 脉带垂向上,向下部常归于石英大脉。 矿物组合:与大脉型相同 规模:多为大、中型,占探明储量的9.31% 典型矿床:江西漂塘、福建行洛坑
③
斑岩型钨矿床 产于: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或围岩中 矿体:呈微细密集石英细(网)脉充填交代或呈浸染状,全岩含 矿产出。 矿物组合:黑钨矿(白钨矿)、铌钽铁石(细晶石) 围岩蚀变:钠长石化、云母化 规模:超大型—小型,品位贫—中等占已探明储量的7.7% 典型矿床:江西阳储岭,河南三道庄
省区 大型 中型
二、钨矿床类型
1、我国是钨矿资源大国, ① 在研究矿床类型时从成 ② 因、工业等不同角度提 ③ 出过不同的分类方案, ④ 基本都注意到了成矿的 ⑤ 多源、多成因和各种机 制的联合控矿。在对全 ⑥ 国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中, ⑦ 将钨矿划分为7种类型。
热液型钨矿床 矽卡岩型钨矿床 花岗岩型钨矿床 斑岩型钨矿床 火山岩型钨矿床 砂钨矿床 风化型钨矿床
⑥
残积、坡积、冲积型砂钨矿 产出:原生矿体附近第四系残、坡、冲积层中 矿物组合:黑钨矿(白钨矿)、锡石 典型矿床:江西铁山垅
三、钨矿的分布规律
1、时间上,从元古宙至喜马拉雅期均有钨的 矿化作用发生。可以划分为6个成矿期,但钨 矿的形成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元古宙钨矿还没 有确切数据)。见下图。
矿床类型
石英脉型、矽卡岩型
集中矿化时代
海西早期 江南隆起半塘界钨矿、 天山—北山祖鲁洪钨 矿、内蒙北山鹰咀红 山钨矿
典型矿床
②
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钨矿
特 征 矿化强度 分布地区 燕山期 最强,占全部总储量的84% 全国各成矿带均有,尤以南岭 集中了我国大型、超大型钨矿 床 喜马拉雅期 较强 西南三江、西藏岗底斯成矿带
④两个成矿模式的建立 A“五层楼”模式
上 微裂隙蚀变带 稀疏—密集细脉带 细脉—薄脉带 第五层 第四层 第三层 各层之间各具特 点,又相互联系, 逐渐过度。
薄脉带 下 大脉带
第二层 第一层
B“五层楼+地下室”模式 “地下室”这一层是指产于花岗岩体顶部含钨锡(铌钽)的浸染 状(或云英岩化)矿体;也可以是层状或似层状、透镜体状(瑶 岗仙深部浸染状矽卡岩矿体)。它们出现在五层楼之下。 岩浆侵入引发围岩不同程度破裂,成矿流体沿断裂裂隙充填成矿。 “五层楼+地下室”成矿模式发源于赣南—粤北的石英脉型黑钨 矿床。它是一种找矿模式,而不是成矿模式,它强调的是空间上 的分带性和矿体(矿脉)的组合特征。将“五层楼+地下室”模 型与具体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结合起来有助于深部找矿的突破。
全国23个省区有钨矿资源 储量截至2013年,全国 已查明钨矿资源量(WO3) 696.88万吨。钨矿资源相 对比较集中。 1、主要集中在湖南、江 西、广东、河南、广西、 福建、甘肃、西藏、云南、 内蒙、黑龙江和吉林等12 个省区。见图1。
2、查明资源储量(WO3)达30万吨以上的有8个省
省区 湖南 WO3(万t) 207.25 省区 广西 WO3(万t) 39.71
亚洲: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缅甸、马来西亚。 美洲;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玻利维亚、秘鲁、阿 根廷、智利、巴西。 欧洲:前苏联、瑞典、英国、法国、奥地利、葡萄牙、 西班牙。 非洲:尼日利亚、扎伊尔、乌干达、南非。 大洋洲:澳大利亚 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
