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y lens转换距离

合集下载

镜头系数(Lensfactor)

镜头系数(Lensfactor)

镜头系数(Lens factor)canon zoom lens: 佳能变焦镜头ef - s代表小ccd数码单反专用镜头 (焦距转换系数为1.6), efs 镜头不能用在传统胶卷单反以及全幅ccd数码单反上.18-55mm 代表变焦范围18 - 55毫米 (乘以焦距转换系数1.6后相当于135传统胶卷单反焦距28 - 88mm)1:3.5-5.6: 此镜头在最小焦距18mm时最大光圈为f3.5, 在最大焦距时最大光圈为f5.6canon inc. 代表佳能公司58mm表示镜头滤色镜口径为58毫米佳能a650is小数码dc该机镜头变焦范围为7.4 - 44.4毫米, 在最小焦距7.4mm时最大光圈为f2.8, 在最大焦距44.4mm时最大光圈为f4.8is为image stabilizer, 表示此镜头内有图像稳定器 (镜头防抖).6x表示6倍光学变焦, 44.4 / 7.4 = 6该镜头相当于35mm照相机35 - 210mm焦距, 由此可得该镜头焦距转换系数为4.73, 计算如下210 / 44.4 = 4.73 = 35 / 7.4单张135底片对角线长度为43.3mm, 若焦距转换系数为4.73, 我们得出该机ccd对角线长度为43.3 / 4.73 = 9.15毫米, 真的是非常小啊.焦距与焦距转换系数 (focal length multiplier)光线经过透镜就会聚成一点 (焦点), 镜头的焦距就是从镜片 (或镜片组) 的中心到底片 (ccd) 的距离, 单位是毫米 (mm).对全幅135数码单反相机以及我们以前常用的135胶卷相机 (使用超市里的盒装胶卷) 来说, 焦距50mm的镜头称为 "标准镜头", 简称标头, 拍出来的照片类似肉眼平视的感觉 (视角为45°左右).严格的定义是: 标准镜头就是焦距等于底片 (或ccd) 对角线长度的镜头.单张135底片是24x36mm, 根据勾股定理计算, 其对角线长度为43mm, 所以135画幅的标头应该是43mm.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把焦距为40 - 60mm的都称为标头.早期的单反相机是与50mm镜头捆绑销售的, 这也许是称其为 "标准镜头" 的原因吧.广角镜头 (焦距小于35mm) 能够让照相机 "看得更宽阔", 因为它视角大; 长焦镜头 (焦距大于70mm) 能让照相机 "看得更远", 但视角窄.长焦镜头也称远摄镜头或望远镜头.从焦距的定义就可以推断出, 广角镜头都身材矮小, 长焦镜头都高大威猛.以后我们只要一看到那些又粗又长的大家伙, 不用说那都是长焦头.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1960年以前, 变焦基本靠走.1965年之后, 焦距可以调节的变焦镜头开始大量上市.变焦镜头的优势是明显的, 改变焦距不用再走路, 只需转动镜头筒.但变焦需要一套复杂的光学系统 (其内部结构大多超过十片镜片), 这给变焦镜头带来了三个问题: 1, 价格相对昂贵; 2, 体积和重量大; 3, 成像往往都不如最好的定焦镜头成像清晰.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我们经常看到数码相机广告上写xx倍光学变焦.这里的变焦倍数=最大焦距值 / 最小焦距值.一个28 - 280mm变焦镜头的光学变焦倍数就是280mm / 28mm, 即10倍.光学变焦英文名称为optical zoom, 它依靠镜片的位移来实现焦距的改变.光学变焦倍数越大, 里面的镜片就越多, 镜头体积相应较大, 画质相对较低, 光圈相对较小.关于数码变焦我只有三个字: 骗人的.数码变焦只是电子放大, 软件稍作改动就可以从一倍到一万倍变焦任君自取.只有光学变焦才是真正的变焦,Digital zoom is used by manufacturers to fool amateurs.Here is the 135 lens focal length description: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focal length and 135 camera lensFocal length lens type visual angle remarksLess than 20mm, ultra wide angle, greater than 95 degrees, suitable for shooting buildings and scenery20-35mm wide-angle 95-63 degrees, suitable for shooting buildings and scenery, and street snap50mm standard lens about 45 degrees, with more than F2 large aperture, cheap and sufficient70-300mm long focal length [size=-1]34-8 or so, suitable for shooting distant objects. Among them, the 85-135mm focal length is suitable for shooting portraitsLarger than 300mm, ultra long focal length less than 8 degrees,suitable for shooting ultra long distance objects, such as wild animalsIt is worth noting that: a lens is not standard lens (header), not to see its focal length, but to see its angle of view, 45 degrees is the standard lens. For a 120 camera, the 80mm focal length lens is the header. In the digital age, for Nikon, D40x and other small CCD digital SLR lenses, the 33mm focal length lens is the header.Focal distance conversion factor of lensIn the digital era in 2008, only a handful of expensive Top Digital SLR CCD with the original 35mm film is large (36x24 mm), most of the digital camera CCD area than the original film, resulting in the concept of the focal length of the lens conversion coefficient. Nikon full width DSLR focal length conversion coefficient is 1.5, which means the original 135 camera installed in D40, D80, D300 and other digital SLR, the focal length is multiplied by 1.5, the 50mm header becomes 75mm, 200mm becomes 300mm, and so on.The reason for the focal shift coefficient is that we've been used to the world of 135 cameras and 35mm films for decades. If the film had been as small as Nikon D40x's for decades, we can now simply refer to the 33mm focal length lens as the standard lens without the required conversion factor, since its viewing angle is 45 degrees CCD. In the age of film, our world was very simple, except for a few professionals who used 120 and large format cameras, and most people used 135 cameras. Table 2-1 is the classification of lens focus for 135 camerasand 35 mm film. For decades we have equated the three elements of 50mm, the standard lens, and the 45 degree view.Since entering the digital era, this view is wrong, or not quite right, because only when in the CCD area and as large as 35 mm film, lens focal length of 50mm is still only 45 degree angle for standard lens. If the focal length is constant and the CCD area becomes smaller, the view angle of the lens becomes smaller as the lens's viewing angle is determined by the focal length of the lens and the film (or CCD) size. See figure below:1.gif (21.38, K)2008-1-20 8:32:01Figure 2: focal length, CCD size, angle of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The focal length in the picture is the focal length, and the angle of view is the angle of view. According to the figure above,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if the focus is constant, the smaller the CCD, the smaller the view angle. The diagonal length of the Nikon D40x digital camera CCD is about 2/3 of the original 35mm film. If the lens focal length is kept 50mm unchanged, we find that the angle of view has changed from 45 degrees to 30 degrees. If you want to maintain a view of 45 degrees, you need to shorten the focus to 33mm. That is to say, the imaging of the 33mm len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riginal 50mm lens because the CCD becomes smaller, which means that the 33mm lens becomes 50mm. We call this 50/33=1.5 the focal length conversion factor of the lens, which is calculated as the ratio of the diagonallength of the 135 film to the CCD of the non full DSLR.Because different brands of digital SLR CCD sizes (APS-H, DX, APS-C, 3/4 systems, etc.), so the focal length conversion coefficients are also different. The smaller the area of CCD is, the larger the focal length conversion factor is. The SONY and Pantex non benta lens focal length full width DSLR conver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like Nikon 1.5. The Canon 40D and 400D coefficients were 1.6, and the Sigma SD14 coefficients were 1.7.奥林巴斯奥林巴斯E3,研制,e510和松下松下L10等3 / 4系统的数码单反镜头转换系数为2。

