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教学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路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课程教学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0T09:05:50.78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8期作者:陈龙梅
[导读] 在高中的所有课程中,学好历史这门课,不仅增长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样也对学生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陈龙梅
四川省仪陇县宏德中学 637600
摘要:在高中的所有课程中,学好历史这门课,不仅增长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样也对学生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好历史这门课程,教学中需要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将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加以利用。
本文通过对仪陇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着重对红色文化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历史课程教学;红色教育资源与素材;应用路径
引言:红色教育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可分为以下三种:物质方面的红色资源指革命旧址、文物遗迹等;信息方面的红色资源指文献、视频、音乐、标语等;精神方面的红色资源指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红色教育资源是一种包含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奋斗史、英雄史的重要资源。
利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对高中生学习历史课程百利而无一害。
一、红色文化资源与素材在历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助于创新教学方式
在高中历史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课件、图片等多种方式相混合的呈现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一些文物遗迹或者历史片段等等。
不同的授课方式,不同的内容与形式,将我国伟大的革命精神与崇高的理想信念融入教学当中,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容易理解红色革命精神。
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了红色教育资源,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质量。
2.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课程产生兴趣
历史作为一门融杂了古今中外众多事件的一门学科,课本里的知识是与现实生活没有什么联系的,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历史时容易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从而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
而红色教育资源是一种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将地方的一些红色教育资源带入课堂。
让同学们感觉历史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摸得着,看得到,对其产生亲切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就会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加到历史的学习当中,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红色教育资源,就是与红色革命、红色精神有关一些资源,学生多接触,教师多讲述红色教育资源的内容及意义,让学生多发现身边的红色文化,有助于学生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向解放、走向独立而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
把身边的英雄遗迹带入高中历史的课堂之中,一幕幕画面直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共鸣,这也体现了历史学科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二、历史课程教学中红色教育资源的应用路径分析
1.仪陇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素材
仪陇县是身经百战且功勋显著的朱德同志和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同志的故里。
仪陇县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开设了多个以“两德”文化为主线,以红色革命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有朱德纪念园、金栗书岩、朱德故里景区、红色经典广场、张思德纪念馆、红九军政治部等多个景点。
这些景点的设立,形成了以仪陇县地域特色的红色资源,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文化资源。
将红色资源应用于教学,可建构学校校本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更切实的了解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红色革命精神,感受英雄的伟大情怀。
2.着力做好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工作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部分,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红色文化,理解红色精神。
极为重要的一点,教师在获取红色教育资源的时候,需要进行多次考察,证明历史的真实性,不可以将虚假的历史信息传递给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得到红色教育资源,比如参观就近的博物馆或者查阅相关资料等,深刻透切的了解红色教育知识。
同时,学校应当鼓励学生了解红色精神,在校园中传播红色知识。
这样就可以形成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相结合的红色知识传播系统,这更有利于学生红色知识学习,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3.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途径
(1)建构校本教学素材资源体系。
一堂课是否能吸引学生、是否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素材的选用极其关键,因而素材资源是备课的必备内容。
将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地域校本课程资源离不开素材体系的建构,一旦素材体系建构完成,对于教师教学、学校教育发展大有裨益。
将仪陇县所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相应归类并整理,通过有效素材资源体系建设,完善学校教学资源体系,形成红色教育的校本教材,也为地域教育发展提供特色可利用的素材。
(2)形成教学案例
备课阶段,通过学科研讨把相应素材资源与历史课程内容相互对应,为备课提供方向。
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设计范例。
例如,将朱德同志生平融入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以小见大,既能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建构历史思维,也能使学生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进而作用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在课堂上,将红色文化资源应用到高中历史的课堂上,可通过多个途径。
课堂导入环节,以仪陇县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为背景,通过朗读、音乐、动画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将红色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们,将同学们带入特定的情景当中,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为后面的讲课内容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课堂讲授环节,在涉及到相应知识点时,适当插入地域红色文化素材,或是将素材作为课堂线索贯通整堂课,都能极大提升课堂整合性。
课后阶段,利用课余的时间,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探究的活动,设定一个固定的主题,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到仪陇县各地搜集“红色精神”内涵,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总结,最后以分组演讲的方式结束活动。
利用课外探究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励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历史课堂的质量。
结束语
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分析,可以知道红色文化资源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同时,红色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使课程资源变得丰富多彩,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去实地参观考察先烈遗迹,从而理解红色革命精神,增强学生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
大力推广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利用对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学校教育发展改革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马卫东.历史教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2]张向阳.历史教学论.长春出版社.2011.8.
[3]肖发生.定位与提升:“红色资源”的再认识.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1.
[4]陈志刚,翟霄宇.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