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问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问路》
1.中班语言《问路》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礼貌用语“请问、谢谢、再见”。
2.引导幼儿知道迷路了该怎么办,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家的地址。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动物头饰、动画片、小汽车
活动重点:
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培养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难点:
知道迷路了该怎么办,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家的地址。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话题。
1、师:一只鼠先生和一只鼠小姐(出示图片),他们俩在聊天,鼠小姐说:“我刚盖了一座黄色的小房子请你去我家做客吧。
”于是,鼠小姐把她家的地址留给了鼠先生,她邀请鼠先生去她家做客,那请问小朋友地址是什么?(让幼儿充分理解“地址”的意义)
师:对!“地址”说的就是你的家在哪里?(举例说明)
2、师:请小朋友猜一猜鼠先生会不会去鼠小姐家做客呢?
二、出示故事ppt,边讲故事边提问:(边出示课件边提问边讲述故事内容,通过猜一猜、想一想激发幼儿兴趣)
1、师:鼠先生要去鼠小姐家,可怎么也找不到鼠小姐留给他的地址了,没有了地址,他在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会迷路)。
2、鼠先生迷路了该怎么办,谁来想一个办法?(请幼儿想办法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鼠先生是怎么解决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鼠先生开着他的红色小汽车来到一片森林里,看到一座绿色的房子,请小朋友想一想来到别人家门前应该先干嘛?
小结:是的,为了表示礼貌,我们应该先敲敲门,或者是按门铃,让我们一起伸出小手指来和鼠先生来按门铃吧。
(师幼一起模仿按门铃)
4、请小朋友想一想鼠先生是怎么向小青蛙问路的?(学习礼貌用语的使用方法)
小结:鼠先生说:“请问去鼠小姐的家怎么走?”鼠先生用了‘请问’二字,说明鼠先生很有礼貌,我们来听一听小青蛙是怎么说的。
(播放ppt中小青蛙的声音)
5、鼠先生来到一座明亮的红色小房子前,这会是谁的家呢,请小朋友来猜一猜?(猜完播放大公鸡声音)公鸡说笔直走,请问“笔直走”是什么意思?
师:笔直走就是一直向前走不转弯。
(请小朋友表演笔直走。
)
6、鼠先生又来到一座褐色的房子前,这会是谁的家呢?请小朋友猜一猜?(播放ppt中小熊的声音)小熊说向左转,请问“左边”在哪?(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左转弯怎么走)。
7、请小朋友猜一猜大城堡里住的是谁?听听大狮子是怎么说的(播放大狮子的声音)大狮子的旁边果然有一座黄色的小房子,这是鼠小姐的家
吗?三、播放动画片,完整欣赏故事。
(带着疑问欣赏故事,更加调动幼儿的探索欲望)
揭示秘密:鼠小姐的家就在黄色的小房子里。
小动物们帮助了鼠先生找到了鼠小姐的家,他们好开心呀。
这是为什么呢?(对!能够帮助别人就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如果你在马路上遇到了迷路的人,会怎么办呢?你会觉得怎么
样?
四、情景表演(让幼儿体验表演活动带来的乐趣)
1、请个别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练习故事里的对话部分。
2、分组扮演不同角色,表演故事。
五、结束与延伸
小朋友表演的真精彩,你们一定要记住:去别人家做客千万不要忘记地址哦。
我想请小朋友到我家来做客,我家的地址是衡王府花园,出了幼儿园一直走,向左转就到了,小朋友想请我去你家做客吗?你家的地址在哪呢?(请个别小朋友说说自己的详细地址)不知道你家的地址的小朋友,回家问问家人,把地址写在纸上,明天来告诉我吧!
2.中班语言《问路》篇2
(自设话题)
河北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镇新民学校张秀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较流利地使用普通话,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
有礼貌,能说清楚。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针对不同情况随机问答。
3.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实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沟通与统一。
教学重点
1.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2.学会如何问路。
教学难点
针对不同情况随机问答,文明和谐地与人交往。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揭示题目;孩子们,如果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认识路,该怎么办?(……打、向别人请教)这都是好办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如何问路的话题(师板书问路)。
[说明:以熟悉的生活常识为内容,顺利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
2.明确问路要求。
师:同学们,张老师第一次到咱们学校,感到很陌生,我想问一下路行
吗?(行。
)
师:喂,办公室怎么走?
生:二楼……
师:谢谢你,孩子,你真热情,(面向全体同学)你们觉得张老师的话问得合适吗?
生(集体):合适。
师:那老师再问一次,你们仔细听:“喂,办公室怎么走?”