摄像机镜头换算公式

摄像机镜头换算公式

摄象机镜头换算公式在闭路监控工程中,工程人员往往会碰到镜头难以选配的问题;为此,提供以下简单的计算公式,供选取镜头时参考:公式1;F=w D/W公式2:F=h D/HF:镜头焦距D:被摄物体距镜头的距离W:被摄物体需摄取的宽度H:被摄物体需摄取的高度w:CCD靶面的宽度h:CCD靶面的高度CCD靶面相关参数例:某闭路监控工程中,用1/3”的摄象机,摄象机安装在收银员的5米高的上方,需要监控收银员2米宽的柜台情况,选用多少毫米的镜头?按F=w D/W公式计算F=4.8*5/2=12mm则选用12 mm的镜头即可。

摄像机镜头知识及其选用标准一、基本概念1、成象面:成象面是入射光通过镜头后所成象的平面,这个面是一个圆形。

2、CCD芯片:摄像机中用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

摄像机说明书中常有1/2"、1/3"、2/3",指的是CCD芯片对角线的长度,单位是英寸。

3、焦距:是镜头到成象面的距离,单位是mm。

4、视角:就是视线的角度,也就是镜头能“看”多“宽”。

5、最小工作距离:是指从镜头到所能看清的物体之间的最短距离。

6、视野:是指镜头所能覆盖的有效工作区域。

7、景深:是指镜头所能成像的纵深范围。

二、镜头的分类1、按外形功能分按尺寸大小分按光圈分按变焦类型分按焦距长矩分球面镜头1" 25mm 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长焦距镜头非球面镜头1/2" 3mm 手动光圈手动变焦标准镜头针孔镜头1/3" 8.5mm 固定光圈固定焦距广角镜头鱼眼镜头2/3" 17mm2、以镜头安装分类镜头的安装方式有C型安装和CS型安装两种。

