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四大古诗词精选

合集下载

端午节的完整古诗词

端午节的完整古诗词

端午节的完整古诗词: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挂菖蒲艾草等习俗。

许多古代诗人也在端午节时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词,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对祖国的忠爱、对生活的感悟等情感。

以下是一些描述端午节的完整古诗词,供您欣赏:
•《端午》(唐·李隆基)
o端午佳节风光好,江河清碧草萋萋。

o粽香飘溢四邻里,艾草菖蒲挂户庭。

o龙舟竞渡惊涛起,群众欢呼声震天。

o屈原遗恨何时了,楚水东流去不还。

•《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o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o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o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o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端午》(元·舒頔)
o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o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o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o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端午》(明·杨慎)
o端阳重五日,风光艳阳天。

o艾虎避邪气,龙舟竞渡前。

o楚歌悲汨罗,屈子泪沾巾。

o今古同一心,忠贞永不贬。

•《端午》(清·袁枚)
o端阳佳节到来时,粽香艾酒满城池。

o龙舟争渡浪花飞,观者如堵路如泥。

o屈子沉江已千载,楚乡遗俗至今持。

o愿为昭君卖酒妃,与他一醉解千愁。

以上就是我为您提供的一些描述端午节的完整古诗词。

端午节相关古诗四句

端午节相关古诗四句

端午节相关古诗四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源于中国古代的越族,相传是为了纪念楚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是五月初五日,这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庆祝活动。

由于端午节与屈原有关,所以与屈原相关的诗歌往往成为端午节的主题。

下面是四首关于端午节的相关古诗四句。

一、《浣溪沙·端午》红袖莫辞频洒泪,相看两不厌,只有情难死。

黄金有意绣花鞋,问郎何事不重来?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文徵明所作,它以端午节为背景,描绘了女子在此时的深情与离愁。

第一句“红袖莫辞频洒泪”描述了女子停泪的心情,暗示她跟心爱的人分别已久。

第二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情难死”则是对爱情的赞叹,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不舍。

第三句“黄金有意绣花鞋”承接前文,暗示女子愿意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里为自己装扮得漂亮一些。

最后一句“问郎何事不重来?”,则是洒下了一抹淡淡的哀伤,表达了女子对爱人归来的盼望。

二、《乌衣巷》豆蔻梢头几日休,溪边罗伞谩悠游。

小佳人家花满蹊,赏心乐事共谁投?此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之笔,其体裁是长篇叙事诗,而其中插入了两句与端午相关的诗句。

首先出现的是“豆蔻梢头几日休”,这是描绘女子正在为端午节装扮自己,意味着节日即将来临。

另一句是“溪边罗伞谩悠游”,突出了人们在端午的时候会外出游玩和赏花的习惯。

整首诗以婉约柔情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小女孩的生活,其中穿插了端午的节日元素,使人们的心头荡漾起了阵阵清新的感觉。

三、《九江好·赋龙舟》斜阳草树寻常见,大陆岚风景不同。

江南烟雨路霏微,同赏夜春花满城。

诗人唐吉甫所作的这首诗和端午节本身没有太大关系,但其中的“赋龙舟”则和端午的赛龙舟活动有关。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现出了江南的美景。

出现在第三句的“江南烟雨”则是江南自然环境的特征之一,而“路霏微”则暗示了夜幕降临后江南的情调。

最后两句“同赏夜春花满城”,则是展现出了人们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的热闹和欢乐。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描写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名句

描写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名句

描写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名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重五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起源源于中国的古代节令,追溯到春秋时期。

它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也是为了祛瘟防疫、祈求丰收吉祥的一种传统仪式。

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端午节成为了追忆忠烈、感恩济世的节日。

在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中,古诗词无疑是其中最为珍贵的一部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描写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名句。

一、屈原《离骚》“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

他饱受朝廷托付、权贵排斥的压力,最终流放世外。

据说,屈原在六月初五自沉于汨罗江中,此后,人们将艾叶和粽子扔进江中,以避祸消灾。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端午节起源源于屈原的事件。

屈原的《离骚》中,描绘了山水之间的陪伴和朦胧之中心之间距离的那种思念感,但最真切的还是看到自己对着水边昨夜的景象神游的状态,被其中的无奈感充满了整首诗的空气。

二、白居易《夏夜宿方丈香山寺》“宿高唐七岁香山,人定院空猿自闲。

夜闻鼓角传人在,月转庭廊见日还。

一宿风声吹竹动,半崖瀑水落花闲。

今朝草木垂还作,昔日风骚动不凡。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他所写的《夏夜宿方丈香山寺》是一首传世之作,其中也描绘了端午节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山寺庙的安宁和优美景观,表达了人们渴望祥和与纯粹的内心世界。

