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 有趣的池塘|沪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有趣的池塘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池塘生物的形态特征,掌握用简单的线描和色彩表现出池塘的情景;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手工制作技巧;
3.加深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自然的情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池塘生物的形态特征;
2.用简单的线描和色彩塑造池塘的情景;
3.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
1.PPT或图片展示素材;
2.颜料、画笔和画纸;
3.展板和其他学习工具。

四、教学过程
步骤一:情景渲染
1.引导学生参观周围的水池,并提问:水池中有哪些生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2.通过展示PPT或图片的方式,渲染池塘的场景,呈现出水面上浮的浮萍和莲叶,以及在河岸边爬行的螃蟹和青蛙等生物,引导学生去感受池塘的生态环境。

步骤二:形态特征观察
1.让学生在观察怀中携带的小水池,观察小池中的生物,通过观察了解池塘生物的一些形态特征;
2.让学生用小木棒或树枝等工具去触摸池中的生物以了解其表面的纹路或凸凹感;
步骤三:线描练习
1.让学生在画板上进行生物形态特征的描绘练习;
2.教导学生如何勾勒生物的形状和特征,如螃蟹的爪子、莲叶的形态等;
3.强调瞬间抓住生物特征的重要性;
步骤四:色彩训练
1.在白纸上绘制出要表现的水池后,在画布上塑造水面和水底的深度;
2.提示学生应掌握颜色深浅、颜色的透明与不透明等技巧,表现出池水的清澈和池底的不同深浅;
3.加入各类生物的颜色,并加强颜色的对比度,突出生物的特点。

步骤五: 画作总结
1.让学生交换画作并相互欣赏;
2.教导学生如何欣赏画作,聆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互相促进。

3.评价表现的形式可以包括绘画技巧,形态特征的表现和想象能力的体现。

五、教学评价
1.学生的绘画技巧是否进步;
2.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表现生物的形态和特征;
3.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进行评价。

六、教学扩展
1.与生物老师或学校假日营联系,到场地进行真实的生物观察训练;
2.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去绘制更加富有想象力的水生生态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