在电视监控系统中常用的镜头是C型安装镜头(in32牙螺纹座),这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

这种镜头安装部位的口径是25. 4mm(in),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 526 mm。

大多数摄像机的镜头接口则做成CS型,因此将C型镜头安装到CS接口的摄像机时需增配一个5 mm厚的接圈,而将CS镜头安装到CS接口的摄像机时就不需接圈。

LENS基本知识

LENS基本知识

一)有效焦距EFL有效焦距(Effect Focal Length)是从透镜的主点到焦点在光轴上的距离。

根据EFL的大小可将Lens分为:标准镜头38㎜<EFFL<61㎜广角镜头(Wide)EFFL<38㎜望远镜头(Tele)EFFL>61㎜二)光圈数FNO.FNO.=EFL/入瞳直径=1/相对孔径相对孔径=入瞳直径/EFL,系统的入光量与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FNO.可分为:Infinite:平行光系统使用的FNO.Working FNO.:Working Distance 时使用的FNO.三)总长 Total Track定义:系统的第一面至像面间的距离。

它决定整个光学系统的外形的大小。

四)后焦 BFL后焦(Back Focal Length)是指在最佳成像距离lens最后一个面至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BFL可分为:光学后焦:指Lens最后一个光学面顶点至像面的距离机械后焦:指Lens Barrel最后一个机械面至像面的距离五)视场定义为一个光路系统中,可以成像的范围。

视场的表示:物高:所能成像的物的大小(在有限远时)半场角:光学系统习惯是一个对称系统,所以通常都只取一半视场角做为定义(在无限远时)。

六)放大率 Magnification:垂轴放大率:又称之为放大率,是指当对象通过一个Lens组件成像后,在像面(Image)上所成像的高度与物高的比率。

其余两种为:横向放大率及角放大率。

公式 : M=Image size/Object size简易法:M=像距/物距,只能用于物像空间介质相同时。

一)主面主点主面的定义:所谓的主面就是在Lens系统中放大率为+1的两个共轭面主面的位置:Lens系统均有两个主面,分为前主面和后主面或者称之为物方主面和像方主面,在高斯光学中,主面为一与光轴相垂直的平面主点的定义:所谓的主点就是主面与光轴的交点,它可分为前主点和后主点主点的位置:主点位于光轴上,是主面与光轴的交点二)Lens系统中光束的限制在任何Lens系统对能够进入系统的光束都有一定的选择性,而这些功能是通过光阑来实现的。

图像传感器尺寸与镜头焦距转换系数

图像传感器尺寸与镜头焦距转换系数

图像传感器尺寸与镜头焦距转换系数姚磊磊;郭根生【摘要】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尺寸随相机的不同而不同,同样焦距的镜头在不同尺寸的传感器上,成像的视角也不同.所以仅仅以镜头的真实焦距,无法比较不同相机的拍摄范围(成像视角).要想将不同尺寸图像传感器上成像的视角,转化为135相机上同样成像视角所对应的镜头焦距,就要了解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相关概念.【期刊名称】《影像技术》【年(卷),期】2010(022)003【总页数】4页(P19-22)【关键词】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镜头焦距;转换系数【作者】姚磊磊;郭根生【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济南,250014;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851+.1;TP333.5+3人们在选购相机时通常把目标放到了价格和像素上,盲目地追求着最高像素的突破,却遗忘了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图像传感器的尺寸。

图像传感器尺寸越大,越接近传统胶片的大小,那么它的制造成本越高,价格也就直线上升。

而图像传感器尺寸在一定范围内的缩小,就促使不同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出现。

不同的厂商,图像传感器尺寸不同,导致市场上采用不同规格感光元件数码相机多种多样。

这样就出现了焦距转换系数这一概念。

那么图像传感器尺寸与镜头焦距转换系数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下面做一说明。

1 图像传感器尺寸在数码相机时代,胶卷被取消,感光材料变成了图像传感器,材料为CCD或CMOS。

说到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其实代表的就是图像传感器的面积的大小。

以CCD为例,CCD由许多感光单元组成,通常以百万像素为单位。

当CCD表面受到光线照射时,每个感光单元会将电荷反映在组件上,所有的感光单元所产生的信号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因此,CCD面积越大,捕获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就越好,信噪比就越低。

大尺寸的图像传感器的优点:(1).容许更大的像场,获得更大的光通量,支持更高的快门速度像场是指在照相机中,以胶片或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对角线为直径所形成的一个圆,像场越大,感光器件上能够获得的光线总量越多,形成的图像质量越好,也就能支持更高的快门速度。

