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生殖器官 ❖ 二、乳用牛的外貌特征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三、牛的外貌鉴定技术
❖ (一)肉眼鉴定 ❖ (二)测量鉴定 ❖ 1、体尺测量 ❖ 体高: ❖ 见高 ❖ 十字部高 ❖ 体斜长 ❖ 体直长 ❖ 胸深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胸宽 ❖ 腰角宽 ❖ 髋宽 ❖ 胸围 ❖ 腹围 ❖ 腿围 ❖ 管围 ❖ 坐骨宽 ❖ 尻长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1、乳牛体型线性评定的状况识别和判断
❖ (1)体高
❖ (2)结实度
❖ (3)体深
❖ (4)棱角度
❖ (5)尻角度
❖ (6)尻长
❖ (7)尻宽
❖ (8)后肢侧望
❖ (9)蹄角度
❖ (10)前乳房附着
❖ (11)后乳房高
❖ (12)后乳房宽
❖ (13)悬韧带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4)泌乳器官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五章 乳用牛生产 ❖ 第一节:乳用牛的外貌 及其鉴定 ❖ 一、牛体各部位特征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一) 头颈 ❖ 1、头部 ❖ 2、颈部 ❖ (二)前驱 ❖ 1、耆甲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2、前肢 ❖ (1)肩部 ❖ (2)臂 3、胸部 ❖ (三)中躯:包括背、腰、腹等部位。 ❖ 1、背部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二、影响肉牛产肉性能的因素 ❖ (一)品种 ❖ (二)年龄 ❖ (三)营养水平 ❖ (四)环境 ❖ (五)性别 ❖ (六)饲养方式 ❖ (七)经济杂交 ❖ 三、肉牛生产性能的评定 ❖ (一)初生重和增重 ❖ 1、初生重 ❖ 2、断奶重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3、断奶后增重 ❖ 4、日增重 ❖ (二)饲料利用率 ❖ (三)肥育程度 ❖ (四)酮体中肌肉、脂肪和骨骼的比例 ❖ (五)屠宰率、净肉率 ❖ (六)眼肌面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三、乳用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乳用牛饲养标准
(二)日粮配合
1、产乳母牛日粮配合的要求
2、饲料的供喂原则
3、精料的配合
(三)乳用牛一般管理技术
1、饲喂管理技术
2、饮水
3、运动
4、刷拭和护踢 5、防暑防寒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6、挤奶技术 ❖ (四)泌乳期各阶段的饲养技术 ❖ 1、泌乳初期的饲养管理 ❖ (1)生理特点 ❖ (2)饲养技术 ❖ (3)管理技术 ❖ 2、泌乳盛期的饲养管理 ❖ (1)生理特点 ❖ (2)饲养管理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七章肉用羊生产
❖ 第一节肉用羊的外貌特征及鉴定 ❖ 一、部位与名称 ❖ 二、羊的年龄鉴别 ❖ 三、肉用羊的外貌特征 ❖ 四、肉用羊的生产性能 ❖ 第二节肉用羊的肥育 ❖ 一、育肥方式 ❖ 二、羔羊肥育技术 ❖ 三、成羊肥育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八章 毛用羊生产
❖ 第一节 毛用羊的外貌特征 ❖ 第二节 羊的饲养方式 ❖ 第三节羊的饲养技术 ❖ 第四节羊的日常管理 ❖ 1、羊的编号 ❖ 2、羊 的断尾 ❖ 3、羊的去势 ❖ 4、绵羊剪毛 ❖ 5、羊的药浴 ❖ 6、山羊抓绒 ❖ 7、羊的驱虫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4 使高产牛保持旺盛的食欲 5合理搭配搞产牛的日粮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六章 肉用牛生产 ❖ 第一节肉牛的外貌及鉴定 ❖ 一、肉牛的外貌特征 ❖ 二、肉牛的外貌鉴定方法 ❖ (一)成年牛外貌鉴定 ❖ (二)肉牛犊牛及育成牛外貌鉴定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第二节 肉用牛的生产性能及其评定 ❖ 一、肉牛的生长特点 ❖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 ❖ 1、哺乳期 ❖ 2、幼年期 ❖ 3、青年期 ❖ 4、育成期 ❖ (二)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 ❖ 1、体重增长不平衡性 ❖ 2、外形和骨骼 