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骊得珠的意思及故事
探骊得珠的意思解释
![探骊得珠的意思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5d2311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9.png)
探骊得珠的意思解释
《探骊得珠》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发现宝贵的东西。
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位贵族阮籍。
阮籍在一次狩猎时迷路了,最终找到一条河边,发现了一颗宝贵的珠子。
这颗珠子象征着阮籍的才华和智慧,后来他成为了一位受到皇帝赏识的文学家。
探骊得珠的意思也可以引申为发现宝贵的东西或者获得意外的收获。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人们通过探索和努力,发现了珍贵的知识、经验或者机会。
在学习方面,探骊得珠可以指的是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发现了解题的奥秘或者掌握了新的知识。
这种探索的过程既考验着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工作和事业方面,探骊得珠可以指的是职场人士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发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获得了事业上的突破。
这种探索和发现的能力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它使人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探骊得珠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生活中发现和珍惜美好的事物。
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追逐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和幸福。
通过探索和发现,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珠儿,让自己的
生活更加充实和美好。
总之,探骊得珠意味着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发现宝贵的东西。
这个成语激励人们在学业、工作和生活中勇于探索和发现,以获得更大的成就和满足。
探骊得珠的故事
![探骊得珠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4f6f4a10242a8956aece431.png)
探骊得珠的故事[释义] 骊,古指黑龙。
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
原指冒大险得大利。
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语出] 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蒋振生书法论》:“其书法论一篇,聚古人大旨于数百言之中,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辨形] 章;不能写作“张”。
[近义] 钩玄提要[反义] 牵强附会[用法] 用来形容人富有文才。
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连动式。
[感情色彩] 褒义[辨析] ~和“出口成章”;都指人思维敏捷。
但~指写得快;而“出口成章”偏重指善于言谈;话说出来就成了文章。
[例句]老舍先生的《茶馆》聚国事家事、世态人情于一室,整篇文章如探骊得珠,让我们在啼笑中感知着民众的无奈以即时代的黑暗。
[典源]《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御寇〉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2],以其十乘骄穉庄子。
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
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
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
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
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译文]有个拜会过宋王的人,宋王赐给他车马十乘,依仗这些车马在庄子面前炫耀。
庄子说:“河上有一个家庭贫穷靠编织苇席为生的人家,他的儿子潜入深渊,得到一枚价值千金的宝珠,父亲对儿子说:‘拿过石块来锤坏这颗宝珠!价值千金的宝珠,必定出自深深的潭底黑龙的下巴下面,你能轻易地获得这样的宝珠,一定是正赶上黑龙睡着了。
倘若黑龙醒过来,你还想活着回来吗?’如今宋国的险恶,远不但仅深深的潭底;而宋王的凶残,也远不但仅黑龙那样。
你能从宋王那里获得十乘车马,也一定是遇上宋王睡着了。
倘若宋王一旦醒过来,你也就必将粉身碎骨了”。
[成语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
探骊得珠典故
![探骊得珠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f6552bf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6.png)
探骊得珠典故篇一:探骊得珠典故讲述的是一位名叫骊姬的女子,在过河时得到了一颗珍贵的珍珠,但她并不知道这颗珍珠的价值。
后来,她被晋献公娶为妻子,珍珠也被赐予了她。
骊姬于是开始琢磨如何得到更多的财富和权力,最终她将珍珠献给了晋献公,并借助珍珠获得了晋献公的宠爱。
然而,骊姬的手段并不光彩,她通过欺骗和献媚来得到权力和财富。
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和反感,最终导致了她在宫中的孤立和危险。
公元前 651 年,晋献公发动了一次军事行动,骊姬被株连其中,被杀死在床上。
探骊得珠典故被用来比喻那些通过不道德手段来获取权力和财富的人,他们最终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骊姬的故事也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外表华丽、实则危险的诱惑,要保持道德和正义,避免走上邪路。
篇二:探骊得珠典故是指骊龙在洞穴里寻找珍珠的故事。
骊龙是一种神话中的生物,传说它住在深海里,有时会吐出珠子,这些珠子价值连城。
有一天,骊龙决定吐珠子,于是它就把珠子吐在了一个小洞穴里。
但是骊龙不知道这个洞穴里是否有珍珠,所以它就叫了一只猴子来帮它寻找。
猴子在洞穴里乱窜,最终找到了一颗非常大的珍珠。
骊龙看到猴子找到了珍珠,就赶快把珠子收回去,并把洞穴封闭了起来。
猴子非常生气,但它无法找到骊龙,只好离开洞穴。
后来,一位智者听说了这个故事,他认为骊龙不可能吐出珠子,一定是有陷阱。
于是他带着一些人去找那个洞穴,最终他们找到了骊龙,并成功地把珍珠取回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不能轻易地相信表面的东西,而是要深入思考。
有时候人们会陷入自己的陷阱里,无法自拔,这时就需要有人能够及时发现并解救他们。
探骊得珠的意思及故事
![探骊得珠的意思及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6844d90ff00bed5b9f31dec.png)
探骊得珠的意思及故事导读:【成语】:探骊得珠【拼音】:[tànlídézhū]【解释】: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
原指冒大险得大利。
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出处】:《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
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
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举例造句】:写文章时要扣紧主题,要探骊得珠抓住要点。
【成语典故】: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
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试一试。
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
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
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
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
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
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
它要是醒着,你可就没命了。
”这个成语,跟白居易和刘禹锡也有一段故事。
话说大唐某年冬日的一天傍晚,白居易和一群文人在香山聚会。
菜上齐后,白居易起身道:“如此良宵,难得各位聚会,咱们还是以诗会友,赋诗畅饮吧。
”众人求题,他就说以南朝兴废金陵怀古为主旨。
大家兴致勃勃,个个跃跃欲试。
此时却看刘禹锡,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探骊得珠的故事
![探骊得珠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c8f2e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3.png)
探骊得珠
相传,古代黄河边住者一户穷苦的人家,靠割芦蒿编织薄帘,畚箕过活,一家人勤勤恳恳,日夜操劳,但仍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
有一天,这家的儿子到河边割蒿草,割得累了,就坐在岸边休息。
也望着河面呆呆发愣,忽然想起老人们常说深渊中有数不清的奇珍异宝,只是无人敢下水去取。
他想:既然我家这么穷,为什么不下水去冒险试试呢?
