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观念摄影的创作思维
摄影创作体会和认识
![摄影创作体会和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f1e88d57284ac850ac024220.png)
谈谈摄影创作的体会和感受主要谈三个方面的话题一、摄影与摄影创作的关系二、摄影创作的体会和感受三、摄影创作的表现方法第一个话题,摄影与摄影创作的关系1.摄影是借助照相器材记录现实影像的一门专业技术,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摄影技术技法,就能够从事商业摄影、新闻摄影等专业职业。
在过去的胶片时代,对摄影技术的要求比较高。
因为在按下快门之前,需要预测现场光线,然后根据光的强弱,手动调整适当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控制胶片感光量;其次是要目测照相机与被摄体的距离,然后手动调准镜头焦距。
这是胶片时代摄影者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不然就无法拍出一张曝光准确、影像清晰的照片。
进入数码时代,摄影成了一件人人都能操作、非常省力省心的事情。
只要拍摄者按下快门,所有以前那些专业性很强的摄影技术完全由照相机自动处理,拍摄者要做的仅仅只是把镜头对准被摄物体就能够拍出清晰度、影调、成像十分完美的照片。
所以有人说,数码时代人人都是摄影家。
2.摄影创作是一种复杂的审美认识活动和审美表现活动,它是摄影者借助照相器材料,从审美认识到审美表现、从艺术构思到艺术传达的过程。
摄影创作最终的结果就是摄影艺术作品。
通俗的说法就是,摄影创作就是从酝酿、构图到制作完成摄影作品的一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因此说:摄影创作重要的不是照相器材如何先进,不是摄影技术如果精戡,最重要的是镜头后面的眼睛。
然而在现实中,却有不少摄影爱好者没有正确认识摄影与摄影创作的关系。
比方有些人对摄影器材研究得十分透彻,他们对不同型号的各种照相机性能和镜头参数如数家珍,烂熟于心。
他们经常在拍片时不断更换各种焦段的镜头、使用多种多样的器材配件,而对拍摄时最重要的诸如用光、选景、构图、主题表达却漫不经心。
其实,对于摄影创作来说,摄影器材只是画家手中的画笔、雕刻手中的刻刀,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才是摄影创作的关键。
3.怎样区别一张普通照片和摄影艺术作品打个比方,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拍了一张田里的稻子和稗子的照片,不管曝光怎样准确,不管影像如何清晰,它都只能算是一张记录现实影像的普通照片。
观念摄影的艺术创作手法探究
![观念摄影的艺术创作手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80fa38eefdc8d376ee32b7.png)
中图分类号 :J 4 0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4 1 1 5( 2 0 1 4) 0 1 — 8 6 — 1
提起观念摄影很多人会感觉比 百 生,的确,观念摄影是近代才 成立的一门独立的摄影门类,不过它跟其他门类摄影—样都是一种以 摄影为媒介的艺7 I 作,不同的是观念摄影更强调摄影师个人的观念 艺术创作,作品更能体现出摄影师的 ^ 生观、 价值观 。 觋念摄影的概念 对于观念摄影的概念,它并不是一开始就被约定俗成的, 在它之 前有被说是先锋摄影 、 新摄影、前卫摄影、概念摄影 、实验摄影等。 但在这些所有的名词中只有 “ 观念摄影”这一说法是最被从事影像摄 影工作苦认同的。 为什么像先锋摄影 、新摄影等等 ,那么多的名词都没被流传下
真实胜 。电 脑后期处理是观念摄影的 一大重要技术手段,电 脑后 期技
术的运用在观念摄影创作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观念摄影拍摄的题材 很多都悬 百 过几 次的拍摄来完成的,我们需要利用电脑的制图软件来 完成图片的拼接、变形等等。电脑的后期技术给观念摄影的拍摄带来 了很多的可能性与便利性,我们可以利用电脑制作出—些我们无法用 直接} 白 摄得到的画面,这样就使得 念. { 影 的作品也越 来越趋向于多 样 ,画面的冲击力也越来越强。 观念摄影的出现为摄影增添了新的元素、新的题材、新的诸多可 能胜,并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眭,发展了摄影艺术的新空间。许多摄影 工作者不断研究摄影本身的艺术语言与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他们致力 于把不同的视觉经验融合在观念摄影中。正因为观念摄影的新,使得 观念摄影不能继续沿用传统艺术摄影的那套评判模式 ,也使得观念摄 影更具有实验性。实验l 生艺术潜在的决定因素是需要摄影工作者不断 地创新、大胆地想象。
—
[ 1 ] 李江树. 刘铮与他的观念摄影f J 1 - 东方艺术 ,2 , 0 0 2 ,( 0 3). 【 2 】 蔡世 翟. 让观念摄影主流起来I J 1 . 艺术广角,2 0 0 9 ,( 0 3). [ 3 ] 顾欣. 当代观念摄 影表现方法的 实现与思考 苏州大学学报 , 2 0 1 0 ,( 0 9) . 『 4 ] 刘峻. 观念摄 影的艺术特征及其在高校摄影课程 中的意义[ J 】 . 中 国传媒科技 ,2 0 1 2 ,( 0 8 ).
