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和发展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本文旨在综述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多种方法,并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未来发展前景。

本文还将探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期为推动该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如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垃圾处理等,将重金属元素引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其自然背景值,进而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现象。

重金属元素,如铅(Pb)、汞(Hg)、镉(Cd)、铬(Cr)、砷(As)等,具有生物毒性和环境持久性,难以被微生物降解,且能在食物链中累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堆放、农药和化肥的滥用、大气沉降等。

这些污染源导致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甚至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各种健康问题。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

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复杂,不易被察觉,往往在被发现时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问题。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半衰期长,不易降解,治理难度大,需要长期持续的修复工作。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全球范围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研究内容包括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风险评估、修复技术研发等。

目前,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如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这些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有效的治理。

然而,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现有的修复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完善。

北京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北京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为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土壤容重、pH 值、有机质含量、污染情况等调查指标及氮、磷、钾等3项辅助指标。

3.3.2调查单元。

依据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中图斑信息情况,进行现场实际调查。

本项目拟回覆区地类为耕地,位于杨树崴子村,土地所有权为杨树崴子村集体所有,现场调查发现既有耕作层较薄,土壤有机质含量29.5~32.5g/kg ,地形坡度2°~5°,排水条件较好。

3.3.3调查结果。

土层厚度:现场挖土壤剖面,并进行测量,测得土层厚度约为20cm ,耕作层土壤较薄。

依据清原县第2次土壤普查报告查询所得,本项目回覆区范围内表层耕作层土壤质地为壤土,剖面构型为壤/粘/粘,土壤容重约为 1.44g/cm 3,有机质含量29.5~32.5g/kg ,土壤pH 值为5.5~6.5(来源:2015年清原县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回覆区土壤无污染情况。

本次研究剥离出的土壤主要改善周边耕地表层耕作层厚度。

回覆方法:按照现有地面高程,加上设计覆土厚度,以此确定覆土后的路田面设计高程。

根据该高程,做好覆土前的平整工作,保证回土面的清洁。

在达到地面平整要求后,再开展土壤回覆,提高土壤利用率。

按照回覆厚度平行推进的方式进行一次铺土回覆,并做相应的摊铺处理。

(收稿:2020-05-12)北京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康帅(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海淀100081)查阅大量北京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相关文献,从分布趋势、评价标准及污染种类、重点元素的污染程度及来源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整理,对北京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进程及现状加以总结,并就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北京;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综上所述,北京城市绿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在总体空间分布上,由郊区向城市中心逐渐变得严重。