一、我国的钨矿特征
矿床类型
石英脉型、矽卡岩型、斑岩型
燕山早期(170—130Ma)矿 化最强,尤以160—140Ma为 高峰,燕山晚期(130—80Ma) 矿化降低 湖南柿竹园、瑶岗仙钨矿、河 南三道庄钨矿、江西浒坑钨矿
石英脉型、斑岩型
成矿集中时代
70—20Ma 西南三江地区的五叉树钨矿 (69Ma)、玉龙铜矿伴生钨 (41.6Ma)
大型
中型 小型
33
39
117
295
92.70
7.3
78 295
我国钨矿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中型以上矿床。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中型及中型以上规模的矿 床,也主要集中在8个产钨大 省区。 6个特大型矿床: 江西大湖塘钨矿 湖南柿竹园钨矿 河南三道庄钼钨矿 湖南新田岭钨矿 福建行洛坑钨矿 湖南杨林坳钨矿
2、各钨矿类型的特征 ① 石英大脉型钨矿床 产于花岗岩类岩石与浅变质 岩的内外接触带。 矿体:呈独立石英大脉常成 组成带,互成平行或雁 行排列。 矿物组合:黑钨矿、锡石、 辉铜矿、绿柱石、黄铜 矿、方铅矿、闪锌矿、 菱铁矿、毒砂、白钨矿。 规模:大、中、小型均有, 矿石品位中—富占探明 储量的25%。 典型矿床:江西西华山
省区 湖南 江西 广东 河南 广西 福建 甘肃 西藏
总数 148 393 221 6 128 107 33 9
特大 3 1
大型 4 13 1
中型 16 22 8 1 10
小型 30 68 83 3 22 6
1
1 4
1
1 3 1 1
8 2
产有大、中型钨矿床的省区有(矿床数) 云南 3 3 黑龙江 安徽 2 1 1 6 3 4 2 内蒙 新疆 湖北
①
加里东期、海西期及印支期的钨矿
特 征 矿化强度 分布特征 加里东期 不强,多为大型 秦、祁、昆成矿带 石英脉型、矽卡岩型、 云英岩型、复合型 450—420Ma 东昆仑何可卡尔德钨 矿、中祁连塔尔沟钨 矿、北山七一山钨矿 海西期 最弱,多为中小型 江南隆起、内蒙北山 印支期 最弱 内蒙大兴安岭、北山 石英脉型 矽卡岩型 450—420Ma 大兴安岭沙麦钨矿、 北山地区红英兵山钨 矿、滇东南南秧田钨 矿
印支期 燕山期
喜马拉雅期
4 318
10
1.00 80.2
2.51
11358 6000389
105863
0.16 84.15
1 84.84
0.69
①
②
③
2、空间上: 钨矿床主要分布于南岭东、中、西段,尤以赣南—粤北—湘南 最为集中。 燕山早期钨矿床主要分布在南岭钨矿成矿区的核心地区,燕山 晚期则主要分布在钨矿核心区的外围。如:桂中(大明山)、 桂东北(珊瑚)、桂北(拉么)及江南隆起(香炉山)、东南 沿海(莲花山)、滇东南(个旧)。 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钨矿有呈现“南矿北扩”(接近长江中 下游);“东矿西扩”(南岭西延至云南及西藏)。
江西中部徐山钨矿是一个少 有的缓倾斜脉状矿体(矿脉 绝大多数倾角在45°左右) 。
西藏甲玛矿区深部运移可能 存在“驱龙式”。
3、超大型钨矿床的成矿规律 ①我国超大型(大型)钨矿床均与花岗岩浆的热成矿作用有关。 湖南柿竹园钨矿—产于千里山花岗岩与佘田桥庆岩接触带上 江西西华山钨矿—产于西华山复式花岗岩株西南部的中粒黑云花岗岩及斑状中粒 黑云花岗岩体中 福建行洛坑钨矿—产于行洛坑复式花岗岩体南部的上部。 ②钨矿成矿的有利构造背景以造山带后的陆内环境为主,深大断裂纵横交错,岩 浆活动频繁,特别是中生代花岗岩类发育,有利于成矿物资的聚集和成矿流体的 运移。 ③近年来,在华南发现的一批大型的钨矿,从皖南的东源—赣东北朱溪—赣西大 湖塘—滇东南南秧田呈近似于北东—南西向直线排列,又和扬子和华南两个成矿 省界线耦合。该线以北以白钨矿为主,以南钨矿以黑钨矿为主,此线称为钨矿线。 华夏与扬子两板块在中生代再活化,为超大型白钨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④