浅析当代国内外观念摄影
![浅析当代国内外观念摄影](https://img.taocdn.com/s3/m/01d074f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f.png)
150艺术家The artists一、观念摄影的发展自达盖尔摄影术发明以来,“观念”的意识就一直存在于摄影之中。
19世纪中后期,画意摄影在欧洲盛行,一部分摄影师认为,这便是观念摄影的最早起源。
无论“艺术摄影之父”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著名的拼贴作品《人生的两条路》,还是画意摄影的倡导者亨利·佩奇·鲁滨逊用五张底片合成的《弥留》,都是观念摄影作品的雏形。
20世纪90年代,文艺领域逐步拨乱反正,艺术氛围相对开放。
受到当时国家现状的影响,观念摄影在国内逐步发展成型,中国观念摄影师在学习西方艺术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特征。
观念摄影发展至今,逐渐表现出浓郁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现代主义观念摄影仍然注重继承,而“批判”则是后现代主义观念摄影的关键词。
观念摄影师在创作作品时,更注重内心的表达,将自己的想象力与意念融入观念摄影的创作中,借助摄影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展示自己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与批判。
二、观念摄影的特点(一)观念摄影的表现手法观念摄影的加入使摄影多了一种新型的表现手法,它与以往的纪实摄影并不冲突,但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
约翰·萨考斯基把摄影分为主观自我表现的镜子和客观呈现世界的窗户,前者更接近浪漫主义的表达,后者则更接近现实主义。
这两种比喻是观念摄影和纪实摄影最好的解说,也是现实社会的直观反映,观众可以通过欣赏摄影作品认知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场景与精神面貌,可以了解现实生活的不同面,从而开阔自身视野。
就像约翰·萨考斯基在《摄影师之眼》中所说:“摄影师听命于现实,其任务就是强迫事实说出真相。
”而观念摄影则更像一面镜子,摄影作品不仅反映了现实生活,也如同一面照着摄影家和观众内心的镜子,反映了摄影家甚至是观者的思想和情绪。
摄影家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形、无形地融入自身的思想感情,在作品中表达自身的讽刺和愿望,将自身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赋予创作过程与艺术形象中。
浅析当代社会摄影的“主观意识创作
![浅析当代社会摄影的“主观意识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ac5b0e4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d.png)
浅析当代社会摄影的“主观意识创作摘要:现如今,摄影已经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摄影已经不仅承担着客观记录瞬间的使命,而是越来越加入更多主观因素去表现。
现在的摄影在拍摄理念,表达语言,展现形式上都有所突破,从而慢慢的被众人所接受。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摄影、摄像器材的不断更新,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观察方式发生根本上的改变与趋向不同的生活方式。
而通过摄影的主观能动性同样会给人们的思维掀起一阵风暴,也改变了人类对美的认识,提高了广大人民陶冶情操,欣赏美的乐趣。
关键词:“主”观意识拍摄理念数码图像一、当代社会摄影发展现状大家都知道,任何艺术门类应该先掌握技巧和方法,才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创作。
但是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技术层面所占的比例已经逐渐的变少了。
就拿摄影来说,在胶片时代,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是不能及时看到拍摄效果的,所以每拍摄一张照片都需要谨慎的對焦、测光,后期在暗房制作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
而现在已经进入数字时代,摄影师拍摄的时候通过相机能够及时的看到自己所拍摄的画面,感觉哪里不妥当可以随时调整,拍摄时甚至不用相机的内侧光或者测光表了,数码图像在后期制作之后直接一条龙的将图片输出出来。
所以说在技术层面,现在的高科技产品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很多摄影师将工作的中心放在摄影的主观性上,也就是拍摄的创意、创新等等。
数字时代的到来,并不是对摄影艺术的破坏,而是给摄影表现带来一种全新的方向。
数码摄影不仅是对摄影技术的一个颠覆,也是对人们对传统摄影理念的一个颠覆,它的出现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多创作的可能性。
数码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摄影师传统的审美和创作方法,而且增加了摄影师“主”观意识下创作的表现力。
在这个大环境下,科技的进步给摄影带来的便利拓展了摄影艺术语言,也预示着摄影以后的发展方向。
二、当代社会摄影的“主”观意识创作发展趋势摄影艺术在很多年前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复制了,现在的摄影是一种全新的主观联想和表现。
摄影现在也不再是严谨的呈现真实存在的事物,而是通过摄影师的主观表现手法创造独一无二的图像。
摄影理念:视觉艺术的表达
![摄影理念:视觉艺术的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df17194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2.png)
摄影理念:视觉艺术的表达
在光影交织的世界里,摄影以其独特的语言,讲述着无声的故事。
它不仅仅是一种记录现实的手段,更是一种视觉艺术的表达,一种情感与思想的传递。
摄影理念的核心在于如何通过镜头捕捉并传达摄影师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见解。
摄影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每一位摄影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无论是纪实摄影的直白真实,还是风光摄影的宁静深远,亦或是人像摄影的情感流露,都是摄影师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的体现。
摄影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它要求摄影师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能够捕捉到最能触动人心的瞬间。
