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禅让”的真相是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尧舜禅让”的真相是什么?
“舜让于德,弗嗣。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辑五瑞。

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这是《尚书》第一篇《尧典》所载“尧舜禅让”后,祭祀群神,颁发信物的故事。

“班瑞”即玉礼器,尧舜时代若有玉制符信物,那是何种具体式样?禅让制的美好图景又是否真实存在?尧舜传说虽耳熟能详,但究竟是历史事实还是文学虚构,依然没有统一定论。

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在上海图书馆带来他在“中华创世神话专题系列”的第三场讲座,通过“尧舜圣德”的神话传说,剖析中国圣人神话的建构过程。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是儒家推崇备至的上古圣王历史谱系。

“舜是个农夫,因为德行高尚,就被推选为王。

”叶舒宪介绍,其实在文献记载中,尧舜禅让的记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矛盾说法,如《荀子·成相篇》写道:“尧有德,干戈不用三苗服,举舜畎亩,任之天下身休息。

”但司马贞《史记正义》引《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何为真?何为假?20世纪初,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干脆将炎黄至尧舜的圣王时代都视作后人编造的神话想象。

直至目前,现代疑古思潮的风云尚未完全散去,在确切发现尧舜时代的文字记录以前,后人无从判定一切记述的真伪程度。

不过,今之学者并非无计可施,叶舒宪认为,当代人的认知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充分的实物物证来辨析唐尧虞舜传说中,哪些可以被证实,哪些可以被证伪。

他口中的实物物证来自陶寺、石峁、喇家三个距今约4000年的重要考古遗址。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从年代看接近传说时代的尧舜,加上所在地襄汾流传着丰富的尧舜传说,并保留着古代的尧庙,学界一般认为陶寺遗址代表着尧舜时代。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规模最大的城址。

青海喇家遗址主要为齐家文化中晚期遗存。

这三个位于黄河流域的考古遗址,均发掘出玉璧、玉环、玉钺等大规模玉礼器。

“班瑞,即多联璜玉璧,这种形制的玉器只有在4000年前后,黄河上游到黄河中游出现过。

”叶舒宪认为,玉礼器作为天神和人间沟通的中介物,是理解尧舜时代最好的物证,“北方政权建立背后,有一个统一的玉礼文化的传承。

”因此,利用文学人类学的四重证据法去检验《尧典》,出土文物可以证实,以玉的神话信仰为基础的史前玉文化已经相当发达。

中原不产玉,批量生产的玉礼器原料从何而来?叶舒宪提出”东玉西传”及“西玉东输”的观点。

前者指的是中国的玉文化起源于东北赤峰地区,而后沿着东海向南传播,一直传到广东、台湾、越南等地,“8000年前北方就有玉文化,4000年前才逐步形成河西走廊的玉礼文化。

”后者指的是“玉出昆岗”,中原文化发现和输送新疆和田玉,并用玉礼器构建华夏国家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穆天子传》里,名义上是拜会西王母,实际上是采集玉器去了。


同样是陶寺的出土实物,也给“尧舜禅让说”的美好信念提出反证。

叶舒宪介绍了学者王晓毅、丁金龙的六点证据,说明4000年前曾发生过激烈的暴力破坏和毁灭行为:一、平城墙——陶寺中期的城墙被晚期遗存所叠压或打破;二、废宫殿——陶寺中期的被毁建筑上堆积着陶寺晚期的垃圾;三、杀壮丁——陶寺中期的灰坑中充填着身首异处的几十具尸骨,其中多数为青壮年;四、淫妇女——一具35岁左右的女性骨架,被折断颈部而死,并在阴道部位插入一只牛角;五、毁宗庙,陶寺晚期文化层压在中期的小城祭祀区之上;六、扰祖陵——M8棺内墓主人骨被损毁和移位,M22棺下扰坑有随意抛弃的人头骨5个。

叶舒宪认为,尧舜禅让制的真相很可能是“暴力现实”,“以仁义道德立场,谴责和掩蔽上古的暴力行为,成为儒墨诸子和史书秉承的价值观,将虚构的仁爱政治神话当成发生的历史,用来遮盖血淋淋的残暴现实。

有关远古尧舜禹时代的尚贤世风和禅让传说,就这样被建构成真伪难辨的神话历史。


编辑邮箱:*************
文/张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