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及治疗效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和病情的影响。
方法选取肝胆病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n=48 例)和观察组(n=52 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辅以休息、补充维生素、合理营养等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跟踪随访,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通过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 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比性强。
1.2 方法
观察组在做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由责任护士利用接触患者的一切时间执行,每天至少2次且贯穿于整个住院阶段。
①精神支持疗法,充分调动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要求家属每周探视 3 次以上。
②认知疗法,重建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模式。
③娱乐疗法,恰当的娱乐形式可调整心态,丰富住院生活。
对照组只做传统治疗。
采用统一的自填调查问卷,统一由护理人员在现场用统一指导语给予指导,所有的调查问卷均由患者独立完成,所有问卷在发放的当天收回,问卷回收后进行编号、整理,并将评定情况录入Excel进行汇总。
调查问卷是使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对总分和各因子分的分析,可以判断被测者症状分布特点及自感不适的程度,为咨询和治疗提供参考。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后SCL-90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观察组通过干预后,心理问题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3 慢性乙型肝炎的心理干预
由于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加上社会对其错误的认识,导致不少患者深受冷眼和歧视,让本就久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心理负担更重,若不及时排除其心理问题,必定会影响治疗效果。
针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疾病特点和心理特征,除了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外,健康教育也尤为重要[3],健康教育能增进患者及其家
属对疾病的了解,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我们的具体做法有:①入院时的心理评估。
我们在患者入院时便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初步掌握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严重程度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②通过心理辅导,稳定情绪。
我们特安排心理专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让其更配合治疗;③家庭及社会支持治疗。
帮助患者建立持续的情感支持。
患者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家属,家属在患者患病期间,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家属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反应,甚至会引起躯体反应,如患者过度焦虑或悲观生气更容易加重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等症状。
为此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指导其关心帮助患者,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患者心情愉快,体验到家庭的温暖。
综上所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用良好的语言诱导、肯定的语气和恰当的技巧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正确面对现实,而且对于患者出院后继续坚持长时期服药、巩固疗效、降低或缓解疾病的复发率、定期来院随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Miro,Jose M,Manzardo,Christian,Zamora,Laura. Clin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before starting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Enfermedades infecciosas y microbiologia clinica. 2011,29(10),759-772.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22(1):3-15.
[3] 郑方.乙肝病人的心理干预及护理[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4):48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