在摄影的世界里,构图、光线、色彩和质感等元素是构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摄影师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巧妙运用,创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深刻内涵的作品。
构图是摄影的骨架,它决定了作品的结构和平衡;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它赋予作品以生命和情感;色彩和质感则是摄影的血肉,它们丰富了作品的层次和深度。
然而,摄影理念的表达并不仅限于技术层面。
更重要的是,摄影师需要通过作品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往往能够引起观者的共鸣,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
摄影是一种沟通,它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用最直观的方式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总之,摄影是一种视觉艺术的表达,它通过镜头捕捉世界的美丽与哀愁,通过作品传递摄影师的情感与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不仅是记录者,更是创作者和讲述者。
他们用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理解,将平凡的瞬间转化为不朽的艺术,让观者在欣赏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世界的多样。
关于观念摄影艺术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观念摄影艺术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d53871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4.png)
03
创作手法选择
观念摄影作品的创作手法多样,包括摆拍、后期处理、装置等。艺术家
需根据主题和意图选择合适的手法,以实现最佳的视觉呈现和观念传达
。
技术与工具的运用
相机与镜头选择
根据创作需求,艺术家需选择合适的相机和镜头,以捕捉高质量的图像和满足特定的视觉 效果。
光线与构图
光线和构图是影响观念摄影作品视觉效果的关键因素。艺术家需要掌握和运用光线与构图 的基本原理,以营造出符合主题的氛围和情感。
观念摄影与传统摄影的区别
01
02
03
创作目的传统摄影注重记源自现实、 展现美景,而观念摄影更 注重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 念。
创作手法
传统摄影追求技术完美、 画面美观,而观念摄影则 可能采用各种实验性、非 常规的摄影手法。
作品解读
传统摄影作品的意义相对 固定,而观念摄影作品则 开放性强,观众需要积极 参与解读。
后期处理
后期处理是实现观念摄影作品视觉呈现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色彩、影调、对比度等参数 ,以及添加特效和文字等元素,艺术家可以强化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观念表达力。
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
《XX系列》通过对XX元素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 XX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作品采用XX手法拍摄, 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光线运用,营造出强烈的XX氛 围。后期处理中,艺术家运用XX特效,进一步强 化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观念摄影艺术的历史发展
起源与早期发展:自摄影术诞生之初 ,就有艺术家尝试运用摄影表达观念 ,如Adolphe Braquehais等。
当代观念摄影:当代观念摄影更加多 元化,涉及社会、政治、性别、身份 等多个议题,代表人物包括Cindy Sherman、Andreas Gursky等。
摄影创作的理念
![摄影创作的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06c510c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8.png)
摄影创作的理念摄影创作是将看到的世界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
从光的照射到机器的记录,再到人的再现,摄影创作穷尽了一切可能,充满了向往,也是一场感悟。
拍摄,往往要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语言去表达,这也是我摄影创作需要致力去研究的首要思想。
记录与创作,这是我摄影创作的本质。
记录记录的是真实,则可恰如其份的展现出真实的世界;而创作,则把自己的情怀融入作品,做一种呈现,去表达情感与愿景,达到丰富作品的效果。
我摄影创作的理念,则是让艺术、表达、情态有机融合,整体统一,保留风格,完美展现。
尊重被摄者,使拍摄过程中形成空间与尊重,既要看到细节,又要注重细腻,将作品融入自然、活泼、有神。
另外,画面的色彩、光影、构图也是极为重要的,把握画面简洁的同时,也需要对色彩的调节,让照片营造出更好的氛围;画面的构图也要精确地调整作品的各个角度,充分展现出每一个瞬间的精彩;而光影的把握则更多需要本能的把握,让拍摄的画面更加清晰自然,让拍摄作品能让观者感受到真实的震撼力。
摄影创作,往往并不是为了让自己醉心拍摄,而是往往要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传达出去,去影响观者的心灵,让拍摄作品更加有意义而且有长久的价值。
所以,作为一个摄影作者,要经常去思考影像所带来的联想,比如怎样能让观者更容易接受拍摄的概念,以及如何从一张作品里去表达一个故事等等。
仅仅拿起一支相机就期望创作出杰出的作品,绝非易事,有时候,灵感会临时而瞬即逝,但也会带发不曾想像的经历;而有时候,让灵感伴你而行,坚持拍摄,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无论如何,我始终将去致力于摄影创作,用一个有创意的眼睛去寻找灵感,用一个专业的心对照片做调整,将最完美的审美格调传递给观者,真正做到拍摄即是爱。
观念人像摄影创作方法
![观念人像摄影创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0e1c4a336c1eb91a375d83.png)
观念人像摄影创作方法在观念摄影中,照片试图传达的是一种意识或信息,这并不着重有多复杂的技巧,主要而是看制作出的照片是否符合自己所想,和表达出内心的思想。
在创作的过程中,有相当多的途径,但总体而言,也主要是通过前期或后期的手法来实现。
穸隰子:我选择前期对我而言,个人更看重的是前期部分。
