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原狼》读后感
很早就听说过《荒原狼》这部作品,一直想找来读一读,却因种种缘由未能如愿。

近日,从图书馆借来此书,放在床头,睡前翻阅,竟被其中的文字深深吸引,不释卷。

黑塞,这个沉思的人,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是在《获得教养的途径》这篇文章里。

那时,我就对他心存敬意。

《荒原狼》是他中期的作品,是他在中年时,因反战而受到孤立,妻子精神分裂,父亲又去世的背景下创作的。

这是一部极度思考和记录的作品,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也能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探索。

书中的主人公哈勒尔,是一个灵魂在剖析自己、发现未知的自己、然后恶狠狠地揭露自己的人。

他厌恶那庸俗的小市民的心态,从不把自己排外,他的箭头总是首先对准自己,他憎恨和否定的第一个人就是自己。

他是一位受苦的天才,能够没完没了地忍受可怕的痛苦。

他是清醒的,正直的,不喜爱一切不正直的事物。

他反对战争,但在那样一个热爱战争的德国,他注定是孤独的。

他和我们一样,在这个世界活着,纷纷扰扰。

面对的是物质生活,他需要食物,需要娱乐,需要朋友。

但他必须先战胜自己,摸清自己心里的谜底,不然,连正常的生活也不愿意过,因为那将是一种折磨。

对于常人来说,这是一种苦难,对于敏感的他来说,更是酷刑。

但他不能妥协,他白天坐在图书馆里,晚上在酒馆消磨时光,或者躺在租来的沙发上,在窗户后面倾听着世界和他人怎样生活,他知道自己孓然一身,不属于这个世界,但是他不会自杀,因为他残留的一点信仰告诉
他,他必须把这种苦难,心中邪恶的苦难,忍受到生命终结,他只能受苦而死。

苦难是什么?只是皮肉之苦那么简单吗?在我看来,所有没有原因的痛苦皆是苦难,它摧残的是希望,而希望正是活下去的力量。

然而,苦难是荒诞的,它让敏感的人陷入极度的思索,让平常人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

黑塞就是如此,他在那样一个充满战争和喧嚣的世界里,独自思考着生命的意义。

他反对战争,他认为战争是一种巨大的邪恶,它摧毁了人类的文明和良知。

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字,唤醒人们的良知,让他们看到战争的真相和危害。

但他的声音是微弱的,在那个充满战争狂热的时代,他的声音被淹没在了喧嚣之中。

他孤独地战斗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在怀疑,在矛盾,在纠结。

到底是我错了,还是世界错了。

还是我们都错了。

他在发问,正如屈原的《九问》,正如约伯向上帝的发问,甚至咒诅自己出生那日,正如史铁生在地坛公园里的疑问。

这是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他希望,他也寻找。

他知道自己软弱不堪,也知道自己粗野暴躁。

他在流浪,无家可归。

不是德国,也不是外国。

这是大脑里的抽搐,也是个体的发问,但那枯燥的生活一直在继续。

他起床、刷牙、吃饭、喝水,日子像流水一样过去了,他看书,与朋友交往。

多么平静!但这只是表面,走着街道上,是淅淅沥沥的他们。

他们早就习惯了一切,不再发问,即使不是正义的事情。

只有你一个人在问。

他问孤独和自由,问痛苦和幸福。

因为他确实是孤独的,他开始怀疑,即使因为他得到了自由,也要害怕。

他害怕他的自由造成了孤独,也造成了死亡。

开始,这是他的梦想和幸福,后来变成了他痛苦的命运。

追求权力的人会于权力,追求金钱的人毁于金钱,低声下气的人毁于卑躬屈膝,追求享乐的人毁于行乐。

正是同样的道理,荒原狼毁于我行我
素。

他达到了目的,他越来越随心所欲,没有人能给他发号施令,不用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他的一言一行都由他自己自由决定。