1.2北京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比较在城市的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程度比较中,各类研究呈现了不一样的结论,可能受到功能分区的具体概念较为模糊、选点的特异性等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技术与检测Һ㊀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刘芹芹摘㊀要:土壤环境安全是支撑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重视土壤污染及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保证人居环境㊁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战略的重大需求㊂关键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生态保护措施一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概况所谓的重金属,指的是单质密度在4.5g/cm3以上的一类金属元素总称,而当重金属元素进入到土壤里面,且含量超过安全标准时就会给土壤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这样的现象就叫作土壤重金属污染㊂二㊁土壤污染修复的重要性土壤污染具有地域性㊁长期性㊁滞后性㊁隐蔽性等特征,遭受污染的土壤当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㊂我们需从思想意识上认识运用修复技术对修复污染土壤的重要性㊂土壤是维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修复土壤中的污染物才能生产出安全㊁优质的农产品,保证人民的健康㊂另外,修复土壤还能有效阻断污染的迁移路径,消除干净其中的有害物质,规避引起水污染㊁大气污染等,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㊂三㊁土壤污染修复的技术与应用(一)传统修复技术中国的土壤修复技术起步较欧美晚,传统的客土法技术仅适用于对一些污染面积比较小的土壤进行治理㊁修复㊂其中,客土法指的是将一些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壤加入污染土壤的表层,从而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减少对土壤的危害㊂而换土法与客土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换土法还是客土法,修复后的土壤厚度都会比原土壤高,能够结合污染土壤的表层土特性,有效提高新土壤性能㊂但是,这类传统的修复技术有着很明显的缺陷,不仅是应用场合有局限,还会产生很高的人力㊁财力㊁成本等消耗,同时还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㊂(二)原位生物修复这种技术一般来说主要用在对亚表层土壤的生态修复,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原理是将一种有机营养物质加入了被污染土壤中,或是控制污染土壤当中的氧含量,来分析土壤中有害物质的一种方法㊂毋庸置疑,被污染的土壤普遍覆盖面广,如果我们采用取土修复方法,不管是从经济层面还是工程量层面来说都都会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㊂对此,当前我们主要采用偷菌法㊁土耕法㊁生物通气法来修复被污染土壤的原微生物㊂在上述方法当中,最为经济的修复方法是土耕法,并且这种方式见效快㊁操作简单㊁污染小㊂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在被污染物在土壤中会依托各种方式或是途径进行传播和分散,并且土耕法所需工期较长㊂(三)植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是一组利用不同的植物种类对污染区域进行固定㊁降解和减少人为污染源所产生的环境毒素的技术㊂植物修复技术涉及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类型的植物修复过程来去除受污染地点的金属污染,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植物根系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提取出来,并在植物体内通过代谢作用分解为毒性较小的物质,进而将其储存在植物的茎叶中㊂各种研究表明,通过添加螯合剂㊁肥料㊁有机改良剂和改善pH值,可以增强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植物对金属的吸收效果㊂因此,在受污染土壤修复的领域中,植物修复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㊂(四)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中比较常见的一项修复技术,其工作主要体现在化学试剂的使用㊂工作人员将化学试剂撒入土壤中,以此吸附重金属㊂同时,化学试剂所具备的拮抗也能达到氧化还原的目的,从而减少重金属元素给土壤造成的损害㊂从目前的化学修复技术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即拮抗剂㊁吸附剂与抑制剂,以及土壤沉淀技术㊂无论哪种化学修复技术,所能达到的效果仅仅是对土壤进行优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污染的问题,也无法改变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性质㊂使用化学试剂极易对土壤中的植物和生物造成影响㊂工作人员需要结合修复的实际情况,慎重使用㊂(五)土壤淋洗技术事实上这种技术就是将被污染的土壤与化学洗涤剂混合,并通过溶剂解吸㊁螯合㊁溶解或固定的化学作用分离污染物,以及回收和分离重金属,以此修复被污染的土壤㊂土壤淋洗技术不管使用什么淋洗剂,在污染土壤的淋洗过程或多或少就会导致土壤肥力的降低㊂虽然酸性淋洗剂淋洗效率高,但是这种淋洗剂具有较强的破坏力会改变土壤的性质,基于此,当前生物表面活性剂和有机酸逐渐取代了酸性淋洗剂,追本溯源主要是因为其对土壤的破坏性较小㊂四㊁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一)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土壤污染问题是一项综合性的环境问题㊂一方面,需要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另一方面,要减少新增污染㊂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加大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㊂同时,针对一些容易造成污染的行业进行整治,例如工业企业㊁化学企业等㊂制订明确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形成统一的排放标准,减少环境污染问题㊂(二)制度完善措施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较为辽阔,由于地区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还要依托各个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力量,在推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还需瞄准自身发展需求或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弊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造福后代子孙的目标,制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措施㊂五㊁结语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是农业和工业生产㊂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众多科研工作者与广大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应用先进的修复技术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同时,还需要从源头上控制重金属物质的排放,这样多方面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土壤的修复工作㊂参考文献:[1]席晋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J].中国金属通报,2018(12):271-272.[2]李俊.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修复方法探析[J].绿色科技,2018(24):84-85.[3]嵇东,孙红.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2):74-75.作者简介:刘芹芹,山东合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㊂181。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措施研究进展(环境生态学课程论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措施研究进展(环境生态学课程论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措施研究进展学生姓名:王继宇学号: 201172136班级:作物(zyxw)S111学院:农学院课程:环境生态学指导教师:周建利二○一二年六月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措施研究进展摘要: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揭示了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然后论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涵、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和危害,最后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措施。

关键字:土壤污染重金属来源特点修复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不断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普遍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据统计,1980年我国工业三污染耕地面积266.7万公顷,1988年增加到666.7万公顷,1992年增加到1000万公顷。

目前,全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耕地面积已接近2000万公顷,约耕地面积的1/5。

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粮食减产超过1000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1]。