它展示了端午节所象征的事物:举行地点是山上的寺庙,不但有人的曲水流觞,更有猿的自在闲逸,象征纯静。

而蓬莱、官渡、寒食牢笼等地也常出现在民间端午节歌谣中,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思想和观念。

三、陆游《蝶恋花·泪湿罗巾梦不成》“双飞燕,衾枕寒偏睡。

一重秋,雁声远戍楼。

百尺峰前关月隔,蝶舞飞花幕亦愁。

”《蝶恋花》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非常著名的作品之一,词中所描绘的刘禹锡牵挂的是他的妻子,端午节中所表达的亲情却也同样存在于《蝶恋花》中。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被誉为“中国五大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并列。

为了纪念屈原大夫,每年的五月初五日成为了全民欢庆的节日。

这天,人们有着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一系列与端午节有关的传统习俗。

而古人们也对这个节日进行了精心的描绘,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20首经典的古诗。

1、《乘凉》作者:曹操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问君今夜何,不知琴上音。

2、《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端午》作者:李清照端午未到灶前烟,人间无事乐长安。

今宵嫁与山僧去,君恩一点在灯端。

4、《小宴》作者:辛弃疾何必去那杨花烘,庭院深深深几许。

大抵花开花落处,也应须有人照看。

5、《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深秋霜后觅知音。

6、《忆江南》作者: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7、《闻王昭君歌》作者:杜甫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原地广难为家,明月几时有?8、《于长安乐府中夜忆阳关》作者:李商隐离离四顾茫然,忽若远山一峰荡。

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秋娘妃妾笑幽默。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9、《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0、《赤壁》作者: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1、《终南别业》作者: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夜书对灯卧,梦得吕洞宾。

山果黄粱熟,野餐芳草多。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何?12、《楼船夜话》作者:唐玄宗世界尽头南溟碧,山河壮丽胜天地。

端午节的古诗词5首

端午节的古诗词5首

端午节的古诗词5首端午节,即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古代,人们在这一天除了会强调卫生防疫以及采摘艾草、挂菖蒲、赛龙舟等特殊活动外,还会吟诵诗词来庆祝和祈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许多经典的端午节诗词也逐渐成为经典的文学佳作。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五首有代表性的端午节古诗词。

1.唐朝诗人杜甫《端午》:“红颜未老恩先断,斗酒不惯愁常满。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杜甫的这首诗,以端午节作为题材,表达对年少时的爱情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他用“红颜未老恩先断”来描述一段年轻的爱情已经结束,而“斗酒不惯愁常满”则表达出他沉重的心情。

接着,“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句更是盖棺定论,传达出人生短暂,美好却难以维持的主题,打动了很多读者。

2.宋朝诗人苏轼《赤壁引》:“客亭荐涮羊,柳色轻分影。

东篱折花稳,南陌芳草结。

呜呼六朝未有事,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节,但它却以此为背景。

苏轼在这里所描绘的是一个春夏交替的时节,景色怡人,令人神往。

他用“不废江河万古流”来点明端午节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3.唐朝诗人白居易《饮中八仙歌》:“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须愁春去,莫管事如何,更销落,几重阴。

”这首诗虽然没有特别强调端午节,但却是一首经典的跨时空诗歌。

白居易以饮酒寓意人生,表达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格言意义,令人感慨良多。

其所提到的“须愁春去,莫管事如何,更销落,几重阴”一句,则深深打动了诗爱好者的心。

4.唐朝诗人孟浩然《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并非端午节,但它对生命和离别的审慎表达,以及将愁苦交织在美丽景色之中让人心醉。

这首诗以“一岁一枯荣”揭示了人生短暂的事实,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人看到生命的无尽回归。

这种博大精深的表述,使这首诗成为不容错过的古代名作。

1~2年级端午节古诗词

1~2年级端午节古诗词

1~2年级端午节古诗词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喝雄黄酒等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

在端午节这一天,那些古老的诗词和歌谣也会在人们之间流传和传颂。

在1~2年级学生中,大多数的孩子还不太了解这些古诗词和歌谣的意义,但是在老师或家长们的引导下,他们能够通过朗诵这些诗句和唱着这些歌曲来更好地了解这个节日。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经典的端午节古诗词和歌谣,希望能够对孩子们的端午节之旅有所帮助。