LENS基本知识

LENS基本知识

一)有效焦距EFL有效焦距(Effect Focal Length)是从透镜的主点到焦点在光轴上的距离。

根据EFL的大小可将Lens分为:标准镜头38㎜<EFFL<61㎜广角镜头(Wide)EFFL<38㎜望远镜头(Tele)EFFL>61㎜二)光圈数FNO.FNO.=EFL/入瞳直径=1/相对孔径相对孔径=入瞳直径/EFL,系统的入光量与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FNO.可分为:Infinite:平行光系统使用的FNO.Working FNO.:Working Distance 时使用的FNO.三)总长 Total Track定义:系统的第一面至像面间的距离。

它决定整个光学系统的外形的大小。

四)后焦 BFL后焦(Back Focal Length)是指在最佳成像距离lens最后一个面至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BFL可分为:光学后焦:指Lens最后一个光学面顶点至像面的距离机械后焦:指Lens Barrel最后一个机械面至像面的距离五)视场定义为一个光路系统中,可以成像的范围。

视场的表示:物高:所能成像的物的大小(在有限远时)半场角:光学系统习惯是一个对称系统,所以通常都只取一半视场角做为定义(在无限远时)。

六)放大率 Magnification:垂轴放大率:又称之为放大率,是指当对象通过一个Lens组件成像后,在像面(Image)上所成像的高度与物高的比率。

其余两种为:横向放大率及角放大率。

公式 : M=Image size/Object size简易法:M=像距/物距,只能用于物像空间介质相同时。

一)主面主点主面的定义:所谓的主面就是在Lens系统中放大率为+1的两个共轭面主面的位置:Lens系统均有两个主面,分为前主面和后主面或者称之为物方主面和像方主面,在高斯光学中,主面为一与光轴相垂直的平面主点的定义:所谓的主点就是主面与光轴的交点,它可分为前主点和后主点主点的位置:主点位于光轴上,是主面与光轴的交点二)Lens系统中光束的限制在任何Lens系统对能够进入系统的光束都有一定的选择性,而这些功能是通过光阑来实现的。

投影仪距离计算方法

投影仪距离计算方法

已知画面尺寸得到投射距离:最小投射距离(米)= 最小焦距(米)×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投射距离(米)= 最大焦距(米)×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已知投射距离得到画面尺寸:最大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小焦距(米)最小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焦距(米)例如:已知:EPSON EMP-6000的焦距是24.0~38.2 mm,液晶片尺寸是0.8英寸LCD板,投射距离为4米,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最大投射画面(英寸)=4米×0.8英寸÷0.024米= 133.3英寸最小投射画面(英寸)=4米×0.8英寸÷0.0382米=83英寸我们现在所说的屏幕尺寸实际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为英寸。

一般我国的尺刻度为米,且测量长和宽比较方便,所以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根据屏幕尺寸(英寸)得到屏幕宽度(米)和屏幕高度(米)。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0254米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 ,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屏幕宽度(米)=屏幕尺寸(英寸)×0.0254(米/英寸)×0.8屏幕高度(米)=屏幕尺寸(英寸)×0.0254(米/英寸)×0.6幕布应用比较多的有3种100寸(2.03米宽×1.52米高) 120寸(2.4米宽×1.8米高) 150寸(3.0米宽×2.0米高)都是4:3比例的,16:9又会不一样。

还分很多比如说金属幕,背头幕,地拉幕,桌幕,支架幕,手动,电动。

一般投影机是在2.4米打出最大60寸的画面 4.5左右米打出100寸的画面,如果投影机的镜头是小广角镜那么3.5左右就能打出100寸,大广角1.2米就能打出60寸,这样你能理解点了吧, 投影机的亮度选择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1000ANSI 适合10-15平米左右的房间20人内的小会议咱们依次类推不是很难的在吊装工程中,以下几点应特别注意:×计算投影机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以屏幕大小确定)×墙面悬挂的屏幕上边沿应与吊装影机镜头在同一水平线×投影机镜头中心点与投影屏幕中心点在同一垂直线上×选择尺寸合适的安装吊架×安装固定用的螺丝、螺栓拧紧到位×调整安装后投影画面的梯形×安装使用后,保证关闭电源(真实关闭而不指用遥控器关闭)。