据农业部环监测系统近年的调查,我国24个省(市)城郊、污水灌溉区、工矿等经济发展快地区的320个重点污染区中,污染超标的大田农作物种植面积为60.6万公顷,占调查总面积的20%。

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农产品产量与面积约占污染物超标农产品总量与总面积的80%以上,尤其是Pb、Cd、Hg、Cu及其复合污染最为突出。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污染较普遍,污染面积近1000万公顷,其次是Pb、Zn、Cu、Hg等。

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Cd、Cr、As、Pb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

据粗略统计,过去50年中,排放到全球环境中的Cd达到2.2万吨、Cu 93.9万吨、Pb78.3万吨、Zn13.5 万吨。

其中有相当部分进入了土壤,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2]。

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涵重金属系指密度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

我国环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检测手段的研究进展

我国环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检测手段的研究进展

第3卷第2期上海电气技术V01.3N o.2 2010年6月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H A I E I。

E C TR I C T EC H N O I。

O G Y Jun2010文章编号:1674—540X(2010)02—001—05我国环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检测手段的研究进展房豪杰1’2(1.上海电气环保集团技术中心,上海201108;2.上海环保工程成套有限公司,上海201108)摘要:介绍了环境中,土壤污染的类型,包括农药、重金属、表面活,l生剂、肥料以及新型污染物,同时概述了对于这些污染物的检测手段。

它表明:近年来各种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环境监测和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土壤污染;检测;研究中图分类号:X53;X833文献标识码:AR e cent R e se ar c he s a nd D eve l opm ent si n t he Fi e l d of Soi l Pol l ut i on a nd Test Faci l i t yF A NGH aoj i el2(1.Te chni ca l C ent er of Shanghai El ect r i c E nvi r onm ent al P r ot ect i on G r oup,Shang hai201108,C hi na;2.Shanghai E nvi r onm ent al Pr ot ec t i on Engi neer i ng W hol e Se t s C o.,Lt d.,Shanghai201108,C hi na)A bs t r ac t:T hi s pape r sum m ar i ze s t he m ai n t ypes m et a l,s ur f ac t ant,f er t i l i z er and new pol l ut ant s and an t ha t t he r ec ent-fa st de vel o pm en t of t e st f aci l i t y provi des and m anagem ent.of soi l pol l ut i on i ncl udi ng pes t i ci de,heavy over v i ew of t es t f aci l i t y i s gi v en.I t appea r s a new appr oach of envi r on m ent al m oni t or i ngK ey w or ds:envi r onm ent;s oi l po l l ut i on)anal ys i s;r esear ch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

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收 稿 日期 :2 1 0 0 2— 2—1 。修 回日期 :2 1 0 0 7 0 2— 3— 8 基金 项 目:广东省中医药局资助项 目 ( 0 9 7 ) 2 0 2 7
高瑞英 :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的综合 评 价 中 。 环境 风险评价 的基本特征 之一就是不确2 0世 纪 8 0年代 发展 起 来 的 ,主要包括生态风险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价。生态 风险评价是通过组织和分析数据 ,评价 与人类活动 相 关 的一 个 或 多个 风险 源 在 暴 露 过 程 中对 生 态 系统 可能造成的生态效应 ;健康风 险评价则主要侧重于 人体的健康风 险 ,通过选择 与人类类似 的动物进行 试 验 ,以达 到保 护人 类 自身 的 目的 。 对 于土壤 重金 属 的 污 染 评 价 ,国 内外 学 者 作 了 大量的研究 ,总结 出了多种 评价方法和模 型 ,主要 分为两类 :传统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模型 。 。 。传 统的评价模 型 主要 为指 数法 ,以数理 统计为基 础, 将 土壤 污染 程 度 用 比较 明确 的界 限加 以 区分 , 已在 土 壤重 金属 评 价 中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较 常 用 的 有 内梅 罗 指 数 法 、潜 在 风 险 指 数 法 、污 染 指 数 法 等 。 综合 评 价模 型 综 合 考 虑 了土壤 环境 质 量 的模 糊 性 及 各污染因素的权重 ,使评价更具有科学性 ,概括起 来 有 模 糊 综 合 评 价 法 、层 次 分 析 法 、灰 色 聚 类 法 、 主成分分析法 、神经 网络法 和物元 分析法等等¨ 。 川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 的发展 ,地统 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逐渐 被引入到土壤 重金属污染
A src: ni n et i s smet E A)o ev ea cna nt ncnpoiesi ti if mao o ev・ b t t E vr m n s as s n ( R a o rk e nh aym tl o t ai a rvd ce ic n r t nf ni mi o nf o i r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时代发展速度的提升使得我国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相对严重,不利于农业以及工业的持续发展。

