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_《大树妈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树妈妈》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爱妈妈的情感。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的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体会摇篮曲的风格特征,并能通过唱、演表现出对妈妈的无限深情。

教学难点
1、正确演唱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而气不断。

2、正确演唱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在创编问好中,老师走进教室,学生静静地坐在座位上。

二、导入
(一)引入歌曲学唱
1、说故事引出第一段
师:小时候妈妈不但会唱着摇篮曲伴我入睡,有时还会给我讲故事呢!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

(背景音乐) (边说边播放背景图片)。

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子长得好高,每天都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她大树妈妈。

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的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的哭。

大树妈妈说:“好孩子,别哭,别哭,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啊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想!听,大树妈妈为小鸟唱起了歌(播放歌曲《大树妈妈》第一段)。

2、动+哼唱旋律
师:我们也来为小鸟搭一个摇篮,哄他睡觉吧。

找一个学生上来和老师做示范。

师生两两拉手,跟音乐节奏轻轻做摇摇篮的动作,第二段音乐时提醒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3、说故事引出第二段
师:小鸟儿伴着大树妈妈甜美的歌声,在小朋友们轻轻晃动的摇篮里美美地睡了一觉。

醒来后睁开眼睛,正看见大树妈妈对着它呵呵笑呢,突然,一阵狂风暴雨,听!(播放雷雨声)风来了,雨来了,小鸟儿没有伞,急得直拍翅膀。

于是,大树妈妈用她茂盛的叶子做成了一
把绿色的小伞,撑开小伞让小鸟儿躲在下面,小鸟儿不再害怕风雨了,它开心的笑了。

播放第二段录音。

(二)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读歌词
师:多么温柔,多么好听的歌儿呀!“大树妈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个子高、有爱心、慈祥、温柔,是个好妈妈)。

师:你的体会多么深刻呀!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大树妈妈!(出示歌词,学生有节奏的模仿老师读)跟着我来读一读。

重点解决切分节奏
听录音范唱
师:听大树妈妈唱一唱,感受大树妈妈对小鸟的那份爱吧!(播放录音)
老师范唱
师:多么动听的歌声,多么慈祥的大树妈妈呀,我也想像她那样唱一唱!请你们来做我的小听众吧!(师弹唱)
2、学唱第一段,固定歌曲节奏
师:你们也想唱一唱么?老师给你们伴奏,咱们一起轻声把第一段唱一唱(过程中固定节奏)。

(1)生两两对面表现
师:老师有个想法,想请小朋友们和自己的小伙伴来扮演一下大树妈妈及小鸟,扮演小鸟的小朋友闭上眼镜,静静的听大树妈妈演唱,听听他的歌声是不是让你觉得很温柔,很美。

(2)跟音乐唱第一段
师:你们的表演真好!老师也快要被小朋友的歌声给哄睡着了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3、学唱第二段
(1)听歌曲第二段录音
师:小鸟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后,遇到了暴风雨,大树妈妈为它撑开了绿色的小伞,听一听。

(2)生自学第二段
师:你能跟着钢琴唱一唱么(师弹奏)。

(3)跟琴学唱第二段
师:小朋友们唱的真好(或只要把几条节奏唱的再准确一点,那就更棒了!跟着老师来唱唱)。

(4)指出休止符,并加入动作
师:大树妈妈为小鸟儿撑起了绿色的小伞,请你从老师的歌声中来判断大树妈妈是怎样撑开绿色的小伞的!(师唱最后一句,“小伞”两字处声音轻柔)生回答轻轻的撑开伞。

师:跟着我一起来做一做“绿色的小伞撑开了”加入动作。

师:在这里,你可发现了(引导学生说出八分休止符)。

师:你能找出歌谱里有几个八分休止符吗?
对比有休止和没有休止的演唱感觉。

师:老师来唱一唱,请小朋友们感受一下之间的区别。

老师范唱作对比。

4、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
师:我们也来唱唱试试 ----跟琴演唱歌曲。

师:听一听大树妈妈是怎样唱的。

(2)指导学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师:咱们也来唱一唱!(集体演唱)
师:善良、温柔的大树妈妈用甜美的歌声表达了对小鸟的爱,谁也想向小鸟表达自己爱心?(选3-4位小朋友)。

师:她们唱的真不错!
师:大树妈妈真是一位好妈妈!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大树妈妈”。

5、角色表演,完整表现歌曲
师:你们喜欢大树妈妈吗?请你跟着大树妈妈一起唱着歌儿跳起舞。

学生起立,两两对面,结合之前活动内容跟着音乐表演,播放《大树妈妈》歌曲,学生跟唱。

(三)听听看看,课堂拓展
师:大树妈妈真伟大!世上所有的妈妈都是最伟大的。

不仅妈妈可以为小朋友们唱摇篮曲,小朋友也可以给妈妈唱摇篮曲哦,我们来听听
点击:(MTV)《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四、小结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今天回去向妈妈表达你对她的爱:你可以唱一首爱妈妈的歌,念一首爱妈妈的诗,或者亲手夹一口菜给妈妈吃,能做到吗?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让我们听着音乐,唱着歌儿,轻轻的排好队伍,跟着老师走出教室。