一、古诗词篇1.《竹枝词》艾叶儿红于二月花,八月萧洒送行船。

下马饮君何不乐?饮君何事不如闲?这首古诗词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他在这首词里表达了人们喝雄黄酒的欢愉心情。

他用艾草的红色和萧洒的行船表现了端午节的氛围。

这首诗词比较简单易懂,孩子们可以很容易掌握。

2.《端午》百禽朝向北飞回,汴河漫水向东流。

豪家粽食生姜米,困客相思一夜愁。

这是清朝著名作家洪亮吉所创作的一首诗。

他以“百禽朝向北飞回”来形容端午节短暂的春天,画面感非常强烈。

摆在桌面上的粽子以及映衬着端午节的蒲公英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了端午节的庆祝方式。

3.《节日歌》蒲公英飘香随风去,红豆糯米传甜意。

粽子葛根咸香味,心中暖意不断添。

这首诗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了端午节的特点,有红豆糯米和葛根味,让孩子们很容易就能明白。

歌中还有蒲公英,又很能表现出端午节的气氛,蒲公英的种子飘到哪里,也不知道会有怎样的传说。

二、古歌谣篇1.《五月五》五月五,节日庆,粽子高高手里扬!艾叶苦,五黄酒,香甜咸中别有道。

这是常听到的一首歌谣,经典得不能再经典了。

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会在这一天吃粽子、喝酒、踏青、赛龙舟等各种活动。

这首歌谣的旋律简单,歌词又好记,是1~2年级孩子们学习端午节文化的不错选择。

2.《草虫儿》草虫儿,草虫儿,春夏秋冬都不停。

五月五,端午节,插艾草,蒲箬叶。

这首歌谣依旧是很简单和好记的,节奏轻快,旋律婉转。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1.唐·李白《端午》诗句:“秋空明月悬,粽香随风传。

”2.宋·欧阳修《端午》诗句:“秋意渐浓思屈原,龙舟竞渡水云间。

”3.明·李东阳《端午》诗句:“秋风吹过江面凉,端午时节粽飘香。

”4.清·袁枚《端午》诗句:“秋月清辉照江心,龙舟竞渡夜未央。

”5.唐·王勃《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故人。

”6.宋·秦观《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叶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7.元·杨维桢《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水波粼。

”8.唐·岑参《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9.宋·周邦彦《端午》诗句:“秋风起兮云飞扬,端午时节粽飘香。

”10.明·文征明《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屈原。

”11.清·曹雪芹《端午》诗句:“秋月无边照龙舟,粽香飘散思无穷。

”12.唐·高适《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香浓,龙舟竞渡意未穷。

”13.宋·范仲淹《端午》诗句:“秋雨绵绵洗粽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14.元·萨都剌《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乐悠悠。

”15.唐·韦应物《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16.宋·王安石《端午》诗句:“秋风起兮云飞扬,端午时节粽飘香。

”17.明·唐寅《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屈原。

”18.清·郑燮《端午》诗句:“秋月无边照龙舟,粽香飘散思无穷。

”19.唐·孟郊《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香浓,龙舟竞渡意未穷。

”20.宋·苏轼《端午》诗句:“秋雨绵绵洗粽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21.元·赵孟頫《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乐悠悠。

”22.唐·贾岛《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端午节完整古诗词

端午节完整古诗词

端午节完整古诗词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

作为这个节日的代表,端午节的古诗词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诗词或表达着人们对端午节日的祝福和庆贺,或记录了端午节历史的传说和故事,或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品味一下端午节完整的古诗词。

1.《赤壁怀古》--杜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这首《赤壁怀古》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代表作,其中的“三国周郎赤壁”就是指的端午节的传说背景。

据传,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驻扎在赤壁,他联合刘备和诸葛亮,大败曹操,从而确立了吴蜀联盟的基础。

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因此在这首诗中,杜牧运用众多文学手法,以深沉的怀古之情,表达了对这段历史和人物的敬仰和缅怀。

2.《端午》--白居易东风一阵香,草木都离披。

五月良辰節,人人爱着梨。

桑蠶未產絲,七日令人期。

安知重陽负,金谷团圆时。

——这首《端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节日作品,诗中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和氛围,以及人们过节的喜庆心情。

白居易用极为简练的笔调,把端午节的各种元素和传说融入到诗歌中,让人看到了一个生动的节日画面。

同时,诗中几句简单的寓意也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3.《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名篇,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节,但这首诗却给我们带来了特别深刻的端午节联想。