就目前我国土壤污染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大量的土壤环境已经遭受了重金属的污染,并且污染程度有一定的差异。

基于此,必须加大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调研力度,做好重金属污染的及时监测,并通过监测数据结果制定合理的土壤治理和修复方案,实现对土壤改良的目标。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引言近些年,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因重金属污染而丧失使用价值的土地面积更是不断增加,而想要消除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必须加强相关检测技术的应用,结合土壤污染实际,对检测手段进行改进。

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工作质量应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工作,重视检测设备体系的研发与引入,充分结合具体工作需求以及检测工作发展现状,提高检测技术的最终作业水平。

现阶段,我国土壤重金属检测工作发展迅速,但因起步较晚等因素的影响,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仍显不足,从业工作者需针对性开展深入研究工作,精准测量土壤中各类重金属含量,为后续开展土壤保护以及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创造有利条件。

1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土壤自身循环能力会受到重金属土壤的污染严重降低。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就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我国已经有超过5000万亩的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并且该数值呈现逐渐上涨的趋势。

土壤重金属不但具有隐蔽性,而且很难治理,这对于人类的正常活动以及未来发展都十分不利。

对当前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而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两点:(1)自然环境。

成土母质风化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存在的土壤问题,这就导致重金属积累条件更加适宜,加上恶劣天气和水源作用等方面的影响会改变重金属元素结构,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也产生一定的变化。

(2)人类活动。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解析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解析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解析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

本文旨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其解析方法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危害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详细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如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畜禽养殖等)、交通运输(如汽车尾气排放、道路尘埃等)以及城市建设(如建筑垃圾、城市污水等)。

这些来源释放的重金属通过大气沉降、水体流动和生物迁移等途径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

在解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文章综述了多种方法和技术,如污染源解析技术(包括同位素示踪、多元统计分析等)、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生物有效性评估以及风险评估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深入了解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布、形态、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有效性,为制定针对性的污染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如加强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发展新型污染治理技术、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等。

通过综合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有望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有力支持。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结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大类。

自然来源主要包括成土母质的风化和侵蚀,以及火山喷发、森林火灾等自然事件带来的重金属元素。

然而,这些自然过程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贡献相对较小,通常不会超过土壤背景值。

相比之下,人为活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更为显著。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是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源。

例如,矿山开采、冶炼、电镀、化工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含重金属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经过妥善处理,就会对周边环境,特别是土壤造成污染。

陆域环境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陆域环境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陆域环境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6-26T02:00:10.74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37卷2月第4期作者:李婷、王树伟[导读] “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交通强国目标,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分两步走全面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高速公路在其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李婷、王树伟潍坊市滨海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交通强国目标,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分两步走全面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高速公路在其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自1984年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修建以来,截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4.26万km,居世界第一。

但是高速公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沿线路域生态环境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快速开展路域生态环境季相综合评价,实现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本次研究重点。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陆域环境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陆域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引言土壤是重要的环境介质,为植物生长提供水肥气热,也为动物微生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

而土壤也成为大部分污染物的受体,环境介质中97%的污染物最终归趋于土壤。

当下,重金属污染是我国最主要的土壤污染形式,来源主要有废水灌溉、农药使用、工业排放等。

依据固定和去除两种思路进行治理,综合研究运用各类技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定将在未来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1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形态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质主要属于过滤性元素,这些金属物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当中,部分有机物会影响重金属离子的构成形态以及迁移能力。

重金属化合物本身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土壤环境内部物质的组成较为复杂,物理化学性质容易因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通常来说,重金属污染元素的存在形态包括水溶态、可交换态、吸附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以及有机结合态等。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农业有了很大进展,工农业现代化技术越来越先进。

