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算二十四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算二十四点》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在一线课堂的工作了近十一年的小学数学教师,大大小小的教研课、公开课、展示课也已经经历了不少,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课,我从不打无把握之战。

每次都会请一些老教师、骨干教师去听我的课,让他们给我指点迷津、传经授道。

让我印象最深刻是那一次上苏教版上册《算二十四点》的课。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操作实践算24点的扑克游戏,使学生巩固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并且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确立了教学目标,我就精心设计了教学流程,并且请来了我校在数学教学方面较优秀的黄老师、张老师和盛老师,一堂课下来,他们三位老师在导入、新课的第一和二两部分过度、练习巩固三个方面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及时进行了修改:
一、激趣导入部分
原设计:1、全班齐做1——7的乘法口诀拍手歌
2、出示A——9扑克牌,让学生认识。

3、告知:我们今天利用扑克牌来学习:“算二十四点”(板书课题)
第一次点评:1、全班齐做1——7的乘法口诀拍手歌看似很热闹,班级气氛很热烈,但是1——7的口诀太长学生刚开始读兴趣还很高昂,到后来就泄气了。

2、时间过长,导致后来新授部分时间紧张。

3、这个游戏为算24点的方法做铺垫不合理,甚至多余。

新设计:1、抢答游戏,师:出示4×()=24 ()×3=24
2、介绍扑克牌:今天有几位朋友来参加我们的学习,大家想知道吗?出示A——9扑克牌,并一一认识
3、导入课题:今天咱们就是用这些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学习“算24点”的(板书课题),你们想学吗?(生:想)
再一次点评:1、游戏导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并且为新授课做了很好的伏笔。

2、亲切的语言介绍扑克牌并顺理成章的导入了新课,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时间处理的也非常合理。

二、新课中的过度部分
原设计:1、介绍“算24点”的方法
2、活动一,任意选三张扑克牌让生独自进行计算,然后班级内交流方法。

3、活动二,任意选四张扑克牌也是让学生独自计算,让后班级内交流方法
第一次点评:1、介绍方法后,部分学生对玩法还模棱两可。

能实际操作就好了。

2、起步就用三张扑克牌进行计算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

3、玩四张扑克牌计算的时候应该建立在三张扑克牌不能计算的时候,并且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应该巡视指导。

新设计:1、用两张牌算出24点
提问:找出能算出24的两张牌?你是怎么算的?(4×6,3×8)任意的选两张牌,比如3和9,你还能算出24吗?那能算出什么呢?小结:同样的两个数能用+-×÷得到不同的结果。

(板书+-×÷)
2、用三张牌算出24点
A.3和9不能算出24,那在1-9中再找一张,从自己的牌中找出来,算出24吧。

说一说你的方法。

讲述:在算24点中,我们通常想口诀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努力是几个数字组合得到3和8,4和6.
B.老师也找出了一张牌3.9.5。

请学生独立思考,板书计算过程。

板书中介绍:用选出的两个数算出得数,再用得数和另一个数进行计算。

每张牌上的数字只能使用1次。

这里有了3如果去找8,行吗?那么就放弃了吗?那改怎么办呢?
如果乘不行,就用加来试一试。

C:让学生从手中选出三张牌算出24,自己选一选想一想并说给同桌听一听。

请3人汇报
3、用四张牌算出24点
A.讲述:看来三张牌的确难不倒聪明的小朋友,那么如果现在变成四张牌,规则一样,你能行吗?
B.出示1、2、5、8你能算出24点吗?
并板书出提示:
()+()=6()÷()=4 ()×()=24
()+()=6()÷()=3 ()×()=24
()-()=4 ()-()=6 ()×()=24
告知:看来有的时候算24点的方法有很多种,只要遵守游戏规则,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是正确的。

再次点评:1.这样的新授设计的有坡度,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中很快的找到解决的方法。

2.学生在初次计算得到成功感时,他们能够很愿意的继续解决新的问题。

3.通过自己算,小组算,并让彼此之间说方法能够再一次让学有困难的学生得到方法。

三、练习巩固部分
原设计:请学生依次完成课本中的想想做做
第一次点评:布置学生完成书中的练习来巩固,太教条。

不如让学生用手中扑克牌进行练习,多次计算。

新设计:1.课堂中小组内比赛,四人为一组,每个人快速拿出一张扑克牌,看谁能先计算出结果。

2.家庭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

再一次点评:这样设计就比较灵活,而且训练学生的思维。

布置的家庭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的学习,还能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进过这三位老师的指点,在后来的一次县级教研室组织的公开教研活动中我的这节《算24点》得到了高度的好评。

每当通过一次次这样的磨课经历也让我更多的懂得了磨课的过程就是参与者、任教者共同成长的过程。

“磨课”将使参与者和任教者经历一个深层次的教育思考过程,他们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变革,更要考虑这样处理的理论依据,而这毫无疑问将促进教师个体的业务成长和教育素养的提升。

这也就是我
想的多次磨课才能成精品课,把很多人的思考方法与见地融合到一起才升华成智慧。

那就让我们一起百“磨”成“精”、聚“思”得“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