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
2.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
难点
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课文的方法。
过渡: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有很多,质疑问难就是非常不错的一种。
本单元第二、三篇课文的旁边都给出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或是关于课题的,或是关于课文内容的。
对于这种理解课文的方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将交流结果简单记录在本子上。
3.教师指名学生汇报交流结果,并给予指导。
对课文提问的方法:
(1)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2)从课文的写法上提出问题。
(3)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来提问。
(4)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提问。
(5)针对课文的标题提问。
(6)紧扣段落之间的关系来提问。
4.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
5.小结:“学贵存疑”,疑是知之始,阅读时只有积极动脑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才能获得知识,拓展思维。
我们要养成疑则思问的好习惯,在阅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不仅能增强学习的兴趣,也能让我们对知识的把握更加透彻。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句,引导学生齐声朗读。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
记》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2.引导学生分组交流这几句话的意思,并体会其揭示的道理。
3.教师指名学生说说这几句话的意思,并给予指导。
过渡:这是几句与提问有关的名句,意在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提问,不断长进。
明确: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意思是:喜欢问问题就会变得知识渊博,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狭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意思是: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意思是:有智慧有才能的人,不学习就不会有所成就,不提问就不会获得知识。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意思是: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4.教师小结:多学、多问,这是古人早已用切身经历证明的求学之道,即便经历时间的洗礼,依然光芒闪耀,给人有益的启示。
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做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考,要知道理是于问中揭示的,知是在问中求
得的。
同学们在课下也可以多积累一些这方面的名句,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自觉培养善问的好习惯。
关于勤学善问的名句: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礼记》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三、课堂回顾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问”。
“交流平台”告诉我们“问”的方法,“日积月累”告诉我们“问”的好处。
在阅读时多问,在学习中善问,学识才能长进,能力才能提升。
相信我们在这节课中也都深受教益。
或许有些同学在学习中不敢问,不善问,那么从今以后,希望你们都能做敢问、善问的人。
2.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并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名句。
教学板书
交流平台提问策略
日积月累名言积累
教学反思
学完本次课四个板块的内容,我发现学生们在交流平台环节的表现很活跃,而且准备得也很充分。
但是对“识字加油站”的集中力不够。
下次课时,我要让学生意识到“识字加油站”这一板块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和识字方法的练习,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习惯。
在教“词句段运用”这部分内容时,我注重引导学生亲历自主发现的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同时加上巧妙的引导和适时的总结,整堂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大大地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