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朝鲜族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朝鲜族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
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A.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 = –57.3kJ/mol,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C.由C(石墨)→C(金刚石);△H = +73 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在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 = –285.8kJ/mol
2、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乙醇和乙酸混合共热制取乙酸乙酯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C.在苯中滴入浓硝酸制硝基苯
D.将铜丝在酒精灯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3、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选项离子
A K+、SO、Cl-、HS-
B Na+、Al3+、Cl-、HCO
C H+、Ba2+、NO、CH3COO-
D Fe2+、Na+、NO、ClO-
4、某溶液中有Mg2+、Fe2+、Fe3+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过滤,在滤渣中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所得溶液中大量增加的阳离子是( )
A.Mg2+B.Fe2+C.Fe3+D.Al3+
5、温度为25℃时,将0.23 g 钠投入到100g 水中充分反应,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为100mL ,则该溶液的pH 为 A .1 B .13 C .12 D .10
6、如图是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Cu-Zn 原电池
B .粗铜的精炼
C .铁片镀锌
D .验证氯化钠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
7、比亚迪公司开发了具有多项专利的锂钒氧化物二次电池,其对环境无污染,能量密度高,电池总反应为:
25x 25V O Li
Li V O x +充电放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e Li x x x -=
B .若放电时转移0.2mol 电子,则用去的锂为1.4x g
C .锂在放电时做负极材料,充电时为阴极材料
D .该电池充电时阳极的反应为:
x 2525Li V O V O Li xe x -+
-=+
8、一定条件下,Al 3+
不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 A .氨水 B .盐酸中的溶质 C .水 D .过量烧碱溶液
9、我国成功实现持续开采可燃冰。
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海底300m~3000m 的深度形成的固体,可表示为mCH 4·nH 2O 。
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形成可燃冰必须具备的( ) A .低压 B .低温 C .高压 D .充足的CH 4来源 10、关于物质的类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盐水、糖水、冰水都属于混合物 B .烧碱、火碱、消石灰都属于碱
C.KHSO4、HCl、HNO3在水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都属于酸
D.溶液、胶体、浊液都属于稳定的分散系
11、阿司匹林双名乙酰水杨酸(),推断它不应具有的性质()
A.与NaOH溶液反应B.与金属钠反应
C.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12、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A﹤C
C.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但能提高转化率
D.整个反应的ΔH=E1-E2
13、已知反应:HCl(g)=1/2H2(g)+1/2C12(g)△H=+92.3kJ•mol﹣1,则反应H2(g)+Cl2(g)=2HCl(g)的△H 为()
A.﹣184.6kJ•mol﹣1B.﹣92.3kJ•mol﹣1C.﹣369.2kJ•mol﹣1D.+92.3kJ•mol﹣1
14、电解精炼铜和电镀,阳极分别是( )
A.粗铜、镀层B.粗铜、镀件C.精铜、镀层D.精铜、镀件
15、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 HA>K HB>K 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
16、下列关于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钢铁制品的质量减轻 B .镀铜铁表面有划损时,仍能阻止铁被氧化 C .纯银在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而渐渐变暗
D .为保护海水中的钢铁设备不被腐蚀,可外接直流电源使钢铁表面的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1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NaCl 晶胞中Na +的配位数为6且构成正八面体
B .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 ===C(石墨,s) ΔH >0
C .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 ,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 。
假设熔化热完全用于打破冰的氢键,最多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则每摩尔冰中平均有2 mol 氢键
D .石墨中的碳原子采用sp 2杂化构成平面层状结构,12g 石墨中碳碳键数为1.5N A
18、下列有关反应:4NH 3(g)+5O 2(g)=4NO(g)+6H 2O(g) △H=-905 kJ/mol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中每4molNH 3(g)被氧化,放出905 kJ 热量
C .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 .生成物的总键能小于反应物的总键能
19、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O 5,1mol 该酯完全水解得到1mol 羧酸和2mol 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 .C 14H 18O 5 B .C 16H 25O 4 C .C 14H 22O 5 D .C 14H 10O 4
20、烷烃是由某单烯烃与H 2加成后的产物,考虑烯烃的顺反异构,则这种单烯烃的
结构可能有
A .4种
B .5种
C .7种
D .9种
21、分别用等量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和足量的CuO 制备单质铜,有人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①Fe 24H SO −−−→H 2CuO −−−→Cu,②CuO 24H SO −−−→CuSO 4Fe −−−−→Cu ,对制备得到Cu 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一样多 B .②多 C .①多 D .无法判断
22、常温下,0.2 mol/L 的一元碱BOH 与等浓度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OH为强碱
B.该混合液pH=7
C.该混合溶液中:c(B+)+c(Y)=c(Cl-)
D.图中X表示BOH,Y表示H+,Z表示OH-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链烃A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1 mol A完全燃烧消耗7 mol氧气,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A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
E。
E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顺反异构,由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与金属钠反应能放出气体,由F转化为G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由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B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B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某实验室废液中含有Fe3+、Fe2+、Cu2+、Ag+四种金属阳离子,实验室设计了下述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⑴沉淀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操作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验可排放的废水中不含Fe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维生素C的分子式是C6H8O6,水溶液呈酸性,高温或较长时间受热易损耗,许多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例如:新鲜橙汁中含维生素C浓度在500mg·L-1左右。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实验,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分析报告,请根据此报告填写有关空白。
