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必备之微测试 08(第02期)(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语言基础与运用。

1.(2015届湖北天门中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
..的一项是()(3分)
A.阴霾.(mái)联袂.(jué)断壁残垣.(huán)
B.和煦.(xù)吟.诵(yín)忍俊不禁.(jīn)
C.遨.游(ào)湍.急(tuān)扣人心弦.(xuán)
D.追溯.(shuò)粘.贴(zhān)高屋建瓴.(lǐnɡ)
【答案】B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015届湖北黄石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

B.排球比赛结束后,同学们津津乐道
....地谈论起球员们的表现。

C.三月撄花节期间,磁湖南岸,樱花盛开,如云如霞,游人鳞次栉比
....。

D.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雏鹰,当有目空一切
....的豪情壮志。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津津乐道: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与后面的内容重复。

C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

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
列得很密很整齐。

不符合语境。

D目空一切:
.....眼睛里除了自己,就什么也没有。

形容高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

含贬义。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2015届辽宁丹东中考)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3分)
⑴所以偏旁的数目比部首多,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⑵这是因为部首所取偏旁都是表意的,而偏旁除部分表意外,更多的是表声的。

⑶如“江”“河”中的“氵”“工”“可”都是偏旁,“氵”是部首,而“工”“可”只是表音的偏
旁而不是部首。

⑷部首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A.⑶⑵⑷⑴B.⑷⑶⑵⑴C.⑷⑵⑶⑴D.⑶⑴⑵⑷
【答案】C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2015届山东滨州中考)请参加“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
(1)请仿照实例,从“清明节”“中秋节”中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说出节日风俗及文化内涵。

(2分)实例:春节,贴“福”字,期盼健康平安,富裕和谐。

(2)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风俗民俗活动也在消失;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忘。

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利慧指出,过去我们传统节日的狂欢氛围并不亚于现在的“洋节”。

春节、元宵节舞龙舞狮、逛庙会,都很有趣。

请根据以上材料,针对“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受欢迎”提两条建议。

(2分)
【答案】(1)示例一:中秋节,吃月饼,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

示例二:清明节,折柳,祛恶辟邪。

(2)示例: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增强节日的娱乐氛围,社区应该多组织传统节日活动,要注重节日活动对青少年的熏陶与感染。

(写对其中一点得1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是仿写题,根据要求选一节日,按照例句的表达形式点出节日的习俗和美好的意义。

第二题,可根据材料二所举的例子“舞龙舞狮、逛庙会”从多举办民间活动和多作文化宣传等方面来提出建议。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2015届重庆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15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①月色入户.②欣.然起行③念.无与为乐者④水中藻、荇交横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向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4)文中“闲人”—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4分)示例:
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

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
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闲人——
【答案】
(1)①门②高兴③考虑,想到④交错纵横
(2)①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②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
但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D
(4)示例:表现出苏轼的悲凉心情。

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污遭贬,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

如:、“相与”是共同,一起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把握文章内容,从而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闲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是指清闲的人,其中包含了作者抑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赏月闲人的自我排遣,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2015届山东滨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

B.颔联运用比喻和拟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中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直抒胸臆,以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为诗歌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2分)【答案】
(1)B
(2)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1分)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诗是所学诗歌,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诗歌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比较判断正误。

B错,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没有拟人,拟人是把物拟作人来写,而此句不是写物,而是写作者自己的身世。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2015届湖北武汉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18分)
给成人读的童话
周国平
①最近又重读了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还重读了安徒生的一些童话。

和小时候不一样,现在读童话的兴奋点不在故事,甚至也不在故事背后的寓意,而是更多地感受到童话作家的心境。

我发现,好的童话作家一定是及有真性情的人,因而在俗世中极为孤独,甚是悲凉。

他们之所以要给孩子们讲故事绝不是为了劝喻,而是为了寻求在成人世界中不易得到的理解和共鸣。

也正因为此,他们的童话同时又是写给与他们性情相通的成人的,或者用圣埃克絮佩里的话说,是献给还记得自己曾是孩子的少数成人的。

②童话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王子,他住在只比他大一点儿的一颗星球上,这颗星球的编号是B612。

圣埃克絮佩里写道,他之所以谈到编号,是因为成人们的缘故——
③大人们喜欢数目字。

当你对他们说起一个新朋友的时候,他们从不问你最本质的东西。

他们从不会对你说:“他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他爱玩什么游戏?他搜集蝴蝶吗?”他们问你的是:“他几岁啦?他有几个兄弟?他的父亲挣多少钱呀?”这样,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

假如你对大人说:“我看见了一所美丽的粉红色砖墙的小房子,窗上爬着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是想象不出这所房子的真实模样的。

