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课 春(湘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春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趟、混、酝、酿、巢、嘹、薄、烘、疏、筝”10个生字。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3.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重点难点:
1.认识、会写10个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带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激发导人。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你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春》。

读题、质疑。

2.简介作者。

二、学习字词,初读全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难认的字都读几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看能否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交流反馈,学习字词。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名一小组的同学分节轮读课文,随机正音。

重点指导字音
“趟、酿、烘、筝”的韵母是后鼻音。

“巢、疏、筝”的声母是翘舌音。

“嘹的声母是边音。

“酿”的声母是鼻音。

涨(zhàng)红了脸应和(hè) 散(sàn)在草丛酝(yùn)酿 (niàng) 鸟巢(cháo)
3.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自由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望春天、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部分。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品读。

四、作业:
抄写生字带的词语三遍
第二课时
一、走近春天,体会“迎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说说:读了这句后,你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

这句是全文起始句,两个“盼望着”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对春的渴望,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二、走进春天,体会“绘春”。

1.朗读思考:
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绘春天。

,一共绘出了几幅图画?
2.赏读交流:
说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赏析第一幅图:春草图。

谁能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概括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体会“偷偷地”“钻”等用字的准确、生动,不但写出了草的旺盛的生命力,还写出了小草的生长带给人们的惊喜。

赏析第二幅图:春花图。

默读第4自然段,把选取的景物用波浪线画记。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

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

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的翅膀——让树上坠满丰收之果。

果树之果的想象不仅拓宽了描写的视野,更从未来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

引读,指导背诵
赏析第三幅图:春风图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赏析第四幅图:春雨图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房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赏析第五幅图:迎春图。

它主要描写了春境中人的活动。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在春天,花卉争荣,各不相让;而“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引导回顾:
说说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春天?
3.感悟春天,体会“赞春”。

(1)在绘春后,体会作业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哪些特点?
“春天像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它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三个角度,绘出三种形象,形成排比,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力,使人读后产生无尽的喜悦、无穷的活力、无限的希望。

从而让我们悟到:人类也应当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2)体会表达: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成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四、体会写法,总结拓展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收集的关于春的试问互相交流。

五、作业:
背诵课文1至4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