生1:不合适,没说问谁的办公室。
生2:还有用“喂”不礼貌,应该有个称呼。
师:假如我就找你们罗老师的办公室,那应该怎么问呢?
生:请问,小同学,去你们罗老师的办公室怎么走?
师:好,请坐,看来问路时不仅要有礼貌,还要说清楚,而且要听仔细!(板书:有礼貌、说清楚)
[说明:揭题后以不礼貌、不清楚的问话导入,在生活的反差中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
这样,既拉近了师生距离,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心境下走进生活、进入课堂、明确目标,课堂学习内容也明朗化了。
]
二、学习问题
1.学习不同称呼的问题
师:现在咱们就来向他们问问路吧!看谁问得既清楚又有礼貌,其他小朋友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出示图片:
图片1:老爷爷
图片2:老奶奶
图片3:叔叔
图片4:阿姨
图片5:大哥哥
图片6:大姐姐
(每一幅图片出示后,同学们都踊跃举手发言,根据图片人物的不同,孩子们有礼貌地给予不同的称呼。
老师针对孩子们形式多样的问路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并随机板书礼貌用语。
)
师:孩子们,看来不管向谁问路都要有礼貌,还要有一个合适的称呼。
2.不同场景的问路
师:孩子们,当你问路时,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问?(出示图片,图中是正在看报的阿姨。
)
生1:阿姨,打扰一下……
师:“打扰”用得真好。
生2:阿姨,请问……
师: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生3:对不起,打扰一下……
师:小朋友,你真客气!阿姨一定很乐意给你指路的。
……
师:当你在热闹的大街上找不到回家的路,你一般会找谁问路呢?(警察叔叔。
)对,最好去问交警叔叔,瞧,交警叔叔正忙着呢?谁来扮演这个迷路的孩子。
生1:交警叔叔,我家住在××路××街××家属楼,可我现在迷路了,您能帮我吗?
……
师:你们知道你们家的地址吗?(有一小部分同学举手。
)不知道的孩子今天回家问问爸爸妈妈。
孩子们,你们平时一定要记住自己家的住址,留意你们家附近标志性的建筑物或路标。
外出时还要知道你去的地方的地址,便于联系。
[说明:创设两种不同的角色情境,让学生在表演中不仅具有礼貌的言行、完整清楚的表达,更体现出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
3.师生互动表演问路
师:孩子们,你们学会问路了吗?(学会了。
)谁来向我问路呢?(师扮演路上一人物。
)
生1:请问阿姨去××路怎么走?
师:对不起,孩子我不知道(生表现出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样子或说“没关系”等)。
孩子们,你们如果遇到刚才这种情况不要灰心,再大胆地去问问别人。
师:谁还问?
生2:请问阿姨,去××地方怎么走?
师:小朋友,从这儿往……
生2:谢谢您!
……
师:小朋友们,当别人向你问路时,你应该热情地为他人指路,帮助别人也是一种美德。
[说明:生活情境中师生互动,继续创设问路时的特殊情境。
]
三、学生设想生活场景表演问路,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们,想象一下,生活中会有哪些问路的情景?自由组合表演一下。
表演时,注意有礼貌,把话说清楚,还可以加入自己的动作。
看看哪个组的表演最精彩,一会儿上台表演。
1.学生自由组合开始练习
2.选择学生表演问路
[说明:生生互动中问路,这是教师把交际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创造性地创设情境,使他们在自由、民主的气氛中积极参与、乐于表达,在体验中不断成长。
]
四、教师总结
孩子们,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问路也大有学问,还让我们懂得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别忘了去请教别人,更别忘了我们也要真诚地帮助向我们请教的人。
3.中班语言《问路》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问路指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的听说课,也是这一册中最后一次听说训练。
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序
本学期听说训练的要求是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内容,并学会简单交际应用中的应对用语。
《问路》则是延续《打》后第二次进行交际性听说的教材。
它由三部分组成。
为什么要问路、怎样问路指路和结果怎样。
因为小兰把写着冬冬家地址的小纸条不知放哪儿去了,小兰到冬冬家玩,于是就要问路。
小兰边问,民警叔叔边指,最后小兰找到冬冬的家。
教材按照不清楚具体地址——小兰问路、民警指路——找到冬冬的家这样的事情发展顺序写下来,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便于学生述说。
(2)有物
这节听说训练的重点则是问路和指路的对话训练。
如何让学生较易地掌握应对用语呢?教材图文并茂,插图的适当出现,则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上民警叔叔的姿势、脸部的表情和手指的动作来体会他指路时的热情态度。
文章则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在民警叔叔指路的那段话里,除了态度热情外,还要注意指清路名、方向、标记等,这是很重要的基本知识。
同理,小兰问路时态度该怎样,注意什么,礼貌用语该怎样运用等都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体会、——掌握。
教材有血有肉,声情并茂,变一段枯燥乏味的听说训练为一段连贯生动的对话训练。
(3)有用
本节课的问路指路用的日常应对用语,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又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
加之教材内容丰富,画面形象,在训练学生的会话能力上又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真正体现了听说训练的广泛性、交际性和实用性。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知识、能力、情感三条线,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懂得问路时态度要有礼、问得要得体;指路时态度要热情、指得清楚。