光学基础LENS 术语解读篇

光学基础LENS 术语解读篇
图一 图二
2、TTL(Total Track Length) 镜头总长
镜头总长分为光学总长和机构总长: 光学总长是指由镜头中镜片的第一面到像面的距离。 机构总长是指由镜筒端面到像面的距离。
3、BFL(Back Focal Length)光学后焦距 BFL( Length)光学后焦距
定义:由光学系统中镜片的最后一面到像面的距离。
12、解像力(分辨率) 12、解像力(分辨率)
解像力的定义:为每1mm可解析的线对(line-pair)。单位为本 解像力的定义:为每1mm可解析的线对(line-pair)。单位为本 (lp/mm) lp/mm) Sensor 全频解像力(黑白):1000/2.8/2=179lp/mm,但对彩色(RGB)而 全频解像力(黑白):1000/2.8/2=179lp/mm,但对彩色(RGB)而 言,Sensor是以每4pixel解析1点,所以Sensor所需要的本数计算为:中心 言,Sensor是以每4pixel解析1点,所以Sensor所需要的本数计算为:中心 1000/2.8/2/sqrt 2=126lp/mm — 160lp/mm(中心通常解析会较高) 160lp/mm(中心通常解析会较高) 外围 1000/2.8/2/sqrt 3=103lp/mm — 100lp/mm(外围为0.7F) 100lp/mm(外围为0.7F) (sqrt 2为一般计算方式,但不同厂牌或型号Sensor处理逻辑不同,会有差异) 2为一般计算方式,但不同厂牌或型号Sensor处理逻辑不同,会有差异)
定义:由镜组的最后一个机构面到像面的距离
6、FOV(Field Of View)视场角 View)视场角
定义:是指镜头能拍摄到的最大视场范围。 视场角可分为对角线视场角(FOV-D)、水平视场角(FOV-H)、以 视场角可分为对角线视场角(FOV-D)、水平视场角(FOV-H)、以 及垂直视场角(FOV及垂直视场角(FOV-V)。对角线视场角最大,水平视场角次之,垂 直视场角最小。通常我们所讲的视场角一般是指数码摄像模组的对角 线视场角。 FOV-H=2tan(H/2D) FOV-H=2tan(H/2D) FOV-V=2tan(V/2D) FOV-V=2tan(V/2D) FOV-D=2tan[sqrt( FOV-D=2tan[sqrt(H2+V2)/2D]

投射距离计算与尺寸转换

投射距离计算与尺寸转换

通用公式计算投影机最佳投影距离在选购投影机时,我们首先注意到投影机的亮度、分辨率、对比度、均匀度等重要参数,另外,我们也要弄清楚投影机的焦距和液晶片尺寸等参数,以便在投影距离和画面尺寸上适合我们使用场合,投影距离和画面尺寸是与投影机的焦距和液晶片尺寸紧密相关的,其相互关系如下:已知画面尺寸得到投射距离:最小投射距离(米) = 最小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投射距离(米) = 最大焦距(米)x 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已知投射距离得到画面尺寸:最大投射画面(米) =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小焦距(米)最小投射画面(米) = 投射距离(米)x 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焦距(米)例如:1、Toshiba TLP-S71的焦距是26.5mm~31。

5mm,液晶片尺寸是0.7英寸LCD板,需要85英寸的画面。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65米 x 85英寸÷0。

7英寸 = 3.217米最大投射距离(米)=0.0315米x 85英寸÷0。

7英寸 = 3.825米2、已知:EPSON EMP—6000的焦距是24。

0 - 38。

2 mm,液晶片尺寸是0.8英寸LCD 板,投射距离为4米,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最大投射画面(英寸) =4米x 0。

8英寸÷0.024米 = 133.3英寸最小投射画面(英寸) =4米x 0.8英寸÷0.0382米 = 83英寸上面提到投影画面尺寸,我们需要根据投影画面尺寸来选择投影屏幕尺寸,我们现在所说的屏幕尺寸实际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为英寸。

一般我国的尺刻度为米,且量长和款比较方便,所以有必要知道根据屏幕尺寸(英寸)得到屏幕宽度(米)和屏幕高度(米)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

0254米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 ,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屏幕宽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0254米/英寸x 0.8 =屏幕尺寸÷50屏幕高度(米)=屏幕尺寸(英寸)x 0。

通过像素距离计算实际距离的方法

通过像素距离计算实际距离的方法

通过像素距离计算实际距离的方法
通过像素距离计算实际距离是一种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图像
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

这个问题涉及到像素密度、相机参数、物
体距离等多个方面,下面我会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

首先,要计算实际距离,我们需要知道图像中的物体在像素上
的大小以及物体到相机的距离。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相机的
焦距、传感器尺寸和物体在图像中的像素大小来进行计算。

通过测
量物体在图像中的像素大小,结合相机的参数和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可以利用三角形相似原理来计算实际距离。

其次,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标定对象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
要在图像中放置一个已知尺寸的标定对象,比如一个标尺或者一个
特定大小的物体,然后通过测量标定对象在图像中的像素大小和实
际尺寸,可以建立像素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通过像素
大小来计算实际距离。

