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异常话务分析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数据管理及优化班周报
●第一部分上周会议落实情况
●第二部分网络性能核心指标通报
●第三部分本周日常工作完成情况
目录
一、分组域掉线分析模板 (1)
二、分组域系统间切换失败分析模板 (5)
三、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低问题分析模板-NO REPLY (8)
四、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低问题分析模板-CONGESTION (12)
一、分组域掉线分析模板分析流程图:
【问题类型】(业务类型—失败原因):分组域掉线--Ue_Operate_TimeOut
【小区名称】(标准格式的小区名称):CSZXRxx_xxxx_XXXXXXXX_xxxxx
【发生日期】:1月1日
XXXXXX_xxxxx在XX月XX日分组域无线掉线率为XX%,分组域RAB指配建立成功的RAB数目XX个,RNC 请求释放分组域Iu连接对应的RAB数目为XX个,当日该小区分组域掉线累计达到XX次,掉线的主要原因为Ue_Operate_TimeOut,被列为最差小区。

1.告警及干扰情况分析
该站当日无告警,也没有影响业务的闪断告警信息,查看动态数据,小区载频工作正常,资源无拥塞,天线系统通道驻波比均在1.5以下,均属于正常值,无UP干扰;
或:该站在XX月XX日XX时至XX时存在XX告警(或H载波未配置/被闭塞,天线通道驻波比偏高,为XX),该告警会导致分组域掉线,XX日已发工单交由XX(部门/个人)处理。

该站近一周持续X天出现UP干扰,干扰值约为-XXdBm。

从信令看,掉线发生之前的测量报告显示ISCP 值为XXdBm,有可能引起无线环境恶化导致分组域业务掉线。

2、切换情况分析
用户支持/不支持G网,锁定/未锁定T网;
在分组域业务失败之前没有频繁发生切换或小区更新。

或:在分组域业务掉线发生时伴随有切换过程和小区更新,业务失败中,有XX次是切换后掉线。

查询地理信息,没有发现漏配的3G更优邻区,也没有漏配的2G更优邻区;
或:查询地理化3G基站信息表,发现可以配置更优的3G邻区LAC1_xxxxx,已进行配置;查询地理化2G基站信息表,发现可以配置更优的2G邻区LAC1_xxxxx,已进行配置;
3. 终端/芯片信息分析
失败均来自同一IMSI:xxxxxxxxxx;共计XX次失败;
或:失败不是同一IMSI;其中IMSI1:xxxxxxxxxx共失败XX次;IMSI2:xxxxxxxxxx共失败XX次;
已通过IMEI查询流程查到终端IMEI为:xxxxxxxxxx,对应终端类型为:XXXXXX,该终端引起此类失败,属于已知问题;
或:通过IMEI查询流程没有查询到终端的信息,已创建该IMSI的信令跟踪,并将该IMSI在TD异常话务支撑专员处备案。

从IMSI信息判断该用户终端是上网本,无法进行回访。

或:通过工单查询到该用户的号码为:xxxxxxxx,回访用户后确认终端型号为:XXXX,进行PS业务的时段为:XX月XX日XX点到XX点,进行PS业务的地点为:XXXX,当时信号强度正常/偏弱/极弱,已经通知前台复测。

4. 参数配置检查
查询该小区设置的PCCPCH功率值为XXdBm,2/3G邻区配置合理,2/3G切换参数配置中,3APS本RAT质量门限为-XXdBm,异RAT为-XXdBm,配置正常。

5. 信号覆盖情况分析
业务接入时的场强在-XXdBm与-XXdBm之间,掉线之前的测量报告显示场强为-XXdBm属于/不属于弱场。

因为用户终端设置锁定T网(supportOfGSM = FALSE),在3G信号偏弱时无法及时切换至2G网络,导致掉线;
或:用户终端未设置锁定T网,但是在弱场情况下切换成功率低/不能切换到邻区,导致掉线;或:用户终端未设置锁定T网,但是在弱场情况下切换到邻小区随即掉线。

或:用户终端未设置锁定T网,且不属于弱场,掉线可能与终端性能有关,已创建对应IMSI的信令跟踪任务,以确认终端类型。

6.总结
该问题属于弱场用户锁定T网掉线,XX月XX日通过回访用户指导用户合理设置终端网络参数后,目前该指标情况如下:
或:该问题属于弱场用户锁定T网掉线,终端为上网本,无法对用户进行回访,指标待观察:
或:该问题属于切换引起的掉线,XX月XX日通过修改XX参数(或邻区数据或其它修改),目前该指标情况如下:
或:该问题属于干扰引起的掉线,XX月XX日通过排除干扰后,目前该指标情况如下:
二、分组域系统间切换失败分析模板
【问题类型】(业务类型—失败原因):分组域系统间切换失败--Physical Channel Failure
【小区名称】(标准格式的小区名称):CSZXRxx_xxxx_XXXXXXXX_xxxxx
【发生日期】:7月25日
XX月XX日CSZXRxx_xxxx_XXXXXXXX_xxxxx分组域系统间切换成功率为XX%,请求XX次,失败XX次,被列为最差小区。

