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一)-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一)-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
陵墓;埃及两次分裂重新统一,发展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
“新月沃地”的主要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和汉谟拉比法典;希伯来国家的建立和
分裂。
结合教材地图和相关配套的地图册,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注重史地
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
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统治的工具。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
到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奴隶主残酷剥削奴
隶的历史见证;生活在新月沃地是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希伯来人,腓尼
基人共同创造了亚洲西部的文明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地位:本课讲述的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位于北非和
亚洲西部是古埃及和新月沃地的有关国家,了解这些内容对于学生加深对
世界古代奴隶制文明的理解很有帮助。
教学重点:金字塔:它是古代埃及最著名的建筑,耗时长,建造难
度大,工艺要求高,有关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到现在仍然有争论。
一方面它
是古埃及的骄傲,是埃及人民的智慧的高度体现,另一方面,它又是奴隶
主残酷压榨奴隶的见证。
埃及的强盛: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
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这种强盛的基础是对外侵略。
古埃及的区域范
围明显扩大,在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基
础上的强盛是不稳固的。
《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是迄今所发现的人
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堪称世界之最。
而所以法典的内容
都充分反映了它是奴隶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教学难点: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
强盛,一度横跨亚非两洲。
以后逐渐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所灭。
这段历史跨度较大,对初中学生有一定难度。
他们刚刚学习世界史,对地
理方位、人名、地名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生活在新月沃地的人们:学生结合地图了解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希
伯来人和腓尼基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他们对古代奴隶制文明所做出的贡献,有一定困难。
关于《汉谟拉比法典》。
要强调其特殊的历史地位。
它是世界现存的
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通过对该法典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得
出正确结论。
它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是奴隶主贵族统治奴隶的工具。
初
步培养学生根据材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和难点重点:金字塔;埃及奴隶制帝国的兴衰;《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学生刚接触学习世界也对地理方位、人名、地名掌握起来
有一定的难度。
对《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的分析。
教法设计:讲述法;讲解法;历史情境设计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同学们举世闻名的埃及大金字塔,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令人神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你知道它是如何建造的吗!人类有史以来,
从尼罗河畔第一个古王国的建立,一直到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这五
千年间发生过多少惊心动魄的事件,出现过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流传过
多少新奇有趣的故事,至今还留下多少著名的历史遗迹、文化古物和艺术
珍品!这一切都是你们渴望知道,也是应该知道的、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在哪里产生的呢?
讲授新课
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一)(板书)
丰富的历史遗迹、众多的地下文物和大量的文字记载清楚地告诉我们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西亚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以及东亚黄河长江之滨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四个摇蓝。
五、六千年来,她们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就产生于亚非地区、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就出现了奴隶制小国。
一、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国度(板书)
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统一非洲东北部,全长5646公里的尼罗河由南向北从这里流入地中海、每年的七月初,上游地区暴雨和山洪迸发河水奔腾咆哮倾泻而下,吞没谷地形成一片泽国。
十月底雨季过去,下降的河水才流入河床、泛滥期间积下厚厚的一层淤泥成为谷物生长的极好肥料。
这条著名的大河不仅给下游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
更给这里带来了生命和繁荣,埃及人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依靠集体的力量用粗糙的工具清除荆棘草莽,开渠筑坝引河水灌溉土地,种植庄稼,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
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见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是古代埃及人民赞颂尼罗河的著名诗篇;说明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
尼罗河孕育着古代埃及的文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古埃及从原始社会缓慢地进入奴隶社会。
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陆续出现了40多个奴隶制小国。