(2)初步学会问路和指路,能说清一段连贯的对话。
(3)能把学校到自己家里的路线说清楚。
3.教学重难点
本节听说训练的重点内容有三大块:①问路和指路要注意什么?②分角色表演问路和指路。
③能说清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
三块中难以掌握的是理解指路时必须注意什么。
这必须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去概括。
由于指路时关系到实际的方向,可能和地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相矛盾,所以说清学校到自己家里的路线也是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由于这是一篇具有生活气息的生动活泼的听说训练教材,于是沿袭传统的“揭题——出示图片——指导观察——小段分说——整篇总说”的听说训练模式,大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融“优美的动画揭题,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读读说说、演演说说、画画说说、评评说说”于一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教师的主导精神,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2.学法
学生是学习主体,听说技能的掌握也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熟练。
因此这节听说训练以学生的自学和表演为主。
通过自学让学生明白听说训练的要求,懂得问路和指路时须注意的问题,再通过表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中提高交际会话能力,出色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程序
1.讲述精彩故事,展示生活画面——揭题
运用故事激发兴趣,是我们教学中常见的导入揭题方法。
但多媒体计算机集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动画、视频图像于一体。
它的大容量信息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感性素材,为听说训练创设了优美的情境。
于是,上课一开始,我就边讲故事《糟糕的大头儿子》,边又为它添上新奇的一笔——动画展现生动画面。
如“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正是一年春游的好季节。
”马上画面上就出现鸟语花香、桃红柳绿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再如当讲到“当大头儿子来到第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糟了!爸爸给的路线图不见了。
”画面上先出现一个十字路口,再出示一个大头儿子摸摸后脑勺的头像,最后音乐提醒,出现字幕:“糟了,路线图不见了。
”这样画面清晰,条理清楚,形象生动,其中也蕴含了大头儿子接着为什么问路的原因。
同理接下来“大头儿子没礼貌地问路,小白鸽不负责任地指路,以致最后大头儿子仍在十字路口,伤心地流下眼泪”也都出示了一连串的动画,不但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故事,饶有兴趣地走进课堂。
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大头儿子在小白鸽的指路下,为什么找不到长城呢?它们到底该怎样问路和指路呢?教师在学生悬念迭起,思维被疑问所激活的时候顺势揭题,导入听说训练。
2.勇闯三关,扎实训练
美国蓍名教育家布卢姆曾说:“如果学生对教学目标有明确标准的话,如果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帮助,所有的学生均能掌握学校所教的大量东西”。
于是我就带领学生去闯听说训练三大关。
第一关就是内容关。
如图所示:这三道题其实就是本节听说课的重点,特别是后两道题问路和指路的要求更是本节课的中心。
让学生通过自学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接着训练听说技能。
技能是明确目标、掌握方法后通过不断的变式训练而形成的。
紧接着我就出示:
当学生自由表演、指中表演,再议议评评后,已初步具有操作问路和指路的能力时,我就带他们闯进第三关:
以上三关,从熟悉要求——掌握方法,初步运用——两次迁移,多次运用;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同时勇闯三关,争夺金杯,形式新颖,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
为攻克内容关,学生迅速地积极凭借教材,阅读思考,解决问题。
接着分角色表演,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掌握方法。
为顺利闯过练习关,学生必须动脑、动手、动口来攻克难关。
教师则重在指导、点拨、评价,还可以让学生再次借助电脑形象演示行走的路线(包括方向、路名、标记等)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指路的难点。
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整个课堂教学实现优教、优学。
3.首尾呼应,小结回味
好的课堂教学结尾,不仅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
当学生闯三关后,我又重新带领他们回到故事中,把故事揭题中留下的问题放在课内将结束之际解决,让学生判断刚才大头儿子糟糕在哪?他该怎样问路呢?小白鸽又该怎样正确指路呢?让学生在辨析明理中再次提高认识,也从学生的信息交流中反馈教学的效果。
这样首尾呼应、完整鲜明。
最后课在大头儿子经过小白鸽的指点,终于找到长城,师生共同欣赏长城美景的愉悦气氛中结束。
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课也得到了美的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