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一轮规范特训:2-3-2_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_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2016·桂林模拟]下图为某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种产品成本结构比较图。
读图完成1~2题。
1.在四地中,距市场最近的可能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答案 D
解析读图,图示为某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成本结构,运输同样的产品,运费最低的丁地应该距市场最近,D对。
2.该企业最有可能属于()
A.钢铁工业B.石化工业
C.制糖工业D.棉纺工业
答案 D
解析根据图例,该企业人工费占成本的比重最大,应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钢铁、石化都是资金、技术占比重较多的工业,生产需要劳动力少,A、B错。
制糖工业是原料指向型,原料占主要地位,C错。
只有棉纺工业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D对。
[2016·山东青岛模拟]棉花原产于印度,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15世纪甲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下图为甲国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限制该国棉花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温和,棉花需求量小
B.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
C.地势低平,涝渍严重
D.劳动力少,种植成本高
答案 B
解析据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以判断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西风带影响,全年温和多雨,据题干中棉花的生长习性喜光照,故该地光照条件不符合棉花生长要求,故B正确。
4.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D.乳畜业
答案 D
解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故可以发展的
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
“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
读下图,完成5~6题。
5.影响“垂直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粮食需求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D.劳动力数量
答案 C
解析“垂直农业”需要模拟农作物生长的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因此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
选C。
6.“垂直农业”对未来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对粮食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减轻交通运输业的压力和能源消耗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从题干可知,“垂直农业”就近市场布局,从而减少了运输环节;“垂直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减弱,规避灾害的能力增强。
选B。
[2016·江西赣州高三联考]下图为某种农产品进、出口国分布示意图,读图回
答7~8题。
7.该农产品是()
A.稻谷B.牛肉
C.玉米D.咖啡
答案 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产品主要的出口国为美洲的国家,进口国主要是欧洲和亚洲国家。
玉米的原产地是墨西哥或中美洲,以后直到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C正确;稻谷被称为是亚洲的粮食,且属于自给型农业地域类型,A错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为阿根廷,B错误;咖啡属于热带经济作物,种植范围不符,D错误。
8.该农产品在西半球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
C.种植园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 B
解析稻谷种植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咖啡种植对应的是热带种植园农业,牛肉出口对应的是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作物为小麦和玉米,据以上的分析得出B正确。
[2015·南京二模]下图是加拿大多伦多市约翰农场土地利用示意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约翰家五口人,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
读图回答9~11题。
9.有关该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合理的描述是()
A.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分配均匀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均匀
答案 D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地全年降水均匀,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10.该农场生产的特点()
①商品率高②水利工程量大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精耕细作⑤专业化程度高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⑤D.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表明该地地广人稀,农业商品率和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也较高。
11.该农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及好处是()
A.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经济效益
B.家庭农场经营,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C.热量条件改善,以便于提高复种指数
D.增加经营种类,以提高生态效益
答案 A
解析从农场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判断为混合农业。
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二、非选择题(共2题,56分)
12.[2016·湖南长沙模拟](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家,产量居世界第五位;该国柑橘生产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形成优势产区。
年出口柑橘占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品种更新速度快,全年都有鲜果供应市场。
鲜果上市前需经过采摘后的商品化处理,果农、包装厂、销售商各自独立,分工明确。
材料二西班牙柑橘分布图。
(1)简析西班牙柑橘种植业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12分)
(2)西班牙与相邻的法国在欧洲水果、花卉等“时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请分析两国发展时鲜业的比较优势。
(8分)
(3)近年来,西班牙的柑橘销售很好,果农纷纷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对此专业人士围绕“扩大还是保持种植规模”展开了讨论,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8分)
答案(1)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或炎热干燥),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冬季温和,有利于作物安全过冬;沿海平原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灌溉方便等。
(2)西班牙位于法国以南,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农产品上市较早;法国距离欧洲腹地(市场)较近,货物运输更加便捷。
(3)观点一:赞成当地扩大种植规模。
理由:可以增加果农经济收入;便于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利于扩大就业机会等。
观点二:赞成保持原有种植规模。
理由: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利于在适度规模种植的基础上提高柑橘的质量;利于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业。
解析第(1)题,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回答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
第(2)题,西班牙和法国发展“时鲜业”的优势,可以结合所学的知识,从热量、市场、交通、科技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首先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阐述自己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13.(28分)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6月17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诚与澳大利亚贸易与投资部部长德鲁·罗布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分别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贸易协定》。
2015年12月20日第一次降税生效。
将在四年内取消澳洲奶制品行业关税。
将在九年内取消所有中国对澳洲牛肉的进口关税。
材料二下图为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示意图及部分地区气候资料统计图。
(1)①②③三地相比,①地降水最丰富,但其附近并未形成代表性的农业地域类型,试分析其原因。
(6分)
(2)图中R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分析该地发展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
(8分)
(3)近年来,中澳农业合作日益加深。
澳大利亚发展农业生产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8分)
(4)近期,我国某乳业集团计划在澳大利亚投资兴建乳制品生产基地,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6分)
答案(1)热带雨林区难以开发;当地重视对雨林区的保护;当地人口稀少。
(2)大牧场放牧业地广人稀,土地价格低廉;为热带草原气候,草类茂盛;靠近港口,便于产品输出。
(3)因地制宜实现农业生产区域化,形成农业带;加强农业生产过程和环节的专业化;增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机械化生产。
(4)可行。
理由:当地奶源品质好,原料充足;两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可面向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
不可行。
理由:当地劳动力不足,生产成本高;距离中国市场远,运费高;澳大利亚人口较少,当地市场狭小。
解析(1)气候资料显示,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是可以形成热带种植园农业的,而该地没有形成代表性的农业地域类型,因此要围绕社会经济及技术因素去分析。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澳大利亚重视环保;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从技术条件看,热带雨林区难以开发。
(2)确定R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在于确定该地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
该地地处澳大利亚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草类茂盛,地广人稀,由此可推测出当地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其区位优势可从气候、人口密度及交通运输状况等角度去分析。
(3)我国农业发展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科技投入等方面的经验。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选择可行或不可行都可以,注意自圆其说。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