另外,还有一种基于相机的内参和外参的方法。

相机的内参包
括焦距、主点位置等参数,外参包括相机的位置和朝向等参数。


过这些相机参数,可以建立相机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
系,从而可以将像素坐标转换为实际世界坐标,进而计算实际距离。

总的来说,通过像素距离计算实际距离涉及到相机参数、物体
距离、像素大小等多个方面,可以通过相似三角形原理、标定对象
方法或者相机内外参方法来进行计算。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
景和需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光学基础LENS 术语解读篇

光学基础LENS 术语解读篇
定义:由镜组的最后一个机构面到像面的距离
6、FOV(Field Of View)视场角 View)视场角
定义:是指镜头能拍摄到的最大视场范围。 视场角可分为对角线视场角(FOV-D)、水平视场角(FOV-H)、以 视场角可分为对角线视场角(FOV-D)、水平视场角(FOV-H)、以 及垂直视场角(FOV及垂直视场角(FOV-V)。对角线视场角最大,水平视场角次之,垂 直视场角最小。通常我们所讲的视场角一般是指数码摄像模组的对角 线视场角。 FOV-H=2tan(H/2D) FOV-H=2tan(H/2D) FOV-V=2tan(V/2D) FOV-V=2tan(V/2D) FOV-D=2tan[sqrt( FOV-D=2tan[sqrt(H2+V2)/2D]
9、RI(Relative Illumination)相对照度 Illumination)相对照度
照度的定义:物体或被照面上被光源照射所呈现的光亮程度称为照 度。 相对照度则是中心照度与外围照度的比值。 注意事项:相对照度过低表现为图像中心较亮,而四周较暗,即渐 晕现象,俗称暗角(Shading)。相对照度过低还会导致色彩失真。 晕现象,俗称暗角(Shading)。相对照度过低还会导致色彩失真。 RI与COS4 (semi-FOV)成正比:RI∝COS4 (semi-FOV) RI与 (semi-FOV)成正比:RI∝ (semiSemi-FOV=30°,从理论上RI<56% Semi-FOV=30°,从理论上RI<56% Semi-FOV=35°,从理论上RI<45% Semi-FOV=35°,从理论上RI<45% 当RI<50%时人眼是能分辨的,严重时会出现画面四角全黑的“缺 RI<50%时人眼是能分辨的,严重时会出现画面四角全黑的“缺 角”现象。 因此RI的基本要求为:RI>50% 因此RI的基本要求为:RI>50%

【转】各卡口像场定位距离和转换

【转】各卡口像场定位距离和转换

【转】各卡口像场定位距离和转换导言如果您是直接从数码单反相机入门的摄影爱好者,那么就谈不上有"传统镜头系统"的负担。

不过要是您对传统的手动镜头很感兴趣,或者是家里面还有一整套传统相机的镜头,怎么才能够让这些看起来挺过时的"老"镜头在"新"数码单反相机上继续发光发热呢?这里面其实还是有点讲究的。

使用镜头转接环,不但可以把一些老镜头安装在新的数码单反相机上使用(当然很多功能会受到限制),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最新的相机上体验传统经典手动镜头的魅力。

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摄影爱好者搜罗传统"铭镜",即使只能使用手动对焦和手动光圈也玩得乐此不疲的原因。

基础篇在您的相机上可以通过转接环使用别的什么卡口的镜头?先别高兴得太早,并不是所有的数码单反相机都合适转接镜头来使用的。

不过,我们要先明白一个可换镜头相机上的基础理论,叫做相机上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也叫法兰焦距)。

机身像场定位距离指的是:由机身卡口定位平面到焦点平面上的距离,一般单位是毫米(mm)。

机身卡口定位平面就是机身上安装镜头的不锈钢卡座的平面;焦点平面则是在数码单反相机上,成像光线投射到影像传感器的理论平面(在传统胶片单反相机上就是胶卷的位置,原理是一样的),相机上会有一个专门的符号来表示.好!经过铺垫,明白了机身像场定位距离的原则之后,我们还需要明白的一个重点是:绝大多数不同卡口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都是不同的!常见卡口参数表卡口机身像场定位距离(mm)卡口直径(mm)使用该卡口的品牌4/3 38.6 46.5奥林巴斯、松下、徕卡FD 42.1 48佳能手动MD 43.5 45美能达手动EF 44 54佳能SA 44 48.5适马α44.5 50索尼C/Y 45.5 48康泰时、雅西卡PK 45.5 48.5宾德、理光等等M42 45.5 42 OM 46 47.5奥林巴斯手动AI 46.5 47尼康R 46.9 49徕卡手动单反看了上面的卡口参数表是不是一头雾水?这可是相当有用的镜头转接资料呢!一般来说,机身像场定位距离长的镜头可以通过转接环安装在机身像场定位距离短的机身上。

relay lens原理

relay lens原理

relay lens原理Relay Lens原理引言:Relay Lens(中文名中继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常用于光学系统中,其主要作用是将光束从一个位置转发到另一个位置,同时保持光束的方向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Relay Lens的原理以及其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一、Relay Lens的原理Relay Lens由两个或多个透镜组成,其中透镜的焦距和形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

