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资料》《次北固山下》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资料》《次北固山下》说课稿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中学语文教师的4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次北固山下》,接下来,我将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次北固山下》是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

本诗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二、说学情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诗歌素养积累,本文可以侧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品读分析。

同时,学生的情感涵养可能还不能够真正体会到诗人真正的思乡情思,只要老师加以引导,就会使学生更好进入作品的天地。

另外,学生个性鲜明,但语文基础与语文能力较薄弱,个体间学习水平差距比较大。

重点难点的突破有一定的挑战。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情况和学情情况,我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读准字音、节奏,理解诗歌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与体会,感受诗歌开阔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3.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重难点,才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因此:
我的教学重点为:理解诗歌内容,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我的教学难点为:领会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五、说教学方法
新的语文教材更为注重学生想象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在发现理论中认为“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过程中去”。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活跃好动,再加上诗歌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性。

必然采用灵活多样、形象直观的方法突破难点。

因此我将教学方法定为:朗读指导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中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产生情感共鸣。

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引导学生汇报有关思乡的诗句,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引出课题一《次北固山下》。

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自古以来,乡愁是诗歌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许多的文人墨客写下了很多思乡的诗歌,大家能想到哪些关于“思乡”的诗句呢?
我预设学生会说出“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等诗句。

这样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感悟铺路,有助于教学过程开展。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我会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先请学生进行朗读,进而纠正学生朗读的字音节奏以及感情基调。

再通过投影播放名家范读,引导学生静心体会,从而进一步把握朗读节奏,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巩固预习成果。

读毕,我会通过学生汇报明确内容:本诗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

通过朗读指导和回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文的主题,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也为学习下文奠定基础。

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阅读与鉴赏教学目标要求,析读环节我会这样展开。

我会再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以下问题,那就是:这首诗情感真切,意境广阔,你觉得哪一句写的最妙?我预设学生会找到以下内容:内容一: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首先请学生联系自身思考,当你独自一人在外求学,难以回到家中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加深思考,设身处地想想,诗人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通过这样联系自身,换位思考,学生也就不难体会作者漂泊孤苦、思念家乡的情感了。

同时我会请学生联系下文,说说哪些意象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漂泊状态和思乡之情?待学生说出“乡书、归雁”的答案后,我将指导学生朗读此句,引领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内容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对于这一内容,我会采取与上述同样的方法,先请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引导学生说出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

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此时我会加大难度,请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和“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会适时地予以点拨,在师生互动中归纳得出“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更逼真写实,所以给人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乎更为响亮。

通过这个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了此句的情景,因此我会再通过小组赛读、配乐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句中的画面和情感。

环节四:重点品读,领悟情感
新课标强调品情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融入进课堂。

在这一环节,我会提问学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历来被人传诵,请结合语句赏析它蕴含了怎样的哲理?在师生互动中得出这句诗叙述了新旧事物的交替,表达对未来憧憬,寄寓对未来的希望。

通过这一环节,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诗中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里我会请学生自主汇报本节课的收获,交流学习心得,我会顺势对其内容进行补充,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内容趋于完善。

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对比阅读王湾的《江南意》,写写自己的感受。

七、说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设计形象直观,清晰地展现了课文的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板书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结束语: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现在,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