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与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打印技术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本文简述了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以及我国塑料模具技术的发展
现状,并对3D打印技术在注射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分析了3D打印技术在注塑模具制造中的优势和发展。

关键词:3D打印技术;3D随形冷却水路;注射模具;模具制造;设计应用
一、前言
3D打印技术被称之为增材制造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集数控
技术、激光技术、机械技术以及材料技术等为本体的新型成型技术。

3D打印是快
速成型技术中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当前,在我国现代科技不
断发展的背景下,3D打印技术水平发展迅速,可与现代注射模具制造技术相互融合,解决注射模具制造技术中存在的难题,从而进一步提升模具性能,缩短生产
周期。

因此,分析我国塑料注射模具制造技术发展现状,明确3D打印技术在塑
料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具体优势,并探讨3D打印技术应用于注射模具设计
与制造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3D打印技术的原理
3D打印技术能够基于传统平面印刷技术,以计算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
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一层层
在工作平台上进行堆叠,通过新型打印材料打印工艺和软件控制,实现二维实物
3D打印,3D打印技术包括二维软件建模,如通过CAD软件快速建模可以提高对
软件处理的效率,同时增强3D建模的质量。

后分层可以将二维数据转换为三维
数据,沿着平面被切割成不同切片,且每一个切片都记录着3D打印信息。

分割
切片越多,产品尺寸精度越高,甚至更接近于原始数据。

但是,分层与打印机设
备质量和打印材料具有密切关联。

打印中通过读取3D图片信息,能够将液体、
胶凝状以及粉末状材料组合,根据不同形状的分层喷涂材料,最终形成三维产品,如图1所示。

图1:3D打印
三、我国注塑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因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模具制造工艺的限制,我国在交货期、模具质量
和寿命方而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汽车保险杠、洗衣机桶等大型模
具我国已能自主设计制造。

据报道,我国最大的注射模具单套质量己超过50吨。

此外,我国已能生产塑件精度很高的精密模具,最精密的注射模具精度可达2μm。

总体来说,低端模具占有很大比例,一些特别复杂的精密、先进的高端模具
仍需进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塑料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塑料模具势
必朝着精度更高、寿命更长、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出现和
发展,可以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缩短新型模具的开
发周期,突破注射模具利用传统加工方法无法解决的一些技术壁垒。

3D打印技术
的出现与普及可以为模具设计、制造提供全新的思考方向。

在模具行业中,金属
3D打印可以制作特殊结构的模具零件,如3D打印随形水路,有效解决了传统制
加工难以实现的难点,3D打印随形水路系统的应用更加有效的提高模具冷却效率,提高制件质量,缩短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四、3D打印技术在注射模具中的应用
(1)新产品的开发。

产品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随着3D打印技术
的发展与应用,设计工程师能更专注于产品外观的创新和功能的实现。

在产品设
计过程中,3D打印技术应用是整个设计的关键,设计工程师能够在设计阶段更加
完美的变为实物,为设计工程师提供交流讨论的保障,比较它们之前的结构外形
和功能的差异,也更能反映出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设计修改,重复设
计创新过程,直径产品完善满足设计要求。

(2)新模具的开发。

目前我国模具企业使用3D打印技术最多,常用于手板
样品的打印,对产品结构外观进行验证后格后才开模具制造。

以往对于技术复杂
的新型超多腔模具,开发时往往需要先制造一副单腔模,在单腔模调试没有问题
的情况下再制造多腔模。

应用传统模具制造方法,需将除标准件以外的零件一一
加工好后进行装配、试模。

结构复杂的模具零件加工的时间较长,延长了模具的
开发周期。

此时,可以结合3D打印技术的优势,将结构复杂、传统加上方法不
易加工的零件用3D打印技术加工,缩短模具开发周期,提高设计的整体灵活性,节约生产成本。

3D打印流程,如图2所示。

图2:3D打印流程
(3)新型冷却系统的设计开发。

一个完整的注射成型周期包括塑化、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和开模取件6个环节,其中冷却环节时间占整个成型周期的
2/3以上。

所以,要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成型周期的最好办法是缩短冷却时间,
提高冷却效率。

