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渗漏不良事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渗漏不良事件 分析
法律、法规!!!
我国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局部注射造 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 面积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静脉治疗已成为临床最常见、最普遍的治疗
几乎横跨所有的临床科室,在我国85%的 护士用于输液时间>75%
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1%-6%。
2、报告护士长,护士长报告护理部。 3、必要时科护士长邀请医师、药剂师、护理专家会诊。 4、根据外渗药液不同给予拮抗剂进行局部处理,根据需要进行封闭。 5、药液外渗24小时内用25%硫酸镁冷湿敷,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液向周围组
织扩散。冷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
6、药液外渗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液的吸收。 7 、加强交班,密切观察局部变化,避免局部受压,做好护理纪录。 8、护士长填写药物外渗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交护理部,一份科室保存。 9、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此处放神经内科发生的两例输液渗漏照片,大致情况。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临床致渗漏性外渗损伤的药物种类
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
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
1、解剖因素: 高龄、恶病质、反复多次使用外周静脉化疗或输入其他刺
激性强的液体(如甘露醇等)导致血管脆性增大、管腔变小或 血流减慢,如果将药物注入这些静脉,则引局部药物浓度升高 ,诱发外渗。 2.病理因素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各种原因引起的淋巴回流障碍(如乳 腺癌手术后患肢),采用患肢给药,容易发生药物外渗。 3.环境因素
寒冷气候会导致静脉收缩,因此在注入药物前应将室温控制 在22℃~24℃并注意局部保暖,使血管扩张后再使用细胞毒性药 物,在注药过程中也应注意保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
4.药物因素 细胞毒素药物大多pH值低,刺激性强,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也是造
成渗漏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输注时间较长时更易发生这种情况。注射高浓 度化疗药物,或部分药物发生过敏反应也可以导致渗漏的发生。 5.护士因素
护士对外渗性损伤药物知识掌握不牢固、对药物不典型性外渗未及时 发现。对预防措施没有足够的重视。 6.注射部位与方法
部位:下肢、关节处,尤其是肘窝处静脉,因上述部位发生药物外渗不 易早期发现。
9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水泡的处理小水泡对多发性小水泡注意保持水泡的完整性避免摩擦和热敷保持局部清洁并抬高局部肢体每天用碘伏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后贴水胶体薄膜敷料让水泡自然吸收无条件者仍局部湿敷水泡的处理大水泡直径1cm以上伤口消毒针头在水泡的边缘刺破水泡无菌纱布覆盖吸干渗液黏贴水凝胶片状敷料马铃薯片外敷
水泡的处理(小水泡) 对多发性小水泡注意保持水泡的完整性 避免摩擦和热敷 保持局部清洁并抬高局部肢体 每天用碘伏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后贴水胶
体薄膜敷料,让水泡自然吸收(无条件者仍 局部湿敷) 水泡的处理(大水泡直径1cm以上) 伤口消毒 针头在水泡的边缘刺破水泡 无菌纱布覆盖,吸干渗液 黏贴水凝胶片状敷料
药物外渗防护之药物
药物外渗防护之选择
一旦发现外渗,立即处理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各种原因引起的淋巴回流障碍(如乳腺癌手术后患肢),采用患肢给药,容易发生药物外渗。 1、一旦发生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注,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尽量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出针头。 无菌纱布覆盖,吸干渗液 3、必要时科护士长邀请医师、药剂师、护理专家会诊。 7 、加强交班,密切观察局部变化,避免局部受压,做好护理纪录。 适用于各种药液渗出的外敷 。 我国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静脉治疗已成为临床最常见、最普遍的治疗 每天用碘伏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后贴水胶体薄膜敷料,让水泡自然吸收(无条件者仍局部湿敷) 6、药液外渗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液的吸收。 寒冷气候会导致静脉收缩,因此在注入药物前应将室温控制在22℃~24℃并注意局部保暖,使血管扩张后再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在注 药过程中也应注意保暖。 将马铃薯洗净,切成透明的薄片,贴于肿胀处,用胶布固定,每1-2h更换1次。
方法:静脉穿刺技术差是导致药物外渗的原因。如在同一个部位反复穿刺、 针头斜面未完全在静脉内、同一静脉一次穿刺不成功第二次穿刺点在第一次 的下方等 。
药物外渗的分级
药物外渗-皮肤损害分期
1、一旦发生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注,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尽量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 后拔出针头。另外开放静脉通道继续用药。
马铃薯片外敷:消炎、止血、消肿功能。其 原理是马铃薯放置在液体外渗所致的肿胀部 位,可将组织内水分吸入马铃薯内,使局部 组织肿胀消失,且它的多酚氧化酶可保护细 胞和细胞膜,缓解炎症。适用于各种药液渗 出的外敷 。
将马铃薯洗净,切成透明的薄片,贴 于肿胀处,用胶布固定,每1-2h更换1次。
药物外渗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