师生听着《大树妈妈》音乐走出教室!
《大树妈妈》学情分析
《大树妈妈》是一首抒情优美得儿童歌曲,歌曲以2/4拍、六声宫调式写成。

全曲有四个乐句,旋律多由二三度音程构成,起伏流畅。

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不断变换着相互配合,后半分休止符点缀其中,是旋律轻盈亲切。

加之富有想象力的歌词,词曲紧密结合,表达了学生对大树妈妈的赞美,抒发了小朋友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情感。

经过小学音乐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自己的认识并且有自己的见解。

二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的乐理知识比较多,学生可以视唱曲谱。

我们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

教学中我住被采取一些充满趣味性的的语言来讲解枯萎的知识,用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更好地学习知识。

《大树妈妈》效果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经验有限,生活中的形象再现做得越明显越具体,对
他们的思想影响才会越强烈。

例如在学习乐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往往感到乏味无趣,教师在教授这部分知识时也感到头疼无奈。

那么如何使乐理知识的教学变乏味为有趣呢?
今天二年级音乐课学唱《大树妈妈》,最开始的时候,我采用了听唱学习方法给同学播放歌曲,同学们虽然能够小声的哼唱出歌曲,不过有几个小节总也不能唱在节拍上,于是我把音乐关掉,仔细的听他们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是怎样演唱的歌曲,渐渐地我发现了哪里出现了错误。

在歌曲中出现了切分节奏“X X X”,切分节奏也是音乐中较难掌握的一个节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如果我按常规教,学生肯定都唱不准,不理解,即使强化训练肯定会使学生觉得复杂而失去信心,怎么办?突然我灵机一动,:这个切分节奏不就像肯德基里的汉堡吗,于是,我对小朋友说:“小朋友汉堡你们吃过吗?”“吃过”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嗯,现在的这个节奏像不像一个汉堡?面包(一拍)切成两片(两个半拍),两片面包(半拍)中间加上大家喜欢的一块牛肉或鸡肉(一拍)……”“哈哈哈哈!汉堡汉堡!”课堂一下活跃起来,这时我又不失时机的说:“一般
汉堡中加什么心就会强调说xx汉堡,那么在音乐中切分节奏也是如此要强调中
间那一拍,前后半拍要唱的弱一点,那就是弱强弱。

”“弱强弱,哈哈!老师,
切分节奏真有趣!”“是呀,其实音乐本身就比较有趣,它给我们带来的是无尽
的欢乐与激情。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有趣的音乐知识的。

”经我这么形
象的讲解,学生很快的掌握了切分节奏,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本次活动的学习。

通过这次教学,使我认识到,用形象的语言把学生自己生活中熟悉或感兴趣
的事物巧妙的用在音乐的乐理教学中,让问题简单化,对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有事半功倍之效。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最浅显的语
言将知识传授给同学们。

《大树妈妈》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下册教材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歌曲采用拟人化手法,歌颂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百般呵护。

歌曲是单段体结构,全曲音域只有八度,旋律亲切、柔和、休止符运用生动的表现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深厚的爱。

本节课需要复习2/4拍的音乐术语意义,学习休止符在音乐中的唱法。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优美、抒情、柔和的音乐风格,使学生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进行表演。

《大树妈妈》评测练习
1.播放一段音频,学生们在脑海中想象音乐中的具体场景、人物、事件,将其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讲述出来。

2.填空
本节课《大树妈妈》主人翁是:()。

3.判断
本节课休止符有(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

4.《大树妈妈》是()拍,是()调?
5.大树妈妈一共有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在感情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大树妈妈》教学反思
《大树妈妈》是一首很好听的歌曲,中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却是温柔抒情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静静地聆听歌曲、轻柔地演唱这首歌曲呢?
我让孩子展开讨论,引导他们说一说在美丽的春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孩子们积极地说:“花开了、草绿了、大地上的冰雪融化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我顺势说:“燕子们飞了那么长时间它们很累了,于是大树妈妈张开了它的宽大的手做成了一个摇篮让小燕子们进来休息。

”由此引发孩子对大树妈妈的无限想象。

并配上《大树妈妈》的伴奏音乐给小朋友们讲了有关《大树妈妈》的故事,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都沉浸在这首歌曲的意境里了!
当我让小朋友们说说对大树妈妈的印象时,他们有的说她是最好的妈妈;有的说她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妈妈;用自己的身体为小鸟遮挡风雨……我听着孩子们各抒己见,我发现他们已经从歌曲中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并知道关心别人,从而为孩子们能够抒情地演唱这首《大树妈妈》做了情感经验铺垫。

这次活动,通过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孩子们感受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

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觉主动的感受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开拓了孩子们思维,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大树妈妈》课标分析
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母爱”为情感体验主线,教学过程体验音乐设计整个教学环节。

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在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课堂实践,从而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和认知能力,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我一直认为应该和音乐的课程标准相符合,一节音乐课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歌曲的学习,还应该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妈妈的爱。

睁大眼睛,静静地听,这种讲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这是一首抒情性的儿童歌曲,歌颂了大叔妈妈对小鸟的百般呵护,旋律亲切柔和,休止符的运用生动的表现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深厚的爱。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

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情趣,发展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离合表现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为了强调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与沟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且情调高涨,从而使学生通过一首歌曲上升到情感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