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黄石市单招考试语文模拟卷(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湖北黄石市单招考试语文模拟卷(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将下面4句话填在括号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淋沥淋沥地下着。

可是只要琴声一奏起来,雨点似乎也活泼起来,( )。

他们是多么淘气啊!
①洒在行人的雨伞下
②洒得长长的小巷里一片湿湿的,发出亮光来
③洒到人家关着的窗玻璃上
④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
A.④③①②
B.③①④②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2.下边选项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穿流不息粗犷一如继往
B.一诺千斤再接再励水龙头
C.名信片入场券人情事故
D.追溯金榜题名滥竽充数
3.对第③段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选用“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重点描绘这两句诗的意境。

B.这一段主要表现“一”字使用的情致,并且列举了大量的诗句加以说明。

C.这一段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诗句中的“一”固然有以一当十的效果,但如用“数”字替换,亦是情致盎然。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销售额发愤图强杜撰松弛
B.磋商骨刺诡辩论得鱼忘荃
C.蜇伏锥心泣血刽子手萃取
D.洗涤剂珊珊来迟攻略就绪
5.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什么?()
A.人类改变大自然
B.人类改造大自然
C.人类善待大自然
D.人类影响大自然
6.《秋水》中,庄子用“毫末之在于马体”来说明人的认识有限,这种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7.《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所批评的“终南捷径”,指的是( )
A.求学为做官发财
B.考试为混取文凭
C.败德以迎合流俗
D.抄袭以骗得名利
8.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狮子国是指____( )
A.孟加拉国
B.斯里兰卡
C.新加坡
D.英国
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
A.人的进化与人的异化并肩而行,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

B.在短时间内,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还十分不强壮。

C.由于体态相同,谁也难以分辨出它们是旧巢双燕。

D.我忽然想到了他曾经告诉我他小时候的故亊。

10.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

B.我问他为什么直到今大才说出事情的真相?他支支吾吾地,没有正面回答我。

C.卡森在论战中具有两个决定性的力量,尊重事实和非凡的个人勇气。

她反复地推敲过《寂静的春天》中的每一段话。

D.有一种生物比蝴蝶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蝴蝶的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它种生物——人的。

11.许多父母把赏识与赞扬等同起来,认为赏识孩子就是告诉孩子“你真棒”!事实上,赏识教育远远不是一句“你真棒”这么简单。

赏识首先应该是一种心态、一种欣赏孩子的心态,赞扬只是赏识的一种手段而已。

只有把赏识的心态融入赞扬之中,孩子才会真正感受到赏识的力量。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
A、赏识比赞扬更有效
B、赏识和赞扬并不相同
C、赏识和赞扬要有机结合
D、看人只看其长
12.真正的谦虚建立在对自己实事求是之上,有自知之明而又谦虚谨慎,有利于不犯或少犯错误;但仅有谦虚是不够的,我们要谦虚而自信,自尊而又懂得尊重别人。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
A、谦虚时也要保持自信
B、谦虚与自信相辅相成
C、只有谦虚才懂得尊重
D、又有谦虚才能进步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泊(bó)位强劲(jìn) 恬(tián)不知耻
B.桎梏(kù) 解剖(pāo) 迄今为止(qi)
C.违(wéi)章狡黯(xiá) 追本溯(Shuò)源
D.刊载(zài) 愤懑(mán ) 瑕不掩瑜(yú)
1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扫描大杂烩带罪立功
B.膺品滞纳金死皮赖脸
C.陷井原生态鼎力相助
D 编纂候车室出其不意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美国篮球专家对”姚明将退出国家队”的谣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姚明需要休息是不争的事实,但其爱国热情毋庸_____
②一道数学题或明快或繁琐曲折的解法,一篇作文中或闪烁着灵动创意的句子或再__ 现出的真实生动的生活原貌,都应走进教师的批改视野.
③从背景看,两个人的来历也颇耐人寻味:巴伦博依姆是俄罗斯裔的犹太人,后来___在以色列居住过:萨义德是巴勒斯坦人,但是他信奉基督教.
A.置疑简捷出身
C.质疑简捷出生
C.置疑简洁出生
D.质疑简洁出身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夏天,张师傅的儿子高考名落孙山,无独有偶,自己又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连续受挫,真让他愁眉不展.
B.年逾古稀的两位老人,大学时便情同手足,分别半个世纪,今日邂近分外激动,聊得不可开交,难舍难分,
C.对于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具体而微的指导和帮助,《梅兰芳》剧组的导演陈凯歌与演员们十分感激.
D.我的话他们也不懂。

但是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

便很快言为心声了。

17、下列选项中,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智者往往善于通过生活中能照出自己真实表象的“镜子”来____,___,从而____
①调整自己②完美自己③刹析自己
A.③①②
B.①③③
C.①②③
D.②①③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这几年的刻苦训练和大战磨练,使中国球员姚明成为-流的 NBA选手.
B.一到冬天,有的同学就借口交通拥堵、公共汽车又久等不来为名,常常迟到.
C.当下的球迷对“中超”球员们在足球赛场土的不佳表现,实在是既痛心又无奈.
D.“汶川抗震救灾图片展览”昨天在军事博物馆举行,很多展品和图片震撼人心
19、下面这段文字使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从远处看井冈翠竹,一眼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

别有一番神采.
A、比喻对比对
B、比喻拟人排比
C、比喻对比拟人
D、比喻对偶排比
20、下面这幅对联的作者以及联中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
《聊斋志异》的作者,科举屡试不中后写了一幅自勉联:
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A.吴承恩刘邦伍子胥
B.蒲松龄项羽勾践
C.吴承恩项羽勾践
D.蒲松龄刘邦伍子胥
二、填空题(共15分)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哦,香雪》
1你认为这篇小说包蕴着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内涵?
2.香雪性格的质朴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仔细阅读香雪夜行荒山一节,说明其中的心理刻画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四、作文(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
专栏.编辑部收到一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题答案:CDBAA
6-10题答案:DABAD
11-15题答案:BAADA
16-20题答案:AACAB
二、填空题
(1)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②《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写出其中两个即可)(2)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②《小石潭记》《愚溪诗序》《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等
三、阅读理解
《哦,香雪》
1你认为这篇小说包蕴着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内涵?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
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
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2.香雪性格的质朴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作者以动人的抒情笔调,歌唱了在这文明与原始的交汇中,后者所折射出来的质朴美。

香雪就是这质朴美的化身。

她心地纯真,“洁净如水晶的眼睛”,能使“爱计较的人也变得慷慨大方”;她性格执著,为了一个小小的“铅笔盒”心愿,竟能不顾后果地冲上火车;她生性胆怯,但趁着心愿满足的激情,也能勇敢地在暗夜荒山中独自穿行。

3.仔细阅读香雪夜行荒山一节,说明其中的心理刻画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小说对香雪夜行荒山时的心理描写,真实、丰富、细腻。

真实:香雪是个内向胆小的姑娘,深夜荒山独行,既有兴奋,也有恐惧,两者交替演进,切合人物的处境和心性,合情合理。

丰富:小说多角度地描写了香雪对山中环境,台儿沟、台儿沟的姑娘们、父母、铅笔盒、外部世界、自己的前景的心性。

细腻:香雪的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热爱,对父母的感谢、对姐妹们的喜爱和同情、对自己现实生活的不满足和对前景的憧憬,写的细致入微。

这些心理刻画,进一步表现了香雪质朴的心灵美,进一步表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质朴美对现代文明的追求,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呈现出一派诗化的意境美,真切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