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知识与技能练习: 修改病句知识点:常考病句类型、常见病句、修改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初中语文知识与技能:修改病句
一题型分值:
以辨析选择的形式考查四个选项中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均是1题3分。

(注:解答此类题有两个要点:①能准确找出语病;②能正确修改)
二常考病句类型:
搭配不当(7年11考)、成分残缺(7年5考)、
语序不当(7年6考)、句式杂糅(7年4考)、
语意重复(7年2考)、前后矛盾、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三句子特点:
例句多来自报刊杂志或网络,内容涉及热点新闻、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学生生活。

四、知识储备
(一)积累必要的语法知识
(二)常见病句的修改方法
1.增:对成分残缺的句子,可增添字词,补全残缺成分。

2.删:对重复多余、句式杂糅、前后矛盾的句子,可删去多余的字词。

3.调:对语序不当的句子,可调整语序,使之合理。

4.换:对用词不当、搭配不当、不合事理、指代不明、有歧义、不得体的词语可进行更换,使之合理。

(三)、常见病因及技巧点拨
1.搭配不当(修改方法:“改”“删”)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在香山老人的传说里,曹雪芹的足迹走遍了香山。

分析与修改建议:主语“足迹”与谓语“走遍”不能搭配,可将“走遍了”改为“遍布”,或删去“的足迹”。

2).动宾搭配不当
例: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分析与修改建议:动词“探望”与宾语“生活状况”搭配不当,应该删掉“和他们的生活状况”或在“他们”之前加上动词“了解”。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广东的春天是一个阴雨绵绵、潮湿比较严重的地方。

分析与修改建议:此句句子主干是“春天是地方”,主语“春天”和宾语“地方”搭配不当。

应将“地方”改为季节或将“春天”和“广东”调换位置。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讶不已。

分析与修改建议:修饰语“稍微”与谓语动词“思考”搭配不当,应该将“稍微”改作“稍作”。

5).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严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

分析与修改建议:句子中涉及关联词语,就先分析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

句中“只有”与“就”搭配不当,将“就”改成“才”。

6).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
例: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

分析与修改建议:
句中出现了两面词“与否”,就分析句子是否存在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分析句子可知,句子前半部分中没有与之对应的两面词,故应在“爱国”前面加“是否”。

技巧点拨:辨明搭配“4查”
(1)查主干:画出句子的主谓宾,看三者之间搭配是都合理。

(2)查并列词:(一般用“和、以及、与、及”、顿号连接)看并列短语是否顾此失彼,犯前后搭配不当的错误。

(3)查关联词:成对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不能随意更换,否则就会影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

(4)查两面词:句中出现“能否”“好坏”“是否”等两面词,要注意是否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2.成分残缺(修改方法:“增”“删”)
1).缺主语
例:通过对湖床进一步勘察,使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湖泊干涸的原因。

分析与修改建议:介词滥用导致句子主语缺失,应删掉“通过”或“使”。

2).缺谓语
例:他主动参与这次禁毒行动,扫黑除恶、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分析与修改建议:句子缺少谓语,应在“扫黑除恶”前加“担负起”。

3).缺宾语
例:“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分析与修改建议:
句子中第二个分句“它体现了……”缺少宾语,应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


技巧点拨:明辨残缺“2抓”
(1)抓介词:由介词或介词短语开头的句子容易造成主语残缺。

★常见介词及介词短语:
通过、经过、随着、凭着、由于、对于、关于、根据、
在……上、在……里、从……中、当……时等
(2)抓主干:遇见修饰或成分比较多的句子时,先找出主谓宾,然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残缺。

3.语序不当(修改方法:“调”)
1).主客颠倒
例: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分析与修改建议:主客顺序应该是先主后客,主对客,人对物。

这句话中主体应是“我”,客体是“数学”,但表达时却发生错位;修改方法为“调”,“数学”和“我”对调。

2).谓语语序不当
例:在这次会议上,大家讨论并提出了许多问题。

分析与修改建议:句中“并”连接两个谓语动词“讨论”“提出”,应该先“提出”问题,后“讨论”问题;修改方法为“调”,“讨论”和“提出”对调。

3).定语语序不当
例:他是一位优秀的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羽毛球教练。

分析与修改建议:定语“优秀的”“国家队的”位置不当;修改方法为“调”,正确语序应该是:他是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羽毛球(名词)教练。

4).状语语序不当
例:许多老师昨天热情地在休息室里都同他交谈。

分析与修改建议:状语“热情地”位置不当;修改方法为“调”,正确语序应
该是: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
他(对象)交谈。

5).并列短语语序不当
例: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分析与修改建议:“深刻的说明”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照应“政策”;
修改方法为“调”,“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应对调。

6).关联词语序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专心学习,成绩就会受到影响。

分析与修改建议: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他”,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成绩”,
关联词“如果”应该放在“他”的前面;修改方法为“调”,把“如果”调至“他”
前。

7).虚词(副词、介词)语序不当
例: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运动会可以改为体育节,
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

分析与修改建议:
“把字句”中的副词“可以”应该放在“把”字之前;修改方法为“调”,
把“可以”调至“把”前。

技巧点拨:辨明语序“3看”
(1)看并列词。

(一般用“和、与、并”、顿号或逗号连接)
①认真分析并列词组(短语)之间的时间先后、空间距离、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情感流程、时局变化、数目常规、成绩名次、法定位置、对应承接等逻辑关系,看有无违反逻辑关系。

