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天气系统+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课
题
天气系统第2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其他课□
授课
班级
高二(18)班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本次授课内容选自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中的第三节节“天气系统”。
这节课的内容“低气压(气旋)和高气压(反气旋)”,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将示意图、天气系统、简易天气图和成因等关键词,分别与运用、分析、解释等行为动词联成动宾短语,搭建本节内容的“骨架”。
作为选择性必修模块的重要组成,本节将学生在初中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身边常见的现象有机融合,从孤立的气象要素到系统化的天气系统,深入讲解天气过程。
学习者
分析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已经学过天气和气候等内容,在高一必修第一册中已学过地球大气的组成成分、分层结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原理等内容,本节内容进一步探讨天气系统形成过程及其影响,是之前内容的深化和延展。
学习目标区域认知:学会判断出低压中心、高压中心、低压槽、高压脊。
地理实践力:正确绘制气旋与反气旋天气示意图,对比说出两者的形成过程及天气的差异。
综合思维:分析锋面气旋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示意图,分析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教学难点: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分析。
教学
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
准备
导学单,课件,教学设计
活动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任务
新课导入【播放台风视频】
【提出问题】
产生这种天气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板书:第三章第三节天气系统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观看视频】
【思考】
典型的天
气现象,震
撼的台风
登陆画面,
激起学生
的兴趣和
求知欲。
低压(气旋)天气系统
【组织活动】
各小组绘制北半球低压(气旋),南半球低压(气
旋)示意图,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方面考虑。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引导提示。
低气压(气旋)与天气(板书)
低气压天气系统在垂直方向上应该怎样运动?一般
会形成怎么样的天气现象?
展示台风有关内容并讲解
【提出问题】
讨论:台风会带来哪些危害?同时台风又有什
么益处呢?
【小组合作探
究】
【成果展示】
各小组派代表
展示——北半
球低压(气旋)
和南半球低压
(气旋)示意
图。
【边听边思】
【小组合作探
究】
分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
探究,可以
让学生真
正参与其
中,培养学
生的合作
能力和自
主学习能
力。
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组织活动】
各小组绘制北半球高压(反气旋)和南半球高压
(反气旋)示意图,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方面考
虑。
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板书)
【提出问题】
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气压状况如何?气
流流向(北半球、南半球)如何?该天气系统影响下
的天气状况又如何?
【教师讲述】
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影响下的我国典型天
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过后,受单一的副热带高压
控制,形成伏旱。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常出现“秋
高气爽”的天气。
【巧记速学】
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
(1)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
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
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
部吹偏北风。
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
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
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2)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可简化
为“南左北右”),方法与北半球相同,在此不再赘
述。
【小组合作探
究】
(1)画出风向。
(2)气流水平
运动的轨迹。
(3)中心气流
如何垂直运
动?
(4)此天气系
统控制下的天
气状况如何?
【成果展示】
各小组派代表
展示——北半
球高压(反气
旋)和南半球
高压(反气旋)
示意图。
【边听边思】
低压(气旋)中心有时会向有些方向延伸的范围
稍微广一些,从低压中心延长出来的这个狭长区域
称为低压槽。
类似于地形中的山谷或者峡谷。
低压槽部的气压比两侧的气压低一些,北下的
冷气团和南上的暖气团往往容易在低压槽部汇聚形
读图
锋面气旋成锋面天气,即锋面系统和低压(气旋)系统相汇合
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天气系统”。
锋面气旋【板书】
【讲解】反气旋高压中心向外延伸的部分称为
高压脊,高压脊两侧的气流辐散,所以不能出现反
气旋。
锋面气旋分布地区主要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的春季,因为中纬度地区的春季气温回升形成气旋,
中纬度南北冷暖气流交汇形成锋面。
【图片展示】
【提出问题】
【边听边思】
小组合作并展
示答案
将抽象的
锋面气旋
天气系统
具体化、可
视化、直观
化,易于学
生理解,突
破教学重
难点。
课堂小节教师引导: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回顾本节内容
总结
提高学生
归纳总结
能力
巩固提
升
课后作
业完成课后练习
主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三节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1.低压(气旋)
2.高压(反气旋)
3.锋面气旋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