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中药外敷治疗疮痈肿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味中药外敷治疗疮痈肿毒
组成:大黄30G,芙蓉叶50G,赤小豆20G。

三味打成粉与凡士林100G 调成膏。

主治,疮痈肿毒。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陈红宾老中医家传方。

效果,外敷一般1-3次消肿。

我用了20年,效果很佳。

发表于2006-4-18 11:42 | 只看该作者2012-09-18
散毒膏外敷治疗疮痈肿毒
唐书生2012-09-18
【摘要】:正笔者自制散毒膏,用于急性期疮痈肿毒患者,疗效颇佳。

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三七2份、嫩松香5份(乳香代用也可)、雄黄1份、鱼石脂软膏5份、50~70%酒精适量。

【作者单位】:
【关键词】:鱼石脂软膏痈肿急性期三七松香雄黄外敷治疗酒精乳香代用
【正文快照】:
笔者自制散毒膏,用于急性期疮痈肿毒患者,疗效颇么现介绍
如下: 药物组成:三七2份、嫩松香5份(乳香代用也可)、雄黄1份、鱼石脂软膏5份、50一70写酒精适量.制法:先将三七、松香、雄黄分别研为细末, 然后与鱼石脂软膏调和,再根据其膏剂浓度,加入适量的酒精,调匀成粘性膏剂。

臀痈的诊断、臀痈的分析、臀痈的治疗
臀痈是发生于臀部肌肉丰厚处的急性化脓性疾患。

由于臀部肌肉注射引起的,俗名针毒结块,也称为臀痈。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臀部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

--------------------------------------------------------------------------------
臀痈的诊断要点
发病前常有臀部糜烂损伤史,或臀部肌肉注射史。

痈发于一侧臀部,肿硬疼痛,形大如盘,肿逾盈尺,范围较广,边缘不清,步履艰难。

及至酿脓,J掀肿疼痛,肿势渐聚。

身伴寒热,四肢酸楚,尿赤便秘。

脓成外溃,色黄稠厚,或疮口内有腐烂坏死组织,泄脓不畅。

疮口收敛迟缓,约需1月左右。

本病需与有头疽及臀部流注相鉴别。

有头疽初起即有粟粒状脓头,痒痛并作,肿胀扩大,腐烂时形如蜂窝。

流注漫肿疼痛,皮色如常,不局限于臀部一处,有此处不愈,他处又起的现象。

--------------------------------------------------------------------------------
臀痈的辨证分析
本病多由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湿热内生,或寒湿外受,蕴结化热,或不洁之毒直中,湿热火毒搏结而成。

具有来势急暴,病位较深,范围较广,难以起发,成脓较快,但溃破较慢的特点。

臀部经属膀胱,湿热火毒流结太阳或毒邪直中,属内之外之侯,故来势较急、病位较深,先痛后肿,溃敛均迟。

若外受淫邪,蕴而化热,结聚成痈,其势由外至内,来热虽急,病位较浅,故肿痛俱作,皮红灼热。

治疗以解毒消肿为要。

-------------------------------------------------------------------------------- 臀痈的辨证论治
湿热型
【证见】来势较急,皮色不变,先有痛处,后渐作肿,局部漫肿,硬而拒按,头疼身痛,四肢酸楚,口渴不欲饮,溲赤。

溃后疮深脓稠,出脓不畅,伴有腐肉。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

【方药】
1.主方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合仙方活命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黄连6克,黄柏9克,生栀子12克,板蓝根30克,当归
9克,赤芍9克,牡丹皮9克,生薏苡仁12克,茯苓9克,生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剂。

脓腐不易外出者,加皂角刺9克、炙穿山甲9克。

局部皮色不红微热者,加桃仁9克、红花6克、泽兰9克,酌减清热解毒之品。

溃后体虚收口缓慢者,改服八珍汤(参照一般痈溃后期)。

2.中成药
(1)黄连解毒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连翘败毒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西黄醒消丸,每次3~6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银芙二黄散(王绍贵《四川中医》1988.7)
处方:金银花30克,黄柏30克,大黄20克,芙蓉花(或叶)20克。

四药分别研细末,加入开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

敷药时须露出顶部,使溃后排脓通畅。

适用于蜂窝组织炎。

毒火型
【证见】局部肿痛,肿势较局限,皮红掀热,头痛身疼,四肢酸楚,身热憎寒,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脓成欲溃则痛如鸡啄,夜不能眠。

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火解毒消肿。

【方药】
1.主方银花解毒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金银花12克,紫花地丁12克,黄连6克,连翘9克,象贝母9克,生栀子9克,牡丹皮9克,玄参9克,蒲公英15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酿脓者,加炙穿山甲9克、皂角刺9克。

初溃者,加桔梗9克、生薏苡仁12克。

2.中成药
(1)西黄醒消丸,参照湿热证。

(2)解毒消炎丸,每次6粒,儿童减半,每日3次,饭后吞服。


意不可嚼服或化开后服。

3.单方验方参照湿热证单方验方。

-------------------------------------------------------------------------------- 臀痈的外治法
未溃红热明显者,用玉露膏外敷;红热不明显者,用金黄膏或冲和膏外敷。