Relay Lens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透镜之间的成像和放大。

1. 成像:当光线通过第一个透镜时,它会根据该透镜的曲率和焦距发生折射,形成一个图像。

此时,第一个透镜相当于一个物体,而第二个透镜则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光线通过第二个透镜时,会再次发生折射,并形成一个放大后的图像。

2. 放大:Relay Lens中第二个透镜的放大倍数决定了最终图像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通过计算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和焦距来确定的。

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和焦距,可以改变放大倍数,从而满足不同的需求。

二、Relay Lens的应用Relay Lens广泛应用于各种光学系统中,如显微镜、摄影设备、激光系统等。

以下是Relay Lens在一些典型应用中的具体应用场景:1. 显微镜:在显微镜中,Relay Lens用于将物体上的微小细节放大并投影到目镜或摄像机中。

通过调整Relay Lens的焦距和位置,可以实现不同倍数的放大,并且保持图像的清晰度和亮度。

2. 摄影设备:在摄影设备中,Relay Lens用于将被摄物体的光线聚焦到相机的感光元件上。

通过调整Relay Lens的放大倍数和焦距,可以实现不同的拍摄效果,并且保持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

3. 激光系统:在激光系统中,Relay Lens用于将激光束从一个位置传输到另一个位置。

由于激光束具有高度的方向性和一致性,Relay Lens需要具有较高的光学质量,以保持激光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结论:Relay Lens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具有将光束从一个位置转发到另一个位置的功能,并保持光束的方向和质量。

红外成像观测距离的计算方式

红外成像观测距离的计算方式

红外成像效果的基本计算方式1、红外成像效果的影响因素●被观测物体的红外辐射强度●镜头的探测灵敏度(由探测器和读出电路决定)●镜头的焦距●镜头的光圈数2、探测距离的计算方式红外探测的是物体的自身辐射,理论上可探测距离是无穷远的。

而实际上一套红外成像系统受如上所述的因素的影响,对固定目标的探测距离是有限的且可以计算的。

其中探测可分为两块:可探测和可显示。

2.1、可探测可探测指的是热成像系统能把目标辐射从背景辐射中区分出来,反应指标就是NETD和MRTD,主要由探测器灵敏度(含配套读出电路)和镜头光学系统(同焦距情况下光圈参数影响较大)决定。

NETD噪声等效温差noise equation temperature difference用热像仪观察一个低空间频率的圆形或方形靶标,当其视频信号信噪比(S/N)为1 时,目标与背景之间的等效温差,亦简称NETD。

NETD 是评价热像仪探测目标灵敏程序和噪声大小的一个客观参数。

MRTD最小可分辨温差minimum resolvable temperature difference它既反映红外热像仪的温度灵敏度,又反映了其空间分辨率,但受观察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2.1、可显示可显示指的是目标可以从热像仪的输出视频上显示出来,这个指标主要由镜头焦距决定。

关于可显示,现在比较认同的是统一到目标成像占探测器的像元数指标上来,然后根据目标所占像元素的多少区分成探测距离、识别距离、鉴别距离这样的指标称谓,且不同的厂家或者研究所对如上的指标称谓的定义可能各异。

我公司手册上给出的测试距离定义探测距离:目标在光轴截面上的短边成像占1个像素识别距离:目标在光轴截面上的短边成像占4个像素鉴别距离:目标在光轴截面上的短边成像占8个像素注:此处计算的成像像素和我们视频显示的像素不是一个概念,视频显示的图像加入了差值处理。

在热像仪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需要通过已知的镜头焦距换算成对固定大小目标的计算距离,或者由探测效果和目标大小反推所需镜头焦距。

光传输中继距离计算

光传输中继距离计算

一、概述为了规范合理地组建光传输网,光传输中继距离是前提。

光传输中继传输距离与设备的性能、所采用的光纤性能、两端光设备间线路传输的连接器件等有关。

传输距离的长短影响着组建光传输网灵活性、投资规模。

为提高我们组建光传输网设计的科学性,有必要对各光中继传输距离进行核算。

下面将分别总结影响光传输中继距离的各种因素及计算方法。

二、影响光传输距离因素在发送机与接收机之间影响信号传输距离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物理媒介会给信号带来不同的影响。