于是,他找到一个深渊,凭着一身好水性,勇敢地往水底潜去。
他越潜越深,渐渐地什么也看不清了。
忽然,他眼前一亮,不远处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
小伙子忙向光亮处游去。
到了近处一看,是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不由心中大喜,便把它摘在手中,浮出水面。
回到家里,母亲见儿子捞得明珠,欣喜万分,而见多识广的父亲却连忙追问明珠的来历。
小伙子便把得珠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父亲。
父亲听了,连声说:“好险啊!好险啊!这种珍珠价值千金,一定是深渊中黑龙颔下之物,只有等黑龙睡着的时候才能探取此物,否则便死无葬身之地!”
有了黑龙珍珠,这家人的生活就变得富裕起来。
后来,人们便用“探骊得珠”这个成语,来比喻侥幸获取富贵。
今天也常用来比喻行文能抓住要害。
《庄子·列御寇》。
探骊得珠典故
![探骊得珠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c81ad4e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0.png)
探骊得珠典故篇一:探骊得珠典故是指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找到了价值极高的珍珠。
这个故事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教育故事,启发人们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勇于尝试,才能在困难中找到成功的机会。
故事原文如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要到楚国去,途中必须经过一条河流。
这条河流的岸边有许多骊龙,骊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物,据说它们的牙齿里藏着珍贵的珍珠。
这个人看到河边有许多骊龙,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带来了一把锄头,在河岸上挖了一个坑,然后把珍珠放在坑里,再用泥土把珍珠盖住。
他告诉骊龙们,他要把这些珍珠埋藏在土里,让它们永远消失。
骊龙们听了以后,都非常生气,于是它们就开始争夺珍珠。
在争夺的过程中,骊龙们不小心把珍珠掉进了河里,河水把它们带到了远方。
这个人看到珍珠丢了,非常心疼,但是他并没有放弃。
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把当地的居民召集起来,让他们用绳子把自己系在船上,然后把船划到河流的深处,去寻找珍珠。
最终,他们找到了许多珍珠,这让这个人非常高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勇于尝试,才能在困难中找到成功的机会。
如果我们没有勇气和决心去尝试,我们就无法取得成功。
篇二:探骊得珠典故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中的一则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位商人去秦国经商,路上在骊山山脚下捡到一颗非常大的珍珠,但他并不知道这是一颗珍珠。
于是,商人把珍珠带到了齐国,打算将其卖掉换取更多的财富。
在齐国,商人把珍珠交给了一位珠宝商进行鉴定。
珠宝商发现这是一颗珍贵的珍珠,非常高兴,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将其卖出去。
于是,珠宝商找到了一位懂得鉴赏珠宝的名士,向他展示了这颗珍珠。
名士仔细观察后,认为这颗珍珠是无价之宝,应该献给皇帝。
最终,珠宝商将珍珠献给了齐国的皇帝。
皇帝非常高兴,赏给了珠宝商很多财富。
商人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于是他回到了骊山,找到了那个捡到珍珠的地方,却发现珍珠已经不见了。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篇)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4c4c4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e.png)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篇)1.经典成语故事精选探骊得珠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 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 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 儿子在河边割芦苇, 烈日当空, 晒得他头昏眼花, 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
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 想起父亲说过, 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 可是谁也不敢去, 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 他想, 要是潜到河底, 找到珍宝, 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 三顿还吃不饱, 不如豁出去试一试。
他把心一横, 三下两下脱了衣服, 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 再往深处, 光线变得越来越暗, 水也越来越凉, 最后, 他什么都看不见了, 四周一团漆黑。
他心里有点害怕, 不知该往哪儿游。
就在这时, 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 定睛细看, 啊, 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 双手抱住明珠, 使劲一拽, 明珠就到了他怀里。
他迅速浮出水面, 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 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