脓成宜切开排脓。

腐烂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时,可以进行清创,清除坏死组织。

溃后先用八二丹、红油膏外贴,脓腔深的加用药线引流。

腐脱新生,渗出黄稠滋水时,改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盖贴。

如疮口有空腔不易愈合,可加用垫棉法压迫。

--------------------------------------------------------------------------------
臀痈的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参照“一般痈”饮食疗法。

2.预防调护
患病后应卧床休息。

肌肉为活动用力之处,若不予限制活动,每使毒邪扩散,病情加剧。

肌肉注射要注意消毒,避免毒邪乘虚人中。

中年以后,应避免露风冒雨,久坐湿地,以免诱发本病。

/pages/QJKlmsmn.html
臀痈(臀部蜂窝织炎)
时间:05-06 来源: 发布:laozhongyi
臀痈(西医病名:臀部蜂窝织炎)2012-09-18
臀痈之名出《格致余论·痈疽当分经络论》。

《外科启玄·臀痈》
曰:“臀上乃是太阳经,多血少气,盖精肉气血罕来,最痛。


臀痈多因肌肉注射染毒,或因湿热火毒蕴结所致。

为生于臀部肌肉丰厚处的痈病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臀部蜂窝织炎。

[诊断依据]
1.多发于臀部一侧。

患侧漫肿,边界不清,逐渐高肿坚硬,色红灼热,疼痛明显,患肢步行困难。

2.成脓后不易自溃,脓液稠厚、量多,疮口深,容易形成大块肌肤坏死,空腔,收口慢,或形成瘘管。

3.常伴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全身症状。

4.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鉴别诊断]
1.有头疽:初起有粟粒样脓头,疼痛并作,肿胀扩大,溃烂后如蜂窝。

2.流注:漫肿疼痛,皮色如常,不局限在臀部一处,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现象。

[辨证论治]
1.湿热壅滞证:发病急,局部漫肿,皮色不变,硬而拒按,
头身疼痛,四肢酸楚,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化湿解毒。

2.火毒(炽盛)证:局部肿痛;皮色焮红,头身疼痛,发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
结,舌红苔黄干,脉弦数。

清热解毒。

3.脓毒(蕴积)证:化脓之际,臀部焮肿,剧痛如鸡啄,按之有波动感,发热持续不
退,口渴,尿黄,便秘,苔黄腻,脉洪数。

托毒排脓。

4.余毒凝滞证:发热已退,疼痛减轻,脓液未尽,疮周略有红肿,苔薄黄,脉缓。


正排脓解毒。

玄参,一般用20~30g,滋阴解毒,止痛消肿,能够迅速减轻咽部症状。

高热、便秘者是热邪将入阳明之势,可加石膏、知母、大黄以清邪热,采用分多次服用,保持药效的持续性。

在本组无效的7例例患者中均由于就诊过晚,经手术治愈。

本方在临床观察中除有个别服药后便稀及次数增多外,未见其他副作用。

作者单位:开封市金明医院,河南开封475004
日期:2009年8月25日- 来自[2009年第21卷第12期]栏目普济消毒饮和葡萄糖酸锌片治疗痤疮30例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普济消毒饮和葡萄糖酸锌片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普济消毒饮和葡萄糖酸锌片口服治疗30例痤疮。

结果:痊愈12例,显效3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

结论:普济消毒饮和葡萄糖酸锌片治疗痤疮疗效明显。

【关键词】普济消毒饮葡萄糖酸锌片痤疮
寻常痤疮中青年多见,现将普济消毒饮和葡萄糖酸锌片口服治疗痤疮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来自中医科门诊,临床症状及体征均符合寻常痤疮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15~35岁,平均25岁;病程2个月至1年,平均10个月,皮损主要位于颜面部,皮疹以炎症性皮疹散发、黑头白头粉刺为主,少数为结节和囊肿。

除面部痤疮外无其他皮肤病,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2 治疗方法普济消毒饮:黄芩(酒炒)12g,黄连(酒炒)10g,陈皮、甘草各6g,玄参、柴胡各9g,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各10g,牛蒡子9g,薄荷6g,僵蚕9g,升麻5g。

水煎服,1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葡萄糖酸锌片每日一片,一日3次口服,治疗30天。

嘱患者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焦虑、紧张、抑郁、激怒等情绪。

1.3 疗效判断标准治疗后一周内皮疹消退2/3以上为痊愈;消退1/2~2/3为显效;消退
6-7.
[3]黄畋,孔俐君,孔令,等.148种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2,25(5):307.
[4]柴宝,黄畋.中药痤疮冲剂对兔耳模型抗角化作用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5):326-327.
[5]许新.普济消毒饮加味治疗面部痤疮50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4):7.
[6]曹东升,刘占涛,岳利平.普济消毒饮治疗痤疮[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3):157.
[7]蒲晓东.普济消毒饮加味治疗痤疮78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4):713-714.
[8]孙克会,周子亮,五显义. 痤疮等5种常见皮肤病患者发中微量元素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21(1):12-13.
[9]朱晓东,许振山,刘运东.痤疮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2,9(8):42-43.
[10]朱晓东.补锌治疗痤疮[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2,19(4):30-31.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吉林吉林132000;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