从上面的示意图看我们可以从光设备、光缆设施和光连接器三个方面考虑影响信号传输距离的因素。

1.光设备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受限于光设备的光口类型。

SDH中的光接口按传输距离和所用的技术可分为三种,即局内连接、短距离局间连接和长距离局间连接。

为了便于应用,将不同的光口类型用不同的代码(如S-16.1)来表示:第一个字母表示应用场合:I表示局内通信;S表示近距通信;L表示长距通信;V表示甚长距通信;U表示超长距;字母后第一个字母表示STM的等级;字母后第二个字母表示工作窗口和所用光纤类型:空白或1表示工作波长是1310nm所用光纤为G.652,2表示工作波长为1550nm所用光纤为G.652、G.654,5表示波长1550nm所用光纤为G.655。

另:电接口仅限STM-1等级、PDH接口。

2.光纤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光在光纤中传输,主要受到光纤的衰减及色散的影响,另外我们在工程实际设计中还要考虑到两段光纤间接头的损耗、光通道代价、光缆富余度和高速传输存在的偏振模色散(PMD)等。

在光传输系统中,光纤的衰减是不可确定的因素,不同厂家的光纤在不同的环境均有不同的衰减值,不同工艺的光纤接续的衰减也不同;光纤在不同的光波长传输,损耗也不同的。

具体的参数见有关厂家的资料及参照国家通信行业的有关标准。

这里介绍六种典型单模光纤的性能和应用:a.c.d.e.3.光连接器对信号传输的影响S、R点间其他连接器损耗,如ODF等FC型平均0.8dB/个,PC型平均0.5dB/个,一般取2*0.5三、光传输距离计算方法在光传输系统中,在已选好的光纤类型上开通光传输系统,传输距离将受到损耗和色散两种因素的影响及设备的有关性能影响。

c-lens 参数计算

c-lens 参数计算

C-Lens 是一种用于图像增强的镜头,其参数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光学设计、像差校正、像面弯曲和像面弯曲校正等。

下面简要介绍这些参数的计算方法。

光程差
C-Lens 的光程差是指在成像面上,不同光线之间的路径长度差。

光程差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d = f * (1 / u - 1 / v)
其中,d 是光程差,f 是镜头的焦距,u 和v 分别是物距和像距。

焦距
C-Lens 的焦距f 是指光线会聚到成像面上时的距离。

焦距可以通过光学设计计算得出,也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出。

像差校正
C-Lens 的像差校正是指校正镜头像面上由于光学像差引起的图像失真或变形。

像差校正可以通过设计优化、选用高质量的光学材料等方法实现。

像面弯曲和像面弯曲校正
C-Lens 的像面弯曲是指成像面不是平面或球面,而像面弯曲校正则是通过设计优化等方法来校正这种弯曲。

像面弯曲和像面弯曲校正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和设计优化等方法实现。

综上所述,C-Lens 的参数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参数并进行实验验证。

光学基础LENS_术语解读篇

光学基础LENS_术语解读篇
Modulation(M)的定义:Modulation是I的Maximum减去I的Minimum 除以I的Maximum加上I的Minimum;也就是(光的最亮度减去光的最暗 度)与(光的最亮度加上光的最暗度)的比值。所以得出来的结果M就是 光的对比度。 Modulation(M)=(Imax-Imin)/(Imax+Imin) I:Intensity 光强度 Imax: 最亮之光强度 Imin:最暗之光强度 备注:Sensor MTF的需求计算公式如下, Sensor全频解像力:1000/2.8/2=179lp/mm (2.8um Pixel Size) 或 1/(2£) £:Sensor Pixel Size
12、解像力(分辨率)
解像力的定义:为每1mm可解析的线对(line-pair)。单位为本 (lp/mm) Sensor 全频解像力(黑白):1000/2.8/2=179lp/mm,但对彩色(RGB)而 言,Sensor是以每4pixel解析1点,所以Sensor所需要的本数计算为:中心 1000/2.8/2/sqrt 2=126lp/mm — 160lp/mm(中心通常解析会较高) 外围 1000/2.8/2/sqrt 3=103lp/mm — 100lp/mm(外围为0.7F) (sqrt 2为一般计算方式,但不同厂牌或型号Sensor处理逻辑不同,会有差异)
End
谢 谢!!
10、CRA(Chief Ray Angle) 主光线角度
定义:主光线角度为主光线与平行光线的角度。 主光线就是光线由物体的边缘出射,通过孔径光阑的中心最后到 达像的边缘。 注意事项:主光线出射角度不合适会暗角严重,对比度下降,偏 色。
11、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光学调 制传递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