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
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 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
它要是醒着, 你可就没命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
成语“探骊得珠”, 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 抓住要点。
2.经典成语故事精选对牛弹琴春秋时期, 鲁国有个的音乐家, 名字叫公明仪。
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 善于弹琴, 他的琴声优美动听, 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后, 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 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 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 让他心情非常舒畅。
他环顾四周, 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
他兴致勃发, 突发奇想, 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 于是他拨动琴弦, 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 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 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
探骊得珠的故事和意思
![探骊得珠的故事和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805dd52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4.png)
探骊得珠的故事和意思
嘿,今天来给你讲讲“探骊得珠”的故事和意思哈。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特别厉害,他叫骊龙。
这骊龙住在深深的海底,它有一颗无比珍贵的宝珠呢。
有个超级大胆的人,就想去把这颗宝珠弄到手。
哇,这可是个超级大冒险呀!这人也真是够勇敢的,就这么潜入海底,去找骊龙了。
他在海里游啊游,好不容易找到了骊龙。
骊龙那可是厉害得很呐,一般人谁敢惹它呀。
但这人就是不害怕,跟骊龙斗智斗勇。
经过一番惊险的折腾,嘿,他还真就从骊龙那把宝珠给弄到手啦!哇塞,这可真是太了不起了,就像中了超级大奖一样。
那“探骊得珠”到底是啥意思呢?其实啊,就是说去探寻珍贵的东西,就像那个勇敢的人去骊龙那取宝珠一样。
这可不容易哦,得有勇气,还得有智慧。
咱生活中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时候呀,有时候为了得到自己特别想要的东西,就得像那个探骊得珠的人一样,勇敢地去尝试,不怕困难。
比如说你特别想要考个好成绩,那你就得努力学习,不怕吃苦,这也是一种探骊得珠呀。
或者你想追求自己喜欢的人,那也得大胆去表白,去争取,这也是在探骊得珠呢。
总之,“探骊得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勇气、有决心,去努力追求那些珍贵的东西,就有可能成功哦。
就像那个勇敢的人一样,最后把宝珠拿到手啦。
哎呀,说了这么多,希望你也能记住这个有趣的故事和它的意思呀。
以后遇到什么难事,就想想那个探骊得珠的人,鼓起勇气去冲一把,说不定就能得到你想要的那颗“宝珠”啦!哈哈,好啦,今天就讲到这咯,拜拜啦!。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https://img.taocdn.com/s3/m/2f76533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0.png)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春秋时期,有个人名叫不才,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他身为一个贫寒之家的子弟,却没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特别喜欢读书,常常利用时间偷偷地看书背诵文言文,望能有所成就。
然而,他的母亲却认为读书没用,劝他多利用时间干些力气活。
于是,不才就帮家里耕田,常常挑着沉重的锄头在田间辛勤劳作。
有一天,不才在田里发现了一块很奇怪的石头,当他出于好奇心去挖掘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明亮的珠子。
这颗珠子轻飘飘的,很显然非常珍贵,他知道这颗珠子的价值肯定很高。
于是,他心里开始想着如何把珍贵的宝贝藏好,不想让别人知道。
正巧他那个时候听说旁边的骊山上有一个老道,据说这个老道非常聪明,能够看破一个人的心思。
他立刻想到了老道,决定向老道请教怎么样才能最好地保护这颗珍贵的珠子。
于是,不才出发前往骊山,来到老道的山洞前,请求老道的指点。
老道听完不才的请求,沉思了一会儿说:“要保护好这颗珠子,我可以给你一个建议。
做一个铁盒子,放进去,用锁扣住,再埋在地里。
这样,即使别人找到了,也不会轻易打开。
”不才听了老道的建议,心想这个办法虽然可行,但是自己没有能力做铁盒子,更没有能力打造锁头。
于是,他又向老道请教:“老道,这颗珠子我很想好好的保护它,但我只是一个贫苦农民,没有这种能力,我该怎么办呢?”老道想了想,终于说:“你的确没有条件去制作铁盒子,但你拥有的却是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你的聪明才智。
想想看,用这种精神,你是否能否有另外一种办法来保护珠子呢?”于是,不才绞尽脑汁,想出了另一种保护珠子的办法。
他把珠子藏在外衣的口袋里,时刻把手揣在口袋里,不让别人发现。
他知道,这样珠子虽然不太安全,但是因为他一直在珠子附近,所以即使被盗也会马上发现,省去了那些制造成本更高的铁盒子和锁头。