因为每个一直坚强的人都能得到他真正的内心冲动驱使他追求的东西。

哈里得到了他的自由,但是他突然发现,他的自由就是死亡,他现在非常孤独。

他开始讨论死亡。

死亡是他的解脱吗?他剖析自杀者,当他明白自杀者的动机,和自杀者的想法。

他就释然了,他觉得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一种必然的归宿。

他不再害怕死亡,而是接受了它。

这样的生活,他还要继续过下去。

他要数算那些和他不一样的人,他们是如此如此,他们的态度、行为和蹩脚的生活技巧。

对于黑塞来说,他不能忍受那种低下的小市民生活,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上。

他不愿意不勇敢,他不想要软弱,像小市民一样计较得失,愿意被统治。

当他把这些原因归结为这个社会时,他就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过着出世的生活。

我相信黑塞是愿意当隐士的,只是在没有完全决定之前,他不能够眼睁睁地看着战争鼓吹者,一再做出残忍的决定。

他要行知合一,但无论怎么样,他还是讨厌这种喧嚣的生活,战争。

为了享乐,为了竞技。

这个世界目的我不能苟同,在这个世界我没有一丝快乐。

在这样的世界我怎能不做一只荒原狼,一个潦倒的隐士者!不管在剧院还是影院,我都呆不长,我几乎不能看报,也很少读现代书籍。

我不能理解人们在拥挤不堪的火车和旅馆里,在顾客盈门、音乐嘈杂吵闹的咖啡馆里,在繁华城市的小酒馆小戏院里寻找的究竟是什么乐趣。

我不能理解人们在国际博览会,在节日游行中,在为渴望受教育的人作的报告中,在大体育场上寻找的究竟是什么乐趣。

千百万人正在为得到这些乐趣而奔走钻营,我也可以得到这种乐趣,但我不能理解它,不能和他们同乐。

也许,此时他有点消极避世了。

世界让人浮躁,这的确是事实。

不过,他却没有看到心的定向,才是真正的安宁。

后来,我极度孤独,尽力克制自己,逐渐建立起新的、苦行的追求精神和美好的生活理想,生活又有了某种宁静和高度。

我潜心进行抽象思维操练和十分有规则的打坐默想,经过若干辛酸痛楚的岁月,这样一种生活又崩溃了,突然失去它那崇高的意义。

一种莫名的东西驱使我重新到处游荡,疲惫不堪地四处奔走,新的痛苦、新的罪责接踵而来。

每次撕掉一层假面具之前,每当一个理想破灭之前,总感到这种可怕的空虚和平静,感到致命的窒息、寂寞、孤独,掉进空荡荒凉的无爱之狱、绝望之狱,现在我又一次不得不在这空荡荒凉的地狱中跋涉。

不得不说,他是追求最纯粹的崇高,关于精神上,他喜爱那永恒里的欢乐,满足于世间的和平,祈求高尚,而绝不是庸俗。

这样,连一点都不能妥协。

那时,生活中的琐碎也来搅扰他了,让他不能安宁。

他在绝望和下一刻希望里起起落落。

这是多么矛盾的生活。

就好像在经历火和冰的折磨,近似天堂和地狱的交替。

这样,黑塞让自己在疑惑和痛苦中,尝到一些淡忘的方法。

主人公选择了一个女人,他期望她带给她希望。

他就承认那就是他遗忘的办法,即使是欺骗,即使不是真正的希望,他也把黑夜寄托与她,希望她驱除黑暗,因为他要活着,他想要活力,像少年一样,他希望不在庸俗,读诗,即使 30 岁,也要读歌德的诗。

这,这个可恶的世界(在他看来)能带给他慰藉吗?显然不能。

唯有那个梦中的女子,带着轻盈的步伐和迷人的歌声,这让我想起自己写的《后遗症》,主人公也是把那打碎琐碎生活的钥匙放在一个未知的女子身上。

在我看来,这种希望一直是飘渺的,就好像海市蜃楼一样,因为它带来的是毁灭、或者破坏,而不是一种升华。

主人公在自己的想象中因
嫉妒而杀死了一个男人,那个靠近他希望的男人。

然而,这也是在他想象之中,而高尚的出路,就是拿莫扎特的音乐,但最后他听到莫扎特的冷笑,因为他还要继续经历生活中每一个形态。

书中对小市民生活的痛恨,对崇高生命力的追求,其中一系列的心理描写和独白,对每个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都是深深的共鸣。

我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荒原狼,它孤独、痛苦、渴望自由,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寻找。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纷纷扰扰,面对的是物质生活,我们需要食物、娱乐、朋友,但我们必须先战胜自己,摸清自己心里的谜底,不然,连正常的生活也不愿意过。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孤独地活着,没有谁能真正理解我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着自己的信仰和价值,但我们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追求着美好和崇高,但我们常常被现实的琐碎和庸俗所困扰。

但我们不能放弃,我们必须继续前行,哪怕前方充满了艰难和险阻。

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哪怕它们在别人看来是荒诞和可笑的。

我们必须寻找自己的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哪怕它们在别人看来是遥不可及的。

我们必须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更高的力量,它能理解我们的痛苦和挣扎,能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