但是随着我国工农业的逐步现代化,许多地区的土壤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只依赖传统修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治理要求,因此生物修复技术应运而生,因其无害、绿色、环保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生物修复主要可分为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两大类,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危害,其次探讨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现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土壤修复;植物修复;生物修复引言重金属污染在我国环境污染中所占比重较高,对土壤的危害性较大,不仅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还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存在多种形式,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相较于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来说,其较低的成本、效果的稳定性、二次污染小等优势都提高了其应用的广泛性,成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之一。

1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危害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地区主要分布在工业核心区域,包括长江经济区、珠江经济区,总体来看,南方污染情况较北方严重。

重金属来源主要分为两方面: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较人为因素产生的影响较轻,伴随地壳运动,地质发生变化,矿物风化,地表径流以及大气迁移产生,此类因素产生影响较小。

人为因素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近现代我国工矿业发展迅速,各类矿石、煤炭原材料开发量巨大,废弃尾渣露天无序堆放,经过雨水沉降作用进入地表径流;研究表明在矿场、钢制厂、火力发电厂及重工业区周边的土壤重金属检测值明显高于非工业区域。

重金属元素大多为人体非必须元素且多数为有害元素,人类长期食用重金超标食物,或是饮用超标饮用水,均会损害人体健康。

2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现状研究2.1物理化学修复技术(1)土壤淋洗。

该种技术类型主要通过土壤淋洗转移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元素,其中,淋洗液主要为清水或者增强重金属元素溶解性的试剂溶液。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研究进展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研究进展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研究进展朱雅琪1,2巫静1,2*余震1,2邓玉1,2刘德洪1,2徐长林1,2吕亚辉1,2杨国义1,2(1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2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50)摘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这些重金属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了解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以及污染农田的治理方法,对保障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阐述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概括了目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治理方式,分析了这些治理方式的差异性和优缺点,并对未来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污染治理;土壤修复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5-0115-04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4.05.029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ntrol Research Progress on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FarmlandSoil in ChinaZHU Yaqi 1,2WU Jing 1,2*YU Zhen 1,2DENG Yu 1,2LIU Dehong 1,2XU Changlin 1,2LYU Yahui 1,2YANG Guoyi 1,2(1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al and Soil Sciences,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Integrated Agro-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Guangzhou Guangdong 510650;2National-Regional Joi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Soil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mediation in South China,Guangzhou Guangdong 510650)Abstract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farmland soil leads to excessive heavy metal content in crops,which entersthe human body along the food chain and poses a threat to human health.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farmland soil,the harm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to crops,and the control methods for polluted farmland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nsuring food safety.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farmland soil in China,elaborated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on crops,summarized the main control methods for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farmland soil,analyzed the difference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control methods,and prospecte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control in farmland soil,so as to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farmland soil in China.Keywordsfarmland soil;heavy metal pollution;current situation;pollution control;soil remediatio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7093);中山市社会公益科技研究项目(2018B1014)。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研究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研究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研究1. 背景介绍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

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显示,在约140万公顷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7,中度污染的占7,严重污染的占4。

这表明我国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较为严峻。

在环境污染研究中,重金属通常指的是汞(Hg)、镉(Cd)、铅(Pb)、铬(Cr)以及类金属砷(As)等具有显著生物毒性的元素,也包括有一定毒性的一般元素,如锌(Zn)、铜(Cu)、镍(Ni)、钴(Co)、锡(Sn)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这些元素引起的,它们通过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工业废弃物排放等多种途径进入土壤。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后,会直接导致粮食、蔬菜、瓜果等农作物的重金属含量增加,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重金属在土壤中难以被分解、转化或吸收,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和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2. 问题陈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土壤中的重金属,如铅(Pb)、镉(Cd)、铬(Cr)、汞(Hg)等,由于其生物富集性和不易降解性,能通过食物链累积并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特别是在农业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作物生长,还可能通过作物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

土壤重金属污染还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

当前,尽管各国政府和环保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如制定排放标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实施土壤修复项目等,但这些措施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和技术限制,难以有效执行这些措施土壤修复技术成本高昂,且周期长,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应用。

试析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试析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试析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同时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为此,如何修复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源与危害,并论述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与生物修复的核心理念与优势特征。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伴随不可再生能源供应的匮乏与生态环境污染的恶化,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重金属的潜伏期较长,自然降解时间长,一旦被人体吸收,难以代谢排出,严重情况下,会影响身体机能。