于是,不才回到家中,一直紧握着珠子的口袋,万分感谢老道的指点,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虽然拥有的条件很不充足,但是只要拿出我们的聪明才智,也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探骊得珠的骊是指
![探骊得珠的骊是指](https://img.taocdn.com/s3/m/a7b9c75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4.png)
探骊得珠的骊是指【典故】取石来锻之。
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
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庄子·列御寇》【释义】骊:古指黑龙。
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
原指冒大险得大利。
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用法】并作宾语、定语;比喻做文章能够球盖主题【结构】连动式【近义词】探骊荣获珠【同韵词】狐鸣鱼出、石压笋斜出、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命鸣呼、蚤入晏出、同尘合污、水磨功夫、剥床及肤、网目不疏、慎终如初、......【年代】近代【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有人去游说宋王,宋王一时糊涂相信了他,而且赐他十辆车。
这人就骄傲地在庄周面前夸耀,庄周给他讲故事:有人在黄河得到一颗骊龙嘴里的珍珠,他父亲说他是趁骊龙睡着时偷到的,让他把珍珠砸了,以免骊龙来报复【成语示例】我一定说实话,你老兄一结尾就探骊得珠了。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去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歇息。
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到父亲说道过,在河的'最深处存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回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悍的黑龙叫做骊龙,他想要,要是Saucourt至河底,找出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是现在这样一天B0P36PA晚,三顿还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试试看。
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退了衣服,一头钻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
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
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
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到明珠,就反问他从哪儿获得的。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https://img.taocdn.com/s3/m/e7962bb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a.png)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名叫苍者的智者,他年轻时曾经在与别国作战中被俘,但因机智过人,被敌国将领取信为将军救了出来。
苍者脱离了战乱,回到了齐国。
他深受敌将的影响,渴望为齐国带来更多的财富和荣耀,于是他决定大展身手。
但齐国当时正遭受着贫乏和灾害的折磨,人们的生活十分艰难。
齐国的国王自然是最为焦急的人,他聚集了各位官员商议如何改善国家的状况。
苍者得知了这个消息,对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便径自上了王宫,请求国王派人帮助他达成这个任务。
国王因为既无防备,又疲惫不堪,见状不禁心生反感,便问苍者:“你既是一个自称智者的人,为何不去帮助百姓渡过困境,而是来打扰本宫?”苍者微笑着回答道:“陛下,您派人先帮助我完成任务,这个任务就是为百姓带来大量的财富。
”国王疑惑地问道:“你怎么做到?”苍者答道:“陛下,请您先听我讲述一个故事。
”国王稍稍松了一口气,说道:“你要讲什么故事?”苍者答道:“说起来,这是关于齐国的国宝探骊得珠的故事。
”国王听后,眉头略微皱起,问道:“这故事和现在的困境有什么关系?”苍者说:“请陛下稍安勿躁,稍后您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苍者开始讲述起故事。
故事开始于齐国的一个小村庄。
这个村庄位于山脚下,环境优美,有着肥沃的土地和清澈的水源。
村民们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但是有一天,村庄来了一位名叫辛小澜的商人。
辛小澜身高超过八尺,头发一颗黑得如同山柏,这给人一种很是威武的感觉。
他来到村庄后,买下了最好的土地,并修建了一座华丽的府邸。
不久之后,辛小澜又开始在村庄里开设商店,垄断了村民们的生活必需品。
他以极高的价格出售商品,却只以极低的价格从村民们手中购买他们的产品。
渐渐地,村民们变得越来越贫穷,而辛小澜则越来越富有。
村民们对此感到非常恼火,纷纷去告状给暂时管理村庄的齐国官员。
但是官员们却不予理会,因为辛小澜是个聪明的商人,他给官员们送礼,让他们对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村民们绝望地看着自己的家产变得一点点地荡然无存,他们终于决定找齐国的国王来诉苦。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https://img.taocdn.com/s3/m/52ea0eb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1.png)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秦朝的国家,国君亲自统治着这个国家。
