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设计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design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数】2学分【适用专业】物理学
【学时数】36学时
一、教学目标
《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设计》是中学物理教师培养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是继《中学物理教学概论》课程与教育实习之后面向物理教育专业本科生开设的、旨在提升未来教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选修课。
一般在大学本科四年级上学期开设。
学生将以现代教学设计理念为指导,观摩、研讨一线教师优秀教学案例,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实践,并展开与同学、老师的对话交流,达到以下目标:
1. 知识方面
理解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内容,明确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整体把握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明确了解中学生通过物理学习要实现的发展维度和目标,以及不同类型的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主要功能。
2. 能力方面
能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从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出发开展教学设计;会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和物理学的发展过程进行教学内容分析;会调查了解学生的初始状态进行学情分析;能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能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并设计教学流程;会恰当选择教学模式和策略;会进行资源开发和应用。
3. 情感态度方面
发展学生热爱教育事业、认真钻研教学实践问题的职业理想与职业信念;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求真务实精神与勤奋、认真的学风。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概述(2课时)
第一节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及课堂特征
第二节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教学要求:
1.理解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概念,明确其核心理念;
2.能说出体现核心理念的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并能从具体案例中识别这些特征;
3.理解教学设计有不同层次,各层次之间有内在一致性;
4.能用实例说明课堂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重点:1.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
2.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教学模式、策略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设计。
难点:1.促进学生发展的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2.学情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章促进学生物理概念发展的教学设计(4课时)
第一节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与学情分析
第二节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
第三节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设计和策略应用
第四节针对前认知的两类教学策略
教学要求:
1.能根据物理概念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分析物理概念教学的内容,并能有针对性的分析学情;
2.能根据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的结果,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并制定合适的概念教学目标;
3.了解常用的物理概念教学的策略,并在概念教学中合理使用这些策略;
4.理解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教学过程,并能能完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教学设计。
重点:1.理解物理概念教学的理念;
2.理解物理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过程设计的思路。
难点: 1.理解如何分析物理概念教学的学情;
2.理解如何选择物理概念教学的策略。
第三章指导学生探究和理解物理规律的教学设计(4课时)
第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探究物理规律的几种主要教学思路
第三节物理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第四节中学物理规律教学案例研究
教学要求:
1.能分析探究物理规律的多种认识途径,认识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2.能结合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物理规律教学的课时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3.能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确定整体教学思路,选择具体的策略与方法;
4.能完成规律的具体教学方案设计。
重点:1.规律教学内容分析与学情分析的重点与方法;
2.三种教学思路对应的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
3.促进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
4.规律教学的全过程及其组织策略。
难点:1.认识物理规律教学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
2.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探究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3.从案例中获得启发,积累一些促进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教学经验;
4.从案例中体会出优秀教师进行规律教学设计时具有启发性的经验。
第四章促进学生认知整合发展的教学设计(3课时)
第一节认知整合发展概述
第二节认知整合发展的基本方式和策略
第三节建构物理知识体系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促进学生认知整合发展的意义和主要过程;
2.掌握促进学生认知整合发展的两种基本方式,并能在教学设计中灵活运用;
3.能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认知整合;
4.明确复习课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并能够结合具体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重点:1.认知整合发展的内涵和主要过程
2.认知整合发展的基本方式和策略
3. 建构物理知识体系的教学设计
难点:1.认知整合发展的主要过程
2.认知整合发展的基本方式
3.建构物理知识体系的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说课(3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说课的目的、意义;
2.掌握说课的基本内容;
3.明确说课的要求,学会说课。
重点:说课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
难点:说课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
第五章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设计(4课时)
第一节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目标的确定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三节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基本策略
第四节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设计与完善
第五节国外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效果研究及对我们的启示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2.依据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演示实验教学目的;
3.根据演示目的和内容设计演示实验方案;
4.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演示实验教学策略;
5.对演示实验教学设计效果进行分析,给予反馈。
重点: 1.中学物理演示实验设计的基本过程;
2.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3.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基本教学策略。
难点:依据实验目的和内容设计演示实验方案。
第六章中学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设计(4课时)
第一节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第二节中学物理验证性实验教学设计
第三节中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选择合适的探究性实验内容,设计相应的探究性实验教学目标;
2.能根据探究性实验内容和目标确定探究侧重点和水平,选择适当的探究实验教学模式;
3.掌握验证性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并能依次进行测定性实验和练习性实验教学设计;
4.了解设计性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重点: 1.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2.能根据探究性实验内容和目标确定探究侧重点和水平;
3.中学物理验证性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难点:依据探究性实验内容和目标确定探究侧重点和水平。
第七章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教学设计(4课时)
第一节中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
第二节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常见困难
第三节中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内容和策略
第四节中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知道物理问题的类型及各自特点,理解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涵义;
2.了解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常见困难;
3.结合实例理解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策略及各自特点;
4.掌握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设计方法,能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重点:1.开放性物理问题的特点及教学价值;
2.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涵义;
3.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三种常见困难;
4.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策略;
5.中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设计。
难点:1.开放性物理问题与封闭性物理问题的相互转化;
2.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三种常见困难
3.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策略;
4.中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设计。
第八章渗透STSE教育的教学设计(4课时)
第一节 STSE教学理念的由来及其核心特征
第二节 STSE教学与物理教学
第三节设计与实施物理STSE教学的主要策略
教学要求:
1.了解STSE教育思想的来源;
2.了解STSE教育与物理教学的关系;
3.理解设计与实施STSE教育的主要策略;
4.体验设计与实施物理STSE教学的意义。
重点:1.STSE教学的理念;
2.设计与实施物理STSE教学的关键;
3.设计与实施物理STSE教学的主要策略。
难点:理解设计与实施物理STSE教学的关键。
第九章物理教学测评设计(4课时)
第一节物理教学测评的核心概念及其设计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物理教学测评设计的一般程序
第三节诊断物理概念理解水平试题的设计
第四节检测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测评设计
教学要求:
1.明确物理教学测评设计的指导思想;
2.了解物理教学测评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步骤;
3.初步学会如何进行物理教学测评的试题。
重点:1.明确中学物理教学测评的指导思想和核心概念;
2.诊断物理概念理解水平的测评设计;
3.检测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设计。
难点:1.能够在实际案例中分析出测评的主要思想和概念;
2.能够在实际中对诊断物理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测评设计进行分析评价。
三、教材与学习资源
教材:
郭玉英,《物理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陈刚,《物理教学设计》
参考书及期刊:
1.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及解读
2.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03版)及解读
3.初高中物理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4.物理教师
5.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6.中学物理教与学
四、先修课要求
教育学、心理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采用理论和案例紧密结合的教学形式,通过案例来呈现和示范真实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教学设计案例部分精选自历届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的名师赛、创新大赛中的真实案例,部分来自根据教学需要自行开发的案例,部分来自
学生的教学设计实践。
整个教学活动通过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思考、讨论和实践的方式展开教学。
六、考核方式
该课程主要采用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平时的考勤、作业、课堂讨论、教学设计、小组展示等方面,占总成绩的50%;最后的考试占总成绩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