当我确定这个主题的时候,我就知道如果前期的工作没有充分的话,那么后期的弥补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在我准备拍摄道具的时间就花了2天,提前把如何打光,模特怎么安排,道具怎么摆放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当然也会画一些范图,以免拍的时候忘记了那些曾在脑海出现过的画面。
我认为后期只是让一张照片更好地去突出前期的所有准备和想法,那些光线、构图、情绪,后期是不能凭空产生的。
即使你后期有足够的强,在照片也许还是留有不够写实的感觉。
当我玩摄影的时候,我的朋友都说:“一张好的照片是不加修饰的。
它能本本真真地反映情感。
”我想那样的照片,是最能打动我的。
所以我的摄影总是会在前期准备很充分,不会过于依赖“这个没拍好,后期就修一下”的想法。
静时光:我选择后期为了表达内心的一些想法而拍摄,由于观念性的摄影,对于一些非常规的场景,需要运用到多种元素以及特殊的氛围,前期一次性的拍摄往往无法满足需求,或者十分困难。
所以这就需要平时保存的一些素材,或者其他亲自手绘的素材来弥补,通过后期合成来塑造画面。
尽管如此,在前期拍摄的时候也需要做好构思,即使可以通过后期来塑造,但花点时间在前期拍摄,完成情绪和构图之类的东西也是很必要的。
在之前我已经确定好了每张图要表达的思想,很早就把文字写了出来,所以在后期的时候尽量往想法方向去处理就行了。
把前期拍摄的图,通过处理将基础画面体现出来,再开始进行色彩的调整,最后是对一些细节的调整。
后期的运用可以说是对作品的再塑造,在一些条件不足情况下的摄影,能发挥很大的补足作用。
前期手法的创作思路“神经质”这个观念题材的由来,可能源于我自身的个人情感吧。
观念摄影论文
![观念摄影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8efbf56da38376bae1fae2f.png)
观念摄影论文第一节什么是观念摄影第二节观念摄影的诞生第三节观念摄影的特点第四节观念摄影的主要创作手法第五节数码时代的观念摄影观念摄影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延伸与演变,是从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与形式。
从字面上理解,观念摄影就是使用摄影的手段来表达是自己的某种思想观念。
因为观念是抽象的、内在的、主观的,但摄影最初的功能是记录客观世界的真实情感。
因此,观念摄影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摄影的一种表达形式,借助影像进行内在的表达是它的核心。
如今,摄影正慢慢走出纯记录性或纯唯美性的束缚,成为表达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有效手段。
而,摄影与当代艺术两者的关系也越来越密不可分,当代艺术中许多人物经常跨越摄影和绘画艺术两个领域,借助摄影来表达新的观念。
因此,观念摄影也就随之诞生了。
有人说,“观念摄影的诞生不符合摄影艺术的的逻辑性发展,而是艺术家介入摄影的结果。
”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这样可以让人们很容易的通过观念摄影的表意形式去理解观念摄影的本质。
但是,何为真正的观念摄影呢,我认为,真正的观念摄影,并不是通过摄影艺术来表达作者的一个很完整的思想观念,而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作者目前所面临的一种状态。
因为观念摄影本身真正的意义在于通过照片传递给观者某种思想,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创新,并提出一些带有意味性的话题,引发更多深层次的思考。
因此,观念摄影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带给观者全方位的指向,让观者自己去体会,去反思。
如果一幅照片把什么都说的清清楚楚的,那么观众的参与也就相应的失去了它的意义,照片的艺术魅力也就荡然无存。
而观众如果能从一张照片读出更多不同的意味,那这张照片就是成功的。
例如,美国摄影大师杰瑞? 尤斯曼和菲利普?哈尔斯曼,他们都是观念摄影界的大师,他们的作品能使很多人因此产生共鸣。
杰瑞?尤斯曼,他是一位魔术师般的摄影大师,他的名字和作品都非常引人瞩目,因为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杰瑞?尤斯曼的作品时,都会被他充满想象力的画面所折服。
分享摄影创意灵感和创作思路
![分享摄影创意灵感和创作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c1b9a9e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5.png)
分享摄影创意灵感和创作思路摄影是一门艺术,需要创意和灵感。
每一个摄影师都应该有自己的创作思路和风格。
在摄影创作中,我们需要发掘和应用各种创意灵感,并将其转化为独特的视觉语言和表达方式。
如何获得摄影创意灵感?寻找灵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灵感。
例如,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物,从中发现和捕捉一些有趣的瞬间和细节。
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电影和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来汲取灵感。
此外,参加摄影课程、夜间摄影活动、结交摄影爱好者或参加摄影比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掘和应用创意灵感。
创意思路的应用在获得创意灵感之后,我们需要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拍摄作品。
如何将创意思路应用到摄影创作中呢?首先,我们需要进行拍摄计划和构思。
通过规划拍摄的主题、场地、道具、服装等元素来塑造作品的独特性和风格。
在计划中,我们还可以确定拍摄角度、曝光时间、光线和对焦方式等技术细节,以确保作品的专业性和艺术性。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瞬间拍摄和构图技巧的运用。
瞬间的捕捉是摄影创作的关键之一。
通过敏锐地观察和抓住瞬间的时机,我们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故事和情感,并将其转化为充满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作品。
同时,构图技巧也是摄影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元素。
良好的构图应该考虑作品的主题、主角、位置、背景和前景等因素,并通过着眼点、放缩、对称和平衡等手段来实现最佳效果。
最后,我们需要对作品进行后期处理和修饰。
后期处理是进一步完善作品的过程。
通过调整颜色、曝光和对比度等参数,我们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深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成、掩模和去除等技术来优化画面的肌理和层次感。