然而,要是对他们说:“我看到一所值十万法郎的房子。

”他们就会高呼:“那多好看呀!”
④圣埃克絮佩里告诉孩子们:“大人就是这样的,不能强求他们是别种样子。

孩子们应该对大人非常宽容大度。

”他自己也这样对待大人。

遇到被生活外在光环所蒙蔽的大人,“我对他既不谈蟒蛇,也不谈原始森林,更不谈星星了。

我就使自己回到他的水平上来。

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

那个大人便很高兴他结识了这样正经的一个人。


⑤在这巧妙的讽刺中浸透着怎样的辛酸啊。

我敢断定,正是为了摆脱在成人世界中感到的异乎寻常的孤独,圣埃克絮佩里才孕育出小王子这个形象的。

他透过小王子的眼睛来看成人世界,发现大人们全在无事空忙,为占有物质、拥有权力、炫耀虚荣之类莫名其妙的东西活着。

他得出结论:大人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相反,孩子们是知道的,就像小王子所说的:“只有孩子们知道他们在寻找些什么,他们会为了一个破布娃娃而不惜让时光流逝,于是那布娃娃就变得十分重要,一旦有人把它们拿走,他们就哭了。

”孩子们看重的是它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所以他们并不问破布娃娃值多少钱,它当然不值钱啦,可是,他们天天抱着它,和它说话,便对它有了感情,它就比一切值钱的东西更有价值了。

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就是真性情。

许多成人之可想,就在于失去了孩子时期曾经拥有的这样的真性情。

⑥安徒生也流露出这样的真性情。

在一篇童话中,他让一些成人依次经过一条横在大海和树林之间的公路。

对于这片美丽的景致,一个地主谈论着把那些数砍了可以卖多少钱,一个小伙子盘算着怎样把磨坊主的女儿约来幽会,一辆公共马车上的乘客全都睡着了,一个画家自鸣得意地画了一幅刻板的风景画。

最后来了一个穷苦的女孩子,“她惨白的美丽面孔对着树林倾听。

当她望见大海上的天空时,她的眼珠忽然发亮,她的双手合在一起。

”虽热她自己并不懂得这时渗透了她全身的感觉,但是,唯有她懂了眼前的这片风景。

⑦无须再引证著名的《皇帝的新装》,在那里面,也是一个孩子说出了所有大人都视而不见的真相,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也许每一个优秀的童话作家对于成人的看法都相当悲观。

不过,安徒生并未丧失信心,他曾说,他写童话时顺便也给大人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

我相信,凡童话佳作都是值得成人想想的,
它们如同镜子一样照出了我们身上业已习以为常的庸俗,但愿我们能够因此回想起湮没已久的童心。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1)第①段中,作者感受到了童话作家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

(4分)
(2)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内容表现了大人们什么样的特点?(4分)
(1)大人们喜欢数目字
.....。

(2)我与他谈桥牌、高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什么的
.................
(3)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读懂这片风景的只是女孩子而不是其他人?(4分)
(4)作者对写童话给成人读的这类作家持有怎样的态度?本文列举的给成人读的这类童话具有怎样的特点?(6分)
【答案】
(1)①作者感受到童话作者多是极有真性情的人,因而在俗世中极其孤独,甚是悲凉。

②他们渴望在成人世界中找到性情相通的人,以求得到理解和共鸣。

(2)(1)“数目字”表现出大人们感知事物依赖于用数字去判断,并不关心事物本质内涵;喜欢用数字来衡量事物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的实际价值,也突出大人想象力的匮乏。

(2)“谈桥牌、谈高尔夫、政治和领带什么的”这些是大人所看重的,是他们所渴望的生活光环的一部分,突显出大人们的唯利、唯名渴求,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大人们以价值为追求,体会不到生活的美。

(3)当面对这片风景时,地主、小伙子、画家等人都是从唯我、唯利的角度出发,看到的只是占有物质、拥有权力和炫耀虚荣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而那个女孩与这眼前的风景有了感情,她尊重自己所看到的风景,用心去领会、用真性情去对待自己所看到的风景。

(4)(1)作者对写童话给成人读者这类作家持赞美和同情的态度,作者“赞美”是因为他能够给成人以警醒,怀着真性情来生活;“同情”是因为作者认为这类作家创作童话并不是为了劝喻孩子,而是为了寻求在成人世界中不易得到的理解和共鸣,他们的童话也是写给成人中那些与他们性情相通的人看的。

(2)这类童话的特点:①是写给性情相通的人看的;②对现实生活中为权力、占有欲和物质而活的大人的讽刺;③值得成人思考,像镜子一样照出人身上的庸俗;④能帮助我们找回淹没已久的童心。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在文中找以句子的位置,结合句子的上下文语境分析出成人的特点。

第一句从“他们从不问你最本质的东西”此句来理解“大人们”喜欢数字的原因,第二句根据“桥牌、谈高尔夫、政治和领带”所代表的生活,即可了解“大人们”的生活态度。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阅读所示文段,了解地主、小伙子、乘客、画家这些人他们关心什么,从中体会他们的内
心世界,再写女孩子的内心世界的语句即最后一句,进行比较,即可理解女孩子比那些人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因而有着独特的感受,从这个方面来答题。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第一问,可联系第一题的解答,根据第一段中“好的童话作家一定是及有真性情的人”“而是为了寻求在成人世界中不易得到的理解和共鸣。

”作者对童话作家的评述语可知作者的态度。

第二问,根据问题“童年的特点”梳理内容,抓住作者分析童年《小王子》时各段中评述性的语句如第一段中的“好的童话作家一定是及有真性情的人”一一概括。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