生长的不平衡性 ❖ 3、组织器官生长的不平衡性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第一节牛的良繁技术 ❖ 一、牛的选择 ❖ (一)种公牛的选择 ❖ 1、外貌选择 ❖ 2、系谱选择 ❖ 3、旁系选择 ❖ 4、后裔测定 ❖ (二)母牛的选择 ❖ 1、种子母牛的选择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2、生产母牛的选择 ❖ (1)产奶量 ❖ (2)乳的品质 ❖ (3)饲料报酬 ❖ (4)排乳速度 ❖ (5)泌乳均衡性 ❖ 3、母犊及育成母牛的选择 ❖ (1)母犊选择 ❖ (2)育成母牛选择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二节乳用牛的生产性能及其评定
❖ 一、影响泌乳性能的因素 ❖ (一)遗传因素 ❖ 1、品种 ❖ 2、个体 ❖ (二)生理因素 ❖ 1、年龄和胎次 ❖ 2、泌乳期 ❖ 3、干乳期 ❖ 4、发情与妊娠 ❖ 5、初产年龄 ❖ (三)环境因素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1、饲养管理 ❖ 2、挤奶与乳房按摩 ❖ 3、产犊季节 ❖ 4、外界气温 ❖ 5、疾病 ❖ 二、乳牛生产性能的测定 ❖ (一)产乳量的测定与计算 ❖ (二)乳脂率的测定与计算 ❖ (三)如质量和4% 标准乳的计算 ❖ (四)饲料转化率的计算 ❖ (五)排乳速度的测定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1)分群管理 ❖ (2)定期称重 ❖ (3)调教训练 ❖ (4)穿鼻戴鼻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2、体尺指数 ❖ 体长指数 ❖ 胸围指数 ❖ 体躯指数 ❖ 尻宽指数 ❖ 管围指数 ❖ 肉骨指数 ❖ 3 、体重测定 ❖ (1)直接称重法 ❖ (2)公式估重法 ❖ (三)年龄鉴定 ❖ 1 、根据牙齿鉴别年龄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1)齿的名称 ❖ (2)门齿的发生 ❖ (3)门齿的更换 ❖ (4)门齿的磨损 ❖ 2 、根据角轮鉴别年龄 ❖ (四)外貌评分鉴定 ❖ 1 、鉴定准备 ❖ 2、鉴定方法 ❖ 3、外貌缺陷与扣分 ❖ 4、外貌鉴定复审 ❖ (五)乳用牛体型性状的线性评定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二、读牛和育成牛的饲养技术
❖ (一)读牛的消化特点: ❖ 1、瘤胃逐渐发育 ❖ 2、消化机能逐渐完善 ❖ 3、反刍 ❖ (二)读牛的饲养 ❖ 1、喂初乳 ❖ (1)初乳的特殊作用 ❖ (2)喂乳方法 ❖ 2、喂乳期的饲养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三)读牛的管理 ❖ 1、哺乳卫生 ❖ 2、犊栏卫生 ❖ 3、运动 ❖ 4、刷拭 ❖ 5、保健护理 ❖ (四)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 1、育成牛的饲养 ❖ 2、育成牛的管理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三节乳用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 一、种公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 (一)种公牛的饲养 ❖ 1、生长期公牛的饲养 ❖ 2、成年公牛的饲养 ❖ (二)公牛的管理 ❖ 1、种公牛的特性 ❖ (1)记忆力强 ❖ (2)防御反射强 ❖ (3)性反射强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2、种公牛的管理要点 ❖ (1)拴系 ❖ (2)牵引 ❖ (3)运动 ❖ (4)刷拭和洗浴 ❖ (5)按摩睾丸 ❖ (6)护踢 ❖ (三)种公牛的科学利用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第三节 肉用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 一、繁殖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 (一)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 (二)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 ❖ 1、提高产犊率和犊牛断奶重是养好肉用母