总结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摄影需要创意和灵感的支持。
通过寻找灵感、计划构思、捕捉瞬间和运用后期处理等一系列步骤,我们可以有效地获得创作灵感,将其转化为出色的摄影作品。
因此,我们应该持续地发掘和应用各种创意灵感,并通过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来打造属于自己的摄影作品。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d9ca9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2.png)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摘要】观念摄影是一种以概念和思想为核心的摄影形式,强调作品背后的意义和象征。
通过表达摄影与观念的紧密关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观念摄影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观念摄影强调创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思考方式,通过自我实践不断探索和发展。
摄影师需要深入挖掘内心深处的灵感源泉,将观念转化为视觉作品。
未来观念摄影将继续发展,对摄影艺术产生重要影响,激发人们对摄影的思考和创作灵感。
观念摄影的出现为摄影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表达途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关键词:观念摄影,概念,摄影,特点,表达方式,自我实践方法,创作灵感,未来发展,影响,摄影艺术1. 引言1.1 观念摄影的概念观念摄影是一种摄影艺术表现形式,是借助摄影作品传达摄影师独特的思想和理念。
它强调摄影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内涵,注重通过影像表达深层的思想和情感。
观念摄影的核心在于摄影师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转化为影像,通过独特的构图、光影、色彩等元素表达出来。
观念摄影不仅仅是简单地表现客观事物,更在于呈现摄影师的个人看法和感悟。
1.2 摄影与观念的关系摄影师通过自己的观念来选择拍摄主题、构图和光影,从而呈现出不同于现实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观念摄影挑战传统摄影的方式,不拘泥于客观真实的记录,而是更注重表达摄影师内心的情感和理念。
观念摄影让摄影师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让观众更多地参与到作品的解读和理解中。
摄影与观念的结合,为摄影艺术带来了更加多元化和深刻的表达方式。
观念摄影的发展也使得摄影艺术更加丰富和具有挑战性。
2. 正文2.1 观念摄影的特点1. 强调概念性:观念摄影更注重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意义,而非传统摄影中的美感和技术。
摄影师通过影像表达自己的独特观念和情感。
2. 抽象性和思辨性:观念摄影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思辨性,引发观者对作品背后含义的思考和解读,扩展了摄影的表现形式。
3. 概念性的传达:观念摄影作品通常通过符号、象征和隐喻等形式来诠释摄影师的观念,使观者在审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深层内涵。
浅议摄影构思和技巧
![浅议摄影构思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8686de05727a5e9846a6106.png)
浅议摄影构思和技巧概要:摄影艺术创作中的构思与技巧,是摄影者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客观反映生活感受的、积极能动的思维活动体验,它所具有的特点及规律,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通过对摄影艺术创作中的构思与技巧的学习,能够更加充分展现我们的摄影水平,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幅摄影作品要真正吸引人的眼球,要用自身的影像语言去打动人,并经过时间的检验成为经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新闻摄影,你拿出的照片究竟好不好,还不仅仅是个构图、用光之类的技巧问题,它更是涉及到新闻摄影工作者对新闻的理解、对传播规律的认识,需要很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一、摄影构思1.摄影构思的概念摄影属于视觉艺术,是摄影师艺术地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手段,并结合自身对生活的独特评价以及将富有特征的艺术个性融入到所摄对象中,通过摄影构思,并借之摄影工具使客观对象成为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作品。
摄影创作的构思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精神活动过程,体现在创作的全过程。
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必是融入摄影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认知,并通过艺术构思体现出来。
认识和把握摄影创作中构思特点和心理要素是摄影艺术创作中作品成功所必须的。
2.新闻摄影构思的特点现实生活纷繁复杂,瞬息万变,很多美好的瞬间不能反复,而摄影就是捕捉流动的瞬间,将运动变化的东西定格,这就要求摄影者除了要有敏锐的直觉、深刻的理性思考以及丰富的情感之外,更需要有眼明手快来捕捉画面的意识和能力。
新闻摄影构思特点包括:①突发性。
与其他造型艺术的创作构思相比,摄影创作具有瞬间性的突出特点。
在摄影创作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所谓的“偶然碰到”、“意外发现”等现象,这就是摄影者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磨练出来的敏锐的直觉能力及丰富的想象能力。
摄影创作的形象是直接来源于生活,这种“生活的一瞬间”的自然、质朴,彰显出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表现的艺术感染力,它考验着每一摄影家的生活基础和艺术功力,渗透着其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的判断力。
观念摄影与摄影的观念(林路)流派探索
![观念摄影与摄影的观念(林路)流派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c953f03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b.png)