层状浸染型钨矿床 产出:受地层层位及岩性控制,产状与地层一致 矿体:层状,1—数层稳定,分布范围广 矿物组合:白钨矿、黑钨矿、辉锑矿、自然金和硫化 物 规模:中—大型,品位贫,占探明储量的0.7% 典型矿床:沃溪 广西大明山
⑤
矽卡岩型钨矿床 产出:花岗岩类与碳酸盐岩(或含钙岩石)内外接触带 矿体:形态复杂,透镜体状、不规则状 矿物组合:白钨矿、黑钨矿、辉铜矿、锡石、黄铜矿、磁黄铁矿、 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毒砂、萤石 规模:小型—超大型,品位中低—富,占探明储量的39.32% 典型矿床:湖南柿竹园、瑶岗仙、新田岭 图
原郑州地质学校 (黄体兰老师整理)
我国的钨矿资源
钨(W)—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是钨 矿资源大国。美国地质调查局曾做过统计,当 世界钨矿储量为310万吨时,中国为190万吨, 占世界总储量的61.29%。但我国又是产量的 大国,储量消耗大。 世界上各大洲都有钨矿产出,但大部分矿产都 分布于环太平洋两岸,部分分布在地中海地区。 而欧亚美非各大洲的腹地极少有钨矿产出。
江西
广东 河南
194.61
71.44 60.86
福建
甘肃 西藏
36.79
32.78 30.63
3、我国有地质记录的钨矿产地共1291处,其中有探 明储量的矿床共412处,按矿床规模划分:
矿床规模 超大 产地数 6 占全国储量 (WO3)% 48.53 24.16 7.3 分类统计比较 规模 中型及 中型以 上 产地数 WO3占 %
典型矿床 (燕山早期)
我国主要成矿期钨矿占有储量统计
矿床数 累计探明储量 % 5.54 2.51 8.31 储量(t) 209418 558091 245114 % 2.94 7.83 3.44 保有储量 储量(t) 136763 364013 232939 % 2.64 7.02 4.49
成矿时代 个 元古宙 加里东期 海西期 22 10 33
②
石英细(网)脉带型钨矿床 产于:花岗岩岩体或变质岩围岩中 矿体:由密集的含钨石英细脉或网脉组成的 脉带垂向上,向下部常归于石英大脉。 矿物组合:与大脉型相同 规模:多为大、中型,占探明储量的9.31% 典型矿床:江西漂塘、福建行洛坑
③
斑岩型钨矿床 产于: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或围岩中 矿体:呈微细密集石英细(网)脉充填交代或呈浸染状,全岩含 矿产出。 矿物组合:黑钨矿(白钨矿)、铌钽铁石(细晶石) 围岩蚀变:钠长石化、云母化 规模:超大型—小型,品位贫—中等占已探明储量的7.7% 典型矿床:江西阳储岭,河南三道庄
省区 大型 中型
二、钨矿床类型
1、我国是钨矿资源大国, ① 在研究矿床类型时从成 ② 因、工业等不同角度提 ③ 出过不同的分类方案, ④ 基本都注意到了成矿的 ⑤ 多源、多成因和各种机 制的联合控矿。在对全 ⑥ 国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中, ⑦ 将钨矿划分为7种类型。
热液型钨矿床 矽卡岩型钨矿床 花岗岩型钨矿床 斑岩型钨矿床 火山岩型钨矿床 砂钨矿床 风化型钨矿床
⑥
残积、坡积、冲积型砂钨矿 产出:原生矿体附近第四系残、坡、冲积层中 矿物组合:黑钨矿(白钨矿)、锡石 典型矿床:江西铁山垅