柳宗元的诗情丰满,写尽了一幅冬日钓鱼人的孤独壮观,那静谧的江雪场景与端午节的追风赛龙、划船比赛等活动相呼应,使得这首诗被广泛地应用在端午节的文艺演出和活动中。

4.《端午节》--陶渊明洛阳城东北,河水东流未绝阴。

端午节最佳10首古诗词

端午节最佳10首古诗词

端午节最佳10首古诗词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节日。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很多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这些诗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如果要说哪些是端午节最佳的10首古诗词,以下就是笔者的推荐。

一、《九江送粽子》——杜甫“暖峰几过客,高柳空依依。

南国岁时暮,客心何处归?从今属北海,枝叶满离披。

不是无归日,怀君泪满巵。

”这首诗讲述的是杜甫在九江赠送粽子,忧愁别离的心情。

以粽子为象征,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不舍之情。

这种将食物和感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诗意深度。

二、《江阁重来》——杜甫“火叶飞花共庆时,芳香永驻二妃祠。

桃花争雨杏花飞,相见欢娱莫相遗。

春风十里追鞦韆,竞舞长扇动华衣。

舞罢还从高殿下,云泉陶陶硕力归。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叙述了以武则天与杨贵妃为代表的女性风姿,表达了对女性美的褒扬和端午节喜庆的气氛。

三、《临江仙》——李白“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诗以描绘滕王登高远眺为素材,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的风景和人物形象,表现了离愁别绪、怀古伤今的情感,表现了端午节之后的凄美。

四、《戍鼓断人行》——陆游“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送即京口,低首阙前飞。

郭麾分煖被,关塞共寒衣。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远行人的行程,描绘了送亲友赴远方的别离,表达了离愁别绪和不舍之情,激发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五、《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以赤壁之战为主题,表达了正义之利好胜、战乱之苦仇恨、国度之殇悲凉。

通过诗人的不舍之情,表达了对战斗英雄的赞颂。

六、《蜀道难》——李白“噫嘻嚱,楚风差两崖。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几时还?畏途无识,贪言惑世,心迷难自得。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首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首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等庆祝活动之外,还会相互赠送诗文来庆贺这个节日。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20首代表性的端午节古诗。

1、《九江怀古》——唐代杜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时的九江景色,赏心悦目。

2、《端午日》——宋代陆游红蓼满滩高铁冠,韭芽萦楼翠玉盘。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向梅花扫落蟾。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台湾岛南部的景象,形象地刻画出端午节时的小孩的欢乐场面。

3、《端午》——唐代杜甫父兮生受箕帚之教,树兮爽用涂壁之粪。

武王继之讨纣,史册其名。

这首诗叙述了伏羲作为巫师为人类叶后时所吃的一种食品的由来。

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这个传说中的食品。

4、《浣溪沙·金错刀》——宋代晏几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词描绘了南国春日的景色和端午节的悠闲气氛。

5、《洛神资性序》——南北朝战国陆机五月端阳,天地飞扬,人归清愉,马嘶烈饮。

中有谁知?洛阳男女,后凋亡于流俗之中,美者外失其神,钧者内亡其性。

这篇序言描述了各种端午节活动的细节,阐述了端午节的深远意义。

6、《水调歌头·丙子端午》——宋代苏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词以美妙的音乐为主题,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气氛和自然美。

7、《端午节》——唐代杜甫端节炊新糯,笸箩绽鲜肉。

黄酒浮中巾,沉香半烧玉。

走马捠筝入,弦歌凌夜出。

欢笑簇金貂,纵览逐蕙纛。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囊、喝黄酒等多元化的庆祝活动。

8、《端午》——唐代王之涣三十日春风多,五月人情乐少。

刀头双节瘦过鸭,酒圈深处被蛟腰。

愿得此日时,长留君王意;不应增岁月,自觉自家愁。

这篇短文描述了端午节的特点,描绘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变化和演变。

9、《伊州歌》——唐代白居易羌管悠悠霜满地,从军行处才始知。

端午节的古诗30首

端午节的古诗30首

端午节的古诗30首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重五节等,在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吃粽子、龙舟比赛和挂艾草、菖蒲等习俗。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端午节自然也有着非常多的诗歌作品,本文将会为大家介绍30首有代表性的端午节古诗。