观念摄影与摄影的观念(林路)流派探索—本帖被笨夫设置为精华(2015-05-26) —观念摄影原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摄影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成型,并且有无数的摄影家探索其中的奥秘,只不过在早期并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流派而已。
道理很简单,早在摄影之前,观念艺术在无数艺术家手中早已探索了数百甚至上千年,摄影的出现,只不过为观念艺术添加了一种媒介、一种手段而已。
这里不想列举西方摄影史上的例子,避免又被人指责唯西方“马首是瞻”。
其实在中国改革开放的80年代中期,一些颇有见地的年轻新锐为观念摄影的探索付出了不少辛勤的劳动,只不过那时候的大气候还不具备相对宽松的氛围,这些探索也只能成为中国现代摄影史上的一段绝唱。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摄影,说观念摄影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我想应该也是到时候了。
首先必须厘清一个问题:摄影究竟是否能够表达观念?其实摄影对于观念的表达,从来都是不矛盾的,而不是李少白先生在文章中所说,“艺术摄影不管有多少主观处理,依然不能很好地表现观念”。
因为作为理性的观念,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媒介,都是很难完整、准确表达出来的,即便是文字,一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究竟清晰地表述了多少观念,至今还是一个谜。
不然还要这么多后来的哲学家为这部著作反复阐释?因此观念的表达,其趣味就是在不断的完善和探讨的过程中,而不是依靠一种或几种媒介就能传递清楚的。
往往越是艰深的观念,越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空间,也就越是需要更多的媒介进行全方位的阐释,才能在人类思想的里程中逐步走向更高的境界。
摄影对观念艺术的介入,也是其中的一种。
接下来的问题是,摄影究竟能够表达多少观念,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深度和广度?其实对于摄影的表达空间来说,从来就离不开观念的介入,只不过有的深些,有的浅些,有的指向单一,有的意象复杂些而已。
比如拍摄一处风景,有的摄影师看到什么就拍摄什么,有的摄影师则独辟蹊径,专门找一个清晨或者一个黄昏,等待一处被别人忽略的光影形态,完成一幅形色俱佳的画面,其实也是表达了一种观念,一种理念——只是这样相对高雅些的观念或者理念也很容易被人接受,接下来很容易被人模仿,结果也很快会令人失望。
摄影艺术与视觉思维
![摄影艺术与视觉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9e2b14a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3.png)
摄影艺术与视觉思维(一)摄影与视觉思维视觉思维是一种与视觉艺术密切相关的思维方式,它以视觉形象解决问题,涉及视觉艺术信息的接收、存储、恢复及处理。
这些活动的完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可以是自觉的,也可以是不自觉的。
摄影创作的思维形式有如下四种。
1. 形象思维摄影艺术的思维方式属于艺术的思维方式。
艺术是人类描述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也就是说,人类是这个艺术世界的创造主体,通过艺术作品来把握世界。
而艺术作品的创造则是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来实现的。
哲学家以抽象思维的方式,用抽象的概念解释着世界;艺术家则用形象思维的方式,用具体的形象来说明世界。
形象思维,也称艺术思维、审美思维,是人类在进行审美创造中独特的思维方式。
鉴于艺术形象传达媒介的不同,艺术创造的形象思维也有区别,比如文学这类时间艺术的形象思维,属于想象的形象思维,而摄影艺术这类空间艺术的形象思维则属视觉的形象思维。
摄影艺术的这种视觉形象思维方式,是摄影艺术本体所特有的思维方式。
具体来说,是一种多元的、瞬间同步的形象思维。
由于摄影艺术语言是光影语言,所以我们也称它为光影思维。
摄影艺术审美创造的对象是人物形象或自然形象,审美工具和媒介是照相器材,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创造时,必须与审美对象在同一可视空间和同一流动的时间里进行。
当摄影者进入创作现场时,一系列思维活动都得在瞬间同步进行。
它包括审美观察、审美构思、审美判断、审美传达等一系列审美创造过程的主体思维活动。
摄影思维是指在摄影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事物表象和概念的认识,由横向各阶段和纵向各层次的各单项思维所组合的总称。
2. 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又称为抽象逻辑思维或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法就是利用概念,借助语言符号进行思维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基本方法协调运用,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
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运用抽象思维方法。
摄影创作中存在着共性和个性因素,是一般和个别的统一体。
摄影创作的思维方式探究
![摄影创作的思维方式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6f11d3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0.png)
摄影创作的思维方式探究在摄影艺术中,摄影创作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其是呈现出优秀摄影作品的关键所在。
攝影师在进行拍摄的过程中,不同的创作思维及审美观都会对摄影创作产生影响,因此,摄影师应当探索不同的摄影创作思维方式,从而创作出更好的摄影作品。
标签:摄影创作;思维方式;探究引言:摄影艺术与其他艺术创作方式有所不同,摄影创作是在现场进行,不同视角可能都会产生不同的灵感以及美感。
摄影作为平面造型艺术,需要运用艺术形象思维,但是艺术形象思维并不能较好的满足创作实践的需要,这就需要对摄影创作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
一、摄影创作对象与手段的特殊性摄影师在开始进行摄影创作时,其与创作对象就构成了是一种审美关系,在这种审美关系中摄影师是审美主体,创作对象则是审美客体或被称为审美对象。
在摄影创作中,审美对象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唯一性在摄影创作中,虽然作品中会包含多种内容,但是只会突出一个审美客体,其他事物都是这一审美客体的陪衬,摄影师在摄影时通常都会只有一个参照事物,通过这一个参照事物来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