牛的关键 ❖ 2、调整母牛产犊季节 ❖ 3、后备母牛技术管理规程 ❖ 4、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三)肉牛肥育技术 ❖ 1、犊牛肥育技术 ❖ 2、架子牛肥育技术 ❖ 3、成年牛肥育技术 ❖ 4、小肉牛肥育技术 ❖ 5、高档肉牛肥育技术 ❖ 6、黑白花公犊肥育技术 ❖ (四)提高肉牛肥育技术效果的技术措施 ❖ 1、控制瘤胃发酵,提高采食量 ❖ 2、非蛋白氮利用 ❖ 3、饲料添加剂的利用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2、配种的法 ❖ (1)自由交配 ❖ (2) 人工辅助交配 ❖ (3)人工授精 ❖ 五、羊的妊娠与分娩 ❖ (一)分泌征兆 ❖ 1、乳房的变化 ❖ 2、外阴部的变化 ❖ 3、骨盆的变化 ❖ 4、行为的变化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二)正常接产 ❖ (三)难产助产与处理 ❖ 1、难产母羊的助产 ❖ 2、假死羔羊的处理 ❖ (四)产后母羊和出生羔羊的护理 ❖ 1、产后母羊的护理 ❖ 2、出生羔羊的护理
需借一年(12月)再减 ❖ (二)母牛的分娩 ❖ 1、临产征状 ❖ 2、分娩过程 ❖ (1)开口期 ❖ (2)胎儿产出期 ❖ (3 )胎衣排出期 ❖ 3、接产方法 ❖ 4、出生犊牛处理 ❖ 5、母牛产后护理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二节 羊的良繁技术
❖ 一、肉用羊的选育 ❖ (一)多胎性 ❖ (二)常年发情性或长季节性 ❖ (三)饲料报酬和日增重 ❖ (四)含脂量 ❖ 二、羊的杂交改良 ❖ (一)粗毛羊杂交为细毛羊 ❖ (二)粗毛羊杂交改良为半细毛羊 ❖ (三)绒毛羊杂交改良 ❖ (四)布尔山羊改良奶山羊和普通山羊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2、腰部 ❖ 3、腹部 ❖ (四)后躯 ❖ 1、尻部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2、臀部 ❖ 3、后肢 ❖ (1)大腿 ❖ (2)小腿 ❖ (3)飞节 ❖ (4)后管 ❖ (5)后系和后蹄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4、尾 ❖ 5、乳房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四母牛的妊娠与分娩 ❖ (一)母牛的妊娠 ❖ 1、妊娠征候 ❖ 2、早期妊娠检查 ❖ (1)阴道检查法 ❖ (2)直肠检查法 ❖ (3)激素诊断法 ❖ (4)巩膜血管诊断法 ❖ (5)7%碘酒法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3、妊娠期与预产期推算 ❖ 黄牛配种月减3,配种日加6 ,如1、2、3三个月,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三、羊的繁改体系
❖ (一)纯种体系 ❖ (二)杂交体系 ❖ 1、澳大利亚肉羊生产杂交体系 ❖ 2、中国肉羊杂交体系的设计 ❖ (三)频繁产羔体系 ❖ 1、两年三产体系 ❖ 2、三年四产体系 ❖ 3、三年五产体系 ❖ 4、一年两产体系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5、机会产羔体系 ❖ 四、羔的发情与配种 ❖ (一)母羊的初情期与性成熟 ❖ (二)发情和发情周期 ❖ 1、发情 ❖ 2、发情持续期 ❖ 3、发情周期 ❖ (三)发情鉴定 ❖ 1、外部观察法 ❖ 2、阴道检查法 ❖ 3、试情法 ❖ (四)配种 ❖ 1、配种时间的确定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1)短期优饲法 ❖ 2)引导饲养法 ❖ 3)更替饲养法 ❖ 4)挑战饲养法 ❖ 3、泌乳中后期的饲养管理 ❖ (五)干乳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 1、干乳的意义 ❖ 2、干乳期的确定 ❖ 3、干乳的方法 ❖ 1)逐渐干乳法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2)快速干乳法 ❖ 4、干乳期的饲养 ❖ 5、干乳期的管理 ❖ (六)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 1、饲养方案 ❖ 2、管理技术 ❖ (七)干产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 1、加强干乳期的饲养 ❖ 2、提高干物质的营养浓度 ❖ 3、保持日粮中适当的能量与蛋白比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二牛的杂交改良 ❖ (一)经济杂交 ❖ (二)轮回杂交 ❖ (1)两品种轮回杂交 ❖ (2)三品种轮回杂交 ❖ (三)级进杂交 ❖ (四)引入杂交 ❖ (五)育成杂交 ❖ 三母牛的发情与配种
第四章牛羊良繁技术
❖ (一)母牛的发情 ❖ 1、母牛的发情特点 ❖ 2、发情征状 ❖ 3、发情鉴定 ❖ (二)母牛的配种 ❖ 1、适宜配种时间 ❖ 2、配种方法 ❖ (1)自然交配 ❖ (2)人工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