秦国是一个辽阔的土地,国君十分富有,他囤积了大量的财宝。
有一天,国君决定前往宫外的美丽湖泊游玩,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美景。
国君骑着一匹骊(lí)马,沿着湖边奔驰。
突然,他看到湖边有一眼金灿灿的珍珠,悬挂在一棵参天大树的枝叶之上。
国君心动了,他想:这颗珍珠如此漂亮,若是能够得到它,岂不是再添一份珍贵的宝物。
国君下马,站在树下仔细观察。
可是,这颗珍珠的位置实在太高,国君无论如何也够不到。
国君心生一计,他下令召集住在湖边的人民。
人们听说国君有重赏,纷纷前来。
国君宣布如果有人能够帮他取下珍珠,就会给予这个人重赏。
听到国君的话,人们开始纷纷动起了脑筋。
他们想方设法,用绳子、长臂去取珍珠,但都以失败告终。
这时,一位平凡的老农到来,他朴实无华,年纪也不轻了。
大家看不起他,认为老农取不下珍珠。
老农看到大家都束手无策,他笑了笑,走到树下开始观察珍珠。
老农回头对大家说:“我有一个好办法,只需要一个细绳和一个篮子。
”听到老农的话,大家都不屑一顾。
老农拿出一个细绳和一个篮子,然后把绳子打成一个圈,小心翼翼地套在珍珠的上方。
接着,他用力一拉,绳子就将珍珠扣住了。
老农慢慢将绳子拉紧,珍珠顺着绳子滑下来。
等到它滑入篮子的时候,老农笑了,取出了珍珠。
国君看到这一幕,十分赞赏老农的智慧和独特的方法。
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给予老农丰厚的奖赏。
老农接过奖赏,遥望着湖泊深深一笑,然后带着欢快的心情返回家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聪明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弟,智慧和普通的人也能一样。
只要我们努力思考,细心观察,灵活运用我们的智慧,回报也不会辜负我们的努力。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https://img.taocdn.com/s3/m/0c40d9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a.png)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探骊得珠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了一个人利用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找到了失落的珍贵宝石的故事。
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叫做王子的年轻人,他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中,拥有一切他想要的东西。
这个年轻人并不满足于现有的财富,他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心。
有一天,王子听说东方有一个神奇的城市,那里有一块传说中的骊山石,这块石头在阳光下会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
听到这个消息后,王子不顾家人的反对,决定离家出走,前往东方寻找这块宝石。
王子的旅途充满了艰辛和困难,他不得不穿越荒凉的沙漠,跋涉过高山和茂密的丛林。
在这个旅途中,他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提醒他寻找这块宝石的旅程是艰难且危险的,但是王子并没有放弃,他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宝石。
终于,王子来到了骊山脚下,他看到山顶上的宝石闪耀着美丽的光芒,他知道他已经接近成功了。
骊山陡峭的山路使他难以攀登,他不得不想办法找到一种方法来到达山顶。
这时,王子看见一个农夫正在靠近山脚种植庄稼。
他决定向农夫请教一下攀登山脉的方法。
农夫告诉他,他应该找到一种强大的鹰,骑在鹰背上,由鹰将他带到山顶,那样他就能获得宝石。
王子费尽了周折,终于找到了一只强大的鹰。
他骑在鹰背上,勇敢地飞向山顶。
在离骊山宝石越来越近的时候,一阵强烈的风使得鹰失去了平衡,王子失去了控制。
鹰猛然一下子停在了半空中,王子摔倒在地。
虽然受伤,但是王子毫不气馁。
他决定继续攀登骊山,他知道他所追求的宝石就在眼前。
最终,他成功地爬到了山顶,眼前出现了一块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宝石。
王子顿时忘记了痛苦和疲惫,他高兴地拿起宝石,他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他知道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且也得到了人们对他的赞赏和尊重。
探骊得珠的故事是一个寓言,它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智慧和勇气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持之以恒,相信自己,最终都能够达到目标。
这个故事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拥有的,并且通过努力和坚持可以获得更多的东西。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https://img.taocdn.com/s3/m/558800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a.png)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探骊得珠是一个古老的成语,它源自《汉书·匈奴传》中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汉朝时期,北方匈奴的一位豪杰探骊(tàn lí)为了报国,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匈奴领地寻找珠宝。
最终,他成功地从匈奴手中夺回了珠宝,为汉朝增添了巨大的财富。
故事开始时,匈奴是汉朝的北方敌国。
他们经常袭击汉朝的边境,并且抢掠财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朝决定派遣探骊这位有勇有谋的豪杰深入匈奴领地,寻找珠宝和财富,以削弱匈奴的力量。
探骊明白自己的任务非常危险,但是为了报国,他毅然决定承担这个任务。
