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X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考试说明》的写作要求做了较大的修改,突出对考生的高考写作的“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等文章应严格遵循相应的文体要求”,并在“参考试卷”的“参***”中第一次把两篇文体不同(记叙文和议**)的高考作文作为附录。
这无疑是给广大考生髮出了高考写作必须注意文体规範的强烈讯号。
上世纪末,为了给考生在高考考场上表现自己的写作才华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促进高考的公正、公平的发展,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高考语文试卷採取了作文“文体不限”的做法,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之后的几年里也出现了不少的高考佳作,对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十多年下来,由于高考的功利性和一些人对“文体不限”的片面理解,时至今日,演变成了高考作文写“四不像”文章的因由,併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绊脚石,引起了语文界的反思和批判。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考试说明》提出了“文体要求”对于高考命题乃至中学作文教学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作为本届毕业生在最后一个学期的备考中,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这一变化,努力增强自己作文的文体意识,最起码应做到写记叙文像记叙文,写议**像议**。
今年是福建省新课程高考第一轮的最后一年,总体上来看,考试形式和内容变化不大。
稳定有利于发挥高考的选拔和导向功能,而减少文学名着课外阅读篇目客观上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增加7~9年级背诵篇目的考查範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严格遵循相应的文体要求”必将对长时间以来所形成的文体不分的作文现象产生有力的矫正作用。
可见,今年修订的这一些变化都将有利于高考发挥中学语文教学导向功能。
作为一名高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我个人认为首先是应该认真理解今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这些变动以及所带来的今年的命题的变化,其次是根据这一些变化适当调整我们的教学导向和具体的要求,以指引适应福建省的高考。
首先,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特别是其中的“考试内容”,熟悉“考试内容”中的题例,此外应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的“样卷”,掌握“样卷”中难易度的比例。
文言文断句的考查是《考试说明》中特别强调的一项,近年来未见命题。
对此考生应当作为训练的要点。
对1—4册基本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通假字)做一次梳理。
语言运用题分值不高(7分),但覆盖面很广,它包括修改病句,扩充套件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等。
考生应逐项突破,切忌臆测会考什幺、不考什幺。
针对考生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进行训练。
另外,作文是考试的重点。
下一阶段应注重以下训练:强化议**训练,辅以记叙文练笔。
作文指导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题:切忌写离题、偏题文;第
二、蓄材:贮备鲜活、生动的素材;第
三、语言:準确、鲜明、生动,渗透哲理,展示知识面,巧用修辞,化用、引用古诗词、名言警句和典故;第
四、内容:有血有肉,言之有物,围绕中心写具体;第
五、体裁:不写“四不像“的文体,议**要有鲜明的论点、充实的论据、精妙的论证方法,记叙文应体现“六要素”,讲求记叙的方法,讲究表达方式。
总之,通过对202X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的学习和分析,让我更好地把握福建高考语文的考试动态,以及教学的整体目标和方向,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教学过程中更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