1土壤污染来源与危害据相关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约有六分之一的土地遭受了重金属污染,而这些遭受污染的土地所培育的瓜果蔬菜或直接进入供销市场,或作为原材料加工成食品,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将重金属毒素带入人体。

与雾霾污染、扬尘污染等污染类型相比,土壤重金属污染不易察觉,极易受到忽视。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不断恶化,超标率约为16.1%,其中无机污染物超标首当其冲,镉的超标率高达7.0%。

这些重金属被农作物吸收后,变成食物进入人体,而人体无法代谢分解这些重金属元素,久而久之,过量沉积在体内,降低代谢速度,影响生理机能。

如今,瓜果蔬菜重金属超标问题愈演愈烈。

不同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生理机能的损害部位与程度不同。

例如,铅会损害大脑,干扰神经系统,抑制儿童生长发育;镉是癌症的元凶;汞会损伤脏器,降低皮肤抵抗能力。

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2.1物理修复技术的核心理念与优势特征按照核心原理与运作机理差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物理修复技术包括客土工程、电动修复、电热修复和土壤淋洗四类。

客土工程是指使用质地松软、肥力充足且污染物质含量低的土壤替换已经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同时,将受污土壤转运到指定区域进行修复处理。

客观来说,客土工程具有修复处理简便化,处理效果良好等优势特征,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但是,客土工程的投资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大面积污染的土壤修复处理,而且,一旦受污土壤转运管理不到位,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与治理方法研究进展

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与治理方法研究进展

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与治理方法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镉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和生物体具有极大的危害。

农田土壤作为人类食物生产的重要基地,其镉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研究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与治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现状、来源、危害以及治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和数据,阐述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和趋势,揭示镉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重点介绍现有的农田土壤镉污染治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等,并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展望农田土壤镉污染治理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农田土壤镉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文的综述,期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农田土壤镉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二、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农田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威胁人类的食物安全和健康。

在全球范围内,工业排放、城市污水灌溉和化肥农药的滥用是农田土壤镉污染的主要来源。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农田土壤镉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导致农田土壤受到严重的镉污染。

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也加剧了土壤镉污染的程度。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部分地区农田土壤镉含量已超过国家标准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质量。

农田土壤镉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镉在人体内积累过多会导致肾脏、骨骼和消化系统等多个器官受损,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因此,对农田土壤镉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和修复,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进展与展望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进展与展望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进展与展望摘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是以表层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为主,同时兼顾大气沉降、农业灌溉水和主产农作物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综合调查,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土壤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土壤基本元素含量来量化土地质量,实现土地资源因地制宜高效利用和成果数据的查询及利用为目的的一项综合评价工程。

参照《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0295-2016),选择其中的23种元素作为评价因子。

一是在划分土壤养分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等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土地质量优劣等级;二是根据本地经济作物种植以及富硒土壤的分布情况,从中优选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基地,建立农业基地土地质量档案卡片,为研究区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开发基地、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进展引言土壤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依托。

近年来,全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逐渐突出,在部分区域已经影响到食品安全。

农业种植生态和土壤环境问题日益显现,根据调查走访,研究人员了解到某县出产的重金属超标,当地主要农作物,出现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因此,在该区开展土壤质量评价工作,可以查清局部污染问题的根源,以期为该区土壤环境改善、土壤保护提供依据。

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某省北部,是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理位置东经106°42'107°08',北纬27°33'27°48'。

研究区平均海拔978m,地势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构成半环形特征,地貌西部、东部以丘陵为主,东部、中部和南部以河谷盆地为主。

研究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宜人。

全区国土面积601.30km2,土地161.59km2,占国土面积的26.87%,其中旱地101.60km2,占土地面积的62.88%,水田59.72km2,占土地面积的36.96%。

近十年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进展

近十年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进展

近十年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近十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其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对于制定有效的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和技术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近十年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的进展,包括污染源的识别、污染程度的评估、污染机理的解析以及污染防治对策等方面,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学者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研究者们逐渐揭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也不断涌现,为深入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也应认识到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对于某些特定区域或行业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调查和研究;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长期效应和生态风险评估等方面,也亟待加强研究力度。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和综合性研究,以期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规律和机理,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源的识别土壤重金属污染源的识别是有效应对和减轻污染的首要步骤。

