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心理健康课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五课,妥协的智慧,》优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心理健康课[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五课,妥协的智慧,》优质教学设计]
六年级第五课妥协的智慧主题说明】妥协是指在生活中幸免冲突、争吵,或与某人或几个方面之间商谈条件或求得互让。

执着当然重要,但因条件的限制和环境的改变,人所追求的目标临时难以到达,或者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本课通过图片导入,并通过小组游戏、体验共享等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妥协,退一步海阔天空,并且知道合理妥协也是一种智慧,只有审时度势,才能蓄势待发。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妥协的必要性。

2、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到在妥协中到达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3、行为目标:让学生学会在集体的生活情境中善用妥协,退一步海阔天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合理妥协是必要的,体验妥协有时更简单解决问题。

难点: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适时合理妥协。

课前预备】教师预备:教学PPT;
粉笔若干。

学生预备:矿泉水瓶;
绳子。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目标过程建议观看
岛〔热身暖心〕通过观看图片,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教材观看岛中的图片,并请学生举例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2、请同学们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图中的状况吗?请举例说明。

4、教师小结:妥协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顺利,合理妥协是必要的。

引出本课主题。

教师提示语:
通过观看图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觉合理妥协是必要的。

时间:5分钟活动营〔体验共享〕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妥协有时会让事情更顺利地完成,学会在生活中合理运用妥协来解决问题。

活动一:粉笔向外冲1、教师先把活动要求讲清楚,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每组4-6个人,将瓶中的粉笔拉出来,看哪组同学最先完成任务。

2、教师负责计时。

在玩的过程当中不行以发出声音。

游戏过程中若粉笔折断,竞赛则重新开始计时。

3、请获胜的小组分析胜利秘诀。

4、教师总结:在小组合作中,妥协关怀我们更快地解决问题,到达双赢的效果,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在必要的时候妥协。

教师提示语:粉笔的这个活动可以玩两次,让学生谈两次的
体会。

时间:10分钟活动二:生活对对碰1、让学生充份的读懂、读透情境里的故事。

再让学生体验。

2、可以采纳小组沟通、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视野来谈想法。

3、教师总结:在生活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因条件的限制和环境的改变,我们想要到达的目标临时难以到达,或者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是就要学会妥协,退一步海阔天空。

教师提示语:情境再现的活动肯定要让学生先在座位上预备好了再站起来表演,这样看的学生才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时间:10分钟共享屋〔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文章。

2、组织学生分小组商量,沟通自己的想法。

3、从感性的理解转化为理性的认识,让学生把合理妥协内化,学习到妥协的方法。

教师总结提升: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

时间: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长〕合理的妥协有时会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美妙和靓丽。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故事。

2、说一说你的感受。

3、教师总结:学会妥协,并不是认输,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豁达!盼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合理地运用。

时间:5分钟活动反馈】1、学生的两个活动是否到达预期的目标,是否能很好的引出学生的理性思维。

2、学生的参加面、和回答的真实、客观性是否高效。

3、学生在沟通和活动过程中是否感受到了妥协的魅力、学到了妥协的方法。

练习题】1、学校要举行元旦晚会,你报名参与节目,你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排练,最终进入到最终一轮,但就在最终一关,你被淘汰了,你认为学校选择了不如你的同学参与,这时你会怎么办?2、举例说明妥协的方法。

教学参考素材】有一种智慧叫妥协潘江祥曹魏时,魏明帝去世,太子曹芳年仅8岁,所以魏明帝在死前便托付司马懿和曹爽辅政。

曹爽一心想独揽大权,所以就施展阴谋,让曹芳将司马懿封为太傅,使其有职无权,夺了他的兵权,并架空了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

司马懿也始终觊觎曹魏政权,但是如今他却无法不妥协,因为如今曹爽手握大权,稍有不慎就会被他借机除掉,所以他就称病谢朝,闭门不出。

曹爽对他还是不放心,就有意派李胜去探视。

司马懿得知之后,就装作病得很厉害,行动都得让两个婢女搀扶,穿衣服也穿不上,喝粥都流到嘴外边来。

李胜跟他说话,他也听不清楚,糊糊涂涂的,似乎快死的样子。

李胜回去之后报告了曹爽。

曹爽认为司马懿快要死了,就不以为意,但是没想到就在他放松警惕的时候,司马懿却趁其出游之机,率心腹手下及家丁将他捕获,然后罗织罪名将他全家都杀掉,
胜利把握了曹魏大权,为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

对于曹爽和司马懿的功过是非自有史家评论,而我们作为一般人从司马懿智斗曹爽的故事中,能够看到的是司马懿的妥协。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假如跟曹爽硬拼不行能取胜,反而会招致三族被屠灭的后果,所以就装病扮傻,表现得十分怯懦,因此保全了自己的力量,随后发动还击达成了最终目标。

司马懿的事情,我们一般人不会遇到,但是事不同理同,“以大见小〞,对我们来说,在遇到一些临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不妨试着去妥协,去临时地让步,然后再找准时机去解决。

既然“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持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那为什么不“留得XX山在〞,等待有利时机再去解决这一问题。

而这样岂不更是坚持,是一种更好的坚持吗?所以说,妥协不是投降,不是脆弱,也不是怯懦,而更是坚持!心理学背景学问】一、社会性认知:
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心情、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的进展相适应。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进展是从具体的、片面的向抽象的、较为全面的认识过渡。

与此同时,随着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成分的渐渐削减,儿童对他人的认识也渐渐趋于客观和深刻。

二、角色采择能力在小学儿童认识、理解他人的行为过程中,角色采择技能的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谓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实行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
一种认知技能。

在小学时期,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有了显著的进展。

塞尔曼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的进展表现出五个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异的观点〔3-6岁〕。

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与己不同,因此往往依据自己的阅历来作反应。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

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缘由。

认为他人所做的即是其所想的,而不能了解他人行动前的思想。

阶段2: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岁〕。

儿童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

他们已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预报他人的行为反应,但儿童还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阶段3:互相角色采择〔10-12岁〕。

儿童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他人也可能这么做,能够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解释和反应。

阶段4:社会和风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岁〕。

儿童开始运用社会系统和信息来分析、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