其他艺术形式在创作时会突出表现多种事物,强调的是综合性,而摄影创作则强调作品的唯一性,其他对象则处于陪衬地位[1]。
(二)整体性虽然摄影创作强调唯一性,但是摄影作品呈现的是一个整体。
确保作品具有完整的结构以及丰富的意义也是进行摄影创作的基本要求之一。
当摄影作品中具有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等方面的特点时,摄影师才能创作出更加具有审美意义的作品。
整体性不仅要求摄影创作需要具有完整、系统的思维材料,而且还要确保其能被整体艺术创作所接受。
(三)现场性与文学艺术创作不同,摄影创作更加强调现场性。
在进行摄影创作的过程中,摄影对象展现的不同形态都会呈现为不同的摄影作品。
当然摄影对象必须是在现场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否则将会对摄影创作的顺利进行产生影响。
在诸如美术、文学等艺术创作中,即便在现场没有创作对象,但是创作者仍然可以通过对象在脑海中的映像将其创造出来。
观念摄影创作逻辑的价值探究
![观念摄影创作逻辑的价值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94df03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2.png)
观念摄影创作逻辑的价值探究观念摄影现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目前,我国观念摄影现在正处于一种“新生期”,许多概念和拍摄手法还不是很成熟,部分摄影爱好者将一些抽象摄影看作是概念摄影,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长期的实践证明,任何艺术在没有理论支撑的情况下都将无法真正打动受众的心。
本文对观念摄影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阐述,分析了观念摄影的意义,重点探究了观念摄影创作逻辑的价值。
标签:观念摄影;创作逻辑;价值引言观念摄影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捕捉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场景,来传递某种观念,摄影只是作为一个媒介,思想和观念的表达才是作品真正价值体现。
这种观念可以是对人生的一种思考,也可以是对某种现象的剖析,同时还可以配上一些文字,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发更多的思考。
而不同的创作逻辑,所展现的作者的思考角度也不同,作品最终所表达的内涵也不同。
一、观念摄影概述从起源上来说,观念摄影最初是源于西方后现代社会并逐渐扩散到全球的一种不同于传统摄影艺术的全新艺术形式[1]。
值得注意的是,观念摄影概念的提出与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从摄影的实用价值来看,摄影能够很好的记录某一时刻的状态,而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在现场展示之后还需要通过某种媒介进行记录、保存和传播,而摄影刚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因此,早期的观念摄影作品大多是在记录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直到目前位置仍旧有很多艺术家收到这种创作形式的影响,将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作为观念摄影的素材[2]。
二、观念摄影的意义观念摄影能够为受众提供一个思考的原点,但不会给出明确的答案,需要每个受众根据自己经历和思考去领悟和体会属于自己的东西。
也就是说,观念摄影是一种对摄影者自身情感和实行的外在表现,将自己对于拍摄主体的思考展示给受众,从而引起更多人的思考和关注。
这些被赋予了情感和创作者丰富思想内涵的观念摄影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些摄影爱好者对摄影作品更深层次的追求。
除此之外,在生活资料日益富足的年代,这些作品所传达出来的审美观念和内涵也满足了人们的内心深处的审美需求,不断激发人们对于美的思考和感悟。
摄影拍摄思路
![摄影拍摄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1c54b2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7.png)
摄影拍摄思路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镜头捕捉瞬间的方式来表达摄影师的思想和情感。
在摄影拍摄过程中,摄影师需要有一定的思路和构思,来确保他们所拍摄的照片能够传达出特定的信息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一些摄影拍摄的思路和技巧,以帮助摄影爱好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一、主题的选择在开始拍摄之前,摄影师需要先确定一个主题。
主题可以是任何事物,如风景、人物、动物等。
通过选择一个明确的主题,摄影师可以更好地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
例如,如果主题是风景,摄影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特色和独特性的地方来拍摄,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二、构图的技巧构图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决定了照片的整体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在构图时,摄影师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来增强照片的美感和表现力。
例如,使用对称构图可以给人一种稳定和平衡的感觉,而运用三分法则则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
此外,还可以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等元素来构建一个有趣和有吸引力的画面。
三、光线的利用光线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色彩、明暗和氛围。
在拍摄中,摄影师需要充分利用光线的特点,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例如,利用柔和的自然光可以给人一种温暖和柔和的感觉,而利用逆光则可以创造出一种神秘和戏剧性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闪光灯或反光板等辅助工具来增强光线的效果。
四、抓住瞬间摄影是通过捕捉瞬间来表达摄影师的思想和情感。
因此,摄影师需要具备快速反应和敏锐观察的能力,以抓住那些瞬间的美丽。
有时候,一个微笑、一个姿态或者一个动作都可以成为一张精彩的照片。
