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
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
究2020年1月-2021年12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64例,均为白内障患者,通过
随机数字法对患者分组,一组32名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一
组32名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对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
评估、分析。

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视力指标明显提升,眼压指标明显
下降,(p<0.05);而观察组患者眼压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
察组患者治疗阶段眼压升高、角膜水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3.12%(1/32)低
于对照组患者18.75%(6/32),(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白内
障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效果显著,可推荐使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白内障;应用效果
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目前临床中主要以手术方案治疗,但是,手
术治疗属于有创操作,因此,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手术效果,针对白内障患者予
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1]。

本次研究重点为护理方案的选择,将临床护
理路径护理纳入护理方案中,就其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以案例
对象64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2020年1月-2021年12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64例,均为白内障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对患者分组,一组32名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一组32名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
13例,年龄区间54-78岁,平均(61.11±3.29)岁,病程范围1-10个月,平均
(4.85±1.33)个月,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区间
58-80岁,平均(61.17±3.31)岁,病程范围1-10个月,平均(4.79±1.29)
个月,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无基础资料差异,组间能够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
术后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用药。

观察组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1)术前护理。

对患者基础疾病情况进
行评估,例如感冒、发热、咳嗽、腹泻等,术前叮嘱患者注意保暖,按照手术要
求做好术前准备,术前1d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对眼睫毛进行清理,
对泪道进行冲洗;术前2h对患者结膜囊进行清晰,将瞳孔充分扩大,局部消毒,以无菌纱布覆盖后,标识手术部位,对术眼进行核对;(2)手术配合。

待患者
进入手术室,应仔细核对患者身份,手术眼,术中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护,密
切观察患者相关指标、血氧饱和度,器械护士应准备好手术器械,对手术设备连接、运转情况进行检查,按照手术要求,配合主治医生完成手术;(3)术后护理。

利用轮椅将患者护送至病房,叮嘱患者暂时不要低头、屏气,控制咳嗽与喷嚏,避免眼压增加,晶体脱位以及伤口裂开等并发症出现。

1.3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评估:以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眼压指标改善效果进行评
价[2]。

(2)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由研究小组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针对其
手术并发症(眼压升高、角膜水肿、感染等)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
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
性标准“p<0.05”。

2结果
2.1护理效果评估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指标明显提升,眼压指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压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见下表1:
表1 护理效果评估
组别
视力眼压(mmHg)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n=32)
0.24±0.
09
0.54±0.
15
35.63±
4.22
15.25±2
.02
对照组(n=32)
0.22±0.
10
0.49±0.
12
35.71±
4.26
16.71±3
.17
T值0.8143 1.42560.0730 2.1274
p值0.41880.15930.94200.0376
2.2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阶段眼压升高、角膜水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3.12%
(1/32)低于对照组患者18.75%(6/32),(p<0.05)。

3讨论
白内障是一种临床常见眼科疾病,由于老年人群身体机能的下降,免疫及代谢功能的衰弱,再加上营养及遗传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群晶状体代谢紊乱发生率
较高,因此白内障发生率也较高[3]。

但是,受到白内障病情因素、患者心理负面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患者手术效果也将受到不利影响。

因此,针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患者的治疗内容,按照顺序执行护理程序,规定了护理步骤,使护理内容更具标准化,提高了护理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避免盲目性[4]。

本次研究中,结合白内障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对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术前针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帮助患者进行适应性联系,提高眼球固定度,术中对患者进行体位干预、行为指导,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针对并发症进行健康指导,改善患者预后[5]。

综上,围绕白内障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荣叶,葛元欣. 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及临床价值[J]. 健康大视野,2021(17):6-7.
[2]肖艳,肖冰,邱小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6):146-148.
[3]黄静.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6):141,143.
[4]鲁丽萍.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对患者满意度的作用研究[J]. 健康必读,2021(15):132.
[5]秦秀芝.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中的应用与分析[J]. 健康必读,2021(16):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