他深入匈奴领地,以匈奴人的随从身份潜入敌方内部。
他观察匈奴人的生活习惯、行踪和防守的情况,为成功夺回财宝秘密地进行着准备。
探骊在匈奴内部的地位逐渐提高,他得知了匈奴人藏珠宝的地点。
不过,要夺回这些珠宝并不容易,因为匈奴人不仅实力强大,而且对财宝十分保密。
探骊智谋超群,他决定采取一个大胆的计划。
他首先秘密地聚集了一支汉人力量,他们穿着匈奴人的服饰,混入匈奴人的行列。
然后,在一个暗夜里,探骊统一指挥,壮士们展开了进攻。
他们凭借着出乎匈奴人意料的袭击,成功地擒获了负责看守珠宝的匈奴将领,并夺回了珠宝。
这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探骊和他的壮士们打败了匈奴人,成功地夺回了汉朝的财宝。
他们还俘虏了一些高级匈奴将领,并给了汉朝更多的有关匈奴的情报。
探骊的壮举为汉朝带来了丰厚的财富,并对匈奴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汉朝更加有能力与匈奴作战,并对他们的财产进行更有效的保护。
探骊因此成为了一个英雄,他的名字为后世所铭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和智慧可以战胜困难和强敌。
探骊的勇气和机智使得他能够成功完成任务,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应该向探骊学习,勇于面对挑战,不畏艰险,为了更大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https://img.taocdn.com/s3/m/5910db3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17.png)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古代有一位名叫探骊的人,他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
一天,探骊听说闻名于天下的珠宝商人王老板正在招聘一个聪明能干的助手,于是他便决定前去应聘。
探骊经过多方打听,得知王老板非常喜欢珍珠。
他决定通过带着一颗珍珠来应聘,以此来引起王老板的注意。
于是,探骊绞尽脑汁策划了一场巧妙的计划。
他买来一颗平凡无奇的石头,并亲自动手将其打磨成了一个能够放珠宝的盒子,将他事先准备好的一颗珍珠放在盒子里。
探骊前去应聘的那天,他便带着这个装有珍珠的盒子前往王老板的店铺。
来到店门口,探骊看见了一个挂在门前的小牌子,上面写着:“只要能将宝珠找出,王老板将赏一千金。
”看到这里,探骊心中暗喜,他深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将珍珠找出来。
经过整饰,一身寒气便跨进了王老板店堂。
探骊一进门便看到了摆在王老板面前的一整盒子珍珠,有大有小,有圆有扁,五花八门。
他怔住了,但很快他便镇定自若,开始向王老板表白自己的愿望。
王老板见探骊如此自信,便与他约定,只要他能找到那颗真正的宝珠,就给予他一千金的赏赐。
探骊知道,要想找到那颗珍珠并不容易,这需要他的智慧和细心。
他沉思片刻,决定利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来找出那颗珍珠。
他首先将所有的珍珠按颜色和大小分类,然后再一一用手摸过,以辨别其中的区别。
通过一番细致的观察,他发现所有的珍珠都是光滑、圆润的,只有一颗是带有一点点小瑕疵的。
探骊想到这可能是那颗真正的珍珠,于是又仔细查看了一下其他的珍珠,在仔细观察了许久后,他最终找到了那颗有瑕疵的珍珠。
王老板惊讶地看着探骊,他原本以为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探骊却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找到了宝珠。
他兴奋地向探骊递过一千金的赏赐。
探骊谢过王老板后,对他说:“其实,在这个繁华的商业世界中,有时候并不是物质的价值决定一切,而是我们能够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发现其中的价值所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并不是外表的光鲜与华丽决定一切,而是我们能够为别人带来的价值和发现出其中的真正之处才是最重要的。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https://img.taocdn.com/s3/m/852f2da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b.png)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从前,有一个贫穷的农民,他每天辛勤劳动,但仍然生活十分困苦。
一天,农民在田间劳作着,突然发现了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
这颗珠子非常漂亮,农民心想,这颗宝贝一定能换来很多钱,不再过苦日子了。
于是,农民拿着珠子来到城里的宝贝店,希望能够卖个好价钱。
宝贝店老板看见这颗珠子,却连连摇头:“这颗珠子虽然很漂亮,但是它并没有太多的价值,对不起,我不能给你太高的价格。
”农民非常失望,心想自己千辛万苦找到了这颗珠子,居然连卖钱都没有办法。
正在此时,一位富商走进了宝贝店。
富商看到了这颗珠子,不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富商问宝贝店老板:“你能把这颗珠子卖给我吗?”宝贝店老板笑着说:“当然可以,只要你出得起合适的价格。
”富商满意地点点头,拿出一大袋金子递给了宝贝店老板。
宝贝店老板高兴地交易了,农民看到这一幕,心中愧疚而懊悔,觉得自己错过了一个致富的机会。
过了几个月,富商再次来到宝贝店,准备买一件生日礼物。
正好他看到了农民,农民这段时间好像发了财一样,穿着华丽,骑着漂亮的马匹。
富商好奇地询问起来,才得知农民那颗珠子竟是一颗至宝,价值连城。
宝贝店老板见利忘义,欺骗了富商。
富商深感后悔,他为了得到那颗珠子,不惜以高价买下了农民所交的物品,并亲自将清单呈给了农民。
农民不禁流下了感激的泪水,他知道自己拥有一位好心人的帮助。
富商告诉农民:“做人要厚道,对待别人要公平。
你从前对待珠子的方式有些急功近利,让你失去了它的真正价值。
希望你能够珍惜眼前的幸运,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
”农民深深记取了富商的教诲,他决定以后不再贪图那些表面的东西,而是真正寻找自己生活中的珠子。