三、钨矿的分布规律
1、时间上,从元古宙至喜马拉雅期均有钨的 矿化作用发生。可以划分为6个成矿期,但钨 矿的形成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元古宙钨矿还没 有确切数据)。见下图。
矿床类型
石英脉型、矽卡岩型
集中矿化时代
海西早期 江南隆起半塘界钨矿、 天山—北山祖鲁洪钨 矿、内蒙北山鹰咀红 山钨矿
典型矿床
②
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钨矿
特 征 矿化强度 分布地区 燕山期 最强,占全部总储量的84% 全国各成矿带均有,尤以南岭 集中了我国大型、超大型钨矿 床 喜马拉雅期 较强 西南三江、西藏岗底斯成矿带
④两个成矿模式的建立 A“五层楼”模式
上 微裂隙蚀变带 稀疏—密集细脉带 细脉—薄脉带 第五层 第四层 第三层 各层之间各具特 点,又相互联系, 逐渐过度。
薄脉带 下 大脉带
第二层 第一层
B“五层楼+地下室”模式 “地下室”这一层是指产于花岗岩体顶部含钨锡(铌钽)的浸染 状(或云英岩化)矿体;也可以是层状或似层状、透镜体状(瑶 岗仙深部浸染状矽卡岩矿体)。它们出现在五层楼之下。 岩浆侵入引发围岩不同程度破裂,成矿流体沿断裂裂隙充填成矿。 “五层楼+地下室”成矿模式发源于赣南—粤北的石英脉型黑钨 矿床。它是一种找矿模式,而不是成矿模式,它强调的是空间上 的分带性和矿体(矿脉)的组合特征。将“五层楼+地下室”模 型与具体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结合起来有助于深部找矿的突破。
全国23个省区有钨矿资源 储量截至2013年,全国 已查明钨矿资源量(WO3) 696.88万吨。钨矿资源相 对比较集中。 1、主要集中在湖南、江 西、广东、河南、广西、 福建、甘肃、西藏、云南、 内蒙、黑龙江和吉林等12 个省区。见图1。
2、查明资源储量(WO3)达30万吨以上的有8个省
省区 湖南 WO3(万t) 207.25 省区 广西 WO3(万t) 39.71
亚洲: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缅甸、马来西亚。 美洲;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玻利维亚、秘鲁、阿 根廷、智利、巴西。 欧洲:前苏联、瑞典、英国、法国、奥地利、葡萄牙、 西班牙。 非洲:尼日利亚、扎伊尔、乌干达、南非。 大洋洲:澳大利亚 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
一、我国的钨矿特征
矿床类型
石英脉型、矽卡岩型、斑岩型
燕山早期(170—130Ma)矿 化最强,尤以160—140Ma为 高峰,燕山晚期(130—80Ma) 矿化降低 湖南柿竹园、瑶岗仙钨矿、河 南三道庄钨矿、江西浒坑钨矿
石英脉型、斑岩型
成矿集中时代
70—20Ma 西南三江地区的五叉树钨矿 (69Ma)、玉龙铜矿伴生钨 (41.6Ma)
大型
中型 小型
33
39
117
295
92.70
7.3
78 295
我国钨矿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中型以上矿床。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中型及中型以上规模的矿 床,也主要集中在8个产钨大 省区。 6个特大型矿床: 江西大湖塘钨矿 湖南柿竹园钨矿 河南三道庄钼钨矿 湖南新田岭钨矿 福建行洛坑钨矿 湖南杨林坳钨矿