近十年来,中国的研究者们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污染源的识别主要依赖于详尽的现场调查、污染源解析技术,以及大数据和等新兴技术的应用。

通过现场调查,研究者们可以获取到关于污染状况的一手数据,包括土壤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分布情况等。

这些数据为后续的污染源解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利用污染源解析技术,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同位素示踪等,可以深入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重金属是如何进入土壤的,从而确定主要的污染源。

例如,主成分分析可以确定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类型,如工业排放、农业活动、交通排放等;同位素示踪则可以追踪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路径,为污染源的识别提供更为直接的证据。

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及修复研究进展

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及修复研究进展

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及修复探究进展1.引言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给农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峻恐吓。

本文旨在介绍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并探讨目前的修复探究进展。

2.土壤镉污染的现状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土壤中。

土壤镉污染主要源自工业废渣、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以及城市排放等。

镉离子具有亲水性、迁移性强的特点,因此易溶于土壤水溶液中并迅速被植物吸纳,从而进入人类食物链。

3.土壤镉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土壤镉污染对环境影响多方面,起首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恐吓。

土壤中镉的累积和富集会导致土壤中部分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死亡,影响土壤中的生态平衡。

其次,土壤镉污染还会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破坏农田的肥力。

最后,土壤中镉的富集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风险。

被污染的农产品经人类摄入后,会对肾脏、骨骼等器官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

4.土壤镉污染修复技术为了修复土壤镉污染,探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修复技术。

主要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三个方面。

4.1 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对污染物进行分解、转化或吸附的方法。

生物修复技术包括菌根菌修复、微生物菌剂修复和植物修复等。

菌根菌修复是利用植物与菌根菌共生作用,通过对污染物的吸附和转化来修复污染土壤。

微生物菌剂修复则通过添加特定的微生物菌剂来降低土壤中镉的含量。

植物修复是一种利用植物对镉具有吸附和富集能力的特点,通过种植适应镉胁迫的植物来修复土壤镉污染。

4.2 物理修复物理修复是一种利用外部能量或物质的作用来改变土壤环境,从而降低镉的含量和毒性的技术。

常见的物理修复方法包括电渗析、超声波辐射和热分解等。

这些方法通过物理力学的原理,将土壤中的镉离子迁移至电场中的阳极或通过超声波波动将镉溶解或通过热分解将镉氧化物分解。

4.3 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是一种利用化学方法来改变土壤环境,从而降低土壤中镉含量和毒性的技术。

常见的化学修复方法包括石灰法、化学还原法和配位修复法等。

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Vol. 38 No. l(Tol. 146)2021・79・2021年38卷第1期(总第146期)贵 州 地 质GUIZHOU GEOLOGY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分析技术研究进展贾双琳1,李长安2(1.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18;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贵州都匀558000)[摘要]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作为评价土壤污染程度的指标越来越被认可,为了更好地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分析测试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重点阐述了单步提取法、连续提取法,对单步提取法中中性盐、络合剂、酸溶液三类提取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等仪器分析方法进行综述。

建立有效、准确的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测试方 法,以及标准物质等方面的研究,将为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及土壤污染修复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分析技术;有效态[中图分类号]P595;S1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43(2021) -01-0079-06由于人类活动如污水灌溉、堆放垃圾、重金属冶炼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煤、石油等燃烧排放 的烟尘等,产生的重金属随大气沉降或降雨等被引入土壤中,造成土壤中重金属污染。

用重金属 有效态含量来评价土壤污染程度越来越被认可。

土壤中重金属形态不同,活性不同,其毒性和环境行为也不同(周卫红 等,2017)。

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包 含三个部分即环境有效态、生物有效性重金属和 毒性生物有效性重金属。

在环境行业标准中,将 土壤中能够被植物根系吸收的元素称为有效态, 通常分析测试的量是指环境标准中定义的部分,且一定的提取剂所提取的量即为有效态量,这部 分通常是经过相关试验验证为有效的部分。

有效态在重金属污染研究中被称为可提取态o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 识元素的地球化学过程,评价金属活动态的潜在 性和活动态引发的风险,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数 据成为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的重要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