★常见的谓语连用有:
提出并讨论问题;审议并通过决策;建立并健全制度;继承并发扬传统;
发现并改正错误;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等
②当句中出现不止一个并列词时,要考虑前后是否存在照应关系。

(2)看修饰语。

①多层定语的一般是按照逻辑关系来排列的,与中心语关系越密切的定语越靠近中心语。

多层定语的正确语序一般排列是:
●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名词、代词或短语(谁的);
●指示代词,数量短语(多少);
●动词,动词性短语(怎么样的);
●形容词,形容词短词(什么样的);
●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什么)。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②多层状语的排序取决于状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表义的需要。

多层状语的一般排列次序是:
●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为什么);
●表时间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何时)或表处所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何地);
●表情态的形容词等(怎样);
●表对象的介词短语等(同谁)。

(3)看关联词。

①看关联词前后分句主语是否一致,如果主语一致,那么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反之则放在主语之前。

②看关联词连接的前后成分有无违反逻辑关系,如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

4.句式杂糅(修改方法:“删”或“换”)
1).暗换主语
例:听了王老师的一席话,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分析与修改建议:两个句子的主语不一致,造成两种句子结构混在一起;可以改为“听了王老师的一席话,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育”,或改为“王老师的一席话,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2).结构混乱
例: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

分析与修改建议:
“……的原因”“因为……”两种句式杂糅;删去其中一个。

技巧点拨:辨明句式“2审”
1.审主语。

审前后分句主语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需根据语意进行“删”或“换”。

2.审句式。

句式杂糅这种病句类型辨别起来难度稍大,下面我们归纳出一些常见的句式杂糅的错例:
①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②经过……下(经过…;在…下)
③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④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⑤从…为出发点(从…出发;以…为出发点)⑥由于……下(由于…;在…下) ⑦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⑧有……组成(有…;由…组成)
⑨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⑩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⑪是为了…为目的的(是为了…;以…为目的的) ⑫非…才行(非…不可;只有…才行)
⑬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⑭需要…不可(需要…;非…不可)⑮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 ⑯供…之便(供…之用和以便…)⑰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⑱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⑲之所以…的原因(之所以…和…的原因)
⑳成分是…配制而成(成分是…;由…配制而成)
5.表意不明(修改方法:“删”“调”)
例:会议室里,几个学校的领导正在研究文艺汇演的事。

分析与修改建议:
几个学校还是几个领导,意思上存在歧义;修改方法为将“几个”调至“领导”前面。

技巧点拨:辨明表意需“3看”
(1)注意停顿:有些句子如果在不同的地方停顿,会产生不同的意思,可能就出现了表意不明的语病。

(2)注意定语:多项定语同时出现时,看定语及其所修饰的内容是否会引发歧义。

(3)注意代词:看句子中的代词指代的对象是否明确。

6.不合逻辑(修改方法:“删”“改”)
示例: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分析与修改建议:句中“避免”含有否定的意思,不能与“不”连用;修改方法为删去“不”。

技巧点拨:辨明不合逻辑需“4看”
(1)看并列词:辨析是否种属并列、种属异类或种类不一。

(2)看否定词:关注否定词,尤其是隐性的否定词,如“防止”“避免”“阻止”“禁止”“杜绝”“严禁”“切忌”“切勿”等。

(3)看表范围、程度的副词:如“全”“凡”“都”“历来”“基本”等,辨别否存在自相矛盾。

(4)看数量词:看数量词是否符合表述的逻辑。

(增加可用倍数、百分比,下降、减少要用分数,升幅、增长率要用百分比)
7.语意重复(修改方法:“删”)
例:我以前对开平碉楼不以为意,直到前些日子去实地参观,才明白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是先辈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讨生活的历史见证。

分析与修改建议:“参观”含有实地考察的意思;修改方法为删去“实地”。

技巧点拨:查看句中是否出现同义词或近义词
常见语意重复的词语:
①更加变本加厉②让他任其自然③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④从心里发自肺腑(由衷)⑤显得相形见绌⑥一气呵成地写就
⑦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⑧过去的往事⑨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
⑩非常雪白的墙壁⑪具体详情⑫过早夭折
⑬过分溺爱⑭可以堪当重任⑮目的是为了
⑯大多以……为主⑰约……左右
8.前后矛盾(修改方法:“删”“改”)
例:夜晚,远远望去,整栋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还灯火辉煌。

分析与修改建议:
“漆黑一团”与“灯火辉煌”前后矛盾;修改方法为删去“漆黑一团”或“只有一个房间还灯火辉煌”。

技巧点拨:查看句中是否出现意思相反或矛盾的词
常见前后矛盾的词语:
①大约、左右(超过、以上、不少于)②唯一、仅有(之一)
③差不多、几乎、基本上、大部分(全部、所有、一切)
④估计、可能、大概(一定、肯定)⑤经常、常常、每天(偶尔、有时)⑥渐渐、逐渐(马上、立刻)⑦争先恐后(陆陆续续)
⑧上午、下午(一天)⑨双休日(星期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