他回到乡村,帮助老人、孤儿和困难的邻居。
每当农民帮助别人的时候,他就会发现,自己似乎得到了更多的幸福和满足。
他明白了,珠子并不代表着真正的价值,诚实宽厚的心才是最重要的财富。
农民也被乡亲们渐渐接受,他们一起努力,逐渐改善生活环境,乡村也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在农民的带领下,村民们团结奋斗,不再向往那些虚名和身外之物,而是更加注重精神追求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https://img.taocdn.com/s3/m/c923c7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f.png)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故事开始在一个古代的国家,那里有一位年轻的学者名叫杨濬。
杨濬是一个聪明而勤奋的学生,他不仅勤奋学习,而且对于各种知识都很有兴趣。
他的父母常常鼓励他,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有名的学者。
一天,杨濬听说国家最有名的学者杨修在远方城市宣讲,他对这个机会非常激动。
他决定立刻出发,前往那个城市向杨修请教。
在路上,杨濬遇到了一个有点老迈的农夫,他正在田地里劳作。
农夫脸上带着汗水,看起来非常疲惫。
杨濬决定帮助这个农夫,他与农夫一起劳动,帮他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农夫非常感激,他对杨濬说:“年轻人,你真是个好心人,帮我完成了这么多工作。
我听说你要去见杨修,请问你有什么问题吗?我也许能帮你解答。
”杨濬感激地说:“老农夫,您真是太好了!我的确有些问题,不过我想先听听杨修的意见。
”说完,他决定继续前进。
终于,杨濬到了那座城市,他迫不及待地去找杨修。
杨修是个慈眉善目的老者,他看到杨濬一脸的热情,笑着对他说:“年轻人,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杨濬激动地告诉杨修自己的目的,并请求杨修给他一些建议。
杨修点了点头,他告诉杨濬:“年轻人,你的心思很好,但是学问的道路是很漫长的。
你必须要有耐心,不断努力,才能够有所收获。
学问就像一颗珍珠,你必须要先经过困难的探索,才能够找到它。
”杨修还告诉杨濬一个有趣的故事。
他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步兵的人,在自家门前的一片水田里种庄稼。
有一天,他正好在水田里劳作,突然看到了一颗绿色的宝石。
步兵高兴地捡起它,发现它非常美丽,像一颗上好的明珠。
他知道这颗宝石非常值钱,他决定埋起来,等到庄稼收割的时候,再拿出来卖个好价钱。
庄稼收割的时候到了,步兵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水田。
他挖了挖,但是却找不到那颗宝石了。
他急得四处寻找,但是却一无所获。
他失望地坐在水田里,他不明白为什么他找不到宝石。
他曾经再三确认过自己埋宝石的地方,为什么现在却找不到了呢?正当步兵陷入沉思的时候,一个老而又富有智慧的农夫路过。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https://img.taocdn.com/s3/m/eaea56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8.png)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古时候有一个叫做探骊的人,他非常聪明机智,人们对他的智慧都十分钦佩。
一年的春天,他听说在一个叫做瑶池的地方有一颗非常珍贵的珠子,能够让人长生不老。
探骊觉得这个消息非常诱人,于是决定去瑶池寻找这颗宝珠。
探骊经过了很多个村庄和山林,走了很长的路程。
最终,他终于到达了瑶池的所在地,看到了瑶池的美丽景色。
探骊向周围的人询问关于宝珠的事情,得知宝珠在瑶池的深处沉睡,只有经过七层关卡才能够到达。
听到这个消息,探骊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挑战的勇气。
探骊进入了第一层关卡,看到一片汪洋大海,他心想:“或许宝珠被藏在海底。
”于是他开始准备挖掘海底。
他拿起一把铁铲,使劲地挖掘水底。
海水却淹没了他的身体,他还没等挖到宝珠,就被冲得摇摇晃晃。
他非常着急,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决定继续前行。
探骊来到了第二层关卡,那里连绵的山峦让他觉得宝珠有可能在山巅之上。
于是他迎着风雪开始攀登山峰,但是越往上走,寒冷和艰难就越多。
他的手被尖锐的岩石划伤,身体冻得绵软无力。
他没有气馁,他知道这是刻苦训练的一部分,他继续努力向前。
探骊来到了第三层关卡,发现面前是一片火海。
他心中想:“或许宝珠在火海中。
”他毫不犹豫地跳入火海之中。
火焰使他的皮肤灼烧,但是他并没有感到痛苦,他只抱着对宝珠的无限向往,坚持前行。
探骊来到了第四层关卡,看到了一道巨大的深渊。
他想:宝珠应该在深渊的底部。
于是他跳了下去,漆黑的深渊让他感到无助。
他摸索着前进,时而被岩石划伤,时而被尖锐的石块绊倒。
他毫不退缩,他知道宝珠就在前方。
探骊来到了第五层关卡,遇到了一只巨大且凶猛的狮子。
他想:或许宝珠就在狮子的颈圈上。
于是他毫不畏惧地走到狮子的面前,试图抓住狮子的颈圈。
可是,狮子的利爪让他遭受了严重的伤害。
他一点也不怕痛,继续努力寻找宝珠。
探骊来到了第六层关卡,面对的是一座高大的石桥。
他想:宝珠可能在石桥的另一端。
于是他开始尝试渡过石桥。
石桥摇晃不稳,随时有可能倒塌。
他不敢大步迈进,只能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
成语【探骊获珠】的意思,拼音,出处、典故,造句,及近义词、反义词详解
![成语【探骊获珠】的意思,拼音,出处、典故,造句,及近义词、反义词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4ad5d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4.png)
成语探骊获珠的意思,拼音,出处、典故,造句,及近义词、反义词详解
成语:探骊获珠
拼音:tàn lí huò zhū
基本释义:见'探骊得珠'。
详细释义:
成语出处:
例句:
反义词:
近义词:
成语典故:
相关谜语:
结构形式:连动式成语
组成汉字:探,骊,获,珠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做文章能扣紧主题
