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
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石
4、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A.0.2 g B.0.6g C.0.8g D.0.9g
5、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
与水的反应
B.图2,探究CO
2
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
含量
2
8、“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9、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0、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
1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14、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 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15、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
16、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
A.H
2、CO、CO
2
B.N
2
、O
2
、CO
2
C.H
2、CH
4
、CO D.H
2
、CH
4
、CO
2
17、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18、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19、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
20、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选填“A、B盐酸反应生成、C”)。
(2)若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______结晶,过滤。
(3)P点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
(4)在t
1℃下,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
℃,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
关系为_______。
(5)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______(选填“A、
B、C”)。
2、我们已经学习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打磨干净,这个变化属于_____变化.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
(3)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_____.
(4)火柴的目的是为了_____.
(5)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写两条即可).
3、(1)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2个氢原子____,硝酸根离子____,亚铁离子____,硫酸钠____,氧化铜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
结合下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代号),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他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请你帮他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气体,她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可用_____(3)乙同学在实验室想制取CO
2。
(填代号)装置收集CO
2
(4)装置B和装置C都可以用于制取同种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___g,水_____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盘。
(填“左”或“右”)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
(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g。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取部分变质的Ca(OH)2(含杂质CaCO3)样品4.0g投入
200.0g水中,充分搅拌,通入足量CO2,溶液质量与反应的CO2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l)以Ca(OH)
2全部转化为CaCO
3
时消耗的CO
2
质量为_______g;
(2) 4.0g样品中杂质CaCO
3
的质量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通入m
3gCO
2
时,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
0.1%)。
若所取样品中的Ca(OH)
2
没有完全溶于水,对最后的计算结果
_______(填“有”、“没有”)影响。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多少
__________g。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
七、某同学欲从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他先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4ml,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等于16ml B.大于16ml C.小于16ml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A
3、C
4、B
5、C
6、D
7、C
8、A
9、B
10、A
11、B
12、B
13、D
14、A
15、C
16、C
17、B
18、A
19、C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B 降温 t
1
℃时B,C物质溶解度相同 B>C C
2、物理变化.增大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铁丝燃烧.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溅落把集气瓶炸裂.给铁丝加热,使温度达到铁的着火点;铁丝上有铁锈;氧气的浓度太低等
3、2H N
-
3
O Fe2+Na
2
SO
4
CuO 2H
2
O 2H
2
↑+O
2
↑
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铁架台锥形瓶 A 2KMnO
4加热K
2
MnO
4
+MnO
2
+O
2
↑试管口没有放
置棉花石灰石 F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2、量筒 7.5 42.5 左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AB 100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2.2g(2)0.3g(3)4.2%;没有;未溶解的氢氧化钙也能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
2、(1)3.3(2)60%
七、某同学欲从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他先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4ml,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