1、《端午》——郑雷烟篷初卷日初斜,望阁亭楼比邻夸。

玉兔胡星争步迹,风泉晓角直吹沙。

披尘策杖春草省,发愤慕义远人家。

饮彩登楼推小娃,何时岂忘节本华。

2、《节日行》——李白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自怜半老头衰病,不觉少儿心切欲飞。

3、《浣溪沙·所爱端然·端午临池》——六乙仙女银鞍轻盈落夜曲,蛟龙起舞醉南楼。

水寒如檗月色寂,讵是长卿弔旧游。

弓如霹雳大震电,浩隆波涌几重阁。

战云思妥乌龙袍,恋态悠悠吴苑艳。

凤阁虽高知郭重,翠屏曲尽思绿杨。

晓风殷勤触弦怨,何似当年空负春。

4、《漓江出游·端午》——而立间点绛唇,夜斜晕入水纹。

草随轻步叶落轻,两人依约铁笛深。

些日阳春度、欲夏重阳庆。

寥觉烟光莫转寤,心在里巷降沉沦。

5、《洛中感时·端午》——李商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6、《艾叶岁岁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悲来不可奈,诗酒相催,愁思满怀。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日天涯何处见?风雨同舟,关山梦后。

7、《折杨柳·端午》——杜荀鹤叁更初咽后,四壁犹灯影。

薰笼起竿钓,糟泊就烟火。

长斋粒粒稀,偏忆玉丝囊。

新句回******,嘲红容可道。

路傍时濯足,风急雨打傍。

8、《乐游原八首·其一》——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长安未满十,楼阁见悲辛。

且慕少年老成,莫听取生臣。

端午节有名的古诗词

端午节有名的古诗词

端午节有名的古诗词1.《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江城子》【宋】陈著年年端午又今朝。

鬓萧萧。

思摇摇。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

看飞桡。

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3.《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4.《如梦令》【宋】范成大两两莺啼何许。

寻遍绿阴浓处。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

休雨。

休雨。

明日榴花端午。

5.《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6.《殢人娇》【宋】苏轼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

空方丈、散花何碍。

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

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

闲窗下、敛云凝黛。

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

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7.《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经父》【宋】孔武仲柳浦移舟带雨行,奔波南北是平生。

忽惊佳节临端午,还记当年客禁城。

丹杏饤盘深簇火,碧醪倾盏酽堆饧。

菖薄角粽俱如旧,何事樽前醉不成。

8.《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宋】许月卿几日愁无雨,梦回闻雨声。

恰逢端午至,不觉和诗成。

惨淡疑天泪,滂沱吊屈生。

邦人云此日,阴感助阴兵。

五月五端午节经典古诗

五月五端午节经典古诗

五月五端午节经典古诗五月五端午节经典古诗大全五月五是端午,散曲是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月五端午节经典古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五月五端午节经典古诗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文秀《端午》2、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3、菖蒲酒美清尊共。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4、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苏轼《六幺令》5、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

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

骚人洒墨香浓。

幽情要眇,雅调惺松。

——赵以夫《芰荷香》6、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7、条脱闲揎系五丝。

——李清照《端午》8、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陆游《春晚叹》9、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

——朱翌《朝中措》10、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祁《屈原祠》11、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苏轼《浣溪沙》12、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张耒《端午》13、宜欢聚。

绮筵歌舞。

岁岁酬端午。

——张孝祥《点绛唇》14、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苏轼《少年游》15、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文天祥《端午感兴》16、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17、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秦观《端午》18、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19、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张榘《念奴娇》20、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

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

——王迈《念奴娇》2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边贡《午日观竞渡》22、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端午节的诗 四句诗

端午节的诗 四句诗

端午节的诗四句诗
1.《端午节》——屈原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兰汤沐浴处,艾叶香囊藏。

龙舟争渡急,粽子飘香扬。

愿君多安康,福寿与天长。

2.《端午节》——杜甫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落尽子规声。

闲看儿童捉柳戏,笑闻鸟语逐人行。

游丝带雨轻如梦,飞絮随风乱似尘。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3.《端午节》——白居易
五月五日天气好,长安水边多丽人。

绣衣红裳绿罗裙,头上银钗十二横。

鬓云欲度香腮雪,眉黛不须画梁尘。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端午节》——李商隐
重阳已过中秋来,又是一年端午佳。

艾香蒲酒皆堪饮,粽子龙舟更可夸。

但愿人间常如此,何愁风雨又催花。

Classified as Internal。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四首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四首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四首
端午节马上就要来到我们身边了,我们要好好的迎接端午节的到来,那么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四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四首
【一】
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二】
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三】
和端午
北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四】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写端午节的唐诗