读音正音:
成语易错:
成语辨析: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pluck a pearl from the black dragon
成语造句:
成语繁体:
第一个字是的探成语:探玄珠,探头探脑,探骊得珠,探囊取物,探奥索隐,探本溯源,探奇穷异,探囊胠箧,探丸借客,探赜钩深,探渊索珠,探骊获珠,探竿影草,探奇访胜,探幽索胜,探手可得,探幽穷赜,探赜索隐,探源溯流,探汤手烂
第二个字是的骊成语:探骊得珠,探骊获珠
第三个字是的获成语:摧紧获丑,反侧获安,怖鸽获安,探骊获珠,辞不获命,鬻文获财,摧坚获丑,百不获一,婴鳞获罪
第四个字是的珠成语:买椟还珠,探骊得珠,有眼无珠,掌上明珠,鱼目混珠,妙语连珠,涎玉沫珠,目如悬珠,断线珍珠,仙露明珠,秦女楚珠,抱玉握珠,缀玉联珠,捐金沉珠,掌上珍珠,韫匵藏珠,薏苡明珠,老蚌生珠,待价藏珠,吐凤喷珠。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https://img.taocdn.com/s3/m/bbe74e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a.png)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叫张良,他聪明过人,才智出众,被誉为天下第一智者。
有一次,张良听说,远方有一个地方叫骊山,山中有一颗珍贵的明珠,珠光闪烁,价值连城,被一只恶龙守护着。
张良对这颗珍珠非常向往,他决定要亲自前往骊山,探寻这颗宝珠的秘密。
张良匆匆忙忙地启程了,他走了很长时间,终于到达了骊山。
他看到了恶龙守护着那颗明珠,红眼睛锋利的爪子,好像要随时将人撕碎。
张良并没有退缩,他坚定地走近恶龙,他知道直接与恶龙对抗并不明智。
于是,他以巧计取胜,他找了一根长长的绳子,将一颗菱角绑在绳子的一端,然后在菱角上涂抹上一些蜜糖。
张良抓住绳子的另一端,将蜜糖涂抹的菱角放到恶龙面前。
恶龙看到菱角上的蜜糖,嗅到了香气,便迫不及待地伸出舌头去舔。
舔到菱角上的蜜糖后,恶龙觉得非常好吃,它心里想要再舔一次,便更用力地伸出舌头去舔。
正当恶龙舔得非常入迷的时候,张良轻巧地把绳子套住了恶龙的脖子。
这时,张良一把拉住绳子,将恶龙拉得踉跄后退,终于将恶龙绳之于外。
张良心满意足地拥有了珍贵的明珠。
从前,有一个叫刘邦的年轻人,他志向远大,立志要建立大一统的天下。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四处寻找各种机会,以便能够弃暗投明,加入到反抗暴政的行动中去。
一天,刘邦听说远方有一颗稀世珍宝,名叫“明珠”,价值连城,珍贵无比。
这颗明珠被一个邪恶妖精守护着,凡是想得到它的人都没有一个能够成功的,这令刘邦心生向往,他决定要亲自前往寻找这颗明珠。
刘邦来到了守护明珠的地方,却发现那只妖精果然凶狠异常,样子吓人。
刘邦心里一惊,但他并没有放弃,因为他坚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刘邦想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了一群壮汉和他一起前去,准备和妖精搏斗。
壮汉们都很勇敢,他们拿着各种武器,和妖精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壮汉们却一个个被妖精击败,刘邦看到这一幕,心里一沉,但他并没有退缩。
他决定采取不同的方法,他隐藏到一旁,观察妖精的习性。
刘邦发现,妖精有一个特殊的习惯,每当受到攻击时,它总是会转身逃跑一段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骊得珠的意思及故事
本文是关于探骊得珠的意思及故事,感谢您的阅读!
【成语】:
探骊得珠
【拼音】:
[tànlídézhū]
【解释】:
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
原指冒大险得大利。
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出处】:
《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
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
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举例造句】:
写文章时要扣紧主题,要探骊得珠抓住要点。
【成语典故】: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
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
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试一试。
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
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
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
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
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
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
它要是醒着,你可就没命了。
”
这个成语,跟白居易和刘禹锡也有一段故事。
话说大唐某年冬日的一天傍晚,白居易和一群文人在香山聚会。
菜上齐后,白居易起身道:“如此良宵,难得各位聚会,咱们还是以诗会友,赋诗畅饮吧。
”众人求题,他就说以南朝兴废金陵怀古为主旨。
大家兴致勃勃,个个跃跃欲试。
此时却看刘禹锡,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大家一看急了:“老刘,你耍赖呢,诗还没写呢?”刘禹锡不慌不忙,扯过一张纸来,眨眼工夫,写出一首《西塞山怀古》,诗曰:“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白居易一看,竖起大拇指:“好诗!我们本欲一块下海探骊龙,你却先得了龙珠,
剩下的一鳞半爪还有什么用啊!”众人随声附和,仰天大笑,随后收起笔墨,开怀畅饮,通宵达旦。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