Ⅰ实验目的:测定××牌软包装鲜橙汁维生素C含量。
Ⅱ实验原理:C6H8O6+I2→C6H6O6+2H++2I-。
Ⅲ实验用品和试剂:
①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②试剂:浓度为7.50×10-3mol·L-1的标准碘(水)溶液,指示剂,蒸馏水等。
Ⅳ实验过程:洗涤仪器,检查是否漏液,用标准液润洗后装好标准液待用。
在此步操作中,需用标准液润洗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打开橙汁包,目测:颜色-橙黄色,澄清度-好,将仪器____________盛装该橙汁润洗2~3遍,移取20.00mL橙汁入锥形瓶,向瓶中加入2滴指示剂,该指示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用左手操作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
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
数据记录和处理:(设计出表格,将三次滴定所得数据都填入表格中),若经数据处理,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体积平均值为20.00mL,则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___________mg·L-1。
26、(10分)如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制备气体并进行某些物质的检验和性质实验的装置,A是制备气体的装置,
C、D、E、F中盛装的液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试回答:
如果A中的固体物质是碳,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浓硫酸,试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若要检验生成的产物,则B、C、D、E、F中应分别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E中试剂和C中相同,E中试剂所起的作用__,B装置除可检出某产物外,还可起到__作用。
若进行上述实验时在F中得到10.0 g固体,则A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个。
27、(12分)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20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滴定结果如下:
NaOH起始读数NaOH终点读数
第一次 0.10mL 18.60mL
第二次 0.30mL 18.00mL
(1)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1. 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B.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28、(14分)Ⅰ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SiF4(g)+2H2O(g)SiO2(s)+4HF(g)ΔH=+148.9 kJ·mol-1。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v消耗(SiF4)=4v生成(HF) 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c.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d.HF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表中t2>t1)所示。
反应时间/min n(SiF4)/mol n(H2O)/mol
0 1.20 2.40
t10.80 a
t2 b 1.60
通过a或b的值及化学平衡原理说明t1时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________。
Ⅱ. 碳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
反应C(s)+ H2O(g)CO(g) +H2(g) ΔH= +131.3 kJ•mol-1,达到平衡后,体积不变时,以下有利于提高H2产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A.增加碳的用量B.升高温度C.用CO吸收剂除去CO D.加入催化剂已知,C(s)+ CO2(g2CO(g)
△H=+172.5kJ•mol-1
则反应CO(g)+H2O(g)CO2(g)+H2(g) 的△H=_________kJ•mol-1。
CO与H2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甲醇是一种燃料,可利用甲醇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做电极,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_______。
在一定温度下,将CO(g)和H2O(g)各0.16 mol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数据:
t / min 2 4 7 9
n(H2O)/mol 0.12 0.11 0.10 0.10
①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达到新平衡前v(逆)_____v(正)(填“>”、“<”或“=”) 。
②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③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0.1mol CO和0.1mol H2O(g),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9、(10分)⑴有机物A和B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其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均不变。
①若A是分子中含8个氢原子的烃,B是分子中含3个碳原子的烃的含氧衍生物。
写出两组符合上述要求的有机物的分子式:
a、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2: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b、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②A是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的烃,B是饱和链烃的一元含氧衍生物。
则A分子式为__________;B的分子式为________;符合B分子式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
⑵.烷烃CH3CH2CH(CH2CH2CH3)CH(CH3)2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2、D
3、A
4、C
5、B
6、D
7、B
8、B
9、A
10、B
11、C
12、B
13、A
14、A
15、C
16、D
17、B
18、D
19、A
20、C
21、B
22、C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CH3)2CHC≡CH不存在(CH3)2CHCH===CH2+Br2(CH3)2CHBrCH2Br NaOH水溶液/加热
(CH3)2CHCHOHCH2OH+HOCOCH2CH2COOH+2H2O
24、Fe、Cu、Ag溶液由浅绿色变黄色取适量可排放废水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若无血红色出现,则不含Fe3+
25、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淀粉溶液锥形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颜色不恢复1320
26、C+2H2SO4(浓)CO2↑+2SO2↑+2H2O无水CuSO4品红溶液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
清石灰水检验SO2是否已被除尽防倒吸 2.408×1023
27、0.1448mol/L滴加最后一滴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且半分钟之内不变色BD
28、165bcd a=1.60(或b=0.80),说明在一定条件下,t1~t2时各组分的浓度(或物质的量)均已不再发生改变,则t1时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C - 41.2 CH3OH‑6e-+ H2O =CO2+6H+< K=9/25或0.36 不变29、272 C4H8C3H6O C7H8C3H8O3C4H10C3H8O32-甲基-3-乙基己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