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一课时 教案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有理数加法
连云港市灌南县华侨双语学校李建平
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则并能进行准确的计算。
2.能力目标:有理数加法法则教学过程中渗透分类讨论、探索、归纳、转化思想,使学生感受、了解研究数学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目标: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勇于探索,敢于发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疑点
重点: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难点:探索并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时和的符号的确定。
疑点:由于不利用运算律使运算复杂易出现错误,学习中还要克服六年的小学学习造成的某种思维定势。
三.学情分析:针对新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目标教学的要求采用启发式教学,边启发、边分析、边归纳,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与因村施教的原则,并创设一个轻松高效的教学氛围。
四.教学准备:足球比赛短片、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师:如果把赢3球记为+3,
把输2球记为-2,那么计算
甲队在主、客场比赛中的赢球数,就只把(+3)与(-2),即(+3)+(-2)。
我们已经知道甲队的净胜球为1球,所以
(+3)+(-2)=+1
你能自己设计主客场的输赢球数和计算净胜球的相应算式吗?
你能说出生活中,应用有理数加数的其它例子吗?
2.探索新知
活动:把笔尖放在数轴上原点处,先向正方向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负方向移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
算式:(+3)+(-2)=+1
你能模仿上面的活动,得到其它的算式吗?
师:观察上面得到的有理数加法的运算算式,思考:(1)对于有理数加法运算,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生1:甲队主场输3球,客场
赢2球,则甲队输1球。
算式:(-3)+(+2)=-1
生2:甲队主场赢3球,客场
赢2球,则甲队赢5球。
算式:(+3)+(+2)=+5
生3:甲队主场输3球,客场
输2球,则甲队输5球。
算式:(-3)+(-2)=-5
生4:甲队主场赢3球,客场
平局,则甲队赢3球。
算式:(+3)+0=+3
生:……
生:如果气温在上午10时为
6℃,到20时又下降了3℃,
则20时的气温是6+(-3)=+3
(小组交流)
生:(+3)+(+2)=+5
(-3)+(-2)=-5
(-3)+(+2)=-1
(-3)+0=-3
(小组交流)
生1: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
数;
把赢球记为正,输球记为
负,这符合平时的语言习
惯,而且通过这个例子说明
有理数的加法是存在的,是
可以运算的。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
生探索,积极培养动手动
脑。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足球比赛开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感受有理数加法的存在性,更多地让学生去参与活动,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接受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潜力和思维。
通过观察、归纳法则的过程,让更多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感受到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的归纳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