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解析》
《过秦论》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一篇著名政论文。

文章气势磅礴,论述了秦王朝从兴起到灭亡的过程,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学习这篇经典文言文,对于提升我们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的详细解析。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简介
贾谊,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政论文风格犀利,言辞激切,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过秦论》是其代表作之一。

2. 文体特点
《过秦论》是一篇史论。

史论是一种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
评论对象,分析其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的文体。

二、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1)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兴起)
(2)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3)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 一词多义
(1)制
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②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
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2)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
②追亡逐北(逃亡的人)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
(3)利
①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
3. 古今异义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
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山东省。

4.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外:对内、对外)
(2)名词作动词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3)动词使动用法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争斗)
②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4)形容词作动词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
三、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 被动句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3. 省略句
(1)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2)铸以为金人十二(“十二”后省略“个”)
4. 倒装句
(1)宾语前置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正常语序为“不施仁义而攻守之势
异也”。

(2)定语后置
铸以为金人十二。

正常语序为“铸以为十二金人”。

(3)介词结构后置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
君也。

正常语序为“陈涉之位,非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尊也”。

四、文章内容分析
1. 主要内容
《过秦论》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主要分析上篇。


章开篇以秦孝公的雄心壮志和商鞅变法为背景,论述了秦国逐渐强
大的过程。

接着,通过描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暴政,如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指出秦朝的灭亡是由于不施仁义。

最后,作者以陈涉
起义为例,说明秦朝的灭亡是因为失去民心。

2. 写作特色
(1)对比鲜明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如秦国与六国的对比、秦始皇与陈涉
的对比等。

通过对比,突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铺陈夸张
作者在描写秦国的强大和秦始皇的功绩时,运用了铺陈夸张的
手法,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等,使文章气势磅礴。

(3)以史为鉴
文章通过对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汉朝统
治者的劝谏之意,希望汉朝统治者能够吸取秦朝的教训,实行仁政,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五、总结
《过秦论》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通过对秦朝兴衰的论述,总
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掌握丰富的文
言文知识点,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
式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思想内涵,如对比鲜明、铺陈夸张、以史为鉴等。

这些知识点和写作技巧
对于我们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摘要:本文对《过秦论》的文言文知识点进行了全面解析。


括作者贾谊的简介及文体特点,重点字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倒装句等内容。

还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进行了分析,指出
其对比鲜明、铺陈夸张、以史为鉴的特点。

最后总结了学习《过秦论》对于掌握文言文知识点和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意义。

通过
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文言
文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