1.告警及干扰情况分析
该站当日无告警,无UP干扰;
或:该站在XX月XX日XX时至XX时存在XX告警,该告警影响分组域切换指标,XX日已发工单交由XX(部门/个人)处理。

该站近一周持续X天出现UP干扰,干扰值约为-XXdBm。

2.业务失败信息统计
1)目标小区分析统计
切换至目标小区LAC1_xxxxx请求XX次,失败XX次;
切换至目标小区LAC2_xxxxx请求XX次,失败XX次;
……
或:切换目标小区全部为LAC_xxxxx,其中请求XX次,失败XX次;
2)失败原因分析统计
失败原因主要为Physical Channel Failure的共XX次,占到总失败次数的XX%;
失败原因为XXXXXXXX的共XX次,占到总失败次数的XX%;
从信令中的切换时间分布来看,不存在乒乓切换的情况;
或:失败原因都是Physical Channel Failure,时间集中在14点到18点之间;从信令中的切换时间分布来看,存在乒乓切换的情况,检查23G切换参数(转至3.切换参数检查)。

3)失败信令分析
失败均来自同一IMSI:xxxxxxxxxx;共计XX次失败;
用户支持/不支持G网,锁定/未锁定T网;
或:失败不是同一IMSI;其中IMSI1:xxxxxxxxxx共失败XX次;IMSI2:xxxxxxxxxx共失败XX次;
接入时场强在-XXdBm到-XXdBm之间,切换时TD场强在-XXdBm左右,GSM邻区场强为-XXdBm左右。

TD网络是/不是弱场,GSM是/不是弱场。

或:TD网络为弱场,从地图显示,该小区覆盖的居民区存在建筑物阻挡,可通过XXXX方式解决弱场(或暂时无法解决)。

已通过IMEI查询流程查到终端IMEI为:xxxxxxxxxx,对应终端类型为:XXXXXX,该终端引起此类失败,属于已知问题;
或:通过IMEI查询流程没有查询到终端的信息,已创建该IMSI的信令跟踪,并将该IMSI在TD异常话务支撑专员处备案。

3.切换参数检查
复查2G参数正确,23G切换门限为-XXdBm,已调整为XXXdBm;
其它切换参数没有问题。

存在乒乓切换的情况,检查23G切换参数,发现XXXX参数设置不当,从XXX改为XXX后,观察指标正常。

4.邻区数据检查
查询2G邻区,该小区共配置XX个2G邻区,没有配置超远的邻区;
或:查询2G邻区,该小区共配置XX个2G邻区,其中LAC1_xxxxx距离主小区XXkm,为超远的邻区,
已进行删除;
2G邻区中没有发现同频同色码邻区;
或:查询2G邻区,发现同频同色码邻区LAC1_xxxxx和LAC2_xxxxx,已进行XXXX的处理;
查询地理信息,没有发现漏配的3G更优邻区,也没有漏配的2G更优邻区;
或:查询地理化3G基站信息表,发现可以配置更优的同方位角3G邻区LAC1_xxxxx,已进行配置;查询地理化2G基站信息表,发现可以配置更优的同方位角2G邻区LAC1_xxxxx,已进行配置;
已发工单核查2G侧目标小区LAC1_xxxxx,切换失败时段不存在干扰、载频性能等问题。

5.总结
通过XX月XX日修改XX参数(或邻区数据或其它修改),目前该指标情况如下:
三、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低问题分析模板-NO REPLY
【问题类型】
(业务类型—失败原因):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低—No Reply
【小区名称】
(标准格式的小区名称):CSZXRxx_xxxx_XXXXXXXX_xxxxx
【发生日期】
1月1日
XXXXXX_xxxxx在XX月XX日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为XX%,其中RRC连接尝试XX次,失败XX次,被列为最差小区,RRC连接失败的主要原因为No Reply。

1.告警/干扰情况分析
该站当日无告警,也没有影响业务的闪断告警信息,SCCPCH功率设置正常,查看动态数据,小区工作状态正常,小区周围通过测试,没有干放干扰的问题;
或:该站在XX月XX日XX时至XX时存在XX告警(如TBPH板上行IQ Link链路误码天线通道幅相一致性告警等),该告警会导致RRC连接失败,XX日已发工单交由XX(部门/个人)处理。

现场测试发现,该站覆盖区域存在干放组网,上行干扰大,导致RNC收不到RRC Connection Complete消息。

2.覆盖情况分析
从图层查看,问题小区附近6公里内存在同频同扰码的小区,可能由于越区覆盖引起RRC连接被两个小区同时处理的情况,导致NO REPLY问题,已通知前台复测以确认越区覆盖问题。