写端午节的唐诗

写端午节的唐诗
1、《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4、《五丝》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唐·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端午节唐诗古诗

端午节唐诗古诗

端午节唐诗古诗
1.《端午节》——朱彝尊
时节阴晦小雨新,端午佳节草龙舟。

同欢会友过津渡,故里乡音聚翠楼。

2.《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竹枝词·元夕》——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赠王十朋》——李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清明上河图》——张孝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登岳阳楼》——范仲淹
满江红·登岳阳楼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别来半岁音书绝,知音少契愁先裁。

世事茫茫雨打风,寒冬腊月胜前媒。

9.《临江仙·滟滟随波千万里》——杨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10.《惠崇春江晚景》——杨万里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022经典的端午节古诗词

2022经典的端午节古诗词

2022经典的端午节古诗词经典的端午节古诗词11.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2.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3.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5.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6.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

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8.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宋·高箸《重午怀旧》9.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10.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1.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刘克庄《贺新郎·端午》12.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13.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14.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1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6.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17.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经典的端午节古诗词21.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2.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3.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4.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5.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6.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秦观失调名《端午》7.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舒頔《小重山·端午》8.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9.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10.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11.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12.轻汗微微透碧纨。

端午古诗词小学生必背四句

端午古诗词小学生必背四句

端午古诗词小学生必背四句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诗
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有许多与端午节相关的佳作。

以下是四句适合小学生背诵的端午古诗词:
1.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杜甫《端午》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端午》,描绘了端午节时正值夏季,
天气晴朗,白昼渐长的情景。

2.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四时。

" ——陆游《乙卯重五》
陆游的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端午节包粽子和挂艾草的习俗,粽子
象征着团圆,艾草则用来驱邪避瘟。

3.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苏轼《端午》
苏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端午节时,人们互赠艾草以示祝福的习俗,
艾草在古代被认为有驱邪的作用。

4. "龙舟竞渡,汨罗江上。

" ——屈原《离骚》
屈原的《离骚》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节,但龙舟竞渡是端午节
的重要活动之一,起源于纪念屈原投江自尽的传说。

这四句古诗词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习俗,还能感受中华文化
的韵味。

希望小学生能够通过背诵这些诗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喜爱
中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四诗句

端午节四诗句

端午节四诗句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战国时期,用于纪念古代大诗人屈原。

端午节有浓烈的民俗传统,其中最为传统的习俗之一,就是吃粽子、赛龙舟、草雕蒲公英、挂艾草、喝雄黄酒等。

在端午节的传统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屈原的诗句,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传承。

端午节多种多样的习俗和文化传承使端午节成为了中国独有的传统节日,而其中最精髓的内容就是“端午节四诗句”。

这四句诗分别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富春山下,洞庭水湄。

”“登高临远,瞻望皇都。

不见长安见尘雾。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每一句都富有传奇色彩,充满美感和意境。

这四句诗不仅仅是古代大诗人屈原用生命编织出来的华丽诗篇,更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富春山下,洞庭水湄。

”这句话短小精悍,却充满了铿锵有力的韵律。

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时代在地理上的边缘,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文化精神。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形容了楚国在古代整个中原地区中的孤立地位,也表达了楚国在文化精神上的独立性。

第二句“登高临远,瞻望皇都。

不见长安见尘雾。

”是屈原对于政治的不满意。

这句话通过屈原的诗歌表达了自己在楚国籍贯的位置,对于政治的种种不满和对于国家发展的失望之情。

在古代,登高望远是一种文化意象,代表了对于远方的向往和憧憬,也体现了人类心灵中的追求。

第三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屈原诗歌的感慨之作。

文化中的萧瑟与人物性格之间的关联非常紧密,句子中的回首、归去等语气透露着无尽的后悔,也代表了失去之后对于自己利益的失落。

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却表达了深刻的哲思,具有强烈的审美感受力。

最后,第四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屈原对于人生梦想的追求。

这个句子是体验情境的唯美景色之一,同时也表达了人类的理想和向往。

生活中不光有物质上的需求,对于人类追求精神上的价值也是一样重要的。

这“端午节四诗句”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在于它的语言简练和意境深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四大古诗词精选
贺新郎
[宋]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

耳不听、湖边鼍鼓。

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


展卷,诵骚语。

新愁不障西山雨。

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

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

漾不到、潇湘江渚。

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


有语,但分付。

六幺令·天中节
佚名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
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作文素材《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