而金属3D打印在模具制造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案,针对模
具局部镶件的打印,3D打印随形运水系统可以不受零件内部结构形状约束,能够
灵活的根据模具镶件结构设计随形冷却系统,将模具冷却系统越贴近产品的表面,其与塑件的形状越一致,冷却效率越高。

但是,限于传统加工技术工艺以及避免
和推杆孔干涉,很难做到冷却水路和产品形状一致,致使冷却效率低。

因为冷却
水路距离产品表而距离不一致,产品存在冷却盲区,导致产品冷却不均匀,引发
翘曲变形、内应力大等质量问题。

不管是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还是从提高产品
质量上来讲,设计制造新型的随形水路势在必行。

研究表明,在某型号净水器滤
瓶盖注射模研究中,对传统冷却系统和随形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行分析对比,结
果与传统冷却水路相比,随形水路冷却方案的冷却效率提高了28.2%,周期内模
具温度分布均匀性提高了40.6%,冷却结束时模具温度分布均匀性提高了87.7%,产品表而温度均匀性提高了87.1%。

可见,随形水路能有效改善冷却效果,显著
提升冷却效率和生产效率,具有很大的冷却优势。

在关于某大型盒状产品后盖模
具研究中,对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的冷却结果进行对比,随形水路的冷却效率比
传统水路提高了35.64%,产品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提高了24.95%。

同时,对传
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的尺寸稳定性和翘曲变形结果进行对比,随形水路比传统水路
的X和Y方向的最大位移分别改善了39.77%和51.71%}翘曲变形减小了35.09%。

这些研究说明,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提高,在模具行业中应用更加灵活,使
设计者不再受传统水路加工手段的限制,把冷却水路更加均匀的排布在模具成型
镶件中,随形水路能够显著提高冷却效率和冷却均匀性,使模具深腔区域快速冷却,缩短成型周期,提高塑件的生产效率和制件的质量,使得产品单件成本降低。

五、3D打印技术应用在注射模具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费用高,难以普及。

目前,金属材料3D打印都是以克为单位计价的,
市场上一般每克5元起价。

价格偏高导致3D打印技术难以应用,一般的注射模具,只可应用于高端、附加值高的注射模具或者质量要求特别高的塑件。

此外,
其他冷却形式难以保证其质量时,使用3D打印的随形冷却系统。

(2)3D打印注射模具随形水路渗水。

3D打印费用高昂,目前业界只用3D
打印技术制造模具零件的关键部分,底座部分仍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加工,然后将
二者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模芯,二者连接处存在渗水问题。

目前,3D打印技术仍处
于研究发展阶段,可选择的模具钢材料有限,材料本身的性能,3D打印参数的设
定都会影响模具零件的质量,导致渗水情况的出现。

(3)难以保证模具零件的机械强度。

因3D打印可选择的模具材料有限及其
本身的加工方法,业界一直认为3D打印的模具零件机械强度不及传统加工方法
加上的模具零件,所以不宜用于长寿命的模具。

但是,部分企业认为3D打印的
模具零件和传统方法加工的模具零件机械强度不相上下,硬度能达到HRC 48~52。

(4)模具的尺寸有限制。

目前,最大的3D打印机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尧山
和他的团队在2013年设计和开发成功的,工作台尺寸为1800×1800mm,但是不
能满足制造大型模具产业要求。

与传统的模具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还有很多局限,尚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模具制造技术的方法,需进一步开展研究。

六、结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塑料注射模具行业迎来了新的生机。

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塑料注射模具领域,可以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大幅度
提高塑料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尽管3D打印技术在塑料模具领域中的应
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开发,3D打印技术在注射模具
领域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存在的问题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得到有效解决。


3D打印技术给模具制造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注塑模具设
计和制造中会是一种趋势,尤其是对我国模具制造企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因此对3D打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会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莫中凯试论3D打印技术在现代模具制造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2019 (7):116.
[2]宋歌.智能制造背景下3D打印技术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 (9):262.
[3]刘文卓一现代塑料模具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探讨[J]现代农机,2020 (2):62.
[4]林密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展望[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 (4):l 7.
[5]马一恒.基于3D打印技术的注塑模随形冷却水路设计[J].塑料工业. 2019 (7):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