或:从图层查看,问题小区附近6公里以内不存在同频同扰码小区。

通过CT信令分析/前台反馈,问题小区均没有弱覆盖问题。

附近部分区域存在弱覆盖问题,导致这部分区域的用户发起RRC连接无响应。

或:通过CT信令分析/前台反馈,问题小区附近部分区域存在弱覆盖问题,导致这部分区域的用户发起
RRC连接无响应。

XX月XX日已发单通知前台解决弱覆盖问题。

3.传输情况分析
查看网管统计的Iub口数据传送情况,未发现Iub口丢包或传输误码率偏高的问题;
或:查看网管统计的Iub口数据传送情况,发现Iub口丢包或传输误码率偏高的问题,已经联系用服确认该问题;
4.终端情况分析
查看CT,未发现单个终端RRC连接大量连续失败的现象;
或:查看CT,发现单个终端RRC连接大量连续失败的现象,IMSI1:XXXXXXXX发送RRC连接请求XX次,失败XX次,请求业务类型为:xxxx;IMSI2:XXXXXXXX发送RRC连接请求XX次,失败XX次,请求业务类型为:xxxx;
5.总结
该问题属于设备故障导致的RRC连接No Reply失败问题,XX月XX日通过发单处理设备故障后,目前该指标情况如下:
或:该问题属于同频同扰码小区越区覆盖导致的RRC连接No Reply失败问题,XX月XX日通过重新规划主小区/邻近小区的扰码后,目前该指标情况如下:
或:该问题属于弱覆盖导致的RRC连接No Reply失败问题,XX月XX日通过xxxx增强该小区覆盖后,目前该指标情况如下:
或:该问题属于Iub口丢包/传输误码率偏高导致的RRC连接No Reply失败问题,XX月XX日发单解决Iub口丢包/传输误码率偏高的问题后,目前该指标情况如下:
或:该问题属于特殊终端导致的RRC连接No Reply失败问题,XX月XX日通过修改xxxx定时器等参数后,目前该指标情况如下:
四、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低问题分析模板- CONGESTION
【问题类型】
(业务类型—失败原因):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低—Congestion
【小区名称】
(标准格式的小区名称):CSZXRxx_xxxx_XXXXXXXX_xxxxx
【发生日期】
1月1日
XXXXXX_xxxxx在XX月XX日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为XX%,其中RRC连接尝试XX次,失败XX次,被列为最差小区,RRC连接失败的主要原因为Congestion。

6.告警/干扰情况分析
该站当日无告警,也没有影响业务的闪断告警信息,SCCPCH功率设置正常,查看动态数据,小区载频工作正常,天线系统通道驻波比均在1.5以下,均属于正常值,无UP干扰,也无时隙干扰;
或:该站在XX月XX日XX时至XX时存在XX告警(或H载波未配置/被闭塞,天线通道驻波比偏高,为XX),该告警会导致RRC连接失败,XX日已发工单交由XX(部门/个人)处理。

该站近一周持续X天出现UP干扰,干扰值约为-XXdBm。

有可能引起无线环境恶化导致RRC连接失败。

7.码资源占用情况分析
由网管查询RRC连接失败发生时BRU上行平均利用率为XX%,下行平均利用率为XX%,小于75%,不存在拥塞的现象。

或:由网管查询RRC连接失败发生时BRU上行平均利用率为XX%,下行平均利用率为XX%,上/下行平均利用率大于75%,存在拥塞的现象。

问题再次出现时,通过在LMT实时查看小区各载频码道占用情况,发现码道资源基本被占满。

查看动态数据管理,未发现载频/时隙/码道被闭塞的情况。

或:查看动态数据管理,发现有载频/时隙/码道被闭塞,已经进行了解蔽塞操作。

8.Iub口拥塞情况分析
查看Iub口带宽资源,确认带宽资源充足;
或:查看Iub口带宽资源,发现AAL5链路带宽不足,有可能影响到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的下发;
9.总结
该问题属于天线通道驻波比过高导致的RRC连接Congestion失败问题,XX月XX日通过发单处理驻波比后,目前该指标情况如下:
或:该问题属于UP/时隙干扰导致的RRC连接Congestion失败问题,XX月XX日通过发单排除干扰后,目前该指标情况如下:
或:该问题属于载频/时隙/码道闭塞导致的RRC连接Congestion失败问题,XX月XX日通过解蔽塞相应载频/时隙/码道后,目前该指标情况如下:
或:该问题属于小区码资源不足导致的RRC连接Congestion失败问题,XX月XX日通过扩容增加载频/邻区优化/小区分裂增加容量后,目前该指标情况如下:
或:该问题属于Iub口带宽不足导致的RRC连接Congestion失败问题,XX月XX日通过重新设置Iub口带宽后,目前该指标情况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