所以,摄影师需要时刻保持警觉,以捕捉到那些瞬间的灵感。
五、后期处理的技巧后期处理是摄影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摄影师进一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意图。
在后期处理中,摄影师可以运用一些技巧和工具来增强照片的效果。
例如,通过调整对比度、饱和度和色调等参数,可以使照片更加鲜明和生动。
此外,还可以运用修饰工具来去除瑕疵或增加特效,以创造出一个独特和有吸引力的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观念摄影的创作思维
作者:杨小微
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08期
随着摄影艺术的发展,摄影已不再是真实对象的机械描摹或归属于绘画的艺术,而是一种主观情感和观念表达的有效手段。
越来越多的摄影家通过观念摄影来审视人生、解读社会以及表达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思考。
摄影理论家林路曾对观念摄影做出这样的表述:“观念摄影的意味就在于通过摄影传递某种观念,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剖析。
”
一、观念摄影的特点
(一)主观性
观念摄影的创作主体不再与现实世界相关,它否定了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
观念摄影的主观性表现为拍摄的主体非主体本身,而只是一种表意或象征符号,具有极强的个性化。
拍摄者可以发明、构建并且导演主题。
而且他所要表达的观念是开放的和不断自我更新的。
(二)思想性
观念,就是一种经过仔细的思考而形成的观点或者意念。
从这个意义来讲,观念摄影最本质的特点是一种思想表达。
观念摄影作品通常表达拍摄者对于人生、世界、生命、死亡或者对当下种种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三)多义性
观念摄影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照片传递拍摄者的观念,摄影家通过摄影这个媒介,展现对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剖析。
因此,观念摄影不是给出固定答案,而是观者自己去体会。
虽然观念摄影所指非固定,但是它必须让其所有意义的集合在一个范畴内,观者的理解虽不相同,但是对主题引发的含义的理解也不至于彻底偏离主题。
(四)人为性
观念摄影含有创造性的成分,它破坏了摄影影像的真相,客观性、现实性不再是它的追求。
观念摄影多数是摆拍,主题大多数是被导演出来的,画面中的符号都是由创作者按照一定目的经过创作改造安排过的。
(五)创作手法的多样性
照片可加工,技巧可被随意使用,艺术家可根据自己的意图适当选择,充分发挥想象力。
特别是如今数码技术的发达,更是为观念摄影的创作提供技术上的任何可能性。
二、观念摄影的创作思维
观念摄影的诸多特点决定了它的创作思维是多样化的。
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思维。
(一)想象与直觉是观念形成的前提
想象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活动。
对于观念摄影而言,摄影者在对拟表现的观念基础上,使用由知觉所提供的原始资料来进行内心活动,提出假设、幻想、想象和比较,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艺术形象。
然后以摄影思维为导向,框定拍摄对象,在创作的时候,还要洞察被摄体所能表现的潜在影像。
再辅之以后期处理达到完美效果。
直觉是一种认识事物本质的特殊能力。
直觉是指不经逻辑思维突然发现,灵光一闪,突然领悟。
直觉主要表现为综合运用头脑中储存的形象,并以洞察事物的本质为特点与目标。
在观念摄影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有可能看到某一形象,突然激发出头脑中存储的形象,觉得可以使之艺术形象化,表达自己的观念。
直觉的产生离不开创作者平时的积累。
通过想象和联想,针对创作中所要表达的观念,在主题、表现手法、形式、内涵等方面,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创作的想象能力,而不拘泥于现实的时空。
(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相作用
观念摄影的创作中,摄影者把对对象的感受和理解通过改造和整理,找出对象最具特征的形象,重新审视并用恰当的手法创作出新的主题和内容,以表达他的观念。
在观念摄影的创作中,主要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作用的结果。
形象思维,亦称视觉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主要方式之一。
摄影师在观察世界的过程中,外部世界会反映在他大脑中,这时摄影师眼中的拍摄对象是经过形象思维重新组织、加工与改造的新的艺术形象,是形象化、艺术化的表现对象。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从感受生活、选择形象、提炼主题、观念表达、后期处理等形象思维贯穿于整个过程中。
抽象思维是指经过分析、综合,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部联系的一种思维方式。
摄影家对客观直接的理解与感悟离不开抽象思维,观念摄影的创作更是离不开抽象思维。
·文化艺术杨小微:浅析观念摄影的创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作用,形象思维经常受到抽象思维的引导和支持,形象思维的结果有时还会进入概念与判断,最终完成抽象思维。
(三)系统思维和重点思维的结合
摄影观念的产生,是拍摄者所处的环境、他的阅历、兴趣、人格、品德修养等因素形成个人的观念,从观念的形成到创作的完成这一整个过程系统思维的过程。
系统思维是指在主题构思阶段就全盘考虑到摄影的整个过程,把摄影活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思考、创作。
这种思维要求对所产生的视觉画面的思索,要找出相互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同时还要在动态中随时关注它们的变化和趋向。
当然,在观念摄影中,系统思维要求找出事物的内在的联系并把它表现;重点思维则要求更进一步择其要点,抓住那些需要集中表现的能传递观念的要素。
系统思维和重点思维相辅相成。
当然,这二者的思维方向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在摄影创作过程中既要有重点又要有系统的看待。
结语
在摄影艺术悄然走进大众的今天,观念摄影在传递观念、引发社会话题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创作思维有自己的特性,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才能更好的把握主题,传播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