2、各钨矿类型的特征 ① 石英大脉型钨矿床 产于花岗岩类岩石与浅变质 岩的内外接触带。 矿体:呈独立石英大脉常成 组成带,互成平行或雁 行排列。 矿物组合:黑钨矿、锡石、 辉铜矿、绿柱石、黄铜 矿、方铅矿、闪锌矿、 菱铁矿、毒砂、白钨矿。 规模:大、中、小型均有, 矿石品位中—富占探明 储量的25%。 典型矿床:江西西华山
省区 湖南 江西 广东 河南 广西 福建 甘肃 西藏
总数 148 393 221 6 128 107 33 9
特大 3 1
大型 4 13 1
中型 16 22 8 1 10
小型 30 68 83 3 22 6
1
1 4
1
1 3 1 1
8 2
产有大、中型钨矿床的省区有(矿床数) 云南 3 3 黑龙江 安徽 2 1 1 6 3 4 2 内蒙 新疆 湖北
①
加里东期、海西期及印支期的钨矿
特 征 矿化强度 分布特征 加里东期 不强,多为大型 秦、祁、昆成矿带 石英脉型、矽卡岩型、 云英岩型、复合型 450—420Ma 东昆仑何可卡尔德钨 矿、中祁连塔尔沟钨 矿、北山七一山钨矿 海西期 最弱,多为中小型 江南隆起、内蒙北山 印支期 最弱 内蒙大兴安岭、北山 石英脉型 矽卡岩型 450—420Ma 大兴安岭沙麦钨矿、 北山地区红英兵山钨 矿、滇东南南秧田钨 矿
印支期 燕山期
喜马拉雅期
4 318
10
1.00 80.2
2.51
11358 6000389
105863
0.16 84.15
1 84.84
0.69
①
②
③
2、空间上: 钨矿床主要分布于南岭东、中、西段,尤以赣南—粤北—湘南 最为集中。 燕山早期钨矿床主要分布在南岭钨矿成矿区的核心地区,燕山 晚期则主要分布在钨矿核心区的外围。如:桂中(大明山)、 桂东北(珊瑚)、桂北(拉么)及江南隆起(香炉山)、东南 沿海(莲花山)、滇东南(个旧)。 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钨矿有呈现“南矿北扩”(接近长江中 下游);“东矿西扩”(南岭西延至云南及西藏)。
江西中部徐山钨矿是一个少 有的缓倾斜脉状矿体(矿脉 绝大多数倾角在45°左右) 。
西藏甲玛矿区深部运移可能 存在“驱龙式”。
3、超大型钨矿床的成矿规律 ①我国超大型(大型)钨矿床均与花岗岩浆的热成矿作用有关。 湖南柿竹园钨矿—产于千里山花岗岩与佘田桥庆岩接触带上 江西西华山钨矿—产于西华山复式花岗岩株西南部的中粒黑云花岗岩及斑状中粒 黑云花岗岩体中 福建行洛坑钨矿—产于行洛坑复式花岗岩体南部的上部。 ②钨矿成矿的有利构造背景以造山带后的陆内环境为主,深大断裂纵横交错,岩 浆活动频繁,特别是中生代花岗岩类发育,有利于成矿物资的聚集和成矿流体的 运移。 ③近年来,在华南发现的一批大型的钨矿,从皖南的东源—赣东北朱溪—赣西大 湖塘—滇东南南秧田呈近似于北东—南西向直线排列,又和扬子和华南两个成矿 省界线耦合。该线以北以白钨矿为主,以南钨矿以黑钨矿为主,此线称为钨矿线。 华夏与扬子两板块在中生代再活化,为超大型白钨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④
层状浸染型钨矿床 产出:受地层层位及岩性控制,产状与地层一致 矿体:层状,1—数层稳定,分布范围广 矿物组合:白钨矿、黑钨矿、辉锑矿、自然金和硫化 物 规模:中—大型,品位贫,占探明储量的0.7% 典型矿床:沃溪 广西大明山
⑤
矽卡岩型钨矿床 产出:花岗岩类与碳酸盐岩(或含钙岩石)内外接触带 矿体:形态复杂,透镜体状、不规则状 矿物组合:白钨矿、黑钨矿、辉铜矿、锡石、黄铜矿、磁黄铁矿、 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毒砂、萤石 规模:小型—超大型,品位中低—富,占探明储量的39.32% 典型矿床:湖南柿竹园、瑶岗仙、新田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