这些奴隶制小国之间进行了几百年的战争和兼并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奴
隶制国家。
上下埃及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逐
渐强盛起采,国王美尼斯亲自带领大军攻打下埃及。
上埃及获胜。
传说他
在决战胜利的地方建立白城,这就是古代埃及的首都孟斐斯,它位于今天
开罗以南不远的地方。
这样建立起初步统一的国家(公元前3000年),首都孟斐斯。
问题:埃及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金字塔--埃及国王的巨型陵墓(胡夫金字塔最大)(板书)在
埃及,最早的墓葬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再堆成一个沙堆。
以后墓穴越挖越深,成为地下室,在地面沙堆周围砌成石墙这种坟墓叫做"马斯塔巴"(意
为石凳)。
到了公元前27世纪,埃及第三王朝法老杰赛尔找建筑师修建
了一座巨大的石砌"马斯塔巴"在上面加了五个一层比一层小的"马斯塔巴",使它高达61米,这就是埃及第一座塔型陵墓,因为它的外形很象汉字"金"字,所以我们中国人称它为"金字塔"。
以后,历代法老像着了魔似的
都给自己建金字塔,并且越建越宏伟.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给自已造的金字
塔最大。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顶端已经
剥蚀了将近十米。
但在1889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
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石头
磨得很平,虽然已历时数干年,今天人们也很难用一把很薄的刀片插入石
块之间的缝隙。
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宇塔、它比胡夫塔低三米但有着
完整壮观的附属建筑。
有一个雕着哈佛拉的头部而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即"狮身人面像"。
希腊人称斯芬克斯"雕像,高二十米,长五十七米,整
个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块天然的大岩石上凿成的,至今已有4500年的历
史。
一座座巨大的金字塔,至今还矗立在开罗近郊的沙丘之中。
它是古
埃及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见证。
也是埃及劳动人
民力量和智慧的结晶。
3.埃及的分裂和重新统一埃及在历史上经历了两次分裂和混乱在
什么时问?(学生回答)约从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埃及先后
经历了两次较长时间的分裂和混乱。
但后来埃及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打败入
侵者,以南方的底比斯为中心重新统一起来,建立新王国。
此后军力大大
增强,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5.古埃及的衰落和灭亡埃及军事帝国对外侵略扩张,对内镇压人民,导致国内多次发生人民反抗斗争。
被征服地区纷纷摆脱埃及的控制,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日益严重,埃及逐渐衰落,公元前6世纪埃
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二、新月地带的国家同学们请看教材中新月沃地示意图。
在亚洲西
部有两条大河,它们分别是东面的幼发拉底河和西面的底格里斯河,他们
并行奔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波斯湾。
在两河间是肥沃的平原、这一带我们
通称为两河流域。
古希腊人称这一地区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也是两河
间的土地。
两河流域向西到地中海,这一狭长的弧形地带,犹如一湾新月。
因此人们形象地把这一地区称quot;新月地带"或"新月沃地"。
在这一地
带先后居住过的居民有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
大
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建立了许多
奴隶制小国.
1.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奴隶制国家(板书)这些国家以城市为中心,都很小,苏美尔人和⒖ǖ氯宋苏崤ァ⑼恋睾投院恿鞴喔韧目刂迫
ǎ渍欢稀⒘胶恿饔蚰喜渴倍骋唬倍至选5焦894年,来自
叙利亚草原的一支游牧部落占据巴比伦城,建立起巴比伦城市国家。
它在
历史上称quot;古巴比伦王国"。
2.古巴比伦王国的统治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利
用各国连年打仗彼此削弱的机会,经过战争统一了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自称是"月神的后裔",自比作"宇宙四方之王",建立起以
巴比伦为首都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漠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
的利益,制定了一部法典,这就是我们面将要讲述的汉谟拉比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板书)汉谟拉比让人用楔形文字把法典的全部
内容刻在一根黑色的石柱上,所以该法又称"石柱法"。
请同学们看图:这
根石柱高约71厘米,石碑全长213厘米。
法典的上部是巴比伦人的太阳
神沙玛什向汉谟拉比国王授予法典的浮雕。
太阳神形体高大,胡须编成整
齐的须辫,头戴螺旋型宝冠,右肩袒露,身披长袍,正襟危坐,正在授予
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汉谟拉比头戴传统的王冠,神情肃穆,
举手宣誓。
太阳神的宝座很象古巴比伦的塔寺,表示上面所坐的是最高的
神关于法典的内容,整个浮雕画面庄严而稳重,表现了"君权神授"的观点。
这种把国家典律和艺术结合起来的形式,后来成为古代纪功碑的一种范例。
课本上有关叙述(找学生朗读)。
想一想,法典维护谁的利益?该法典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奴隶对奴隶主仅说一声"你不是我的主人"就被割掉耳朵,理发师剃去奴隶头上的标志,要被截断手指,等等。
所有这些条文都
说明了这部法典维护奴隶主专政的实质。
它是迄今所发现的人类历史上第
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尽管奴隶主用种种方法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古巴比
伦的强大还是没能维持多久,汉漠拉比死后古巴比伦王国衰落下去,两河
流域重新陷入分裂。
上面我们讲述了新月沃地东部的一些历史,在沃地西
部又有哪些居民呢?他们的历史如何呢?
4.腓尼基城邦腓尼基是紫红色的意思。
腓尼基人从海蚌中提取出鲜
艳的颜料,用紫红色染成花色的布匹,远销地中海各国.腓尼基人的航海
和经商著称、此外在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一带希伯来人建立过统一的国家,这个国家后来分裂为北部的以色列和南部犹太两个王国。
5.希伯来人国家以色列国和犹太国灭亡后,大批犹太人被掠往巴
比伦为奴,波斯占领巴比伦后,释放犹太囚徒,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的耶
路撒冷。
以后犹太人举行起义反抗罗马的统治,遭到镇压。
幸存的犹太人
散居到世界各地,他们就是今日以色列人的祖先。
课堂小结:我们一同回顾了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和新月沃地的古
代国家的情况。
这两个地区是古代奴隶制文明的发源地,是古代亚非文明
的高度浓缩。
在这中间有太多值得我们回味的地方。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有关《汉谟拉比法典》可以使用专门的时间,组织模拟法庭。
在深入研究法典的基础上,通过法庭的对白和最后的判决。
体现该法典的鲜明的阶级性。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