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企业管理中的员工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电力企业管理中的员工培训
作者:张津铭孙世勋全闻玥尚志建郑迤丹郭永辉方娜
来源:《好日子(中旬)》2017年第12期
摘要:作为电力系统人才资源管理部门,教育培训管理的中心,其核心任务就是对企业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对口培训。
首先,应从思想上、意识上转变,树立培训理念和全局意识、创新意识。
改革管理、运行机制,转变教育培训方式,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职工教育培训的轨道上来,制定完善教育培训计划;其次,进一步明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重心,明确教育培训管理的具体要求,拟订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
1 电力企业内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职教人员知识老化,难以适应形势需要
大部分电力企业的职教人员都来源于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中,他们虽有较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但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存在着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大量设备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应用,职教人员自身掌握的知识已难以适应当前培训工作的要求。
1.2生产任务繁重,工学矛盾突出
生产班组是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组各项工作完成的好坏决定了整个企业指标完成的好坏。
同样,班组成员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班组如何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对员工开展岗位技能培训,这个矛盾始终困扰着各级管理人员,如果只抓生产不问培训,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发展培训又会出现大量的工作无法按时完成,而班组工作与培训同时开展,会使生产任务更加繁重,有些企业还出现要求员工加班加点完成生产任务的现象,最终导致员工精疲力竭,培训也就无从谈起。
工学矛盾的突出,使员工常年忙于现场工作,而疏于新知识的学习,自身的技能水平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提升,最终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1.3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培训工作难已开展
在电力企业的班组里,存在着员工的学历高低不一、素质参差不齐、技能水平差距悬殊的情况,给开展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统一培训,因水平不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区别对待,根据各人员的技术特点分别培训,则操作难度大,且工作量大,最终只会导致培训工作出现应付现象。
1.4员工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时有出现
随着设备不断的更新和改造,班组的工作任务愈显繁重,而大部分企业为确保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在安全生产、定期工作的执行情况及班组工作的完成情况等方面均制定了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
面对以上各种因素,员工对学习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参与培训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
尽管有一部分员工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及本岗位业务水平而能主动学习,但也有部分员工只安于现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使培训工作的开展十分被动。
2 当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方向
2.1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如果没有合理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培训工作难以开展,更难达到预期效果。
培训方法的优劣是决定培训质量的关键,随着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培训方法也不断得到创新。
2.1.1经验传授式培训
企业应充分调动技术骨干的积极性,聘请各专业的技术骨干成为企业内部教师,并制定奖励办法。
技术骨干将自己摸索出的新技术、好方法写出来,编写成课件,由培训部门组织开展技术培训。
这样的培训教材能紧贴员工岗位生产实际,且教师是员工熟悉的同事,教师的工作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讲课就更有一种说服力,班组员工更容易接受,同时也明确了大家学习的目标,是一种比较受员工欢迎的培训方式。
2.1.2讨论式培训
由班组长或班组技术员定期组织班员进行讨论,分析近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班员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并进行记录、总结。
这种培训方式较实用,较适用于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员工队伍的培训,以讨论的形式代替讲课的形式,使原本有疑问但不敢发言的员工能积极提问并参与讨论,对提高低岗位人员的技能水平起到较大的作用。
2.1.3案例警示式培训
众所周知,事故案例多数都是员工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也是电力企业安全培训教育中鲜活的素材。
在员工的安全培训中,要充分利用安全简报和事故通报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讲解:①可以强化职工安全意识;②可以增强职工对安全规程、措施、规定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③避免了空洞的说教;④给员工积累了实践经验或教训,起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
2.1.4以考促培式培训
尽管考试是大多数员工无法接受的一种培训方法,但考试所起到的培训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企业培训管理部门应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考试制度及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运行规程、检修规程考试,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员工技能竞赛,制定方案,明确考试目
标。
对员工的考试成绩进行奖励及考核,并纳入个人年度绩效考评,作为员工岗位晋升的依据。
2.2抓好两个结合,发挥培训的作用
由于客观原因,现在电力企业员工在年龄和受教育程度都有一定的差别,员工的培训工作必须和实际状况相适应,才能发挥出培训的最大作用。
2.2.1新、旧方法相结合
企业不少老员工因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经验积累加上自己的努力,成为本岗位工作上的行家。
但是,老员工接受新知识比较慢,不容易接新设备、新知识,对他们来说,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是最重要的。
企业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再培训教育,调动老员工的工作及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努力掌握操作技能。
年轻人一般都接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知识更新和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相對要快,但是由于工作时间不长,业务知识、工作能力相对较弱,对于这部分人,培训工作重点应放在专业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上,让他们迅速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
2.2.2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培训过程中把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及理论知识扎实的员工同时开展培训。
让有经验的老师傅从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角度讲授专业课程,使授课生动而富有实效。
但是,因老师傅往往偏重于实践而缺少理论的研究,因此,要想使员工既有良好的业务能力,又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就需要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人员协助培训,助一臂之力。
他们可以透过事物的现象,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员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进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并为今后的创新打下理论基础。
2.3制定合理的培训管理制度及实施计划
培训管理制度及实施计划是开展员工培训的引导者,其操作性的强弱关系到培训开展的效果。
因此,企业培训管理部门应制定合理的培训制度及培训计划,并要不断修改和完善,以使培训工作的开展更具实效性。
各级管理人员要深刻认识到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对各项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好监督、督促作用,并且要持之以恒,使员工形成一种自觉参与企业培训的习惯。
2.4创建有效激励机制,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建立一个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的长效培训考核激励机制,是培训工作质量和实效的重要保证。
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机制,来增强员工培训工作的内在动力,激发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达到培训质量和员工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茨威尔著,王申英等译.《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华夏出版社,2003
[2]王中义.《企业文化与企业宣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